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23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223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中国已经真正取得了一个强国的地位,但却依旧没有获得大国地位。所谓大国地位,是具备对世界局势的干涉权力的层次。
  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
  夏钧不久之后出席了上海租界的归还仪式,仪式过后,英法所需的贷款也给他们发出了第一批货物。
  这些贷款是用来购买中国的货物的,并非是直接打钱给英国与法国。
  俄国人到现在还不太清楚这一情况,他们对于协约国突然要俄国退出中国各租界感觉到不解的同时,又感觉到的确是很有必要退出租界。
  毕竟此时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再把租界放在人家的国土上,这会激化矛盾。德国早在之前就已经把租界归还给了中国,铁路方面也已经赎回。
  德国此时正在和协约国打得火热,这些铁路股份是能够用来买到军火的,自然是德国在第一批的海外资产出售名单之列。
  基本上,此时除了比利时控股的铁路之外,其他外资修筑铁路基本上都已经收回,不过比利时也不成气候了。
  此时比利时已经被德国给灭了,对于比利时银行,夏钧正在让人和他们洽谈,估计不用多久也能赎回,价格自然不高。
  那些报纸自然是对此事大唱颂歌,《申报》董事长史量才评论说:“自民国二年,华东政府收回部分海关以来,华东政府又陆续收回了全部海关,今日又收回了大部分租界及大部分铁路,中国已经脱离了殖民国家行列,逐渐收回中国的各项主权,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华东政府还能够做得更好。”
  《新闻报》则重点对铁路方面进行报道和分析,认为未来时间内,国内由列强修筑的铁路运费将大幅度降低,因为华东政府已经取得了这些股份的控股权和定价权。
  就国内这些报纸来说,新闻报之前是排在复兴报之下,处于销量第二,那是因为在民国初期会看报纸的很多都是商人,他们对于新闻报这种报道商业新闻的报纸自然是每天不可少的东西。
  但随着教育的展开,非商人的文化群体数量暴增,加上逐渐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毕竟这年头也没什么太丰富的娱乐项目,虽然也有夜店之类的,但那地方不是谁都会去,就文化娱乐项目方面,看报纸是很越来越多知识分子所采取的一种方式。所以《新闻报》的发行量逐渐被《申报》超越,发行量跌倒了第三。
  不过此时华东各省商业气氛浓郁,新闻报保住销量第三的宝座还是没问题的。
  发行量第四的则是新崛起的《民生报》,发行量第五的同样是新崛起的《全球军事报》,此时欧洲正在打仗,之前华东政府也在和日本打仗,现在又收复西藏、外蒙,《全球军事报》很有市场,势头很猛。
  《复兴报》依旧是牢牢的占据着第一位,发行量是《申报》的五倍,每日发行一千六百万份。
  报纸此时在中国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三年纪学生就要开始上时事课了,而且是每天一节。
  时事课的老师是专业的老师,每天教育部会把时事课与学生探讨的话题列出来,然后把观点下发下去,时事课老师按照每天下发的教材上课。
  时事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素质,以及对各种问题的正确看法,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复兴使命等等。
  成绩差一点都没关系,时事课、历史课、品德素质方面一定要过关。
  …………
  今天的更新到祝各位同学春节快乐~
  小菜努力做到稳定更新
  第一卷 第两百二十一章 吞并西南
  第两百二十一章 吞并西南
  自中日战争结束之后,华东政府又一举收复西藏和外蒙,又与北洋政府达成了行政上与制度上的统一,中国的局势迅速的稳定了下来。
  此时除了西南两省还游离于华东政府这个体系之外,其他各省都已经开始归入华东政府的体系之中,是有两个政府,各负责管辖省份的财政预算与支出。
  西南两省,此时是陆荣廷和刘世显这两个西南军阀掌控,他们在这两个省简直就是土皇帝。
  收复了西藏和蒙古的夏钧,把目光转移到了西南两省,把这两省吞掉,华东政府就算是彻底掌控了中国南部,而北洋政府则是掌控中国北部的省份。
  “委员长,我们刚收复外蒙,此时又马不停蹄的对西南动武,会不会引起什么不利于我们的舆论。”陶成章作为夏钧的谋士之一,对于立即对西南动武是有些顾虑的,对外战争并无什么,但频繁的动用武力之下,将目标对准西南军阀,极有可能沾上吞并异己的指责。
  “我们吞并西南的决心,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夏钧淡然说道:“当前中国无非就是华东、北洋与西南,北洋政府已经沦为我们的傀儡,西南军阀一灭,中国便完全进入我们的管辖范围。”
  章太炎笑道:“吞并西南只是举手之劳,陆荣廷和刘世显的把柄被我们抓着一大堆,只要利用媒体造势一番,他们自然倒台。”
  “去把白文升叫来。”夏钧点头说道。
  白文升这个军情局头头手上自然是一大把陆荣廷和刘世显的把柄,这两个土皇帝在西南作威作福,乱七八糟的事可干了不少。
  ……
  贵州军阀刘世显,广西军阀陆荣廷。
  这几个字眼连日频频见报,关于二人的各种丑闻一个接一个的曝出,各大媒体把这二人描述成了鱼肉同胞的割据军阀。
  相比原先的历史来说,这二人的行为可谓是收敛了很多,因为联合宪兵队存在,他们很多时候也不想被抓住把柄。
  但毕竟狗改不了吃屎,就算是无心去做,下面总会出现种种乱象,这是他们的本质就是军阀,没发改的。
  华东政府军情局在这几年陆陆续续收录了二人的各种丑闻近五十多个,这几天都陆续见报。
  这些丑闻有陆荣廷和刘世显自己的,也有他们的亲戚、心腹们的恶行,反正都能扯到他们两个身上。
  随着各种丑闻的见报,全国上下一片哗然,整个中国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西南二省。
  陆荣廷和刘世显二人在这样的舆论下顿时恐慌起来,大有黑云压顶之势态,这些丑闻就算是假的,此时他们也是有口难辩,何况这还是真的。
  民国总统黎元洪四月二十一日下达政令,撤销广西督军陆荣廷职务,撤销贵州军阀刘世显职务,广西、贵州其地理位置原因,交由华东政府管理。
  黎元洪自担任民国总统后,北洋政府对他的态度并不是很好,认为他只是一个傀儡,特别是有江南怪才之称的徐树峥,他是段祺瑞的首席心腹,平日里对黎元洪十分漠视,前不久徐树峥拿了一份人事任命给黎元洪盖印。
  黎元洪问起这些人的履历资料,徐树峥不耐烦的说:“大总统不必过问,总理早已查明,你盖印即可。”
  徐树峥可谓是把黎元洪气得吹胡子瞪眼,他给老的做了四五年的受气媳妇,现在当了大总统还要给小的继续当受气媳妇不成?
  越想越气,黎元洪有个幕僚叫丁槐,此人参与过中法战争,在中法战争中履历奇功,丁槐建议黎元洪,此时天下大势已是如此,应积极向华东政府靠拢,北洋政府则不成气候。
  华东政府吞并西南之意已昭显无遗,毕竟西南此时已是华东政府的后花园,岂容刘世显与陆荣廷割据一方。
  此时黎元洪撤销二人督军之职,段祺瑞见是涉及西南,也不敢插手。
  如果说黎元洪是傀儡,段祺瑞则是变相的傀儡,段祺瑞知道自己若是不合那位委员长的意思,极易变成如今西南那两个军阀一般的下场。
  虽然不敢插手,但段祺瑞对黎元洪却是忌惮起来,虽然他也算是傀儡,但起码还有一些主动权,如果黎元洪积极向华东政府靠拢,那么他将变得非常被动。
  就好比是卖大白菜,例如今年大白菜本身就不好卖,突然隔壁家也种大白菜了,而且大白菜质量还比他好,价钱卖得还比他低。
  黎元洪虽是傀儡,但总统毕竟是总统,大义所归,他一个总理要想干涉,有时候还真没什么名义。
  对于黎元洪在政治上的活跃,华东政府随后做出的反应,华东军事法庭、刑事法庭向陆荣廷、刘世显发去了传唤单,要求二人前来杭州受审。
  法庭发来的传唤单把二人吓得脸色苍白,没两天陆荣廷和刘世显都带上细软跑路了,两人都跑到了越南,陆荣廷在越南坐船到了香港,刘世显则直接跑到美国,陆荣廷到了香港后,利用香港的关系也去了美国。
  没几天,刘世显和陆荣廷携款潜逃的消息传遍了中国,华东政府西南军区和华南军区各派遣了部队进入贵州和广西,以稳定两省时局。
  刘世显与陆荣廷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没有继续负隅顽抗,原本他们还以为能够联合北洋政府来对抗华东政府,但后来才知道错得是有多么的离谱,北洋政府都自顾不暇了,还会跟他们联合对抗华东政府?
  大难临头的最好选择就是跑,在中国谁拗得过那个委员长啊
  广西和贵州在陆荣廷和刘世显潜逃之后,也正式宣布纳入华东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列。
  华东联合自治政府治下各省百姓在西南两省也纳入华东政府管理之后,许多都喜气洋洋的谈论着,都在说中国统一的事。
  很多百姓认为当前中国已经统一了,有的则困惑的问,为什么不把北洋给灭了?灭了北洋不是更加统一了吗?
  这也是当前很多百姓看不懂和困惑地方,为什么华东政府还要当地方性政府?为什么不取代北洋政府成为中央政府。
  民众的不理解,让国体成为当前中国人民最费解的东西。
  今后到底是华东说的算,还是北洋说得算呢?是夏委员长说得算,还是大总统黎元洪说得算,或亦是大总理段祺瑞说的算?
  当问起这个问题时,很多人渐渐知道,北洋与华东之间,是华东政府说得算,是委员长说得算。
  ……
  欧洲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德国于二月底发动了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
  在这场战争中,德国投入了新型武器——战车
  当轰鸣的战车驶上战场,展现出了良好的突破性能,但也暴露了其不稳定性,粉碎者Ⅰ是最低级的战车,稳定性并不好。
  但首先投入战车的德国,在凡尔登要塞的攻坚战中成功的一举突破法军外围的防线。
  凡尔登要塞事关法国成败,法国人几乎挡不住的时候,后面传来军令,后退者一律上军事法庭,这才让法国官兵们勉强顶在了前线。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役,德国调动了众多的重炮,意图用这场战争将英法的血放干,但英法联军的强烈抵抗出乎了德军的意料。
  自1914年德军无力攻克凡尔登而转移进攻方向之后,法国人就认为凡尔登要塞已经过时,霞飞在1915年即停止强化要塞。而此时德军向香贝尼移动的动作使霞飞异常警惕,他认为德军会向香贝尼进攻,然后从这里进军巴黎。德国人正在继续往凡尔登方向悄悄结集兵力。随着结集迹象的渐渐明显和暴露,英法联军终于弄清了德军的真正意图。霞飞慌了神,火速下令向凡尔登增兵。但到2月21日,仅有两个师赶到凡尔登。而这一天,德军开始向凡尔登进攻。德军炮兵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凡尔登要塞,然后发起了冲锋。凡尔登战役的序幕拉开了。德军的1000门大炮如雷霆一般轰击着,轮番的冲锋一浪高过一浪。凡尔登要塞司令贝当指挥守军和增援来的军队拼命抵抗。但因增援部队只赶来两个师,加上他自己的两个师,总共才有四个师的兵力,头一天就被德军推进了8公里。不过总算稳住了阵脚。
  德军未能在发动进攻的第一天拿下凡尔登,已经失去了战争的先机。
  法军的援军源源不断的到达,更让战事变得焦灼起来。
  而且法军首次从中国引进动力化部队的概念,使用汽车部队向凡尔登运输物资,这条供汽车行驶的公路因此被称之为‘生命之线’。
  德国则是久攻不下之下,大规模的展开了毒气战,中国生产的防毒面具一时销售又紧俏起来,工厂的订单排得满满的。
  协约国与同盟国在不大的战场上不断的上演着攻击、包围、爆破、掘进、强击、炮击、轰炸、摧毁、再摧毁等指令。
  战车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失去了作用,因为双方的火炮、飞机太多了,而且随着法国的火炮增多,德国的火炮已经无法对战车进行有效的掩护,加上这是最低级的粉碎者Ⅰ。
  很快法国和英国也投入了战车,对于粉碎者Ⅰ的效果上,双方的评价都是有突破堑壕的能力,但效果并不理想。
  协约国甚至怀疑自己上当了,中国人的这种武器也许只是用来骗订单用的。
  不过德国很快就投入了第二批战车,这次投入的并非是粉碎者Ⅰ,而是粉碎者Ⅱ。
  粉碎者Ⅱ相比粉碎者Ⅰ来说,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首先在速度上提高了近一倍,不再像粉碎者Ⅰ那样显得慢吞吞,而且武器布置方面更加合理,装有八挺机枪,在稳定性上也大幅度提高,绝对是压制堑壕内敌军的利器。
  德军的进攻顿时变得犀利起来,粉碎者Ⅱ的出现,让协约国再次重视起这种新式武器。
  显然中国人没有拿出最先进的战车
  之前的确被糊弄了,因为中国卖给他们和德国的都是最垃圾的战车,中国人肯定还有更先进的战车。
  果然没多久,华东政府就开始向协约国推销起粉碎者Ⅱ,因为粉碎者Ⅰ已经卖光了,这种东西战车工厂已经不生产了,因此开始卖粉碎者Ⅱ。
  粉碎者Ⅱ和粉碎者Ⅲ的性能没什么太大的诧异,较大的差异就是武器方面,粉碎者Ⅲ加装了一门反坦克炮,是用来抗衡其他战车的,而粉碎者Ⅱ只是单纯的步兵掩护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