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8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18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得建造个‘三醋酸纤维素制造厂’,利用闽西北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原材料,然后用三醋酸纤维素制造‘醋酸纤维’,再用‘醋酸纤维’制造过滤嘴。
  三醋酸纤维素也是制造液晶显示频的原料,不过当前造不出那玩意,主要用来制造醋酸纤维,一个年造1万吨三醋酸纤维素的制造厂需要5万点积分,而醋酸纤维制造厂就贵了,一个年产1000吨的制造厂就要10万点积分。
  原本夏钧以为成本低又利润巨大的卷烟厂很适合吸金,此时他才发现不是那么简单,不过好在醋酸纤维不仅可以用来制造过滤嘴,还可以用在纺织上,是一种高档的纺织材料。
  4月分夏钧收入了30万点民心积分,同时还有28万剿匪积分,此时夏钧手上的积分只剩下45万点。
  迫于财政上的压力,夏钧咬牙兑换了这些工厂的设备。
  同时夏钧还花了5万点积分,建造了一个年加工1万吨的纺纱厂(领先级),需要5万点积分。建造一个配套的纺织厂,一样需要5万点积分。
  三十万积分就这么花出去了,夏钧开始为办工厂和半学忙上忙下、
  夏钧此时手上有人,办厂容易得多,那些中学生和大学生都是文化人,而且都是可塑性强的年轻人。
  手上更有几个理工科的留学生,夏钧虽然依旧是忙得脚尖着地,不过无论是行政范围,还是工厂数量,都在扩张。
  “校长,电线不够用,电线网络架不起来。”
  “团长,油料快没了……”
  “团长,造纸的化学材料用完了……”
  夏钧需要兑换的东西乱七八糟,好在兑换平台上什么原材料和产品都有。工厂快建好了,不过原材料还没有。
  为此夏钧开始派人去收购棉花和烟草,他可没把全部的原材料需求压在刘锦山身上,那家伙显然也无法提供那么多的原材料。
  于是夏钧派人去福州,向外接收购棉花和烟草,一面让林德宝规划一下可以种植烟草的地区,棉花就免了,闽北虽然可以种棉花,但没那么多的土地去种棉花,还不如种高产水稻划算。
  手头既然有人了,也是该与外界接轨的时刻了。
  与外界接轨有很大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原材料可以进口,福建缺少很多资源,而中国其他省份就算有这些资源,也处于未开采阶段,因此很多原材料是需要从国外进口的。
  夏钧可以兑换各种先进的工业设备,完全可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然后加工成商品卖到国外,冲击外国佬的工业。
  不过要想在闽北发展工业,首先道路必须通畅,虽然说拖拉机可以在省道上开到福州去,但道路依旧不够宽敞,很容易堵塞。
  夏钧计划把从建安县到福州的道路修一遍,此时夏钧可谓是完全无视地方官员的存在,活动起来十分奔放。
  这是建立在武装力量的基础上,只是现在保安团加上二线部队也才1100人,目前行政区域正在扩张,夏钧必须派遣部队到乡镇去配合行政、清剿土匪、防御官府,以及进行收买人心。
  这点兵力此时也不够用了,新一轮的扩军也提上了日程。
  这次夏钧计划招募2500名新兵,编成15个连,加上目前的5个连,一共是20个连,这次扩编中,主力部队将扩编成一个营,营的配置是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排,一个侦察排,一个炊事排,一个通信班,加上军官、教导员一共548人。
  ——————
  第三更!
  感谢虾米吃大鲨,暧昧与你12,★、尐铯锒三位同志的打赏!
  另外那个……收藏和票票,大家别忘啦!呵呵!
  第一卷 第三十四章 新武器
  主力部队扩编将从二线部队抽取精兵,二线部队则为15个步兵连,2个后勤连,每个连有一个机枪班。
  主力部队依旧没有炮兵,不过此时确实用不上火炮,不过夏钧却增加了一种武器——掷弹筒。
  小日本的掷弹筒很便宜,一个八九式掷弹筒只要6点积分,不知道是不是平台鄙视小日本,小日本的武器装备总是最便宜的。
  当然,小日本的陆军用的武器很落后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不过掷弹筒却是其中的精华,小日本用掷弹筒在太平洋战争中给了美国大兵极大的伤亡。
  掷弹筒的别名又叫超轻型迫击炮,主要装备二战中的德国和日本军队,不过德国的掷弹筒在性能上比不上日本陆军装备的掷弹筒。
  八九式掷弹筒的射程达到500米,射速为25/分钟,杀伤半径5米,一个训练有素的日本老兵,第一次抛射偏离后,第二次可以将手榴弹抛射误差缩小到2米以内。
  这种武器的造价非常低廉,造价仅仅为日本三八大盖的四分之一,也许这也是兑换一具掷弹筒仅需6点积分的原因,价格是M1加兰德的五分之一。
  掷弹筒的确是兑换平台上为数不多的物美价廉的武器了,当然弹药除外,弹药的价格也是十分便宜的。
  缺点就是需要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新兵拿着这种武器发挥不出什么战斗力,从太平洋战争后期来看,日军中那些老兵阵亡后,新兵已经无法利用这种武器对美军造成之前那样巨大的伤亡。
  掷弹筒后世被榴弹发射器取代,不过平台上的榴弹发射器比较贵,还是用掷弹筒吧!这样节省支出。
  掷弹筒如此便宜,所以夏钧给主力部队和二线部队每个班都配备两具,如此可以弥补没有火炮等重火力的不足。
  ……
  招募人才、兴办教育、开办工厂、扩大行政范围、建设基础设施、打土匪爆积分,夏钧开始了埋头发展。
  由于造纸厂的利润较高,加上造纸原料到处都是,夏钧将原有的造纸厂用老生产香烟包装盒以及卷烟纸后,重新建了一个造纸厂,花了20万点积分建设了一个年产量10万吨的造纸厂。
  经过剿匪所得,手上的积分稍有增长,不过也就剩下25万而已,不过夏钧一点也不担心。
  闽北地区的乡镇已经陆续进入自治状态,夏钧在闽北已经初步实现了对城市的包围,领地的积分陆续到达。
  同时领地内的百姓已经达到了13万人,民心指数达到4。3,下个月可以收入56万点积分,5万点足够应付那些零零碎碎的物品了,夏钧此时搞的就是极限发展。
  铁矿、煤矿、石灰石陆续进入开采阶段,造纸厂、钢铁厂、煤头尿素制造厂、磷肥制造厂、水泥厂陆续进入运营。
  道路的修建一直在持续,有了钢筋水泥,以及沙石,徐博文开始带着学生主持修建从建安到福州的道路。
  夏钧手上有大量的免费劳工,自从派遣部队到外面疯狂剿匪后,就不断有土匪被俘虏,被俘虏的土匪都会被送到西乡来劳动改造。
  此时俘虏的土匪数量已经达到了近五千人,清末可谓是土匪遍地,如此之多的俘虏足以说明问题。
  有这些免费劳动力,夏钧在修路的时候只要给那些技术工种,以及生产钢铁厂、水泥厂、砂石开采、矿石开采的工人支付工钱。
  夏钧手上的银元经过不断剿匪,已经增长到了50余万,之前夏钧招募人才,办学花掉了近15万两,其中10万两是大学经费。以及去福州购买原材料,带去了30万两,夏钧手上还有20万两。
  军饷等等扣除一下,夏钧手上能动用的也就15万两。
  为此夏钧眼睛没眨一下,直接决定开工修路,玩的就是极限扩张,资金链和积分链此时虽然紧张,但就算出问题,也可以用其他办法先支撑一下。
  建安县的县令和建宁府的知府已经被吓得先后逃离了闽北,此时保安团就像是一颗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其他县的县令见知府跑了,心里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要跑,不过他们大多心里都有些不以为然,或者说是侥幸。
  ……
  五月中旬,各工厂都已经进入生产状态,钢筋水泥已经可以自给自足,许文博开始带着人修路。
  要修的道路很多,除了修一条从建安县到福州的公路,各工厂、矿场之间的道路也得修一遍。
  为此夏钧兑换了许多台挖掘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工程队沿着省道,用炸药和挖掘机、压路机一路将道路扩宽。
  只是扩宽而已,铺设水泥就免了,从建安到福州得多远?铺设下来得花掉很多钱,夏钧现在手头没钱。
  先用炸药炸,然后用挖掘机清理,再用压路机来回碾压,道路也就扩宽了。
  这样的施工进度很快,一天能完成10公里路段,毕竟不是每一段都需要扩宽,一个月就能将建安到福州的道路扩宽一遍。
  有了这条路,就有在闽北发展工业的条件。
  去福州仅够棉花、烟草的人员这时也买回了第一批棉花和烟草,纱厂、织布厂,以及烟草场也开始运营。
  ……
  李世霖是福建的大官商,当然这是以前,自从去年官场上的靠山倒了,也跟着大亏了一比,家产急剧萎缩。
  这也是李世霖回到建安县的原因,否则一个大商人怎么可能回到建安这种商业不发达的地区,同时他将在美国留学的女儿召回国内,准备把女儿嫁个好人家,也为李家找个新的靠山,以求东山再起。
  不料李诗婧刚回家时心情很差,毕竟学业还未完成就被莫名其妙的叫回家,于是跑出去散心,李世霖见她心情不好也就未曾阻止,结果就被土匪给劫走了。好在被人救了,不过李世霖却不再让她出去乱跑,特别是王管家说,女儿对那个夏钧很有好感,更让李世霖警惕,所以不让李诗婧出门。
  最近建安县却是风云突变,各乡镇先后独立,已经变成了建州保安团的地盘,而且在建阳、武夷山、邵武、政和、川石等地,也都是如此。
  最让人震惊的还是保安团的实力,现在不仅是闽北地区能见到保安团的踪影,闽东、闽西等地,都可以见到保安团正在到处清剿土匪,而且打得非常凶悍。
  保安团拥有统一的军装,统一的武器,还有各种代步车辆。
  让李世霖敏感的是,西乡开了个造纸厂,造出的纸张质量奇好,价格又与普通纸张差不多。
  不过建安的那些商人显然慢了一步,西乡的纸张全被一个叫刘锦山的小徽商给吞下了,听说让那刘锦山大赚了一笔。
  那刘锦山两次来进货,保安团都用拖拉机帮他把货物运到福州,而且一路上武装保护,官府若想收税,马上挨枪子。
  最近保安团又开始到处收购棉花了烟草,而且数量十分巨大,显然又是办了什么厂子,看得李世霖蠢蠢欲动。
  以他的人脉,棉花和烟草很好搞,就算价钱上只有一点利润,但把保安团要的货全接下的话,那么大的量,也能赚上一大笔。
  于是李世霖马上派王管家去西乡,看看能不能谈妥当。
  王管家带着几个下人一起赶往西乡,到了小松后马上看到了一条平整宽敞的水泥路,不时有拖拉机在道路上行驶,变化十分巨大。
  王管家他们拦下一辆拖拉机,付了两块银元,几个人搭上了拖拉机,朝着龙村行去。
  路上碰到了一个哨所,王管家这群人马上被检查了一遍,哨所的士兵听王管家说是去西乡做生意的,另外在他们身上没有搜到武器,也就放行了。
  王管家一行人来到龙村,龙村此时已经大变样了,只见龙村不远处就是一个偌大的军营,外面圈上了铁丝网,里面卡车、三轮摩托车整齐的停在那里,另外还有许多帐篷。
  军营后面,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圆盘式建筑,里面也不知是什么,外面有个士兵正在巡逻。
  不远处就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地方,那里是建州大学的临时校址,建州大学的牌匾已经挂上去了。
  远处的田野中,还看到了一个建筑群,那是造纸厂、三醋酸纤维素制造厂、醋酸纤维制造厂,工人正在里面忙碌的作业,一辆辆拖拉机运着芦苇、木材到达这里。工人将这些芦苇和木材卸下,然后运入厂内进行处理。
  王管家不由惊骇,不过短短十个月时间,这个建州保安团竟然就发展成了现在这个模样,这怎么可能……
  不过事实就摆在眼前。
  王管家拿出名帖交给士兵,要求求见夏钧,士兵连忙给夏钧打电话。
  ——————
  第一更到,求票票!求收藏!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摘桃子
  夏钧正在给陆军学院的学生上课,接到电话后,让人把王管家带过来,然后让陈轩宇接着给那些学生上课。
  陆军学院第一届,只有五十名学生,都是从那近三百名学生中选出来的,这些学生对进入陆军学院有着很高的热情,因为保安团各方面的实力都很强,成为保安团的军官,未来的成就定然不低。
  同时这些学生中夹杂着一些光复会的成员,他们一直以反清为目的,对加入陆军学院有着巨大的渴望。
  这批学生是由夏钧和陈轩宇两人一起教的,陈轩宇的军事素养较高,对布防、行军、后勤方面有着较为全面的研究。
  夏钧与他的军事素养相比,算是半斤八两,夏钧穿越后也从系统里买了许多指导手册研读,不过有些地方相比陈轩宇这样的正规军校生还是差了一些。
  不过在大局观和理论上,夏钧显然比陈轩宇要强上许多。
  因此夏钧把大部分的课程交给陈轩宇去上,而他则给学生们上理论课。
  张四狗也是陆军学院的学生,自打陆军学院开设后,张四狗对夏钧说,他不想当那个军情局局长了,他想带兵打仗,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将军。
  把张四狗调回军队也没什么,毕竟现在军队扩充了,夏钧已经可以在军队中搞平衡了。
  目前主力部队是夏钧自己统领,林成贵都被调到二线部队去当连长了,等陆军学院的学生培养出来,主力部队的军官都将由他们担任,这些学生在军队中没有根基,在主力部队里不可能谋反。有根基的则放出去打仗,夏钧手上有兵,又掐着补给,谋反也是不可能。
  不过张四狗的军情局一时没人接手,夏钧只好让张四狗先管着,同时在陆军学院增设了一个情报班。
  张四狗一边是步兵科的学生,一边又是情报班的教师,他倒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