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无限之斧揽万千 >

第203部分

无限之斧揽万千-第203部分

小说: 无限之斧揽万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确定了李钦很有可能成为自己的障碍,那师妃暄的屁股很自然就稍稍歪了一些:“阁下的火药果然威力宏大,几乎与昨夜净念禅院相差仿佛了。这实在无法不让我们有所联想。

    毕竟天下掌握这一手段的只有你们一家,我怀疑你就是昨夜袭击净念禅院的人,还请阁下说明一下昨夜阁下究竟在哪里。”

    “在哪里?自然是在独孤阀的客房内。整个洛阳的人都知道,我为尤老夫人疗伤,以至于功力下降这几天辄需静养恢复……如此的我又能去哪里呢?”李钦淡淡的辩解道。

    “真是这样么?元华兄可不要自误啊!”师妃暄一双怀疑的美目,紧紧的盯着李钦的脸。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的一句,就让人感到一股潜藏于心灵深处的威严。

    “若此时真是元华兄所为,还请元华兄将玉璧交出——我可以担保此时就此作罢,也不会有人拿此责罚元华兄。”师妃暄做出保证。

    “唉……你的保证真的很有效呢。可玉璧确实不在我的手中……我就算想和你们结一个一个善缘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我不会无中生有的本事啊。”李钦一脸无奈的叹息道。

    “元华兄是抵死不认了?”师妃暄的脸一下子冷了起来。

    “真的不在我这里,你让我如何承认?”李钦依旧表现得很死无辜。

    “那元华兄可否让我搜索一番?”师妃暄图穷匕见的提出了这个要求。

    “你……”师妃暄这番话一出口,李钦身后的众人不由得勃然大怒起来。

    毕竟李钦好歹也是一方霸主,妥妥算是南面称尊的存在,如此人物,你慈航静斋空口无凭的就要搜察住处,你以为你是谁?是老天爷,还是真正的皇帝。

    “慈航静斋真是太过了……这太霸道了。”李钦麾下的人们对此愤怒不已,他们都觉得自己被侮辱了。

    “这个嘛……”李钦并没有恼火,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一般的样子:“你想要搜查也不是不行。”

    出人意料的李钦竟然有答应师妃暄的模样。

    “那我们就……”李钦的话语令师妃暄愣了一愣,她随即欢喜,马上就要敲定此事。

    “等等……”李钦又拦住她。

    “怎么?”师妃暄不解:“吴公可是要反悔。”

    “非是要反悔,只是有些事情我得说在前头,免得你们说我言之不预。”李钦淡淡的开口。

    “何事?”师妃暄惊问。

    “若你们发现了什么,那我自然无话可说。若你们什么也没有发现,那你们就得好生想想你们的下场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们佛门在南方的势力也不小呢。”

    李钦淡淡的开了口:“师仙子今天如此赖上我,你们势大,我不好如何。可只要错过今天,我们势成敌人,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你……你要与天下正道为敌么?”听了李钦的话语,明白李钦这是那江南的佛门势力来威胁自己,师妃暄脸上的表情越发冷然。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揭真相佛门龌龊

    “天下正道?”李钦轻轻一笑,“你们佛门一脉,或者说你们慈航静斋一脉究竟有何功劳可以代表天下正道?”

    这话语说得严肃了,几乎是撕去了双方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师妃暄对此不得不出言反驳:“我慈航静斋持天下万民之愿,感天下万民之苦,欲选明君结束乱世,这本就是替天行道之举,乃是万民的企盼,如何不能代表天下正道?”

    “有多少百姓向你们请愿了?”李钦轻柔的发问:“你们不是自诩方外之人么?为何还要插手世俗之事?”

    “芸芸众生,皆在世间,方外世俗又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呢。”师妃暄开口反驳:“世如苦海,众生皆苦,我佛慈悲,当普度众生才是。”

    “普度众生?真是好大的慈悲……”李钦微微一笑,又将话题绕了回去:“慈航静斋为白道魁首数百年,号称每二十年就有杰出弟子下山,辅佐明主……嗯,如此一来,你们也算是下山数十次了。不知,从汉末到此时,你们究竟辅佐了多少明主啊?”

    “是东汉桓帝,还是后赵石勒?或者是前秦苻坚?后秦姚兴?或是南朝的萧衍,陈朝的陈霸先?唔……也许最近的应该算是文帝杨坚了吧。”李钦历数几百年来崇佛的皇帝。他淡淡的说,言语之中却暗含嘲讽。

    暗含讽刺?

    的确是暗含讽刺!

    看看他列举的那些皇帝吧!

    东汉桓帝,是有名的昏君,虽然崇佛,却祸害了整个天下。大汉之所以衰败,其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桓灵二帝了;

    后赵的石勒,更是一个残暴不堪的人。整个中原地都成了他们蝎族人的牧场,当时人们看到的是邺城左右的大道都挂满了被石勒杀死的无辜百姓。正是因为石勒的残暴所以,才有武悼天王的灭胡;

    之后的前秦苻坚算是一个不错的君主,但他的不错只在于前期王猛还在的时候。王猛一死,苻坚就变得狂妄自大,急功近利起来。

    他不等自家统治稳固,便急匆匆的领着百万大军南下,结果被东晋的北府兵喷了一梭子,彻底的打回原形。因为这一败,他的前秦帝国彻底的烟消云散,和同样在赤壁经历了一场惨败的曹操根本就没法比;

    而后秦的姚兴则是在苻坚失败之后,捡漏建国的姚苌的后代,是后秦的第二任皇帝。这家伙打仗是一个好手,但治理民生却差了很多。

    虽然统治疆域不断扩大,但连年出征,国力不足,增收杂税,引起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再加上他的那些儿子互相不和,遂使政局不稳。后秦的灭亡,就在他手里种下了种子;

    至于,梁朝的萧衍、陈朝的陈霸先,那也都是一时的人杰,只是他们都是偏安江南一隅,崇信佛教,玩什么入寺舍身的玩意儿,弄得国家空耗钱粮。佛门因此而大兴,但国家却因此而衰弱,都算不得什么明主;

    唯一能算得上是明主的却是文帝杨坚了。只是慈航静斋扶持杨坚创立隋朝,又在杨坚死后搞出种种举动覆灭了大隋,根本连一点情面都不讲,这也让场上的众人想起来心怀揣揣。

    响起慈航静斋在隋帝杨广之时的种种表现,拨开她们口头上宣传的种种好听的言语,可以真切的发现,慈航静斋的人实际上更想的是关于自己宗门的利益,扩大一些是关于佛门的利益。至于百姓的利益,那只能是呵呵了。

    总之,慈航静斋的尼姑都是一群对皇朝没有什么感情的人。她们相当的冷血!

    这对国家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好事。如此多变宗门,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上一刻还在支持你们,下一刻就想着要覆灭你的国家——这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是任何一个君主所无法接受的。

    “我们也是为了天下万民!难道如杨广那等昏君不该反对么?三征高丽,开凿大运河,营建东都,江都,大建宫室——如此奢靡非人君所为。”师妃暄认真的辩解道:“若让他继续下去,天下会变得更加糟糕。所以,我们没有错,这也是为了天下万民。”

    “为了天下的万民?是啊,为了天下的万民,你们就可以在远征高丽的军中散播谣言,鼓动士兵逃亡;为了天下的万民,你们就可以安心的享受世间给你们的供奉。”李钦淡淡的说道,越说越发激动起来:“都说杨广穷奢极欲,可佛门也是不差呢。以纯铜打造佛像;以金箔装饰佛身;坐拥万顷良田而不纳赋税,田租六成;还要百姓的媳妇布施肉体……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比杨广过分么?”

    “你胡说……”师妃暄恨声冷语。

    “阿弥陀佛,施主不可妄语!”不嗔和尚也庄严的喧了声法号,沉声说道。

    “我何曾胡说了?”李钦冷冷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本子甩到师妃暄和了空等人的面前:“好好的看看吧!里面的一笔一笔,我都记着呢。这里面的寺院,在江南可都是查有实据的。我可不怕你们胡乱说话。”

    “你……”师妃暄有些慌张了。

    她定定的看了那个本子一眼,眼中有着害怕和痛恨。她知道李钦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样的话来,其中的事实是明显的。

    “我佛门真的有那么不堪么?”师妃暄的心颤抖着。恍惚中她意识到自己在眼下把李钦得罪惨了,似乎事一种错误。

    “也许,我将遭遇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挫折。”师妃暄心中隐约有这样的预感。

    她迈步向前,弯身从地上拾起册子。薄薄的一本册子,在她手中却是重若千钧。

    她回到了空身边,在了空关注的目光中翻开书页,其中以小楷书就的文字历历在目:

    “大业十年,当涂县无定寺方丈尚宇,为霸占县中良民陈业之三十亩水田,伙同县中小吏诬陷陈业通贼,将陈业斩首,妻子卖为奴婢;

    大业十一年,庐陵郡商人高峰因其妻罗氏貌美,被其郡玉林寺长老法云诱入寺中杀害,罗氏被法云囚于玉林寺大雄宝殿之后的密室之中,恣意凌辱;

    大业九年,丹阳郡,江宁县……

    开皇八年,余杭郡,白鲟寺……”

    一笔笔,一条条,当真写得清楚无比。如此白底黑字,令师妃暄看得一阵头昏眼花。

    这时,李钦那宛如妖魔一般的声音又在她的耳边响起:“正人必先正已。既然你们佛门弟子还想要世间的种种欲望,那就干脆让他们还俗吧!”

    “你……”师妃暄有些急了。

    她想到的更多,自然明白所谓让不遵守规矩的僧众还俗只是第一步,只要这一步李钦走了出去,那接下去李钦肯定会有更多的花样。

    师妃暄不知道李钦后面究竟会怎么做,但她明白类似李钦这样的人,一旦决定动手,那后续的方案绝对是一套接着一套的。

    这位能够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地的家伙,可不是寻常人可以比拟的。

    怎么办?坚持,还是退缩?

    师妃暄犹疑着。

    就在这时,她听到李钦再次开口说话了:“嗯,比起道家的清静无为,你们佛门是在是差了太多太多。或许我可要去龙虎山走一遭了。听说道家祖师老子也是姓李的?或许我们都可以说成是他的后代吧。”

    “什么?”李钦这么一说,师妃暄越发的如芒在背了。

    李钦所说的似乎是东一榔头,西一斧子,互相没什么关联的地方。可师妃暄却晓得李钦这一番言语究竟代表了什么:“李钦想要崇道,他要用道家来对付佛门。”

    这怎么可以?

    眼下正道虽说是佛道合流,但实际上却是由慈航静斋引领着佛门压过了道家一流。对于这一点,道家的那些高人肯定心怀不满,没有人愿意附人尾骥。如果有机会成为第一,想必道家的那些人也是很愿意的吧。

    李钦这家伙在南方,怕还真能找到不少道家的人。茅山、龙虎山……这些可都是天下道门的圣地,他们都在南方。

    不能这样!不能让他彻底与我们敌对……

    师妃暄转念一想,绝美的容颜顿时显出几分诚恳来:“任何宗门都会有害群之马。我很感谢吴公将这份资料送到我的手中。这证明吴公对我佛门是有期待的……我会遵从吴公期待按图索骥,将这些害群之马一网打尽哩。”

    “如此最好!”李钦淡淡的笑着,面上依旧从容。

    就这样,双方在又说了一番话之后,最终告别离去。

    望着师妃暄离去的背影,李钦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呼,好悬!没打起来!不过,这样是最好的了。至少,这样我也不必就此爆出自己的底牌。”

    今天的事情,会有如此变化,李钦自己说不上非常满意,也说不上非常失望。

    总之这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在自己或软或硬的威胁下,慈航静斋终于没有脸面直接将昨夜的事情栽到自己的头上。

    这对李钦来说已是足够。

    尽管师妃暄明面上对付不了自己,肯定会摆出很多暗中的手段,只是那样的手段究竟如何,李钦又怎么会在乎呢。

    和氏璧已经到手了。

    李钦已有南归的想法。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国公府密室相会

    李钦想回去了。

    但他现在还不能回去。因为,他和王世充还没有会面。

    都来到洛阳了,却没有和洛阳的实际主人碰面,那怎么能行呢。更何况,李钦还想着要适当的增强一下王世充的实力,让他能够在洛阳多坚持几年,拦住李唐和瓦岗军的野心,让自己在南方好做布局呢。

    是以,李钦在净念禅院的那群秃驴离开的四天之后,终于答应了王世充的盛情邀请,前往位于洛阳城北的郑国公府。

    王世充的郑国公府便是原本属于杨浩的秦王府。

    杨广营建东都,有意迁都于此,故东都城里各等王府官署一应俱全。如今杨广已死,杨浩也被李钦拿下贬为庶民,给予自由,他当然不可能来到洛阳,所以这个东都城里的秦王府便空了出来。

    王世充将其改造一番,也不削减其规模建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住了进去,其将杨侗视为傀儡的做法,无论再怎么掩盖,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由于李钦救助了尤楚红,独孤阀实力大增,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他们并没有在洛阳城里和王世充死磕。而王世充也因为尤楚红的威名,而放缓了对独孤阀的步步紧逼。

    双方在一番试探之后,大体取得了平衡。

    和王世充一般,独孤阀也不愿李密西进洛阳,成为统一天下的人。毕竟,他们和李密也没有什么关系。

    在有了共同敌人的情况下,在李钦和寇仲的穿针引线之下,独孤阀和王世充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联盟。

    王世充由此而获得了更多的兵力和支援,这令饱受李密重压的他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王世充也因此对李钦存了几分感激。

    李钦到来之时,他下令大开中门相迎,并在宴请李钦的席面上让自己的外甥女,也是艳名远播的洛阳双娇之一的董淑妮亲自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