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7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27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夏钧有兑换了1万辆拖拉机,同时兑换了十几万台打谷机,更是兑换了数百个大米加工厂的设备。
  他手中剩下的651万点积分就这么花掉了50万点。
  拖拉机直接分派给各乡镇自治议会,每个自治议会成立一个运输队,平时要免费给百姓运输,拖拉机手的工钱由自治议会出。
  每个乡镇、行政村建一个大米加工厂,负责给百姓加工大米,这年头的大米脱粒手段比较落后,是用一种简易的工具踩的,劳动强度较高,效率很低。
  百姓加工大米可以免费,不过谷糠得留下来。
  夏钧打算将剩余的100万点积分建一个4级肉蛋双用鸡培育基地。
  4级肉蛋双用鸡:采食广泛,抗病能力强,肉质高,蛋质高,90日可达800克(公)、700克(母),500日龄产蛋总量30KG,半净膛屠宰率83%,肉料比:3:1,年培育10亿只。
  鸡的肉料比一般都是2:1,而这种肉单双用鸡的肉料比则是3:1,比别品种要更消耗饲料,不过肉质好,抗病能力强,产蛋量高,且优,半净膛屠宰率高。
  不过生长速度比不上肉鸡,但夏钧感觉肉鸡很坑人,那些肉鸡吃上去没一点味道,土鸡炖的汤上面都是金黄色的一层,汤喝起来非常甜,而肉鸡的味道淡得要命。
  肉鸡的确有经济效益,但没质量,跟坑人没两样嘛!使劲给鸡塞增肥就跟注水一样,一种变相的注水。
  夏钧建立肉蛋双用鸡培育基地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肉鸡就算了。不过肉鸡可以用来加工鸡肉罐头卖给外国佬。
  系统里的肉鸡品种强大的很,那生长速度绝对是嗷嗷的。
  4级肉鸡:肉质一般,抗病力一般,60日龄可以达到800克(公),700克(母),半净膛屠宰率85%,肉料比:2:1。年培育量也是10亿只。
  夏钧决定这两个品种的培育基地都建,肉蛋双用鸡下发给农户养,同时圈到林子里去养,肉鸡则专门建个大型养鸡场。
  肉鸡抗病力一般,必须集中管理,采用严格的防病措施,放出去的话,来个鸡瘟就得死一大片。
  养鸡场虽然比较便宜,但问题是那是每年10亿只,规模大了夏钧也吃不消,必须建一个可以容纳1。7亿只鸡的养鸡场才能完全消化这10亿只肉鸡(两个月出厂),这需要300万点积分,价格是培育基地的三倍。
  这300万点积分花出去,夏钧手上就彻底没积分,而且培育鸡苗的种蛋还需要用积分兑换,夏钧也没那么多粮食喂它们。
  更何况还要开一个罐头厂加工鸡肉,所以夏钧只建了一个可以容纳1000万只肉鸡的养鸡场,每个月可以出厂500万只肉鸡,只需18万点积分就可以建成。接着又配套建了一个肉鸡屠宰厂,一个鸡肉罐头厂,花费了夏钧150万点积分。
  加大农业投资是致富的好办法,工业上倒是可以暂时缓一缓,军工业也必须缓,军工业太烧钱了。
  一个年产1000万发子弹的生产线就要500万点积分,还不如从用钱从外国佬手上买生产线。
  最划算的还是直接兑换制造流水线的东西,例如那些工业母机,那些精密机床虽然超级贵,但一旦拥有先进的精密机床,就可以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从而自己制造生产线。
  不过这需要很多积分,也需要很多人,暂时不是夏钧可以投资的东西。
  ……
  夏钧兑换的东西陆续运达,大米加工厂陆续在各村建立起来,同时拖拉机、打谷机也分发到了各乡镇。
  一个肉蛋双用鸡和一个肉鸡培育基地也挨着建了起来,夏钧从系统里兑换了三千万个种蛋送入培育基地里培育。
  肉鸡的种蛋1000万个,肉蛋双用鸡的种蛋2000万个。
  这个月各乡镇的自治议会提交的修路议案多达300多件,这些路主要是乡镇、村之间的道路。
  修这些道路主要靠各乡镇自治议会组织人员,属于那种没有工钱的,各村修自己的路自己出人。
  而修路的水泥、钢筋,以及施工机械、技术人员则由夏钧来出。乡镇之间修水泥路,自然村修砂石路。
  毕竟现在夏钧可不是富裕到可以给每个自然村都修上水泥路的地步,那些砂石路暂时也够用了。
  砂石路比较好修,挖掘机一路挖过去,后面铺上沙石就行,反正拖拉机和卡车能开得进去就算可以了。
  ……
  宣传部战后于每个乡镇都成立了宣传小组,这些宣传小组天天下乡,到各村去进行宣传,在闽西北拉开了一个剪辫风潮。
  现在人人都知道闽西北自治了,满清已经管不到他们了,在宣传部的号召下,百姓纷纷剪去辫子。
  夏钧和李诗婧商量了一下,打算办个服装厂,专门生产汉服。
  这是民族传统服饰,后世已经没人那么穿了,汉服平时自然可以不穿,但节假日和重要典礼上穿汉服起码是要的。
  李诗婧对服装厂很上心,夏钧将车工用的设备兑换运到后,李诗婧便常常跑到服装厂去视察。
  很快第一批汉服就在服装厂完成了,这批汉服有黑色,有白色,也有青色、灰色,做工还算不错,夏钧随即把这批汉服分发下去,每个行政人员一件,学校师生每人一件,各自治议会的议员也发一件。
  夏钧穿越前,要是穿件汉服到街上,别人估计都会用怪异的眼神看着你,现在给人们免费发一件,也就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
  要爆发了,还不给票票吗?
  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 民心归附
  兄弟们,第三更来了!
  刚上三江,三江那边需要票票支援!三江投票有加积分滴,兄弟们给力点吧!
  那边只有几票,可怜死了!
  ————
  百姓剪了辫子,虽然房屋依旧破旧,衣服同样破烂,营养状态也是很好,但风气却是焕然一新。
  生活会慢慢变好的。
  最显著的还是穿着上的变化,由于夏钧建了纺织厂,棉布价格大大降低,闽西北又免税,百姓口袋里也有了一些钱,日子算是好过许多了。
  在工地、工厂做事的也有拿工钱,日子就更好过了,那些在工地、工厂做事的已经解决了温饱的问题。
  最近部队下乡资农得更频繁了,夏钧直接从系统中兑换了10万点积分的复合肥,也就是1万吨。
  一万吨复合肥足够所有的水田都撒上化肥了,毕竟闽北地区的水田也就只有200万亩左右。
  所以每家每户都拿到了化肥,那些地主则需要用钱买,价钱也公道。
  老百姓刚领了免费化肥,那边又传来消息说,保安团要给他们发鸡仔,果然,没几天保安团的子弟兵又来了,送了一大车鸡仔来,每户人家发了十只。
  这时又听说保安团要给村里拉电灯,铺自来水管,自治议会那边修路的计划保安团也批下来了,而且保安团又要给村里盖学校了……
  各种各样的消息传来,老百姓们都感觉如梦似幻,真是赶上好日子了。
  在夏钧不留余力的笼络下,民心指数一路走高,才到8月中旬,民心指数就抬升到了4。93。
  夏钧如此爱民,下面的行政人员也不敢乱来。
  何况现在的行政人员已经开始从学校里选拔了,夏钧从大学里选出了一批激进派,然后分派下去任职。
  这些激进派到地方上去任职,凡事都很认真。
  同时还有许多学生加入了宣传部,理工科的学生则经常被安排到工厂、工地实习,夏钧不久前就调了十几个学生进入养鸡场做事。
  养鸡场的管理方法都写成了详细的手册,这就需要文化人来管理了。
  这个月闽西北到处都是施工现场,铺水管的,架电线的,开路的,修水电站的……
  因为修水利的原因,建溪的航道直接停了,以至于福州的米价暴涨了三天,等夏钧通过拖拉机将大米运到福州去时,粮价才稳定下去。
  一时那些靠水路吃饭的船夫都没了生意,倒是夏钧的货运公司最近忙得很,闽江上下游的货运几乎全落在了夏钧的货运公司身上。
  为了安抚那些船夫的情绪,夏钧便聘用了他们,每个船夫月给银元三块。等航道一开,那时候可以通行30吨的机轮,夏钧也需要有人来开船。
  最近从福州运往上游的货物基本上是洋布绝迹,纺织厂的棉布此时已经卖遍了全福建,价钱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出了福建,竞争力就降低了。
  首先运费增加了,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税收多了,一运出省就被收上十几种名义的税,使得售价被拉升了许多。
  清末之所以民族工业无法发展,主要原因就是这税收。
  不过西乡纺织厂的棉布就算被收了十几种名义的税之后,价格与洋布依旧差距不到哪里,而且质量还更好,竞争力还是有的,但竞争力已经不是那么明显。
  在这个时期,中国每年要进口1亿元的棉布,同时每年还要进口150万公担的棉纱,以及10万公担的棉花。
  中国目前的人口只有四亿,按理说是不缺乏棉花种植所需的土地,不过依旧需要进口,这说明生产上存在问题。
  同时棉纱进口量是棉花进口量的15倍,这说明中国的纺织业很式微。
  夏钧办工厂的目的无非就是两个,一个就是夺回国内市场,排挤掉洋货,以防止资本外流。
  二就是出口,从洋人手中赚取资本。
  纺织厂以及造纸厂,是夏钧发起的首次逆袭,洋人的棉布与纸张在福建已经没有市场了,而通往仙霞关的公路修建得很快,此时已经开始打隧道了,再过一个月就可以通车。
  兑换平台上雇佣的工程队是分十几个路段来施工,速度自然非常快。
  等到仙霞关的公路一通车,夏钧可以直接用卡车把棉布运到浙江、江西两省,武装押运谁敢收税?
  八月中旬,陈家毅从美国发回电报,贸易公司已经在旧金山注册好了。
  要进口的货物清单夏钧早准备好了,其中最大宗的就是石油,夏钧要用石油来造塑料、氮肥,同时用油料生产打火机。
  其次就是那些化学材料,造纸、冶金什么的都需要化学材料,这些化学材料目前还是靠夏钧从系统里直接兑换,必须把这些包袱扔掉。
  钱那不是问题,小舅子已经把银行开起来了。
  第一卷 第五十六章 洋妞
  第五十六章 洋妞
  第四更到
  这个星期,《唯一战胜国》从新书榜第八,一路爬到了新书榜第一,虽然只是一个下午的第一,但兄弟们真是超级给力,小菜要向所有兄弟们鞠躬。
  后面还有三更今天小菜也绝对给力。
  在感谢下虾米吃大鲨、殇ゲ离、YY我最牛、御剑江南四位同学的打赏
  ——————
  李盛国已经把钱庄开遍了闽西北各县城,并且开出了4分的高息,同时夏钧还动员各地乡绅将银子存进银行。
  夏钧的声誉在闽西北自然是十分的好,那些乡绅在各乡镇都是自治议会的议员,和他们做工作也显得简单。
  那些乡绅也乐意将埋在地里的银子、银元存到银行去,这样一来可以拿到利息,同时夏钧也不像是贪钱的人。
  他若是贪钱,闽西北就不是这模样了。各乡镇修路的钱还是夏钧给他们出的,他们只要出工就行了。
  这还不到半个月,吸纳的资金就达到了1500多万银元,旧中国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这些乡绅地主手中。
  那些军阀在混战时期能收刮到十几二十亿美元存到花旗银行去也不是太夸张,后世就有人拿着几十年前存条去追要花旗银行的存款,数额大的将近有上百亿,当然这是算上利息的结果。
  这些资金存进银行,夏钧也就不用怕没钱进口原材料了,1500万元,起码可以抽掉1000万。
  这是巨款呐
  同时这个年代的石油很便宜,因为人们没有发现石油的全部用途,而且内燃机虽然发明,但性能还不是很好,所以没有大规模的应用。而石油的大规模开采时间并不长,到处都是石油。
  廉价的石油,这要多多进口。
  夏钧下了一笔100万银元的石油订单,石油不是煤油,煤油算是成品,石油则像铁矿石一样的级别,价格比煤油低得多。
  200万美元能买非常多的石油了。
  铁矿石也要进口,福建虽然有铁矿石,不过夏钧并不是很想开采,这种东西能不开采就不开采,先把其他国家的资源消耗掉再说,而且中国的铁矿石品质多数不高。
  夏钧直接给陈家毅那边汇500万银元过去,让他负责进口石油、铁矿、化工原料。
  同时夏钧给福州的采购小组运去了300万银元,让他们多联系一些能从印度大规模采购到原材料的商人,印度的铁矿石和棉花都要。
  没过几天,陈家毅发电来说,李诗婧联络的那个同学已经答应了聘用,过两天就能坐船来福建。
  ……
  8月28日,李诗婧那个叫塔娜的同学到达了福州,塔娜来到福州后,夏钧派了一辆轿车去接人。
  当夏钧和李诗婧出去迎接时,从车里走出一个身材高挑的金发少女,这金发少女的眼睛是翠绿色的,脸型长得很柔美,鼻子是典型的西方人特征,笑起来让人感觉很甜,更难得的是,这小妞皮肤好细腻。
  西方人普遍喜欢脸孔有原始张力的女人,而眼前这个少女的脸型则一点原始张力也找不到,更附和东方人的省美观。
  “天呐李,你竟然都结婚了。”塔娜下车后,抱着李诗婧惊叹道,“收到你的信真让我难以置信。”
  “这是自由婚姻。”李诗婧不由辩解道。
  “我知道,看来你现在过的很不错,这身衣服真好看。”塔娜上下扫了一遍,李诗婧最近确实是容光焕发,身上穿着的军装更显得精神无比。
  说着塔娜拉着李诗婧的手上下打量夏钧,对李诗婧问道:“那是你丈夫吗?”
  “嗯”李诗婧点头回答道。
  “还算英俊,就是……还不够强壮那是再强壮上一些就是我喜欢的类型,你知道我喜欢肌肉多一些的男人。”塔娜打量着夏钧对李诗婧说道。
  这小妞说的是英语,不过夏钧还是能听懂的,心想这小妞口味够重的。
  “肌肉多并不代表有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