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红牡丹 >

第20部分

红牡丹-第20部分

小说: 红牡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的证据,现在即在梁孟嘉的手中,不过已经抄写了一份送交了都察院(都察院负有今日检察长之权,对皇帝的所言所行也有诤谏之责)。本案现在正在江苏当地审理,很快即由府至道,再到驻在南京的巡抚,最后是到大理院。孟嘉向主办此案的御史再三请求务必以供词为主,以个人情面为他堂妹恳求,日记部分最好不必涉及。因为他堂妹不顾亡夫声誉,已将此日记呈交官府,也算是一功。虽然费庭炎的名字也被牵连在内,但对死者,或荣或辱,终归无用。并且亡者遗孀对此案件,一无所知,主办该案的御史应允不将牡丹名字牵连在内。
  那些日子,家中谈到牡丹回杭州探望父母一事。牡丹自己愿意南下,但孟嘉不明白为什么缘故。万一牡丹还怕自己被牵连在内时,他可以尽速给奕王爷写一封信,请他向江苏巡抚美言一二。按理说,主管军事的总督与主管民政的巡抚,地位是相等的,虽然职权不同,这位满洲皇家的王爷的一句话,对汉人巡抚还是有分量的。这件事办起来是再容易也没有。两位大人在饭桌儿上一句话就够了。于是,孟嘉给奕王爷写了一封信。后来事情顺利解决,孟嘉把这件私运官盐的事情也就置诸脑后了。
  在四月初,刚过了清明,牡丹接到白薇的一封信。两人来往的书信之亲密坦白就如同闲话谈心一样。白薇无论说什么话,牡丹都不会生气。在若干其他事情之外,白薇有下列一信:
  〖牡丹:
  你生活上之独立精神与勇气,我一向佩服。你在北京所见之景物,我深信我亦甚愿来日与若水一同前去游赏。你近日之生活,必然如一美梦,你真幸运儿。闻人言月下望天坛之美,我愿留此乐事,将来与汝共之——或待汝少为安居就绪,未为迟也。我不克近日北上,即以此为一理由,未为不可……汝之影响于金竹之大,汝尚一无所知。我可以掬诚相告,此事我极痛心。春日他来杭扫墓,我见其形状,不觉大惊。头发蓬松,形容枯槁。面貌竟一变至此,殊不可信。表面虽勉作坚强状,但其内部,业已摧陷。他告我正在上海与一妓女同居。由苏州至上海,仅一小时里程。我今将一事相告,实为我与汝前未谈及者。汝北上后,彼于十一月曾来桐庐,独至该小溪下游,孤宿一夜。次晨他抵舍下时,两目血红,消瘦可怕。但彼故作勇敢坚强状。彼今日确已改变,大不同于曩昔。汝亦无法使其恢复旧观。我与彼交谈时,彼未尝一言以及汝,亦未提及汝之姓名。彼若对汝愤恨,汝亦不应责怪。我亦因与彼相既久,见此惨状,实觉痛心……假以时日,彼或能自行解脱,因此人个性极强,刚而有力,我知之,汝亦知之也……〗
  牡丹实在无法卒读,但觉心中忽而作冷,忽而作烧,胸中则堵塞难忍。信中并没有说他已离开妻子,显然是他并没有。一个妓女可以公开做的事,普通女人焉敢去做!牡丹知道那个妓女一定不配金竹,金竹也并不是真正需要那个妓女。她一时但觉肝肠隐隐抽搐,热血冲到脸上,几乎感到微微疼痛。
  这个消息引起她一腔悔恨。因为他不能离开妻子,牡丹自然不能答应像那个妓女一样和他同居,这也不算自己的过错。若给他写封信吧,现在又凭白无故没有理由;反倒引起更多的麻烦,又使他对旧事更难忘记。事情已经那样,就让那个贱货,不管她是谁吧,让那个表子占有他吧,也许能帮着他恢复一下,渐渐近乎正常了呢。
  那天夜里,她半夜醒来,便无法入睡。她起来,在黑暗中无法找到拖鞋,光着脚走到旧桌那儿,点上灯,自己坐着想。灯的柔和的光和沉默的星斗,那么像她和金竹在桐庐那午夜的时光,她的心跳得好厉害,似乎跳到了她的嗓子眼儿里来。她双唇紧闭,拿起一管笔,开始给白薇写信。她向窗外一望,但见夜的天空,繁星万点,银河倾斜。银河,按民间的传说,是把一对情人牛郎织女分隔在两岸的。她似乎听得见金竹温柔的声音,在她耳边低声细语,细说那牛郎织女的长相思,她俩一年一度的七月七日才能团圆一次。她想象中似乎能听见金竹急促的喘息。
  〖白薇:
  读来信,知金竹近况,不胜惊诧。我不断自问,此事果我之过耶?我并未修书问候。他将永不原谅于我,势属必然。所尤惧者,即我果有信前往,渠必致重启旧痛。此事只可与妹言,不可与外人道也。因我之心神早已归属于他,急欲赎罪愆。故每思忘怀往事,终于无能为力。我何以如此,亦不自知。我今如一叶小舟,飘荡于茫茫大海,业已迷失方向,不复辨东南西北矣。自来北京,迄未获得梦想之快乐。情形演变,荒唐可笑。此皆我一人之过,我非不知。以堂兄之年,为人如此,殊无瑕疵可指。我二人年龄虽有二十之差,如我能忘怀金竹,此差别亦不为害。但我实不能忘,你非不知也。金竹之爱,已深植于我之血液,我之毛发,我之骨,我之髓,我心灵之深处。
  我当何以自处?务请相告,我当如何为佳?我心肠寸断矣。我与金竹断绝关系,实非不得已。因长此以往,实不能每年与渠只一二次相见而已。试问此一二次相见之外,其余之岁月,我将如何消磨耶?此种情形,汝自不难了解。对往事我又焉能完全忘怀?自吾二人相爱伊始,每次相会,痛苦与激动,皆交集而不可分,相拥抱之喜,恒伴以别离之苦,肝肠之痛,正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也。渠虽勉持镇定,我归家时,见心中毫不相爱之丈夫,则深感恐惧。又因心知惟我始能与彼如此真正之身心结合,故尽情放荡,强忍心头之痛,以使渠享受更多之快乐。我之感觉,天生极为锐敏,我二人既相会匪易,故每逢相会,我则力求忽视现实,盲目想象,每设身处地,以结发妻子自任,庶乎心醉神迷,暂享狂欢于刹那。
  由于幽期密约,我之感觉日形敏锐,几至不可忍受。我已成为一极警醒之女人。夜间我身躯半裸,卧于母家床上,此时小星窥我,明月吻我,微风拂我,我臂我背,悉由爱抚——斯时也,一股春情,自然觉醒,无耐浑身饥渴,终无满足之望。我之微恙,我之头痛,我之惧光,使我心为之破碎,身为之改变,痛楚之情,悉化为柔丝万缕,不知飘荡何所矣。环顾周围,但感空虚,方寸之间,朦胧惝恍,仅能返归残忍丈夫处,形如顽石木偶,勉尽妻子儿媳之道……回顾往事,终无用处。我陈下怀,心乱如麻,何去何从,茫无头绪,如是而已。
  我今自顾,亦感震惊,疑惧之情,不觉涌起。自知往日,会有一分真情在,今孟嘉虽极渴望,我欲不克以此完整之爱给予之,果由于我爱金竹之甚耶?有负孟嘉,我又何当不知?因孟嘉固以真心待我也,近来我只视孟嘉如我梁家之翰林,不复以情人自由之矣,自思亦是咄咄怪事。我今心旌摇摇,无由安定。我身何去何从?所做所为,已不复介意矣。白薇,汝果知我耶?……笔下凌乱,正如寸心。
  愚妹牡丹〗
  第十二章
  四月里,鸟儿的恋歌使空气荡漾着春意,西山的春色也十分诱人。在乡间,冬天大地上干硬的土块又重新获得了生命。除去乾隆皇帝的香山鹿囿和卧佛寺之外,玉泉山和八大处,已有足够的名胜供人探春寻幽了。
  一天晚饭后,孟嘉和牡丹在书房中闲坐,素馨到厨房吩咐厨子买什么菜,回来正要往自己屋里去梳洗。因为每逢孟嘉和牡丹俩人儿在一处时,她总是回避开,免得碍眼。她知道,她们在书房比在大客厅还要安乐舒适。不过在她正往自己那个院子走时,孟嘉叫她:
  “四妹,来,说说话儿。”
  “有什么事吗?”
  “就是瞎聊哇。这儿还舒服。”
  “好,我马上就来。”
  几分钟后,她走进了书房,脸上浮现着青春的自然微笑,头发改梳成一条光亮的辫子,身上换上了蓝布裤褂儿,和牡丹的一样,是在家不出门儿时常穿的。褂子的袖子比出去应酬时穿的要短一点儿,也瘦一点儿,出外穿的褂子袖子大,沿着宽边儿,是当时流行的式样。她虽然穿上这种便装,其动人之处,并不稍减。她向姐姐很快的扫了一眼,牡丹情不由己,自己觉得怪不舒服,也不自然。素馨赶快坐在一把硬木椅子上,流露出一股青春的气息。她看见牡丹穿着拖鞋的两只脚,放在凉火炉子的铁边上,身子则舒舒服服儿安坐在有皮毛垫着的椅子上。
  牡丹问她:“你为什么看我?”
  素馨说:“我没有看你呀?”眼睛一惊而睁大。她又很坦白自然的向孟嘉扫了一眼,好像平白无事的样子,以低而平静的声音说:“你们说什么话呢?”
  “说你呢。”
  “说我?”
  “我是说你运气很好……”
  “我知道,你们俩都是好深思幻想。当然我也并不是妄自菲薄。可是一个家总是要像个家,总要有人照顾,要有人收拾整理。睡干干净净的被单子,不很舒服吗?我的意思是这个。”


  “这方面,我是真感激你。”
  “咱们的床单子好像不够,我想再去买几条。可以不可以?”
  “你何必还问?看着缺什么就去买吧。”
  “正格的,你们刚才说什么来着?”
  孟嘉说:“我要出门儿十天半月的。你们已经看见北京到天津这段铁路了。皇上已经答应这条路要延长到山海关。工程两年前开始,现在即将完工,这条路大致是和万里长城平行,将来有一天是会用来运兵的,不然,走这么远,就是急行军,也得走七八天。因为大沽口永远有外国军队驻扎,我们经不起敌军的包围。我们一定要能从满洲把军队迅速调回关里来才行。我要同几个中国和英国的工程师去视察新修的这一段铁路工程。皇上非常高兴,又想在北京和热河之间修一条铁路。那两个英国工程师求我带他们顺便去游明陵。我正想你们姐妹若愿一同去,这个机会太好了。”
  “噢?去明陵!”素馨的声音里有无限的热情。
  “到明陵去一路要走两三天,这时候儿的天气出外游春再好不过。”
  素馨问牡丹:“你愿不愿去?”
  “不要。我干嘛去看过去那些皇帝的坟?待在家里不更好?”
  孟嘉插嘴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咱们要商量商量。也许你能劝劝你姐姐。你这次若不去,恐怕要好久以后才有机会。而且以后也天热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儿?……也许我会调到别的地方去。”
  素馨说:“我愿去。咱们还可以看看长城的居庸关,我梦想好久了。”
  “妹妹,你若有兴致,你和他去吧。”
  “我不。你若不去,我也不去。”素馨的声音坚定而果决。
  牡丹说:“你若真很愿看,你可以和他去呀。”
  “不,你若不去,我不去。”
  孟嘉说:“好吧,算了。”他的声音显得很失望。
  孟嘉决定在十七那天出发。在十六晚上,他向牡丹说:“这是你来北京后咱们第一次分开。你一切自己小心。出去玩儿,轻松过日子,要高高兴兴的。我一定尽量多写信回来。来去也不过半个月的样子。”
  意料不到的是,他们拥抱时,牡丹的眼里微微有点儿泪。
  “你为什么哭?”
  “我不知道。”
  “你不高兴吗?”
  “我高兴啊。”
  “你为什么不去呢?你不愿看明陵和万里长城吗?去一次,两个古迹都可以看到了。”
  “只因为我——有时候儿我想一个人儿静一静。”
  “为什么?”
  “我不知道。”
  “你不是为你妹妹发愁吧?”
  “不是。我对她很相信。”
  “这样很对。”
  他们俩之间有了隔阂;到底是什么,他无法知道。

()免费TXT小说下载
  “你心情不好。好好儿睡一觉。明天就好了。告诉我你什么时候儿要一个人儿清静,我会听你的话的。”
  所以,次日,孟嘉同那个英国工程师,向南口出发。每隔两三天,姐妹俩就收到他寄回的一封信,信是寄给牡丹的,写了两三张纸,字是瘦硬刚健的字体。他信写得很仔细,开始时不外乎是“思念”、“犹记”,结尾处则不过“诸希珍摄”等语。信总是牡丹先细看,然后再交给素馨看。牡丹有一种独到的想象力,能从只词片语便体会到其中含蓄的深情至意,如“大岭云开”、“飞雁横塞”,或“午夜闻笳”,由这些词句,牡丹便感觉到含有相思之意。
  一封信里有诗一首:
  〖昨夜梦见君
  握手笑语频
  殷勤留好梦
  梦破何处寻
  与君同入梦
  相聚形与影
  梦中无别离
  一生不愿醒〗
  主人不在家,仆人都松懈,饭菜也简单,也没有多少事情做。车全由姐妹俩坐;春光诱人,正有好多地方可去游逛。一次,姐儿俩远到西山的碧云寺,寺里有印度型的宝塔,登高一望,北京城全在眼底,金光闪烁的黄琉璃瓦顶,就是紫禁城,正位于北京城的中心。俩人都玩得快乐,只是觉得缺少个孟嘉,颇为思念,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可是只有两个女人这样远游,终觉无趣。素馨,生性保守,一向没觉得物色一个如意郎君是自己的事,甚至连提也不提。她认为那是她父母的事,是她堂兄的事。这事用不着提,当然是她长辈的事。
  一天下午,牡丹自己一个人儿又到天桥去了。上次一个打把势卖艺的看她,在她心里留了一个很愉快的印象。一个女人,即便是已然订婚或是已然结婚,一个满面微笑年轻的男子向她表示爱慕,看她,向她调情,总是一件乐事。那个男人年轻英俊,肩膀儿宽,两臂两腿健壮有力。
  她这次去,是希望能再碰见那个年轻人,当然她并非觉得两人之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牡丹喜欢他那快速优美的动作和起伏有力的胸膛,还有嘴里露出的一排白牙齿。
  她站在圈外看练把势。使她不痛快的是,那个年轻人偏偏不在。两个别的人在练功夫。一个人采取守势,另外那个在满场子追他。个子小的保持守势,不断的逃跑,但是他却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