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27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227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年的种植份额分配是农业部需要完成的一个项目,种植份额分配错了,东西多种了,那么就会造成亏损,或者是中国国内的农产品和海外华人的农产品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失。
  ……
  月底很快就到来了,夏钧按照原来的计划,继续加大了采矿、冶金、电力、建筑材料制造的科技兑换。
  十二亿点积分,被夏钧丢进去近十亿点,将这些基础工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三十年代末的水平,同时还有部分技术远超三十年代末。
  剩下两亿点积分,则被夏钧投入的到了塑料制造技术上,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聚砜、聚碳等近二十种塑料制造技术被他兑换了出来。
  塑料属于化学合成材料的范畴,他在后世的制造比水泥与木材还要多,也正是价格低廉的化学合成材料的应用,让许许多多的工业产品降低了成本,同时产生了各种新型的商品,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
  德国此时也正在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材料技术,因为德国正处于被封锁的状态,不过德国的化学材料合成技术显然没有中国这么强,因为他们没办法兑换。
  这个月的积分,夏钧主要都用在购买科技技术上面。
  这些技术很快便交给了华东集团技术研究部,在技术研究部的运作下,这些技术很快就可以转化成商业生产技术。
  这是一次很全面,又不是太明显的技术提升,不过每个月进步一点点,那么积累下来就很恐怖了。
  五月的积分,让夏钧再次巩固了基础工业的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的确定,可以让中国在世界基础工业市场上占据更稳定的地位,拥有强有力的竞争能力。
  夏钧所关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时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分血腥的搏杀之中,凡尔登要塞就像是个磨盘,德军西线统帅法金汉意图将凡尔赛变成放干法国人的血的地方,然而在放干法国人鲜血的同时,德国的鲜血也在不断的流淌着。
  双方各有损伤
  新武器的投入让凡尔登战役变得更具备残酷性,不过德国依旧占据了空战的优势,同时在战车方面也占优,因此伤亡比法国小得多,尽管他们是进攻方。
  今年华东政府所接到的军火订单已经达到了十一亿英镑,而在造船方面接到的订单也达到了六亿英镑。
  德国的潜艇战异常的猖狂,英国制造货船的速度跟本比不上被击沉的速度,为了维持战争的继续,英国只能不断的订购货船。
  而在其他方面的订单,华东政府也接到了近三亿英镑,总和达到十九亿英镑,此时英镑已经出现了贬值,不过贬值还不是太大,但华东政府向来是用黄金来结算的。如果换成美元的话,就是近八十亿美元,一百六十亿复兴币。
  英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一场对于协约国里说代价十分昂贵的战争,英国的军费支持节节攀升。
  能接到这些订单,还是做了协约国的生意又做了同盟国的生意的结果,但也就只有十九亿英镑,相比之下美国只做协约国的生意,却在今年接都了近二十亿英镑的订单。
  协约国还是优先把订单交给美国,美国就算是没有与中国相提并论的高端军火产品,也依旧比中国接到的订单来得更多。
  这体现出协约国对中国是戒备的,中国的突然崛起,打破了地球上西方人为统治者的状态,因此潜意识中就已经被排斥。
  不过协约国在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向华东政府下订单,因为很多订单美国根本生产不过来,加之华东政府还与同盟国也做着军火生意,这已经连公开的秘密都算不上的行为了,甚至已经演变到了公然。
  协约国为了拉拢中国,不让中国全面倒向同盟国,只能默许这种行为,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协约国已经向中国增加了大量的订单,就是怕中国以不怎么盈利的价格卖给德国。
  根据谍报反映,中国去年就将一些生产过剩的军火廉价卖给了同盟国。
  此时的中国上下都在忙着加班加点生产这些订单,世界上的财富也正在不断的往中国流动。
  人无横财不富,国无横财同样不富。
  战争财就是横财,美国在后世最为强大,正是因为他们发了横财,而且由于是发战争财,所以他们有最强大的军工业体系。
  然而在社会管理以及运转状态上,美国远远不如德国、日本,这两个国家在后世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危机。而日本的管理模式也正是模仿德国的结果,是与英美等国制度不同的。
  军火的产能方面,此时中国也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军火生产体系,虽然在很多军火的生产数量上不如美国,但中国有自己的高端军火,同时还有廉价,靠冲压制造的低端军火。
  客户要什么样等级的军火几乎都有。
  为了能拉都更多的订单,夏钧则是继续加大了对德国的军火销售,以刺激协约国的订单数量。
  每一天中国的军火生产规模都在扩大,虽然接到的订单很多了,但能多拉就多拉,反正的时候生产不过来,夏钧直接作弊兑换生产线以扩充军火生产规模。
  这样具有很大的意义,第一赚到钱了,虽然可能说用掉了积分去赚这笔钱不是太划算,但却可以打压美国在军火上的销售,从美国人嘴里抢下这块肥肉,是一个能有效遏制美国发展的方式。
  美国此时已经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工业,中国要想追赶上美国,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凡尔登战役在进行了近两个月之后,却停止了。
  相比历史上进行了四个月,时间虽短了一半,这场战役双方一共付出近百万的伤亡,其中协约国占到了六十五万,远远高于德国。
  不过协约国人力物力更强,综合国力更高,而且有美国作为后盾,协约国赢得胜利是没有悬念的。
  德军西线统帅法金汉也因为这场战役而被撤职,德军的主攻方向从东线转移到西线,而在东线取得战争胜利的鲁登道夫、兴登堡成了德国民众心目中的英雄。
  此时的德国需要英雄,因此两个德军将领被调往西线,主持西线的指挥,而法金汉则回家睡大觉了。
  凡尔登战役的结束,意味着新一场战役即将开始,这是一场由协约国发起的反击而引发的战役。
  按照原定历史,那是索姆河战役。
  由于德军发动了凡尔登战役,协约国为了反击,法国霞飞将军决定发起大反击,索姆河战役随即被提上了案头。
  协约国方面经过讨论,很快同意了这个计划,很快便进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之中,协约国为了索姆河战役,连忙又向中国订购了一批战车。
  在凡尔登战役当中,战车的确表现出了强大的步兵掩护能力,这可以减少士兵的伤亡,并且能够突破令人讨厌的堑壕,是打破这种僵持战的新式武器。
  由于订单的不断飞来,税务部数钱都数到手抽筋了,华东集团也因为制造军火而产生了巨大的盈利。
  基本上在军火订单以及造船订单方面,都是华东集团包办的,出口之后海关则抽取近半的利润。
  也就等于是说,政府与华东集团均分了这些财富,而实际上这些财富都是夏钧所控制的,不过规矩还是要走的。
  就是税再往上加都没问题,反正夏钧现在看来,钱在哪便都无所谓,只是做个样子,不然凭什么华东集团的税就收得低,别人就收得高呢?别人肯定会有意见的。
  此时夏钧已经改变了原本历史的走向,而且是开始比较大程度的改变历史走向了,夏钧对未来的预测方面,大致上还是能做到准确的判断的,但具体上的优势则被削弱了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夏钧选择的是埋头发展。
  把经济建设上去了,把综合国力提高上去,再把军事力量提升上去,则可不畏惧任何的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走向会是什么样?夏钧除了能猜测到沙俄的灭亡和苏联的成立,以及世界未来必将出现经济危机以外,其他的走向已经变得很模糊不清了,就像是真正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方面都已经被他搞得面目全非。
  ————————
  今天的更新到
  第一卷 第两百二十五章 行业规范
  第两百二十五章 行业规范
  这场真正中与其说是那些军火商收益了,还不如说是犹太人在大发战争财,犹太人同样是怂恿战争的原因之一。
  犹太人怂恿战争,而又在战争中唯利是图,这也为日后德国屠杀犹太人埋下了伏笔。
  犹太人分布在西方各个国家,掌控着巨大的财富,他们发财的秘诀就是战争,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他们来说,操纵是成功的。
  也正是这场战争的发生,让犹太人怂恿战败后的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向战败后的德国输送大量的先进科研成果。
  犹太人可谓是苦酒自酿,但他们无疑在幕后操纵了世界。
  对于中国来说,犹太人也是危险的,犹太人的共济会在香港设有分社,而这个分社近期正在积极的向中国扩张。
  这些犹太人通过各种手段,以对一个国家的高层进行渗透,军情局近期已经发现共济会正在接触华东政府的高层人员。
  这是危险的信号
  夏钧随即召开了幕僚会议以商讨应对政策。
  众人在看过共济会的资料之后,章太炎首先说道:“共济会在西方世界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西方世界此时已经可以说是完全不可摆脱他们的操纵了。不过我想共济会并不能完全适应我们东方的文化,因此不容易对我们产生较大的渗透。”
  “但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们正在不断的进行渗透,所谓滴水穿石,如果再任由这些犹太人对我们进行渗透,那么我们最终可能演变成他们的棋子。”夏钧丝毫不对此事放松警惕,就算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而难以被犹太人所控制,但如果茫然无视,那么必然会受其影响。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东西方国家的关系,并非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暗地里的各种复杂关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共济会就是一个很关键的组成部分,共济会分很多个机构,什么大王小王,互相之间又有对抗,以及利益的驱使,从而又引发战争。
  阎锡山在对资料进行分析了之后,点头说道:“委员长所言极是,共济会对我们是有害而无利的,而且大家是否有发现,共济会在香港的分会,会员多是华人,他们可能会走一条以华制华的路线,以此消除文化上的差异。由此看来,禁止共济会在中国的活动已经是势在必行。不过共济会可能会反弹,也许会不利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商业运转。”
  阎锡山所说的的确是个问题,共济会在西方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历史上日本禁止了共济会的活动之后,很快被英国这个盟友冷落到了一边。
  如果禁止了共济会的活动,那么在商业上极有可能遭遇到西方国家的封杀。
  “商业上的围堵,这在战后已成必然,就算是我们不禁止共济会的活动,同样也会发生的。”夏钧说道,他已经预料到了战后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崛起将会采取的态度。
  “与其如此,不如直接禁止共济会的活动。”夏钧一锤定音,决心之大,超出了以往。
  共济会已经开始渗透华东高层,这是夏钧所不可容忍的行为。
  而且共济会的态度已经无关紧要,战后西方国家必然也会对中国进行围堵,能否突破围堵只是看拳头问题。
  拳头硬就是老大
  这依旧是当前这个年代的定律,同样也是永远的定律。
  在这样的情况,共济会遭遇夏钧的封杀已经是必然的结果。
  这种结果是无法避免的。
  随即,华东政府在三日后下达了禁止共济会活动于中国境内一切活动的命令,同时军情局逮捕了十二名共济会人员,这些共济会人员多是香港的华人,他们很快被送上了政治法庭,随后遭到驱逐,被华东政府遣送处境。
  华东政府突然的举动,让全国上下愕然,随即在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后世的历史学家也将这一政策看为是中国与犹太世界矛盾爆发的开始。
  ……
  华东政府此时在国际上的来往也在继续,特别是于南美国家之间的建交开始频繁起来。
  随着中国在南美地区的投资额度增大,南美逐渐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区域,那些南美国家大多都已经取得了独立,虽然不太稳定,但总体来说是具备投资环境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美国在南美地区的投资从十亿美元增加到了十二亿美元,增长速度很快。
  而在南美投资额度第二的德国此时陷入战争,很多资产都已经开始转让给中国了。
  德国在南美洲的投资额可是达到了八亿美元的,而这些国家并非所有都是协约国阵营,很多依旧是中立国。
  此时那些小国依旧不敢轻率的对哪个阵营宣战,因为战争的胜利天枰还不明显,一旦押错了宝,那么将损失惨重。
  这些小国是两大阵营都在拉拢的,他们双方都在使用各种手段,利诱、恐吓等等,而对于中国、美国这些中立国,则只有利诱而不敢恐吓。
  那些小国虽然遭受了恐吓,但很少做出真正决定的。
  因此德国的海外资产并非因为这次战争而突然间荡然无存,特别是在南美洲的德国资产,大多数都被德国人卖给中国以换取军火了。
  加上中国在美洲的加大投资,中国在美洲的投资额已经上升到了六亿美元的程度,已经达到了美国在南美洲投资的一半。
  美洲一直是被美国看作后花园一般的存在,因此中国开始染指美洲,这对美国的利益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加上中国的突然崛起,抢走了很多军火生意,更是让那些军火商们很是不满。
  此时美国已经将中国作为一个竞争对手来看待了,早就已经脱离了当初为了抗衡日本而对华东政府进行了扶持状态。
  美国人可能意识到,他们扶持过头了。
  但实际上中国的发展,并非完全处于美国人的扶持,不过在外交上,华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