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65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165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队包揽了90的冠军,成为这次远东运动会的最大赢家。
  这个成绩比历史上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的成绩还要好上许多,这就是成立专业队伍的好处。
  不过这个优势必须保持下去,历史上中国除了在第二届大获全胜之外,往后的远东运动会上的成绩则是越来越差,因为日本等国都在积极发展体育竞技。
  要想真正的在体育竞技上立足,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成立专业的队伍,整日使劲的练,后世的中国就是这样。
  第二种就是比较业余的方式,但却有广大群众基础的,例如一些欧美国家,他们的国民之中很多都有运动的习惯,再加上有足够的营养供应,体育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
  就拿足球来说,人们常说中国十三亿人,怎么选不出十一个踢球的?但事实上这十三亿人之中,又有几个踢过球呢?热衷于足球运动的人数可能还不到那些足球强国的十分之一。
  之所以如此,一是硬件设施不足,后世中国能有几个足球场?很多学校是有足球场,不过也没人踢,而且操场上都是人,也不好踢。二是没什么人教,体育老师基本上不怎么教这些东西。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政府出面做的,就如这发展体育方面,不管比赛成绩怎么样,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夏钧对于这个比赛结果还是比较满意,不过深知这样的模式走下去完全不行,还必须让体育大众化。
  运动是建立在吃饱肚子的基础上的,这样才有剩余的能量去运动,当前工业发展迅猛,农业发展更是快速,因此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已经具备了发展体育的条件。
  首先应增加学校方面的经费,加大学校面积,以建设体育设施。这些体育设施说白了就是占地皮,其他的不需要多少钱。
  然后就是确定下各种比赛,学校内部的比赛,学校与学校的比赛,以及职业队之间的比赛。
  这又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为此夏钧找来游正斌,让他着手组建体育部,体育部将负责管理各个赛事,以及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
  华东自治政府很快下达了一个发展体育事业的文件。
  “各个省各成立一支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棒球队、橄榄球队,每年进行一次大规模比赛,学校与学校之间,再组建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比赛,学校体育课程应占总课程的15以上,学校应聘请专业的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重点发展具备合作性质的体育项目,增强国民团结意识。”
  夏钧下达的这个文件,也是在为那些运动员找生计。
  就如后世的那些运动员,退役后就要面临生计问题,不过如果各学校能聘用专业人员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话,那么这些专业的运动员退役后将能很轻松的找到工作。
  这次远东运动会的胜利,让国民兴奋了好一阵,不过夏钧并不是那么兴奋,体育比赛而已,决定不了国运。
  不过倒是很能提高国民的自豪感,因此还是值得大力发展的。
  过年之后,各行业又进入了忙碌的阶段,特别是铁路建设方面,两湖、四川的铁路建设速度加快了。
  今年农垦公司在两湖和四川有大额投资,因此必须尽快把铁路修好,否则一些地方的农产品运不出来。
  而水利部今年拿到了巨额经费,水利部当前所负责的已经不在局限于华东自治七省了。
  随着农垦公司的扩张,或者说是华东自治政府的农业政策扩张,水利部必须对黄河、长江进行治理。
  特别是种植棉花的黄河流域,以及湖北这个湖泊众多的省份。
  其他各省的水利建设目前非常落后,基本维持在古代的水平,而且很多年老失修,堤坝脆弱、渠沟堵塞。
  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部拿到巨额经费属于情理之中。
  华东自治政府基本上分担了中央政府的水利方面的大部分,而北洋政府在这方面投入极少。
  为了能跟上农业扩张速度,今年水利部开始对黄河、长江流域进行重点治理,而淮河流域则早在去年就开始大力治理了。
  就在华东自治政府忙着建设工厂、铁路、水利和房子的时候,北洋政府则是在忙着准备恢复帝制。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中国民族资本进入了黄金时期,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各省的工商业发展也比较快,但相比华东自治政府来说极为有限,而且大部分还是华东自治七省的资本在政策的允许下才进入那些省份的。
  但这也足以让北洋政府的税收大增了,加上由于华东自治政府与北洋政府达成的协议,北洋政府此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军政分离,袁世凯大权在握。
  加之袁家大公子袁克定编练的模范旅的练成,让袁家有了一支直属部队,底气足了,摇杆直了。
  虽然对上华东军还是显得底气不足,但此时华东军正和日本打起来了,让袁世凯心里暗暗庆幸。
  就称帝的问题,袁世凯正在通过各种手段来试探夏钧的态度。
  这天远东运动会闭幕式现场,有名记者对夏钧问道:“请问委员长,您对恢复帝制有什么看法?如果中国要恢复帝制,您绝对谁最适合当中国皇帝?”
  对此问题,夏钧避而不答,左右而言他的回答道:“对于恢复帝制,这还不是我们华东自治政府现在该考虑的问题,我们当前考虑的问题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努力让人民赚到钱。”
  “如果中央政府考虑这个问题呢?”那名记者穷追猛打的问道,夏钧沉吟了好一会,棱模两可的回答道:“我个人以为,地方政府应尊重中央政府的正确决定。”
  正确决定,谁知道你是怎么判定的。
  你可以说他是对的,也可以说他是错的,这个回答完完全全就是空话、套话,毫无鲜明之立场。
  由于那名记者的挑动,后面对夏钧的提问完全都偏离了运动会这个话题,而是变成了中国内部体制的问题。
  “委员长,我是申报记者。当前虽然中央政府与华东政府的关系还算平缓,但其他各省人民的生活并不是太好,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或者我们华东政府会有什么改变这一现状的行动?”
  “我们华东自治政府,当前正在努力让中央政府的行政走上一个正确的道路,效果上我想是巨大的。目前中央政府在行政上已经完成了军政分离的第一阶段,目前在联合监察院的监督下,正在向廉洁行政的第二个阶段迈进。另外,华东自治政府将在未来几年内,为中央分担起边疆国防的任务,并严厉打击分裂组织,争取在三到五年之内建立一个基本统一的中国。”夏钧回答道,回答中虽然还是有一些套话,但却也有大量的实质内容,但就根本问题的回答还是避而不答。
  当前其他各省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这主要是北洋政府行政无能的原因,很多知识分子已经无法容忍这种行为,但让他们很郁闷的是,华东自治政府到现在也没有发起统一战争的意图。
  甚至有一些知识分子指责华东自治政府不负责任,只顾七省而不顾全中国。只是这样的指责不太能站稳脚跟,所以还不是很流行。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二章 抓住了协约国的死穴
  第一百五十二章 抓住了协约国的死穴
  恭喜展飞云同学,成为本书第一位护法,超级威武
  ————
  忙碌的工地上,阵阵的歌声涤荡着。
  “青的山,绿的田,蓝蓝的江河;鲜的食,美的衣,玲珑的楼阁;谁的功,谁的力,劳动的成果。”
  这首民国时的劳动歌响彻中国各省,随处的田间地头都时常能听到这首旋律简单欢快的歌谣。
  努力工作,努力生产。
  这是当前华东自治七省的主旋律,
  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了,但收入也随之增加了,而且是成倍的增加,此时各企业的平均利润已经突破了40,而且还在上升。
  在这样的黄金时期,自然是生产越多越好,这样赚到的钱也就越多。
  无论是哪个在这个战争时期大发战争财的,都是在挖欧洲人的财富,欧洲人现在拥有的收入项目,以及欧洲人饱食了几百年的财富。
  华东自治政府此时已经尽一切可能加大出口方方面的生产,同时也在大修铁路。
  就仅铁路工人一项,人数就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人,而生产钢轨等等的企业吸纳的工人则更多。
  与协约国的贸易正在不断的进行,不过华东远洋公司向来都不让商船单独前往协约国,而是成群结队的在驱逐舰的保护下通过大西洋。
  除了往英法两国运输物资外,华东自治政府还向俄国输送物资。
  俄国也很给力,订单下了一笔又一笔,截止到四月,俄国已经下了三亿英镑的订单,这些钱则是英国贷款给俄国的。
  只可惜的是,俄国人的交通系统太混乱了。
  俄国通往前线的交通、运输严重阻塞,铁路承担不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1915年前4个月,铁路为军队运送的粮食只能满足需要量的81。有的伤兵几天领不到食物和纱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粮食匮缺,但在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肉、鱼烂掉。四个月里,储存变质的粮食达1万车厢,这还是在气温寒冷的情况下,随着气温的回暖,烂掉的粮食还会更多。
  德国在东线战场上则大奏凯歌,不仅在去年将俄国人赶出了东普鲁士,到年初的时候,德国已经攻入了俄国境内。
  俄军死伤高达170万,同时还有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得不到妥善安置,这些令人沮丧的种子渐渐开始萌芽,加之沙俄完全不顾下层人民的死活,沙俄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夏钧则是看了直发笑,就是不知道德国人什么时候会把列宁送回俄国,历史上的二月**,可能会变成一月,也有可能是三月,或者是五月六月,谁又能清楚呢?
  不过夏钧却是等着看好戏,那将是中国收回失地的大好机会,说不定到时候还能抢到一些俄国的黄金储备。
  至于俄国的海运,此时已经被土耳其给封锁了,黑海入口被放了诸多的水雷,丘吉尔准备的加里波利战争也已经进入了蓄势待发的阶段,英国调集了近二十万人,准备登陆加里波利半岛。
  而在此之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从华东自治政府那里交接了订单任务,大量的作战物资从拉希德阿拉伯王国运往了土耳其,因为土耳其已经打通了与拉希德阿拉伯王国之间的连接,毕竟两个地方离得那么近,中间之隔着一个后世的叙利亚。
  加里波利战役在五月初正式开打,英国舰队集结在黑海入口外,对岸上的土耳其炮台进行了狂轰滥炸。
  只是土耳其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的碉堡连舰炮都无法摧毁。
  同时,土耳其派出了布雷潜艇。
  5月11日,卡登奉命指挥又一次海上进攻,但在达达尼尔海峡清除水雷之前,不得把他的重型舰只开驶进去。突然患病使卡登不得不留在岸上,把指挥权移交给他的主要助手约翰?德罗贝克,他于5月18日重新进攻。
  海峡已经反复扫荡过,都认为在海峡五英里以内没有水雷了。可是,英军不知道,十五艘土耳其布雷潜艇在主要布雷区以及周边又重新投放了许多水雷,而放在周边的水雷所在地就是在早先炮击期间英国舰队停留的地方。
  在向炮台射击途中,所有协约国舰只都安全地驶过这个危险地方。由于水上飞机定位的支援,协约国在午后不久,就打哑了大部分岸炮。在法国舰只撤退时,扫雷艇继续在已知的危险区域扫雷。突然战列舰“布韦号”抖动了一下,裂开了,从甲板上喷出高的烟柱和火焰。它在继续行驶中倾覆了,带着它的舰长和六百三十九名水手沉入海底。
  少数浮起来的幸存者被救了上来。附近船上的有些观察者认为,“布韦号”被一颗土耳其炮弹所击中,其他人则认为,它撞上了一颗水雷。
  支援舰只都开上来,看到有炮火闪光的土耳其阵地就进行炮击,到下午4时,把全部炮群都摧毁了。
  没过多久,未经警告,英国战列舰“不可抗号”和“不屈号”突然倾倒和沉没,步它们后尘的是“大洋号”。德罗贝克海军上将怕再有损失,下令所有幸存的舰只返航爱琴海。等到舰队越过达达尼尔时,由于水雷的爆炸,又有三艘英国战列舰的舰身上发生很大的裂缝,只能蹒跚行驶。
  土耳其海军利用布雷潜艇连夜布雷,让英国舰队遭到了很大的损失,并使得英国暂时放缓了进攻。
  在修整了几天之后,英国再次在黑海入口处发动了进攻,这次他们对水雷有了很深的提防,但依旧有两艘巡洋舰触雷。
  同时土耳其人也在用火炮进行还击,并配合以水雷对黑海入口进行封锁。
  英国的进攻被土耳其人成功阻挡了下来,双方在黑海入口处僵持了近一个月。然而土耳其在经过近一个月的防守后,水雷却是差不多消耗殆尽,而炮弹也消耗了三分之一,这还是从华东自治政府那里购买了作战物资的结果。
  如果英国人继续进攻的话,那么显然他们能够获胜,并成功的打通黑海入口。
  但英国方面并不知道土耳其人的虚实,他们在努力了近一个月无果之后,虽然协约国希望恢复进攻,但被推迟了,后来又改变计划,部队在加利波利登陆,海军也就随之降到了次要地位。
  在布尔战争期间曾任基切纳勋爵的参谋长的伊恩?汉密尔顿爵士将军被挑选来指挥入侵军时,伦敦陆军部并没有制订作战计划,就决定将登陆地点转移到加利波利半岛。
  汉密尔顿只接到粗略的指示,但如何把这些指示发展成为一个紧密结合的战役却得不到帮助。他急急忙忙不带后方勤务人员就赶往东地中海,所确定知道的只是去指挥一支远征军入侵加利波利和消灭敌人而已。
  英国对于这个半岛的认识很模糊,汉密尔顿对于他的目标的全部知识,来自1912年的土耳其陆军操典、一张不完善的作战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