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国破山河在 >

第178部分

国破山河在-第178部分

小说: 国破山河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势造人,五一大扫荡期间晋察冀根据地在吃了大亏后,抛弃了曾在百团大战时产生的打歼灭战和打硬战的骄纵思想,在辗转作战过程中,反而越发意识到零敲碎打的游击战优势所在,尤其是八路军各主战部队,都放下了主力的架子,主动配合起下面地方游击队进行大规模运动战,凭借着在红军长征过程中锻炼的一双铁腿在运动中消耗敌人的兵力。
  十月和十一月连续两个月日军的第五次治安强化扫荡攻势,对有所防备的北方各抗日根据地而言,已经不如五一大扫荡那么猛烈,各根据地内军民花样百出的反击手段使得日军扫荡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大小各支抗日队伍都处于化整为零的灵活机动状态,利用群众为掩护,每每从日伪军的铁拳指隙之间逃逸而出,虽然日伪军重兵扫荡,却有一种有力无处使,找不到目标的感觉,昔日庞大臃肿的八路军集总经过精兵简政后,变得有如战斗队伍一般飘忽不定,各地的电台组成的信息网轮流担负起发布情报和命令的任务,更让日伪特务无从追踪。
  冀中地区的经济基础仍是以小作坊为主的小农经济,由于日伪军的封锁和刻意政策控制下,老百姓们依靠着华北最大产粮地勉强不至饿死,想继续发展却是有心无力,有如被日军在脖子上勒着一根绳子,虽然断不了气,也好过不到哪里去,半死不活的吊着,老老实实成为侵华日军南下的粮食供给基地之一。
  仅以简单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冀中地区,若只想小打小闹与日军周旋也倒足以支撑暗影连和各支游击队。但考虑到将来大反攻的长远规划,王保采纳了李卫的建议,由石井村为中心点向四周进行幅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诱降日伪军和武力进攻为两个基本点,两手齐抓发展当地经济与军事建设,这个地方土政策也同时符合了月初毛主席在党中央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发布了《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报告,重点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
  刚刚收到《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会议参考时,王保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四排长李卫,这个一上战场就会开始发疯,满脑子只知道杀人的家伙怎么会有这种心思考虑经济发展,殊不知在现代社会连三岁小孩都知道要活跃经济,更何况现代经济社会里这个大染缸里出来的李卫。
  石井村的“地雷经济”虽然只是小区域的易货交易,并没有直接的钱货经济,但连带着其他物资在石井村流通,在暗影连队军事保护下,各地区产物的交换和集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冀中地区根据地物资紧张情况。
  唯一的缺憾就是貌似延安发行的抗币在冀中地区并不怎么受欢迎,还是以硬通货银元、大洋和实物互换。
  发展经济并不是只以军工经济为主,毕竟群众和战士不能靠啃地雷过日子。整天馒头面条饮食也不均衡,除了以军工坊为主业外,相关附带地各类副食、学校、纺织等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不仅替暗影连分流了战士家属的负担,而且还把不能直接参战的老弱妇孺都组织起来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分工协作的优势。
  地雷、手榴弹等简单军工产品销售走势连连攀升,一片利好,暗影连这支队伍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远比当初在太行山上啃石头整梯田,节约缩食的艰苦日子强得太多了,在暗影连队内。即便是从三团带出来的战士,一碗玉米面叠上几块霉豆腐的简单伙食对不少新战士而言,几乎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
  由冀中分区司令部整理印制的小规模袭扰作战学习手册,让石井村的满堂红牌地雷陷入了一供不应求的火爆行情,兵工厂管帐先生算盘打得噼叭作响,统计着每天进出货,可以维持多大规模的再生产,军工生意异常红火,给暗影连这支近两百人的小队伍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当兵打仗耗得是钱粮,王保等几个连排长在训练和作战中地底气都倚仗着足了不少,训练打靶时没少用实弹,甚至在演习时使用真实的火药炸点模仿战场炮击。
  通过走私人路线,李卫和范国文托人下了私人采购订单,委托飞虎队的熟人布鲁诺·哈维上尉带消息给范国文远在美国的家人,捎带一批土豆、西红柿、甘薯和甜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以及一批紧缺化学原料。
  因为战争,华北地区普遍地多人少,完全收获后的许多土地都处于一片枯黄状态,石井村外的一大片农田处燃起了五六堆篝火,暗影连一排和二排分布在篝火附近拉开警戒线,三排组织的情报网络一刻没歇的监视着方圆二十里范围的敌情动向。
  天色开始入黑,连长王保反复在火堆不远的地方踱着步,手里捏着从李卫手腕上扒下来的手表,不时地看着时间,一脸焦急等待的表情。
  “唉呀,老大,你歇会儿不行嘛?!晃得我眼晕!”坐在火堆边上认真着烤着一只鸡的李卫扯着嗓子叫起来,在执行任务中有休闲的机会是非常难得。
  “就是,地瓜快好了,来吃一块吧!”范国文也在边上,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火堆下面,不时拿根树枝拔拉一下。
  “卫子,你说飞机怎么还不来,天都黑了,你的表不会坏了吧?!”王保是半点胃口都没有,他的心头正急着呢,说好下午五点有飞虎队的空投物资,可现在是五点半了,天上还没见什么影子。
  “我的电子表比你那块老马表强多了,我的表上的时间可是北平时间,天知道布鲁诺用的是什么时间标准!”李卫握着烤叉慢慢转动着已经油香四溢的烤鸡,若不是自己掏腰包改善伙食,非战斗时间的肉食供应哪里轮得到他这么个小排长。
  “听!~有动静!”李卫突然抬起头看向西面的天空,仿佛听到了些什么声音,范国文和王保齐竖起耳朵,除了呼呼的寒风外,却什么都没有听到。
  过了五六分钟,天空中传来了轻微的嗡嗡声。
  “隐蔽!”王保喊道,虽说是等候飞虎队的飞机,也保不准是日本人的飞机。
  火堆周围的战士一下子散开来,进入事先挖好的简易掩体内。
  “怎么才一架飞机?!”王保举着望远镜小声嘀咕道,按原先的计划,应该至少有三架才对,为了雇佣飞虎队专门给暗影连空投,不论是三团老领导还是范国文在美国的家族拉关系,付运费,通路子都没少费人力物力,这批物资可是关系到冀鲁根据明年的生产发展。
  天空中的那架体型庞大的飞机飞临王保他们的上空后,像是发现了地面的异常显眼的篝火群,开始在空中绕起圈子,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如此怪异的飞行动作与这次飞行任务的任务名脱不开关系,这趟空投任务名正是“小蜜蜂”。
  地面上呯呯射出一红一绿两枚信号弹直射天空,对飞机联络动作的回复。
  向是对信号弹的回应,一串串白色的降落伞跟着飞机后面,在空中撒开。
  “来了来了!~大家快接应!”李卫跳了起来,指挥着人手,去接应天上降落的空投物资。
  轰!~
  一堆篝火被一个空投的包装箱砸了个正着,带着火苗的柴火四处纷飞,降落伞迅速燃烧起来,一排和二排的战士急忙冲过去扑火。
  “我的叫花鸡!完了!”李卫呻吟道,这堆篝火下的有几团不起眼的泥团是他的私藏闷食。
  “卫子,你又藏私货!罚你晚上没得吃!”王保显得有些恼火,一把夺过李卫手里啃了一半的烤鸡,自己很干脆撕扯起鸡肉。身边四排长的李卫居然偷藏起食物,还不打报告,明显是无组织无纪律性,烤鸡的没收。
  这年头老百姓养鸡鸭禽畜非常不容易,多是舍不得吃,在赶集时交换一些盐茶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补贴家用,这也难怪王保会生气。
  飞机在天上转了一圈,扔下了十几个降落伞后,就转头向西飞了回去。
  “这就完了?!”李卫和范国文面面相觑,记得他们的订单可是整整好几页,说是今天一次性用三架飞机送货,可现在十几个大箱子扯着降落伞投了下来,估计连半个架机都没装满。
  “没了!”王保也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了这批东西,他们可是付出了十根大黄鱼的高昂运费。
  “楞着干啥!赶紧搬东西,马上转移!”率先回过神来的李卫喊道,运输机无疑是给了敌人一个巨大目标,肯定会有各种势力来调查,这必然将暗影连暴露出来,这对于本小势弱的暗影连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第七卷 第三百一十一节
  花了巨大代价搞到的物资居然被克扣大半,揣着一肚子恼火的王保等人急匆匆把空投下来的十几箱物资运回石井村驻地。
  经过清点,化学药剂少了一半,农作物种籽只剩下两成,而书藉资料倒是一本未少,却有被明显翻过的痕迹。
  在驻地总部内,王保大力拍着桌子发泄着自己的怒火,陈佳瑶也一样非常不爽地向延安和飞虎队鹰巢基地发出急电询问,这次运过来的物资并没什么油水,哪怕沿途有克扣也不应该扣了那么多。
  “有消息了!”陈佳瑶举着一张纸从电报室内走了出来,“是党中央分流了大半的物资。”
  “什么?!怎么会这样?!”王保有些睁目结舌,这一股子火气都不知道怎么发,“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上级的回电实在是太出乎王保等人的意料之外,本以为这批物资是路上或在哪里受到了损失或被克扣,但没想到是被自己人给截了去。
  “党中央什么时候也学会了雁过拔毛?!”李卫撇了撇嘴,心里极度郁闷,为了弄这批物资,为了准备明年开春发展大生产,好支援延安的党中央及其他战区,他可是把自己攒了这么些年的家底都全搭进去了,没想到延安的人倒也老实不客气,直接捞进手里。
  “卫子,别瞎说!”陈佳瑶秀眉一抖,嗔了李卫一眼,接着道:“因为今年的粮荒和蝗灾,党中央为了减轻地方供应延安的粮食负担,120师的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始进行大规模军垦行动,发展自给自足的生产,咱们这批物资里面八成的农作物种籽被359旅给借走了,作为补偿,上级派一支五十多人的武工队加入我们的队伍。”
  暗影连的发展计划与120师359旅的开垦南泥湾计划正巧撞了车,这一批物资正好是359旅急需,原来还正头痛着从哪里搞优质籽苗,正好暗影连的物资路经延安,送上门的东西老实不客气的不顺手牵羊那才是怪事呢。
  拿武工队做为抵债贴给暗影连,这让王保等人的面色变得非常古怪,尽管暗影连目前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人数在日军面前仍显得比较单薄,能够多一个老兵就是多一分战斗力。在各根据地里的大小队伍里,久经战场存活下来的老兵战斗天赋都非常高,个个都是抢手货,能有一支精锐的武工队加入,王保自然是最欢迎不过,不过拿人换物资的抵债武工队,着实让暗影连年轻领导者们的心里都有些怪怪的。
  “反正打下来粮食本来就是要支援延安的,就当是提早给了吧!”王保重重地垂下头去,算是认命了,连半点怨言都没有。
  “又多了五十来张嘴!貌似我们亏了!”李卫掐着手指头算着小算盘。
  “同感同感!”范国文跟李卫一样不肯认帐。他和李卫一样都是死占便宜不吃亏的主儿。
  “别什么亏了赚了的。这些都是废话,大家都是同属八路军,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剩到咱们手里的也勉强够用,后年会更加宽裕,就当是借蛋孵鸡吧!明年秋收,359旅一定会把借咱们的十倍还给咱们,国文,卫子,以后别再说这种怪话。”王保抬起头瞪了这两个混蛋几眼,拍着桌面把这桩事一锤子定了音。
  “原来的粮种分配计划要重新调整,一定要保证播种到沃土肥田里精耕细作。”陈佳瑶接着翻出了明年开春播种计划,物资的缩减必然影响到春耕计划。
  抛开物资减少的事情。只能言归正传,范国文不得不重新回到原先的计划上来,“目前只能这样!这些作物的播种与其他农作物种植方式不同,要趁着老百姓猫冬期间抓紧培训新的种植方式。”
  战争年代能有一口饱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老百姓和军队并不太计较是不是本土地域性的食物,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成,来自国外的土豆、甜玉米等高产作物成为了暗影连最迫切需要的农作物品种,这些洋庄稼的种植方式与高梁小麦有差异,不过好在范国文倒是美国农场长大的。对这些农作物并不陌生,这也是暗影连能够放心引入冀中地区的底气所在。
  北方农村的冬歇期给了暗影连队足够的时间和人力进行其他产业的拓展,而属于暗影连军垦田亩数面积也是相当可观,趁着大雪覆盖前,暗影连地数千亩军垦田就在军民协作下已经完成了垫肥垫土围垄的基础工作,只待来年开犁播种。
  自华北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各大根据地都遭到了日伪军的大举入侵,太行山战区的129师和冀鲁战区的115师结合地方武装协同作战,发动群众济南战,骚扰日伪军的囚笼政策“柱、锁、链”的据点、公路与铁路,并且在敌后不断发动袭扰和破坏行动,对于叛变的叛徒和汉奸进行清除,加强了情报信息网的建设,多方面地团结合作下各大根据地最终熬过了1942年最为艰难的时期。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整个华北,纷纷扬扬大雪开始在冀中平原上空飘扬时,在发动了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日伪军最终还是很无奈的撤出了八路军的抗日革命根据地,草草结束了一九四二年末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扫荡。
  在日伪军无功而返的同时,八路军集总在晋察冀战区派遣出许多武工队,趁着敌退我进的时机,开展大范围政治宣传和破坏骚扰行动,逐步瓦解五一大扫荡以来日伪军所取得的战果。
  迎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来自上级调派的一支精干的武工队来到了暗影连的驻地报到,这支武工队的队长马宇成在和暗影连队确认了接头暗号后,这支作为抵换物资的武工队被直接并入了战斗职能相同的三排,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