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339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339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里海地区,中俄两国就是霸主。
  英国也没傻到到那里去争食,何况也没什么利益看见。而夏钧先知先觉,把里海地区给圈了下来。
  现在没有利益,不代表未来没有利益。
  中华帝国对于能源的控制已经是很深入了,中国此时拥有三大能石油、天然气产地,一个就是俄国远东地区和中国占的远东地区的油田,已经开始打井和铺设管道了,这个地区的油田是最安全的,不会受制于人的。
  第二个就是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地区的石油开采,这一地区开采的石油最多。
  第三个就是帝国设立不久的‘中东省’地区,原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如今攻克了巴库地区,巴库地区的石油也将向中国输送。
  中国此时已经走上了一个疯狂建设的路程,疯狂建设首先要的就是能源,而且是大量的廉价能源才能实现高效率的疯狂建设。
  如果能源成本太高了,那么建设就会受限。
  企业生产可以尽情的点电,施工车辆也可以没必要怎么省油,个人都能买一台柴油发电机回去随便用。
  运费也因此非常低廉,这使得更多的商品有了流通的可能。
  有能源的结果就是很奢侈的,什么都很奢侈。
  可以说后世美国能够很繁荣,主要一个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油价很低,虽然看起来油价都差不多,但问题是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买力,一美元和在中国使用一人民币是差不多的,所以美国佬可以很奢侈的进行能源使用。
  而越是落后的国家就越是用不起能源,实在太贵了。
  那些落后国家等于是在给美国分担了通货膨胀,本身就存在盘剥。
  中国此时在能源上基本上没什么太高的税收,什么炼油税基本没有,能源价格低廉到花一元钱能买一大桶油回去。
  如果说现在的一元钱等于后世的50元或者是100元,就是100元人民币放在后世去加油,有能加到多少升呢?
  而且在石油开采和提炼技术上,中国使用的技术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劳动成本方面花费很少。
  华东石油公司的主要盈利并非是在卖成品油上面,起码在国内是这样的,在国际市场上虽然有削价竞争,但在成品油上还是有所盈利。
  华东石油公司主要的盈利是在副产品方面。
  如塑料、化肥、洗涤产品、沥青等等,这些副产品的盈利能力是很好的。
  华东石油公司虽然不是很巨富,但也不差了。
  华东石油公司基本上垄断了整个国家的油料供应,不过却没有乘机提价,没有以此谋取暴利。
  这是政策原因,夏钧要用低廉的能源来建设国家。
  只有能源价格低廉了,才能使国家的建设没有阻碍。在能源方面,中华帝国已经不可能被其他国家抓住弱点了。
  单单是远东地区的油田,只要扩大生产规模,就足够供应中国的消耗所需。
  不过当前主要还是从拉希德阿拉伯王国开采,若是交通线被切断,以当前的石油储备来说,有足够的时间扩大远东地区的石油产量。
  苏联则比较悲催了,丢了巴库,没有油。
  现在连燃油都得向美国佬要了,因为没有多少石油,苏联的发展就受阻,可以苏联此时已经是被中俄联军整得一团糟。
  对于中国来说,此时和苏联的关系,就如同猫玩老鼠。
  苏联并不是那么恐怖的,如果真的很强,也不会被德国搞成那样。
  而且此时苏联没有了巨大的战略缓冲空间,尼古拉二世的新俄国掌控的地盘虽然开发程度很低,人口也不多,但却让苏联失去了战略缓冲的余地。
  不管老鼠怎么跳,最终赢的只有猫。
  第一卷 第361章 复杂的世界局势
  第361章 复杂的世界局势
  一战过后,西方资本开始东顾,重新向亚洲地区席卷而来,不过此时的亚洲已经不是当年一战前的亚洲了。
  西方国家发现,中国不仅是在亚洲取得了军事力量霸主的地位,而且在经济上也已经几乎渗透到了亚洲各地。
  就以英国来说,以往英国的一个巨大盈利市场——中国,此时英国是完全进不去了。
  而且更加让他们郁闷的是,连殖民地和自治领到处也都是中国的资本,像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等地,中国的资本都已经开始扎根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英国政府还不好去对付这些中国资本,毕竟这些殖民地太靠近中国了。
  中英之间是签订有协议的,如果英国违反了协议,那么中国可能将会采取军事手段,从而引发战争。
  在亚洲与中国开战,基本上是在找虐啊
  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华人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了澳大利亚政府最为头疼的地方,此时连英国也不好解决这个问题了。
  此时澳大利亚华人已经达三百多万,已经快要占到澳大利亚人口的三分之一了,等于说是近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华人。
  这些华人组织严密,纪律性很强。而且分化了很多白人,基本上有六成以上的白人被分化掉了。
  而且被分化的群体还在不断的增加。
  华人官员开始在澳大利亚大规模出现,因为选举的时候到了。
  这属于和平入侵,或者说是温水煮青蛙,为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英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此时只有头疼的份了,却对这些华人没有任何的办法。
  一旦出台什么针对华人的政策,马上就会澳大利亚境内引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抗议,甚至是暴力行动。
  而且还伴随着恐吓、绑架、暗杀等手段。
  让澳大利亚政府官员们一个个心惊胆颤。
  这些华人此时实在是太团结了,团结到几乎难以下手的程度了。
  而且中国已经是扩张到印尼了,随时可以威胁到澳大利亚,加上中国政府历来都对澳大利亚施以援手,如同在美国大流感期间,更是赢得了澳大利亚民众的好感。
  面对抗议,澳大利亚政府只能败退,如果采取暴力手段进行打压的话,那么荷兰人之前的下场是一个好的借鉴。
  这也是澳大利亚政府最为忌惮的地方。
  然而拖得越久,陷得越深。
  想要摆脱华人对澳大利亚的掌控,已经是越来越难了。
  特别是在华人控制了澳大利亚舆论之后,可以说是死守舆论阵地。澳大利亚政府在战后开始想要把舆论收回来,结果遭到了大规模的反对,只能宣告失败。
  牢牢的抓住舆论,华人就能够将白人更好的分化掉,如果舆论主动权被夺走,那么华人在澳大利亚将会很被动了。
  英国在亚洲地区,面临气势汹汹的中国资本,发现自身已经竞争不过了。单在金融上说,英国的国际信贷和保险业务此时都很难和新崛起的亚元竞争。
  而在制造业方面,英国此时是拍马都赶不上中国的脚步了。
  亚洲,是中国的亚洲。
  秩序,也已经逐渐被中国所掌控。
  中国在外交上最关注的就是各国对于华人资本的政策,特别是对英国,双方在签订的《中英势力划分协议》中对此已经是有过规定的,英国现在显得很被动。
  如果出台针对华人的政策,那么等于是在撕毁这个协议。
  现在英国连在殖民地内部的商业竞争都感觉很吃力了,这是一个让英国人非常难以接受的结果。
  而在暹罗,中国资本发展得十分迅猛。
  中国开始重点向暹罗宣扬民族自由主义和仁爱友邦思想,暹罗曼谷王朝对于英法已经是越来越不满了。
  在暹罗看来,中国是很友爱的,不会去欺压暹罗,而英法则不同,这是在欺压暹罗,等于是在践踏暹罗统治者的尊严。
  对于统治者来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分一部分的利益给别人是完全可以的。
  中国的崛起,使暹罗看到了摆脱英法压迫的机会,这样就不用把利益给英法了,也就能够让王朝统治者拥有更多的利益。
  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暹罗,英法两国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毕竟暹罗此时与中国走的很密切, 英法两国想要再肆无忌惮的欺压暹罗已经是过去式的光景了。
  面对曼谷王朝逐渐萌生的复仇之心,英法两国尝试着与曼谷王朝沟通过,但不是很有效。
  曼谷王朝组建出台了一些有利于中国资本的政策,以及打压英法资本的政策,使得中国资本在暹罗迅速发展。
  本身中国资本的对外竞争力就比较强了,加上有政策的优势,那自然就更猛了。
  基本上整个亚洲的局势,除了一个日本,其他的国家大多都被中国给控制或者渗透了。
  而在非洲地区,中国资本还未大规模的进入。而在欧洲,主要的也就是塞尔维亚以及土耳其与中国走得比较近,其他的倒是没什么。
  在南美洲的局势则诡异了,中国从新开始向南美洲大规模的贩卖军火,特别是向巴西出售了许多军火。
  此时巴西和中国走得很近,因为中国给了巴西很多维持统治上的方便。
  例如给巴西提供农业技术,而且还给巴西粮食上的一些援助,更给巴西提供民族主义建设帮助和军队的建设。
  美国能提供的,中国基本上都能提供,而中国能提供的,则不是美国都能提供的,例如一个最重要的农业技术方面。
  巴西如果不和中国搞好,那些其结果就是经济衰退,巴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出口国,如果巴西不能在农业出口上有所作为的话,那么经济将很受打击。
  如果和中国走近,那么巴西是可以获得强大的农业技术支援的,同时还有军事上的很多指导。
  起码中国给巴西提供了一个就算是得罪了美国,也不会有危险的发展道路。虽然说美国离巴西很近,但巴西如果能够让民族主义苏醒的话,美国也是拿巴西没什么办法的。
  不过巴西这个号称人种大熔炉的国家,其人种非常混杂,民族主义不是很好弄,只能搞国家主义,也是一种变相的民族主义。
  像智利、秘鲁、乌拉圭等国家,此时都开始与中国走得很近。
  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向这些国家提供军事指导,以及军火销售,同时积极给他们提供粮食援助等等。
  中国此时就是满世界的进行粮食援助,别的没有,粮食还会怕没有?
  对于那些落后国家来说,粮食是最重要的,中国能够给这些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就是在帮助他们的统治者巩固统治能力。
  因此这些落后国家都与中国积极靠拢。
  特别是南美洲地区,已经有一批国家被中国给分化掉了。
  美国也抗议了,但中国也抗议。
  随着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开始,双方的关系就开始恶化了,对于美国的这个后花园,中国是铁了心了要去搅乱。
  而在非洲,中国的政策也很明显,那就是向非洲大量走私军火,甚至是免费的走私军火。
  这些军火走私到非洲去,非洲黑人开始武装起来,对欧洲殖民国家进行反抗,积极的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这种活动中国当然不会以公开身份去行动,而是让那些保安公司去搞。这些保安公司发展很迅速,中国以几个保安公司的名义,已经向其他国家派遣了上万名雇佣军。
  这些雇佣军是一个很强大的打手,任何落后国家请到这些雇佣军,很快就能改变自己的军事实力。
  中国的保安公司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私人,实际上是国家的,这个谁都知道,只是一个游戏规则问题。
  此时世界上的资本格局,基本上是亚洲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中国资本的势力范围了,而美国则以美国本土,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为势力范围。同时美国在非洲也打了进去,南美洲属于美国的后花园,暂时还是保持对中国资本的压制状态。
  但南美洲的局势越来越对美国不利了。
  而英法等国的资本,在被战争折腾了几年下来,并未衰弱多少,因为战争不会使他们的财富流失,反而会把国家和国民的财富向他们集中。
  但国家衰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国家的衰弱,也就意味着资本在外不好竞争了。
  在资本方面,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也可以分为五大阵营。
  两大阵营,即是东方的中国,以及欧美等国的资本。
  五大阵营,则可以分为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除了这几个国家的资本有实力外,其他国家的资本都很弱小,像日本、意大利这样的国家还不是很上得了台面。
  德国的资本家们也未出现什么太大的损失,反而因为战争而发了财并加强了垄断。
  其中资本最强的,也就是中国和美国了。
  美国与西方国家的资本是互相纠缠,基本上各国都有美国资本。但像英法德三国还是有偶自己的民族资本的。
  只是战后根据巴黎和会的协议,美国打通了很多地方的资本进入限制。
  就以世界财富分布情况来看,美国的资本分布地的财富是比中国资本分布地区的财富要多得多的。
  而中国此时则在大力开辟新的资本市场。
  亚洲地区基本上差不多了,没什么太的资本流通环境需要改变的了。非洲还处于一片殖民状态,市场不是说中国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
  因此中国目前能够继续向国际扩张的地区,也就是南美洲了。
  南美洲小国众多,资源也还比较丰富,人口数量也还可以。
  在对外竞争上,中国资本是很有技术优势的,基本上在同等的政策环境下,美国的资本在诸多行业都无法和中国资本相竞争。
  中国和美国在南美洲的政治、军事竞争,实际上牵扯到的是战略与资本的竞争。
  但核心及根本问题还是资本竞争。
  中美关系的恶化,很大程度上也是资本的竞争而导致的。
  中国发展速度太快,对美国冲击太大。突然之下如此猛烈的冲击,那些美国的垄断资本家们自然有了危机感。
  中国资本此时正大步向前,在南美洲地区大量投资
  此时南美洲的局势虽然逐渐分成了中国、美国两大阵营派系,但在那些亲中派国家境内投资还是很安全的。
  起码就算是打起来了,那些小国在未看到明显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