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58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158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近的还是远的,日军都讨不到好处。
  新型的飞机也很快装备到了空军部队,每天能有十架蚊式轰炸机出厂,空军对这种蚊式轰炸机十分满意。
  甚至可以说是激动万分。
  蚊式轰炸机的性能实在是太优秀了,每小时六百多公里的时速,绝对是当前世界上最快的轰炸机。
  而且载弹量能达到两千公斤,航程是三千公里。
  蚊式轰炸机超越了重锤Ⅲ的载弹量,同样超越了鲲鹏Ⅱ的航程。同时还有一些蚊式轰炸机被改成了鱼类机,用来投射鱼雷。
  听说还有后续的改装版本,还将改装成战斗机。空军开始大量装备这种蚊式轰炸机,这种蚊式轰炸机不仅可以当成战术轰炸机来用,还可以当成战略轰炸机来用。
  不仅可以用来轰炸日本本土,还可以用来远距离增援海军。每天十架的出产速度,一年之后可以积累出三千六百多架,不过具体要不要装备那么多,得根据情况而定。
  不过空军的军费比较充足,装备个三千六百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空军造这么多蚊式轰炸机,自然是在为了以后的战争做准备,就算是装备三千多架蚊式轰炸机,但这种轰炸机速度奇快,生存能力强,完全可以用个最少二十年,这笔投资是很划算的。
  华东飞机制造厂在十二月中旬试飞了一种新型俯冲鱼类机——海鸥Ⅱ型,海鸥Ⅱ俯冲鱼雷机的体形比Ⅰ型大上一些,载弹量从450KG提升到了700KG,最大航速增加到了36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为600公里。
  700KG的载弹量,可以写到400mm口径的鱼雷,性能也还算不错,特别是日本的军舰在防鱼雷方面和英国一样的烂,400mm口径完全够用的。
  夏钧亲自到飞机制造厂观看了这种俯冲鱼雷机的试飞,鱼雷在杭州湾的实验海域投下了一枚鱼雷。
  海鸥Ⅱ从天空俯冲而下,在靶舰的一百米外投下了400mm鱼雷,鱼雷的发动机在水中急速旋转,很快便浮上了水面,快速的蹿向靶舰。
  很快鱼雷就冲到了靶舰下方,这是一枚磁性鱼雷,马上黏到到了靶舰下面。
  “轰”一声巨响过后,鱼雷在靶舰的船舷后侧爆炸,形成了一个小蘑菇云,黑色的浓烟冲天而起,靶舰被命中之后,船舷后侧的水线上被炸出了一个大窟窿,接着迅速的向后倾斜,不到三分钟便沉入了水下。
  这个靶舰,正是从宁德外海打捞起来的日本浪速号,在经过随便的修补之后,沦为了华东海军的靶子。
  那架海鸥Ⅱ轰炸机投弹完毕后,一个盘旋,飞回了陆地。
  “就是这个。”夏钧激动的站起身,转头问道:“是谁设计的。”
  “报告委员长,是冯如先生设计的。”安东尼,福克用一口有些生涩的汉语对夏钧说道。
  夏钧听说是冯如设计的鱼雷机,十分惊讶。
  想不到正在负责机械制造厂的冯如依旧没有放弃飞机设计,他起身四顾,很快找到了冯如的身影。
  夏钧连忙走过去,握着冯如的手说道:“先生身负经世之才干,此番可为海军立一大功。”
  “委员长过奖了,闲暇之时设计出的而已。”冯如谦虚的说道,不过却是满面红光,显然很高兴。
  “先生过谦了。”夏钧笑着说了句,然后对人们说道:“既然鱼雷机试飞成功,那么我们去庆祝一番吧”
  “好。”众人欢声雷动。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三章 华东级战列舰
  第一百四十三章 华东级战列舰(第二更)
  随着中日的暂时停战,华东七省的出口业发展得更加迅猛了,在这个阶段,英国的工厂已经转去生产军火了,国际上的市场逐渐空白。
  中国的钢铁产量此时正在节节攀升,随着德国技工的到来,那些无法开工的钢铁厂陆续开工生产。
  钢铁产量已经从800万吨提升到了1000万吨,这样的增长速度可谓是奇快无比,然而这依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不仅是国际上的市场暴增,国内的市场也开始暴增。
  华东自治政府借着这一良好时机,开始大修铁路等基础设施,毕竟现在中国已经吸纳了很多外部资本,国民手上有了那么多钱,正好赶着这个时机大兴土木,而且今年秋收之后,粮食产量较多,很多农民在农村的日子不怎么好过,纷纷向拖家带口的向城市里转移。
  而且外省百姓看到华东自治七省的日子那么好过,也开始向华东自治七省迁移,大兴土木也是为了提供就业岗位方面的考虑。
  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钢铁,内部的序曲两就暴增,根本来不及满足外部需求,不过在国际不锈钢市场方面却是被华东钢铁公司所垄断了,利润丰厚。
  采煤业发展迅猛,山西的煤炭开始大量出口。不过华东矿业公司开始在印度、澳大利亚、南美洲开采煤矿,山西的煤炭尽管在出口吨数上还在增加,但未来将会减少到不出口的程度。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煤炭一般很少使用了,但主要是破坏地下水的问题。
  而中国纺织业则进入了发展大爆炸时期,飞速扩张的纺织规模,以及充足、廉价的棉花供应,以及深加工的规模扩大,英法德三国空白出来的纺织市场此时通通被中国的纺织品占据。
  俄国陷入战争,巴库煤油厂主联盟的生产、运输出现了问题,巴库煤油厂主联盟的市场被华东石油公司抢占。
  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此时已经遭到了威尔逊总统的拆分,不过依旧掌控在洛克菲勒财团手中。只是美孚石油公司在国际上遭到了华东石油公司的冲击,市场份额丢掉了不少。不过双方的利润依旧不高,竞争实在太过激烈。
  华东石油公司在一边出售煤油的同时,则在重点开发石油副产品,在石油副产品方面盈利颇丰,美孚石油公司根本无法在副产品方面与华东石油公司竞争,因为技术差距太明显了。
  药品方面则进入了一个绝对的暴利时期,不过市场很快就被华东制药公司所占据了,价格开始慢慢降低了下去,但华东制药公司依旧是吊着市场,市场还是会出现一些断货现象,让价格上升。
  不过这样的把戏也玩不了太久,美国的制药行业也开始发展了,只是没有华东制药公司的产能这么庞大。
  华东制药公司因为提前有所准备,此时已经占据了全球50的制药市场,把英法德三国空白出来的市场全部占据。
  在化学工业方面,中国的化学产品更把英国的市场占得一干二净,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制碱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就已经被幅裂了大半。
  除了这些行业,在中国异军突起的是机械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电器制造、光学制品制造等重工业,中国的工业开始从轻工业向重工业方向转型。
  夏钧向德国派遣的运输潜艇,两个多月里一共向德国派遣了120艘次,从德国那里拉回了大量的技术工人。
  同时也给德国运去了大量的半成品材料、作战物资。光是从德国那里运回的贵金属价值就达到了三亿英镑,当然这不是全部利润,但数额依旧在不断上升。
  运往协约国的作战物资金额则达到了近四亿英镑,但原材料很少,基本都是向英法俄等协约国卖成品。
  中国的工业此时是加班加点,各工业城市一片轰鸣,不断的生产着各种产品,然后从港口运输出去。
  一船接一船的原材料则往国内运,同时还有大量的贵金属。
  英法两国的船只则惨了,悬挂着他们国旗的船只经常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十二月,两国就损失了二百万吨的商船。
  尽管英国开始尝试各种反潜手段,甚至是猎潜舰,但收效甚微。唯独这个猎潜舰还有点建树,但德国潜艇渐渐也不上钩了。
  同样尽管英国在拼命的制造商船,但建造的速度远远比不上被潜艇击沉的速度,创造是没有破坏来的容易和快速的。
  为此英国只能将订单丢给其他国家,其中华东政府接下的订单完成的进度最快。特别是夏钧用潜艇从德国那里拉来了大量造船工人之后,船坞又从兑换平台上买了十几座,造船速度完全不是美国能够相比的。
  很多时候不是你想有多少订单就有多少订单,而是你造得够不够快,你造得越快,接到的订单也就越多。
  中国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台疯狂的战车,正在疯狂的向前冲刺。尽管很多领域不如美国,但组织效率却比美国高出很多,同样也有很多优势领域是美国所不能相比的。
  ……
  此时,海军的两艘三万吨级的第一代航母已经改造完毕,鱼雷机同样配备后,便进入了检验阶段。
  两艘航母进行了最后的改装,改装之后,每艘航母可以装载六十架海鸥Ⅱ,不过一艘航母不能完全装载鱼雷机,还得有一些战斗机。
  在航母上使用的战斗机还在研制,战斗机没有载弹量的硬性要求,因此在航母使用的战斗机方面显得比较简单一些,研制起来也没有那么费劲。而且目前其他国家还没有航母,虽然英国这些国家已经开始往船只上装备飞机,但并非用来轰炸的,而目前华东政府的主要敌人日本,他们的海军也没有航母,因此装备战斗机的形势并不紧迫。
  航母是一种新的战斗单位,不仅华东海军没有经验,其他国家同样没有任何经验,因此一切都得自我摸索。
  不过因为最初的航母比较简单,因此管理起来也不复杂,不像后世的航母那样动辄几千号人在一艘航空母舰上。
  华东海军的航空母舰下水之后,被调到了浙江台州军港进行训练,在军港的东面就是琉球群岛。
  那里已经被日本占据,更名为冲绳。
  这两艘航母并非是近海作战用的,近海有空军在,轰炸力度比航母强悍得多,航母是一种远洋作战兵种。
  第一代航母被命名为‘始皇级’,两艘航母分别被命名为‘始皇号’、‘高祖号’。
  第二代航母则被命名为‘盘古级’,海军预计在五年内制造出两艘盘古级航空母舰,分别命名为‘盘古号’、‘女娲号’。
  华东海军制造的超无畏战列舰则命名为‘华东级’,七艘分明以华东自治七省的省名命名。
  另外还有二十艘强悍的死神级潜艇准备制造,这是远洋战斗潜艇。
  华东海军的建造计划虽然上马了,但设计图纸还没搞出来,德国的工程师们正在对船型进行论证。
  尽管华东自治政府所掌握的动力技术比较强大,但就军舰设计来说,华东海军所要求的是25节的最高时速,能用最小的动力达到这一速度就是最好的,动力小,节省下来的空间也就多了,可以用在装甲防护上。
  德国工程师还是更倾向于装甲防护,毕竟军舰在海上没挨几炮就沉没了,这有什么用呢?
  就火炮方面已经确定了下来,将采用三联装的布局,安装四座炮台,十二门380mm口径主炮。
  同时还将安装十二门135mm副炮。
  在副炮方面,华东级战列舰的口径显得比日本扶桑级战列舰来得小,不过副炮只是用来打击靠近战列舰的小型舰只,例如自杀性的鱼雷艇之类的东西,同时还包括潜艇,135mm副炮已经够用了。
  另外安装了四联装60mm防空炮八门,五联装30mm防空炮二十门,华东级战列舰拥有强大的防空火力。
  在火力方面基本上也就是这样的,装甲则普遍采用300mm厚的特种装甲,但不是整个船都用这么厚的,而是主要的防护部位采用300mm厚的装甲,甲板三层采用45mm厚的装甲,可以抵御3500米高空扔下的重磅炸弹。
  而在船艏方面,德国工程师和华东海军设计人员连续做了五十多种模型进行论证,终于在十二月底有了结果。
  设计组选用了一种与后世军舰船艏很像的模型,可以减少9的波涛阻力,使得动力效能得到最大化的效果。
  这种船艏在世界上属于首创已经非常接近二十一世纪的军舰船艏了。
  最终使用的是35000马力的动力装置,与扶桑号的动力基本一样,按照计算,华东级战列舰的速度可以超过25节,比日本扶桑级战列舰最少快上2。5节,而且这是一艘35000吨级的的家伙。
  因为吨位比扶桑级来得大,动力上用的吨位与扶桑级的要少很多,因为同是35000马力,华东海军所使用的燃气轮机体积要小上很多。
  而在火炮方面,同是十二门主炮,每一门主炮比扶桑级的口径大上20mm,倍径同样多出一些,是47倍径,因此所用的吨位要比扶桑级战列舰要多一些。
  加上吨位比扶桑级多出5000吨,因此装甲就显得更为强大。
  无论是速度、装甲、火力,华东级战列舰都要比扶桑级战列舰要强大。
  华东级战列舰在防护上采用比较成熟的重点防护,在弹药库、弹药运输过程也有防护,而且对船舷进行了加固和增加了防鱼雷水密隔舱,远不是扶桑级战列舰可以相比的。
  火力方面,不仅主炮比扶桑级战列舰多出20mm口径,而且穿甲弹的延迟引信采用德国技术,杀伤力巨大。扶桑级战列舰不仅主炮没华东级战列舰来得大,倍径也只有45,穿甲弹更是采用英国技术,基本上就是打到就爆,没办法对内部造成什么伤害。
  速度上就不用说了,华东级战列舰的速度起码在25节以上,日本的扶桑级战列舰只有22。5节。
  船艏问题解决,火力、速度、装甲的分配问题也解决了,军舰的设计图很快就出来了,并提交到了夏钧的案头上。
  谢葆璋对夏钧说道:“海军方面对这种设计比较满意,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夏钧拿着设计图纸详细看了几眼,他不是学这方面的,因此不是很懂,他只看下面的预估数据。
  不过他还是在图纸上看出了不同的地方,华东级战列舰的设计采用的是德国风格的大底盘,速度有所牺牲,但船只更稳,不容易沉没。
  看到预估数据达到要求,夏钧点头说道:“那就按照这个图纸建造的。”
  在华东级战列舰的优势方面,未来还将拥有命中率上的优势,因为夏钧还将对火控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