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64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264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果敢王国还未统一缅甸,因此南部的石油还没掌握,不过缅甸的主要矿产都集中在东部山区地带,那里以被划定为果敢王国的版图范围,缅甸大部分矿产都被果敢王国所掌握了,这些地下的矿产都是财富。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两百七十二章 中国在趁火打劫
  第两百七十二章 中国在趁火打劫
  春节到了,很多海外华人也赶回国过年,杨浩川就是其中之一,他去年在印度贩卖小商品积累了一笔原始资本,打算回国再找新的项目投资,顺便回家过年,看看久未相聚的亲人。
  杨浩川是江苏扬州人,当他回到扬州时,发现扬州与两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到处都是矮小木构房屋已经被拆掉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漂亮高耸的房屋。
  街道被扩宽了很多,上面扑上了水泥,两旁都种上了树木,整个街道显得干净整洁,街道上的车辆也增多了不少。不仅有许多货车在街道上行驶,还有一些小轿车。
  “变化真快啊”杨浩川感慨道,在印度那边待了两年,家乡的一切都是如此的亲切,让他甚至生出了不想离开的念头。
  印度人口、农村众多,拥有较大的农村市场,作为没什么资本的商人来是说,带着祖国生产的产销生活用品到处贩卖是个很不错的营生,开始时让杨浩川赚了不少钱,后来由于从国内过去的人多了,竞争激烈起来了,要先赚到钱得深入到印度内陆,那里就比较艰苦,而且也可能遭遇一些危险。
  因此杨浩川在赚到原始资本后便不打算再去跑这种累活了,打算找点好项目投资。
  看了几天,项目很多,而且回报率都不错,如今工农业一片繁荣,钱就是随便砸哪地方都能生出钱来。
  杨浩川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一个大商人,一般的领域利益已经被那些发家的商人们涉及了,利润被摊薄了很多。
  不过在这个帝国初升时期,那些良好的商机却是随时都可能出现,这天杨浩川看报纸,看到了对缅甸果敢王国的报道。
  看到这个报道,杨浩川敏锐的意识到,缅甸会是下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商机转瞬即逝,杨浩川连年都顾不上过了,打算前往缅甸闯荡。
  以他在印度做过生活用品贩卖的经验,马上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拉几车生活用品到缅甸去,然后批发给那些没资本的小商人。在印度时,他就是从一个浙江的商人那里批发的生活用品。
  对于那些没资本的小商人来说,自己从国内批发没那个资本,只能从批发商那里购买。
  翻开存折,上面已经有两千元的资本了。
  两千元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要知道如今在沿海省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普遍都是在七、八元左右。
  如今的千元户是很体面的,不过千元户也仅仅是小商人,资本依旧非常薄弱。
  杨浩川马上想到了贷款以及合股经营,跑到银行后,发现上面对于要到缅甸去经商的商人已经有下达贷款政策了,让他轻松贷到了一万元的资本。
  “帝国行政正是高效率啊”杨浩川不由感慨道,办好了贷款,杨浩川马上联系了一些已经经营发家的亲戚,或者是亲戚的亲戚。
  对于杨浩川提出的去缅甸经营批发生意,很多人都很感兴趣,都表示愿意参股。
  很快杨浩川就聚集了近三万元的资本,并且与股东到工商部签了合同,那些股东敢把钱给杨浩川,自然是有恃无恐的,如果杨浩川是骗子,那么政府是会对杨浩川进行通缉的,谁都知道政府不仅在法制上抓得严格,甚至就是犯了法,受害人不举报都会抓人,经常被指多管闲事。例如丈夫打了妻子,那是家庭暴力,妻子不愿生事,公安局同样把丈夫抓进局子里拘留。
  随即杨浩川火速赶往浙江,浙江是生活用品和小商品汇集地,在浙江能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
  以杨浩川在印度行脚跑商的经验,杨浩川很快选好了商品,然后联系上火车,直接四川运。
  火车还没有修到云南,云南的铁路起码还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通车,因此只能走四川,到了四川后用汽车走公路运往缅甸……
  ……
  1916年底,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沙俄的弄权的拉斯普京拉斯普廷在彼得格勒被尤苏波夫公爵等保皇派集团刺杀。
  保皇派妄图以此来拯救罗曼诺夫王朝,阻止**的爆发。但在拉斯普廷被杀后,在资产阶级中间便传出一种政变的风声,说一小撮阴谋分子正准备集结于彼得格勒,企图在皇村和彼得格勒之间潜入沙皇的列车,逮捕沙皇并立即把他送到国外去。所有这些,说明沙皇制度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
  为了维持战争,沙皇政府的军费开支与日俱增,到1917年3月,达300亿卢布以上。其中1/3靠借外债支付,其余靠借内债和滥发纸币支付。1917年,卢布的官方牌价降到55戈比,购买力降到27戈比。国债从1914年的88亿卢布增加到1917年1月的336亿卢布。沙皇政府的财政面临崩溃的境地。
  春节一过,夏钧就与帝国高层开始商议收复沙俄侵占领土的会议。
  “拉斯普京已经被刺杀了,如今沙俄又外债高筑,去年年底后就再也没有向我们发出过一笔订单。”夏钧在会议上说道,意思很明显,沙俄失去了利用价值了,现在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了。
  之前拉斯普京被帝国政府买通,沙俄就算财政再困难,也会挤出钱来向中国购买军火物资以及粮食,如今在海参崴,大量的物资堆积在港口,同时在中俄边境铁路站,同样有大批物资来不及运输。
  “不过沙俄国内的工厂的订单却是不少,很多我们还没有完成。”阎锡山说道。
  沙俄自开战后,国内的工厂由于缺少燃料以及机械,大量向中国订购,由于此时只有中国能向他们提供这些东西,因此中国有卖方市场的优势,价格定得很高,其中利润十足。
  “只是些蝇头小利,沙俄如今的局面,显然很快就要爆发**了。”夏钧说道,“就算造了,也运不到沙俄境内了。”
  “沙俄不会真要垮掉了吧?”陶成章吃惊的道。
  “沙俄截止目前,已经动员了一千五百万兵员奔赴前线作战,这些人多是农业人口,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急剧萎缩,加上工厂大量剥削妇女、童工,单单是去年头五个月,沙俄爆发的农民起义就达到了510起。”夏钧说道:“而且根据情报,列宁已经被德国送回沙俄了,现在的沙俄**就像是干柴,列宁就像是热火,干柴烈火一遭遇,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这么说来,沙俄很快就要乱了?”游正斌问道。
  夏钧点了点头,“大概也就是这几个月,沙俄就会出问题了。”
  “那我们就可以按照原定计划展开行动了。”陈轩宇隐隐带着兴奋的说道。
  ……
  1月26日,正月初三,中华帝国外交部正式向沙俄递交了一份取消自 1800年以来所有中俄不平等条约的照会。
  这份照会很快就送都了尼古拉二世面前,尼古拉二世看了后暴跳如雷。
  如果正按照这封照会的办,那么沙俄将归还中国东北外部地区大约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同时还将归还西域外部一些地区的领土。
  沙俄是一个对领土欲望最为强烈的一个国家,何况让他们放弃富饶的远东地区,这对尼古拉二世来说是办不到的。
  尼古拉二世大发雷霆之后,给出了十分强硬的态度,对中国的发出的照会已于否决。
  中国的突然变脸,简直就是要趁火打劫,这让尼古拉二世十分愤怒。
  无敌的沙皇帝国,拥有一千数百万的兵力,中国这个刚脱离半殖民地统治的国家,竟敢跳出来挑衅。
  不过理智告诉尼古拉二世,此时帝国已经处于危机,再去招惹中国将是不明智的选择。
  然而愤怒战胜了理智,尼古拉二世选择了无视中国的要求。
  ……
  中华帝国内阁于正月初六召开了媒体发布会,这次发布会由阎锡山主持。
  这次媒体发布会,内阁公开了今年的中华帝国将努力完成的各项任务,其中包括——收复失地。
  直指沙俄侵占中国的一百五十余万领土。
  “沙俄自十七世纪以来,陆续侵占了中国东北外部近一百五十余万领土,今帝国初立,多数失地已经收复,剩余的未收复地区,主要就是沙俄所侵占的这些领土,为此帝国将启动收复东北外部失地的计划,帝国外交部已向沙俄递交了退还侵占领土的照会。”阎锡山在发布会上说道。
  “请问阎阁老,如果沙俄不同意将侵占领土归还中国,帝国将做如何手段以应对?”有记者提问道。
  阎锡山严肃的说道:“帝国的态度很坚决,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帝国的步伐。”
  这个回答让现场顿时热烈起来,中国记者纷纷鼓掌,外国记者见人们都鼓掌了,也跟着拍了两下手,这是重大新闻啊
  “阎阁老,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战争即将爆发呢?”又有记者问道。
  “这需要以沙俄政府的态度而定,帝国向来都是反对一切都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但如果有谁冥顽不灵,那么帝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排除使用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阎锡山回答道。
  阎锡山接着又回答了几个问题,然后转移到了下一个发布内容:“经过国内多家医疗机构以及卫生部的要求下,帝国将于七月举办‘中国医学博览会’,届时将为各国展示中国的各项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各国政府、医疗企业皆可报名参加这次博览会,中国愿与各国共同推进世界医学水平的进步……”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两百七十三章 美国参战,帝国中立态度
  第两百七十三章 美国参战,帝国中立态度
  这次新闻发布会,引起了协约国的高度重视。
  英法政府随即递交了一份要求中国政府冷静的照会,而德国则暗暗高兴,这是一个挑动中国与协约国矛盾的大好机会。
  德国官方表示,德国已经废除了与中国接触以来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任何再与中国保持不平等条约的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对世界大国的蔑视。
  德国人的话语中充满了煽动性。
  英法两国高度重视中国对沙俄的态度变化,两国认为主要的矛盾是沙俄与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未废除所导致的冲突。
  此时沙俄国内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了,西边的入海口被土耳其切断,东边的港口也就剩下海参崴,以及中国的陆路可以连通俄国。
  如果中国再与沙俄反目,那么沙俄要面临的将是对外交通被封锁的困局,到时候失去了外部的支援,沙俄局势不容乐观。
  如何缓和中国与沙俄的矛盾,英法意见不一。
  法国认为沙俄应该归还中国的领土,以平息冲突。英国则不这么认为,中国的快速扩张已经引起了英国的担忧,特别是缅甸冲突被中国阴了一把,让英国政府十分的愤怒,英国政府认为应该以‘拖’为主,拖到战争胜利后,再找中国清算。
  英国对沙俄内部的矛盾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沙俄依旧有足够的力量来与中国较量一番,但不是在目前。
  目前的沙俄陷入与同盟国的作战,无力顾及远东地区,只要沙俄从西边抽身,定然能够有足够力量来对付中国,届时可以利用这些矛盾来使沙俄加入对中国的围堵、清算行列。
  同盟国内部的分歧,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
  法国不像英国那样是世界老大,他们更多的是为民族而考虑,此时法兰西在德国人攻势下已经岌岌可危了,若是让同盟国在东线彻底抽身,那么对于法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而对于英国来说,做为世界老大,英国更多的是从国际力量上来考虑问题,参加这场战争本就是英国的投机主义作祟,英国想借此战争打压强势崛起的德国,以巩固自己的世界老大交椅。
  至于法国是否被德国所击败,英国自然不愿看到法国被德国吞并,这样会造就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不过对于在亚洲崛起的中国,英国在缅甸冲突之后已经有了足够的警惕。
  此时的这个中华帝国,在领土上的欲望非常强烈,在短时间就在亚洲连续扶持了两个华人国家。
  此时中国还涉足马六甲海峡,同时在苏伊士海峡地区扶持了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对英国的霸权造成了极大的挑衅。
  其中英国的担忧充分的被美国所利用,美国已经决意围堵中国,正要借助英国的力量,否则美国对中国围堵起来会很吃力。
  不过可惜的是,英国想拖延时间,但局势的变化开始彻底失控。
  中华帝国政府在沙俄拒绝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回复后,再次向沙俄递交了一份照会,这次照会不仅要求沙俄归还自历次沙俄以不平等条约侵占的中国领土,同时还要求赔偿海兰泡血案以及日俄战争中对中国东北人民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赔偿金额高达三十亿复兴币。
  中国所追加的赔偿要求,无疑将尼古拉二世惹得怒火中烧,让尼古拉二世有一种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愤懑感。
  1917年1月, 俄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罢工示威,纪念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战争”、“面包与和平”的口号。这次行动成为二月**的前奏。
  没多久,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这天,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50家工厂约13万男女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拉开了二月**的序幕。第二天,参加罢工示威的群众增加到20万。
  在布尔什维克党(后改称俄国共产党)领导下,首都各大工厂举行了有30万人参加的联合总罢工。**风暴吓坏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他下令不惜采取任何措施,迅速恢复首都秩序。
  血腥的镇压随即展开,然而这次镇压与以往不同的,此时的沙俄民众对于尼古拉二世已经彻底失望了。
  工厂的残酷剥削,农产品供应的短缺,以及前线战争的连连失败,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