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国破山河在 >

第368部分

国破山河在-第368部分

小说: 国破山河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
  “乌鸦嘴!打从老三团起,咱们十二区队就是最强的,装备最好,伤亡率最低,哪个不是百里挑一的人物,哪有那么短命的!不要咱练练,谁输了谁就是小狗,这场子上爬两圈。”
  “你们几个瞎说些什么呀!再等等吧,有路远的,要晚点儿到呢,都老胳膊老腿了,还想练?!你以为你是四连长啊!”
  这些老人一见面,就像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样毫无忌惮打着招呼,放开了拘束,什么话都敢说,口无遮拦地互相抬扛,说着让人心惊肉跳的征战往事。
  岁月不饶人,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沧桑,这些老兵在回到曾经的部队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英姿飒爽,只有偶尔言行里会显露他们当年的激情。
  等了许久又是一辆轿车缓缓驶来,车门打开。车上摆下了一座轮椅,一个老人颤颤微微地被车上先下来的人抱上了轮椅。其他老人一看到这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立刻冷下了脸。
  “你个老东西,逃兵,你还有脸知道回来!滚滚滚!回你的美帝国主义去!看看你这双腿,就是纸醉金迷的报应。”有老兵按奈不住火爆性子。
  “怎么啦怎么啦!我也是为了社会主义作贡献,别看我不在队伍里了,对国家的贡献不比你们少到哪里去,要不是当年老大的指点,我一年往祖国能投回几个亿美金吗?就你们几个老光棍汉子除了喊打喊杀,搞搞破坏,还能干些什么有用的事!”轮椅上的老人张口就没显出老态,这张嘴比年轻人还要厉害,寸步不让跟那些个老兵们吵起架来。
  老头老太吵架捶胸顿足,横眉竖眼,撸袖子伸腿,张牙舞爪地摆出开练的架式,让那些现役军官们好一阵提心吊胆,好在这些老家伙已经没了打鬼子闹革命时候的精气神。也就是吵吵的劲儿,表面上闹得跟阶级敌人似的,实际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也不知道底下好得跟亲兄弟似的,让看清楚情况的年轻军官们忍俊不禁。
  “好了好了!”第一个下车的老夫妻中的老头儿突然声音洪亮地喊道:“列队!立正!”
  几乎像条件反射似的,还在开嘴仗老头儿老太太,齐刷刷挤到一会儿昂首挺胸列队,虽然年老体弱,或者驼背伤残,姿势有些走样,可是比那些新生们更显现军人风范,坐在轮骑上的老人也是差点儿站了起来,可惜力不从心,呲牙咧嘴地不甘心重重坐了回去,催着身旁的年轻人地道:“快,快,把我推过去!区队长下令,死也要死到一块儿。”
  “瞧瞧你们像什么样子!都是有思想有觉悟老同志!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给后辈们怎么作榜样的!”站在队伍前面的老头儿看着这些老部下,一脸恨铁不成钢,三天不管上房揭瓦。这几十年都管不着了,都翻了天了。
  “好了好了!我说老王,就别气了,都这么大岁数了!”老太太不气也不急,抚着老伴的胸口,打着圆场道:“先进去坐坐吧,等等其他人来,这几十年,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机会大伙儿聚聚,别把自己身子给气坏了。”
  “看什么!”老头儿经老太太这么一劝,火气劲儿小了些,冲着那些老部下一瞪眼:“齐步!走!”
  “给我喊起口号来!”老太太脸上带着笑,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峥嵘岁月,带着鼓劲的语气大声道:“随我唱起来,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起唱……”声音依然圆润动听,可以想像出,当年这首歌她唱得已经深入到灵魂中去。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老兵们大声齐唱着列队走着,虽然有的要人搀扶,有的坐着轮椅,可是队伍依然整整齐齐,曾经战争岁月磨炼出来地纪律性无论如何也无法被时间磨平。
  军史馆内,清华新生们在教官们的带领下,观看着陈列在展馆内陈列的一份份展品,文件,照片,武器和军装等曾经纪录了65集团军当初光辉荣耀的历史见证。新生们手里的手机和相机闪个不停,似乎为馆区内见证了中国从列强的侵略中崛起的历史记录而兴奋。
  “哇!~李卫,李卫!快来看有你的名字哎!”几个长相甜美的女生指着一处展区大呼小叫,65集团军1945年以前的一个分支,十一分区的十二区队,再往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老三团”的资料。
  “哎呀!还真是的啊!李卫,真是战斗英雄哎!”附近其他的学生们爆炒八卦似轰笑道,个个脸上带着一惊一咋。
  一个皮肤异常白晰文静的年轻新生脸上一怔,对于同学们玩笑不置可否的露出了恬淡微笑,“是啊!就是我!”语气就像白开水一样,他的注意力似乎被展馆内一处展品所吸引。
  在展馆深处,一个玻璃罩柜孤零零独立于众展品的包围之中,一根黝黑毫无锈迹的三棱长刺静静地横卧着作工精美的托架上,与附近周围的步枪、大刀、土炮等展品相比,长刺上的细长血槽和精细花纹显现出截然不同的神秘气息。
  皮肤白晰文静新生一双甚至不输于少女嫩白的手轻轻抚过长刺上面的玻璃罩。
  嘤!~~~~~~
  一阵悠扬的轻鸣在展馆内回荡着,只有“诛魔”两个字介绍牌旁的长刺似乎有灵性般在颤鸣着。
  “咦!什么声音!”附近的学生听到了奇异的轻鸣纷纷惊奇道。
  玻璃罩旁,那个被其他学生叫作“李卫”的文静新生缓缓地收回了手,长刺的颤鸣依然没有停歇,却微弱到只有站在玻璃罩旁的人才能听到。
  “很久不见了,老伙计!不过现在已经用不上你了,好好休息吧!和平可真是来之不易啊!”“李卫”似乎在自言自语,似乎有些不舍,却依旧坚定的转身融入到其他学生中间。
  军史馆展厅内,一群老人跟在学生后面神情激动着参观着一件件展品,似乎在追忆着往昔铁马金戈的激情厮杀。
  “真的很怀念当初的老战友!一个个的都去了!要是当初卫子还活着就好了,现在咱们四个人现在都齐了,想想当年,可是真威风!”老太太依靠着领队的老伴儿怀里,眼里充满了回忆的闪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卫子没死,他还活在咱们心中!”老头儿目光中带着无限柔情,轻轻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是的!他仍活我们心里。”老太太眼中闪动着异彩。
  “王师长!那个卫子是谁啊!?”身旁随行的年轻军官好奇地问道,65集团的军史上居然还有他不知道的人物。
  “就是李卫啊!”老头儿脸上浮起了曾在华北立下“宁惹阎罗王,莫招四连长”威名的十二区队四连长。
  “李卫同志?知道了,有点印像。”军官有一点印像,可是军史馆里留下的关于李卫的资料太少了,除了“李卫”这个名字所在一两张编制名单,还有他的一支怪异冷兵器,只有远处露了侧脸的一张模糊照片和一份走了样的手绘素图,还有一些近乎于神话的传说,许多历史遗物都在战争或文革中不知所踪,只剩下这些少量物品幸存了下来。曾和“李卫”在同一编制的老兵们,要不牺牲在解放战争中,或者战死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也就剩下眼前这六七人而已。
  老头儿一提到“李卫”,那些老兵们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不论是熟悉李卫的还是后来的“新人”热烈地谈论着当年有关“李卫”的传说,尽管有些传说在现代已经无法考证。
  “为了纪念我们的李卫同志!让我们再次聚一下我们十二区队的口号!”老太太很会带动气氛,一句话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去。
  “保家卫国!王保!”老头昂首挺胸声音异常洪亮,一点都听不出老态。当年的十二区队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直接扩编成了团级建制。王保担任了团长一职转战南北,建立赫赫功勋。当初的十二区队在战斗中发展壮大和其他几支部队一同经过整编,成为了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5集团军。
  老太太眼神异常明亮地大声接了下一句:“保家卫国!陈佳瑶!”十二区队的三连长一直寸步不离王保,不论是经历何种风雨劫难,坚持与王保白头偕老的爱情誓言。
  “保家卫国!李卫!”“李卫!”
  “保家卫国!范国文!”唯一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拍着椅把迫不及待的续上了最后一句,为自己曾经的身份而一脸的骄傲。
  保家卫国,当初他们四人的誓言今日再次重聚。
  “不对!刚才有人喊了两声‘李卫’!”当初的区队长王保虽然被岁月磨砺而从小王变成了老王,可是依然警觉,本应有人代喊一声李卫的名字,可是他刚才分明听到了两声。
  “谁喊的第二次!”王保瞪向那帮老部下,那些老兵们面面相觑,没人会在这种场合下开这种不合时宜的玩笑。
  “不对,保哥,是李卫的声音!是他的声音!”陈佳瑶猛然激动地扯住王保,浑身都在颤抖:“没错!是他,我记得很清楚,不会错,哈哈!是他,是他!”
  “我也听到了!是他,就是李卫!”有熟悉李卫的老兵也跟着惊呼起来。
  “什么?!”王保被陈佳瑶的话一点,立刻醒悟过来,猛地朝着第二声响起的方向冲出去,动作敏捷得甚至不像这年龄的老人。刚才除了指定代喊的人以外,那第二声,王保越想感觉越像是李卫的声音,还是那么年轻,一点儿都没变。
  “李卫!你出来!你说你会回来的!现在我命令你,你给我归队!回来吧!”王保冲着周围大喊,久经人世的他当然不相信会有什么鬼神之说,刚才的声音也绝对不是众人的幻听,而他面前的只有一群目瞪口呆的清华新生,这个老家伙好生猛!
  “是的!我说过,我回来了!”李卫隐藏在众多学生的中间默默自语。
  PS:八年前早就写好的结尾奉上,本书到此结束,谢谢所有的读者三年来默默的支持,没有你们就没有本书顺利结稿。敬请期待新书发布,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祝大家天天开心,事事顺利!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