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无限之斧揽万千 >

第142部分

无限之斧揽万千-第142部分

小说: 无限之斧揽万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人还在六丈之外,拳头却早已重重的挥出。一拳接着一拳,每一拳打出的劲力不是太多,却是凝而不散。并随着杜伏威自身的扑进将一道道拳劲叠加在一起,化为了恍如海潮一般的滔天大势,朝李钦压来。

    他动作很快,“天”字出口时,他还在李钦四丈这之外。可在“得”字落下之刻,他离李钦以不足三尺。

    汹涌的掌劲在他的双手平推之下沛然而出,其劲力还未打实。呼啸而起的掌风,便将李钦的衣角直接吹响后方,贴合了李钦的身子,抖出烈烈的声音。

    “天下人都这么做,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正确的。想要争霸天下,不让自己的领地恢复安定,那怎么能行。”李钦操着沙哑的声音大声反驳,“起义兵攻朝廷不过是一个手段,让天下百姓都有笑脸才是最终的结果。你不要把手段视为乐趣,而忘记了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反驳之间,李钦长剑一振,银色的剑华亮起,绵密繁复的剑芒在一股宛如天神一般冷漠无情的意念操持之下纵横交错的编织起来,化为一张遮天大幕将杜伏威攻来的拳劲包裹,切割,泯灭,最终化为无形。

    “奕剑术?”杜伏威扬了扬眉头:“江湖传闻你青尸客会傅采林的奕剑术,我原本还不相信,但现在瞧来却是真的了。看来那罗刹女和你关系不错,居然连这等奇功绝学都传给你了。哼……不错,不错!”

    杜伏威一边说,一边连连催动功力似乎想突破李钦那张密制的剑网。

    但李钦剑网早已被他编制得形如天道一般密制,其中的每一道剑气经纬都蕴含了数种变化,又哪里是杜伏威这等功力急切能够破解的。

    破灭奕剑术的最好手段有二:一个是拼算计,找漏洞,寻找遁去的一;一个则是以绝强的功力强行破之——可惜,这两点杜伏威都打不到。

    双方激斗半晌,杜伏威无法拿下李钦。

    而李钦也因为自身种种考虑并没有想要杀死杜伏威的想法。

    平局就此产生。

    最终,杜伏威见事不可为。在和李钦猛拼一记之后,飞身向后,后背狠狠的撞向船舷的围栏,飞起数段木茬。

    杜伏威大袖一抄,卷起木茬就往江面而去。

    对面有两艘斗舰见着,连忙突前救援,浑然不顾李钦这边的火炮可以轰着他。

    看着杜伏威手下如此奋力救援的模样,李钦在心中暗赞杜伏威深得军心之余,也连忙止住手下人想要永绝后患的举动。

    “杜伏威还得留着!一来,可以制造紧张气氛,为我们提供扩军发展的借口。二来,则可以压制辅公佑上位。”命令下达之后,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李钦说出了自己这么干的原因。

    “辅公佑?他比杜伏威还厉害?”寇仲诧异的问道。

    “辅公佑是魔门的人……这可是和慈航静斋那群尼姑对峙数百年的神秘宗门,其实力非同凡响。有传闻说当今天子也是得了魔门的帮助进而夺取皇位!其势力之强,可见一斑。”

    李钦小声而神秘的告诉众人:

    “如今天下,属于魔门的义军也是不少……若是我们杀了杜伏威,让辅公佑上去了。说不定他们在魔门的串联下来攻打我们,那样我的种田计划就糟糕了。”

    “原来如此!”李钦所言,众人都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

    “没想到江湖之上竟然还有如此辛秘。”

    李靖这一下,觉得自己还是小瞧了天下人:

    “如果江湖上有魔门这等触须行遍天下的组织存在,那我很多猜测都是失误的了。

    看来,跟在他身边也能学到一点东西呢。

    但,更关键的是,我必须弄明白这的这些究竟是怎样的力量。”

    李钦暗暗念叨,旋即询问了李钦他心中最为关心的问题:“这样的力量能够大量装备军队么?”

    他说着,轻轻的踏了踏李钦脚下的战船。

    其中的意思已是很明显的。

    “有点难度,不过我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将在几年内逐渐装备这些东西。”李钦实话实说。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里想要取得天下还是有些机会的。”李靖思索着作出了判断。

    “怎么样?要不要加入我们!”李钦再一次向李靖提出邀请。

    “既然有成功的可能,那我想你也不会容许我拒绝了。好吧!我暂时到你那边看看!”李靖沉思了一下最终点头下来。

    既然不是完全无望,那就有奋斗的理由。

    由此而会猎天下群豪,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李靖想着,沉稳的朝李钦拜了下去。
………………………………

第三十四章 归湖阳月下之语

    眼见自家老大杜伏威都狼狈的逃离了,北向那些来自乌江的小船队自然也不敢继续堵着江面而不让李钦北上。 

    最终,在一片此起彼伏的呼啸声中,那些如芝麻撒面一般散开的小船拼了老命似的聚集起来,灰溜溜的往西岸航行。

    他们不敢作炸。方才从李钦船队中喷出的那些恐怖的铁弹到底具有怎样的威力,他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在弄不明白敌人究竟有多少战力,其弱点到底在什么地方的时候,除非有绝对的必要,否则没有人愿意和一个不知深浅的敌人死拼。

    尤其在总帅都后撤而走的情况下。

    水军对江淮军来说是必要而且稀缺的,江淮军当然不愿意将船随便浪费了。

    所以撤退变成了他们唯一选择。

    随着他们的后撤,大江之上顿时一片净空,李钦的战船迅速调整了船帆的方向,兜着斜向吹来江风,摇摇摆摆的往东北行去。

    回家了!

    得胜而回!

    尽管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胜利,但就对于船队里的上上下下来说却是令人振奋的事情。

    经此一役,他们算是见了血,并明白自己所具备的力量。

    他们有了自信。

    这是令李钦开心的事情,但李钦对此也只是淡淡的笑笑并没有对他们做过多的褒奖。

    军中自有规矩,军官士兵在战场上的每一点表现都有专门的士兵负责将之记录下来,作为战后评定功劳的依据。因为有这样的记录,所以这些士兵、军官究竟是该奖励、升职,还是要批评惩处都有相应的证据存在,却是不需要李钦依靠自己的眼睛来观察。

    在初步完成了对自己手下士兵的基本扫盲(以读写字一千五百为标准)之后,李钦逐步在军中建立一套独立于主官之外的军功品评体系,令自己的军队变得更加正规。

    此时,在表面上李钦军中还是延续着隋军的那一套编制,可是在暗地里李钦军队较之隋军却有了细微的改变:

    五人为伍,设伍长;

    三伍为队,有队官;

    五队加一亲兵伍,共八十人为一曲,有军候统领;

    三曲加一亲兵队,共两百五十五人为一部,归军校统领;

    五部加一个亲兵曲和一支斥候曲、一支支援曲共一千五百人为一营,归营校尉统领;

    而在这之上的镇,则是三个标准营,加上一个支援部和一个执法曲组成,人数满额为五千人。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况。

    事实上,李钦所编练的镇因为各自所负责方向和兵种的不同,其具体人数在四千到六千之间,分为八镇:

    当涂守备镇,五千人的标准镇,这是留给皇帝看的,属于样子货,也是李钦军中新兵镇;

    马钢守备镇,驻扎于马鞍山钢铁厂的防御部队,是六千人的大镇,机动性一般,但装备了各种各样的最新武器,其进攻能力也是最强的。这个镇其实也承担着最新武器及战术演练的任务;

    茅山镇,四千人的小镇,训练的是山地作战,其士兵奔走如飞,善于穿插,运动歼敌。他是李钦麾下见血最多,最富有实战经验的镇(都是以茅山地区的山贼鲜血练出来);

    骑兵镇,存在于纸面上的四千人小镇,骑兵编制,平时作为马队,以部的规模,分驻各地,暂时没有设立统一的部、营、镇管理机构。

    金陵镇,四千人的小镇,分为明暗两个两千人的大营。明营以山贼的身份盘踞于紫金山附近;而暗营则以各种身份藏身于金陵城中,暗中监控金陵城的一切。

    宣城镇,四千人的小镇,横行于宣城、毗陵之间,作为山贼义军以钳制这些周边郡县对丹阳的关注,并作为李钦军练兵演习的对象于李钦军交战。正是因为有这一路人的活跃,皇帝和江南的官场才对李钦的存在越发的放心——毕竟李钦一直都在与义军的交战之中。

    湖阳镇,三千人的小镇,李钦麾下的水师,驻扎于潥水县之南的石臼湖内,拥有走舸五十艘,斗舰五艘,楼船三艘,改进型楼船五艘(也就是此时来接李钦的这五艘)。

    乘船回到湖阳水营,李钦带着李靖、寇仲、徐子陵、傅君婥、素素一行下了船。

    此时已是下午申时左右,再过一两个时辰天就要黑了,连夜赶回当涂已是不可能。李钦便打算在水营住下来,顺带应湖阳镇校尉的请求,主持召开水军的战后检讨会。

    战后检讨会,是李钦从后世学来的一个法门,用以培养军官能力,检讨作战得失,以求不再犯错的手段。

    因为李靖、徐子陵和寇仲都决定加入李钦麾下,三人对此也表露出了一定的兴趣,李钦有意培养他们,便将他们带着旁听。

    检讨会是在晚饭之后展开的。

    此时天已大黑,可是水军营地却是依旧灯火通明,在营地正中的中军大帐内,水军的诸位军校以上军官汇聚一堂。十几个人团团的围坐一圈,不分高下,只听李钦在那边主持会议。

    李钦宣布检讨会开始,众人依照原有的套路开始相谈起来。

    已经获得的功劳,众人三言两语就过去。之后的重点放在这一战暴露出来的种种缺点之上。

    他们首先说到的就是自己对装备的熟悉。

    “……训练不够,对自己拥有的力量认知不足,以至于在开战的最初,我们根本就不敢打。身为军人而不敢打仗,这是心态的问题。我胆怯了,这是需要检讨的。”李钦船上的纲首南宫海珠低头说着自己的错误。

    他话一出口,帐篷里的其他同僚对此都习以为常。可第一次见识到这种会议的李靖、寇仲和徐子陵却是看得目瞪口呆。

    “我的娘啊!明明是打了胜仗,却将功劳一笔带过,只说缺点,这胜场搞得倒和败仗差不多了。”寇仲小声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营帐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弄得他自己也颇觉得难受,话音自然不敢太高。

    他和李靖,徐子陵处得远了,只在帐篷的角落里占了几张马扎,一时倒也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回忆作战过程,发觉其中错误,提出相应改正的办法,这样的军队越打缺点越少,其战斗力也会越来越强。相信他们只要继续打下去,终究会变成一支令人震惊的强军。

    到时
………………………………

第三十五章 向东行余杭海沙

    李钦在湖阳水营待了一个晚上,便启程北上,领着五人返回当涂。

    最终在一天之后,抵达当涂城外的马鞍要塞。

    马鞍要塞,也被称为丹阳镇城,丹阳军府,乃是李钦在抵达当涂之后,在当涂东北方向的马鞍山下围绕着马鞍山地势起伏圈围而成的一座镇城。

    李钦以水泥为材,以竹筋为骨架,混以石块浇筑而成。城墙高三丈,宽两丈,显得极为厚实。因建成之后,李钦为了美观,又特地在城墙内外铺以石灰令城墙越发的平整光滑,远望过去浑然一体,微微发灰,故而这里也被称之为灰城。

    李钦回到马鞍要塞,被苏定方等人接着,紧急处理了一些着紧的问题,根据杜伏威攻占历阳之后的情势,对已有的计划进行了一些改正之后,便开始着手安排众人的事情。

    新近加入的李靖被李钦安排到参军部去了。李钦有意让他在参军部先熟悉一下自己领地内的种种,在对他进行进一步的安排。

    除了最初跟随李钦,被李钦一手带出来的人之外,没有人可以在一加入李钦军中便身高位。

    虽然李钦的地盘还小,但他已然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制。这套规制是一般人都需要遵守的。

    李钦将自己的安排事先和李靖说了,李靖对此并不反对。他也知道李钦的治下和别的地方有太大的不同。这些不同究竟在李钦的整合之下究竟能发挥多少威力,他表示自己还需要研究一番。

    知己知彼,李靖来李钦麾下可是冲着日后大将军的位置去的。他心志高远,自然不会眼高手低,急切的想要发号施令了。

    李靖安排下去了。

    傅君婥也被李钦教给了沈落雁调教。

    至于素素,这位一心想要返回瓦岗寨的小美女,李钦则以暂时联系不上她小姐为由将她留了下来。李钦知道她返回瓦岗寨之后会遭遇怎样的悲惨,既然自己能够救下,也不吝啬帮她一把。

    李钦将她放到沈落雁和傅君婥的身边,让她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这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如此,一切安排妥当,李钦便领着强烈要求跟着自己东进的徐子陵和寇仲,再次启程前往余杭三郡。

    为了避免和杜伏威再次发生碰撞,李钦这一次没有走水路,而是脑袋“发抽”的选择了陆路。

    从潥水往南,入宣城郡,并由宣城郡往东,越天目山而至余杭。

    再一次南下,李钦第一个选择的目标便是余杭郡。

    余杭郡是海沙帮的重要据点。李钦就是冲着海沙帮来的。

    因为得到情报,海沙帮在其后台宇文阀的策动下有所异动,大量帮众在余杭城里聚集,似乎准备和某个人开战。

    所以李钦决定插上一脚,对其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钦暗自调动宣城镇和茅山镇的人马悄然前往天目山一带潜伏,准备随时对海沙帮进行打击。

    进入余杭城,李钦便和城里的情报人员联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