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无限之斧揽万千 >

第44部分

无限之斧揽万千-第44部分

小说: 无限之斧揽万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晟给他们布置的任务是去收集大营中欠缺的粮草。因为考虑到如今官军地方利益强势的防守,张晟还特别叮嘱他们:“一切必须小心。沿路城池,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给我离城池远一点。我们要的是粮食……官军能守住城池,但对城外的坞堡那些豪族的领地关注的就少了。现在快九月了,我们抢一把还是可以的。”

    “诺!”张晟的面子和威信在黄巾军还是很得力的。张角早早就把军中的事情交付于他,是以对于他的叮嘱,准备出征的众人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他们都朝张晟拱手,躬身领命。

    他们随即出发了,离开大营向西、向北行进。

    为了策应他们,张晟亲自率领六万余众至皇甫嵩辕门前叫骂,试图刺激皇甫嵩出来与自己决战。

    皇甫嵩所率领的官军一方,本就定下了要和黄巾军对峙下去的想法,又哪里会原意在这个时候与张晟对上呢。

    是以无论张晟在辕门外叫嚣得如何激烈,皇甫嵩都镇静以待。他命令麾下的将士不必理会张晟的叫骂,只在张晟过度逼近营盘的时候,用强弓硬弩射他,以保证已方营地的安全。

    如此,皇甫嵩专心致志的做起了乌龟。张晟数次想趁机突袭,却都在皇甫嵩麾下军士的弓箭之下徒劳而返。张晟知道皇甫嵩意思,当下便也不为已甚,在丢下近百尸首之后,讪讪的退却了。等他回到自家大营,得到消息便是营中的那两路筹粮大军已然安然上路的消息。

    “他们没有引起官军的注意?”在张晟将这个消息告诉张角之后,张角十分关切的追问。

    “当然没有!”张晟重重的点头:“我对皇甫嵩大营施加压力。。皇甫嵩等人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如何对付我之上。他们怕是没有精力关注那些了。也许现在有探子回见这两路大军出发的消息告诉他,但他现在再也无法阻止我们什么了。”

    “嗯,这么说也是!”张角对此点了点头。对于张晟所做的事情,张角还是十分满意的。既然张晟保证了这一点,那张角自然也不会多问什么。

    “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吧!”张角如是说道。他说这话时,面色突然一红,一种莫名的呕吐感油然而生。张角当下不欲与张晟多说,急急忙将张晟支开。然后“哇……”的一口喷出来,却是漫天的血沫飞洒,令偌大的营帐里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

第五十九章 分兵

    黄巾军的执行着张角的战略:张晟为了掩护自家收集粮草的队伍威逼皇甫嵩大营,迫得皇甫嵩闭营龟缩,无从关注其他,延迟了皇甫嵩对黄巾军这边的监测,算是耍了皇甫嵩一道。

    虽然当天夜里,便有探马来报,言及黄巾军动向,但面对黄巾军以势迫人的行进,无论是皇甫嵩,还是朱儁,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他们头痛不已,无奈之下便询问李钦:“元华,你可有什么主意?”

    李钦也是苦笑:“这件事,若在孙大人和曹大人未出事之前,我方还可以分兵阻杀他们,可眼下……皇甫大人,我们还能集结出相应的兵力吗?”

    “为何不可?”听李钦提起分兵剿杀之意,皇甫嵩眼眸一亮,顿时感兴趣起来。他的看法和李钦却是不同的:“分兵……我们还是有兵可分的。眼下大寨已经建成,数万大军囤积于此。多一万不多,少一万不少……我觉得这件事还是有操作的可行性。”

    皇甫嵩就此定下基调。

    “大人打算怎么做?”李钦对此也有些好奇。不过,在问出这一句的时候,他心中已有了猜测:“莫不是,皇甫大人打算将这件事交给我家主公吧。”

    这似乎是很有可能的。如果要分兵的话,将隐隐自成一系的刘备军外放出去,那也确实是一件可行之事。

    果然,李钦猜得不错,皇甫嵩便是这么想。

    当下,他直接下令:“我欲让玄德引本部兵马去对付这两路偏军……不知玄德意下如何?当然,我不会让你独自应付对方的四万人——我的意见是以玄德本部六千人马再加上司马张超统领的两千骑兵,共八千人去剿灭这伙肆虐地方的盗贼。”

    皇甫嵩都这么说了,虽然听起来像是在商量,但谁都明白这就是他的最后决定。既然是最后决定,那么再怎么抗辩都是无用的。刘备也只能点头称是:“诺!”

    当下,勤于王事的刘备便准备出账点起兵马,准备明日出发。

    但李钦却拉住了刘备:“主公捎待……追杀黄巾军的偏师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李钦说着却是朝向皇甫嵩,冲他一拱手:“皇甫大人,黄巾军偏师早走一日有余。只得探马来报之讯的话,谁也不知道他们前往那里。为了尽快剿灭这群流窜之寇。我恳请大人您发一道手令给我,让冀州郡县配合我们行动,及时通报有关黄巾军偏师所在的位置。”

    “善!”听了李钦的要求,皇甫嵩沉吟着思索了一会,最终点头称是:“那就如你所愿吧。”

    皇甫嵩说着就大帐案上书写起李钦所要的手令来。他书写的速度很快,须臾便在白色的绢纸上落下数百个文字来。

    之后,他停下笔锋,命人起出自己的左车骑将军大印,就绢纸上的落款处应下,算是写好了这份手令。

    皇甫嵩将这份手令郑而重之的交给了刘备,恳切的拜托他:“玄德,阻止黄巾贼就粮的事情我就全托付给你了。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够彻底的阻断黄巾贼的粮道。”

    “我会尽力的!”刘备从皇甫嵩手中接过手令,冲皇甫嵩拱了拱手,疾步出了营帐。

    出了大帐之后,刘备与在大帐外候着的关羽、张飞会合了。李钦便小声的向刘备建议:“主公,截断黄巾军粮道,剿杀黄巾偏师的事情乃是大事。主公应当连夜出兵才是……我们与黄巾军差了差不多一天的行程,这个行程我们必须弥补过来。”

    “弥补?”刘备扬了扬眉头:“你是说强行军么?可是我们怎么知道黄巾军的位置?”

    “西方和北方……我们选择一个方向疾驰先干掉黄巾军的一路即可。”李钦如此向刘备建议。

    “好!就按你说的去办!”刘备很信任李钦。

    他听李钦如此说,没有二话便同意了:“那我们就往西前进吧。西边是哪里?”

    “巨鹿以北是中山,巨鹿以西是常山……”李钦开口回答。

    “那我们就去常山!”刘备拍板做出了决定。

    说是去常山,但无论李钦还是刘备都明白自己其实不必去那么远。只是一个白天而已,以黄巾军那种龟速,他们能往西赶到任县都算不错了。

    任县在广宗正西,与广宗相距九十里,算是一个相当后方的地方。李钦估计黄巾军会从任县经过,只是他们未必敢攻打任县。毕竟,任县离广宗还是太近,若是黄巾军在这里闹什么风波,只怕皇甫嵩很容易就找上他们。

    黄巾军自然不会如此不智。

    所以,李钦猜测:“黄巾军第一个攻击的地方应该是在任县更往西的地方。不是赵国的襄国县,就是更北一些中丘、高邑……”

    “……襄国和中丘是赵国的县城,高邑则是常山国的……不过这一区域离巨鹿郡都很近,算是三郡国交界之处。一般来说这种交界的地方都是,官员不愿多管的所在……豪族的力量在这一区域是最强的。”听了李钦的猜测,策马于李钦身边的刘晔说出了自己得到的资料。这里一部分是记载在典籍上的消息,一部分则是刘晔听他在颍川的同学所说。

    颍川荀家出面建成的颍川书院,乃是中原最著名的书院之一,无论是冀、青、幽、并的士子,还是豫、兖、荆、徐、扬的天才都有到颍川来学习的。他们从天南地北而来,共处一块,自然就有了同窗的情谊。刘晔的认识的不少同学,就有来自于冀州的。他们平时闲话戏说,和刘晔交谈,令刘晔了解了许多关于冀州的情况。

    这些消息,刘晔觉得应该还没过时。所以,他拿来和李钦分说了。

    大汉皇权不下县。县以下乃是豪强自治。大豪强领着小豪强,小豪强带着小地主,小地主领着老百姓,层层叠叠,形成了大汉乡村的构架。大豪强有大豪强的地盘,小豪强有小豪强的领地。一般来说大豪强都是生活在郡县城里居多。而类似三郡国交界之处的所在,却是小豪强所生活的领地。

    “这些人的实力应该不强吧!毕竟是小豪强。”李钦顶盔着甲骑在马上,跟着队伍小跑,他一边跑,一边小声的对刘晔说道。

    “当然,小豪强就是小豪强,他们的实力怎么能和大世家比……大世家能建成坞堡,收集数千家丁。小豪强么,能有个数百人就算不错了。”刘晔闻言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恐怕黄巾军这一次盯着的就这些地方了。”李钦听了做出这样的判断。

    他当下纵马上前,赶到刘备身边,将刘晔告诉自己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分析和刘备说了。他请刘备派人骑快马前往任县,将皇甫嵩的手令交付任县令,令其发动治下豪强传达黄巾军偏师向西的消息,并请任县地方发动乡里探查三郡国交界之处的情况。

    “此事甚善!”刘备听李钦如此说,顿时大喜。他询问李钦:“让谁去处理此事呢?”

    “我看戏志才去处理此事。他有能力,也有决断……另外,派翼德领五百骑兵跟着,我想就没问题了。”李钦如此建议。

    “派翼德跟着,难道你怕……”刘备听了李钦的安排微微有些吃惊。

    “为了以防万一而已。”李钦小声的说道。

    “好吧!”刘备被李钦说服了。他命人请张飞和戏志才过来,三言两语的分派了任务,令两人引五百轻骑急速先行,而刘备自己则带着大军随后。

    如此一路小跑着前进,刘备军终于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抵达了任县城下。此前先行抵达任县的张飞和戏志才与任县县令一道出城迎接刘备的到来。

    在前往县衙的旅程中,张飞和戏志才向刘备汇报了任县的情况。

    一切正如李钦所判断的那样,黄巾军试图从任县开始劫掠地方。当夜,黄巾军派遣内应在任县挑起动乱,任县县令率领县内豪强青壮抵抗黄巾军。不过,他们人数实在太少了,在黄巾军两万之众的攻击下,任县岌岌可危。

    还好,戏志才与张飞带领五百骑兵及时赶到,从后发插入黄巾军阵内,做大兵降临之状,引得黄巾军溃散而逃,保住了任县。

    任县令因此感激戏志才与张飞二人,在见到戏志才带来的左车骑将军手令之后,更是老老实实的配合戏志才的命令,不但开始发动县中豪强,并且传檄周边县城,令其做好防范黄巾军的准备。

    如此在任县忙碌了一天,刘备麾下的探马也将最新的情况报了上来。

    “黄巾军果然北上,前往三郡国交界之处掠食……元华,这正如你所猜测的那样啊。”刘备在看过探子报上的情报之后,笑着对候在自己身边的李钦说道。

    “他们在任县碰了钉子,知道自己实力不够,所以……他们选择了前往他出掠食。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完成任务,他们需要避实就虚,吃上几颗软柿子,以提升自己的势力……而且相较于巨鹿以南的地方,靠近并州的常山国、赵国两地并没有遭受什么黄巾军。这对他们来说是新地方,正好开拓的。是以,他们选择哪里就成了必然。”李钦笑着说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刘备又问。

    “偃旗息鼓小心靠近……他们既然选定了那儿进行掠食,那他们的速度必然会慢下来。我们只需暗中靠近,趁他们不戒备的时候对他们发动致命一击便可以彻底的解决他们了。黄巾军都是一群得意忘形的家伙,这个计策虽然很简单,可对他们却有奇效。”李钦微笑着建议道。

    “是这样么……”刘备静心沉思了一会,最终做出了决定:“行,那就按你说的去做吧。”
………………………………

第六十章 伏击

    按照李钦的建议,刘备军的探马配合着任县县令找来的本地人大量的出发了。

    他们向北前进,在常山国、赵国、巨鹿郡之间寻找有关黄巾军的下落。

    而就在他们出发的后不久,刘备的大军也悄然出城。这路大军乃是以关羽为主帅,张飞为副将,由戏志才、刘晔为参军的队伍,其以刘备本部兵马为主,多步兵、弓手是刘备的主力。

    在李钦的建议下,刘备给他们的命令便是在尽可能隐蔽自己的情况下,向三郡国边界之处的靠近。

    “既然打算直接吃掉猎物,那我们这些猎人就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将猎物吓跑。”这便是李钦的想法,说起来很质朴,却得到了一致的赞同。

    事实上兵法中的某些事情,就和狩猎一样有着相似的原理。如此,几位大将都走了。任县里只剩下刘备、李钦、张超以及张超统领的两千精骑。李钦让刘备将张超的人马留下,一方面是为了营造队伍还在任县的假象,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关、张等人潜伏的成功。

    当然,这里也有骑兵脚程快令他们能够在极短时间里找到关张二人的缘故。

    毕竟,李钦让刘备给关羽、张飞的命令是潜伏、靠近而非攻击。

    至于攻击?

    那是要等双方回合以后再进行考虑的事情。因为李钦不知道黄巾军对那些小豪强的攻击究竟是用什么方式进行的,是一拥而入上呢?还是分头进击?这是需要情报支持的。毕竟,黄巾军扫荡小豪强的方式不同,决定了李钦这边进剿的方略不同。

    “如果是一拥而上,那我们就得设下一个厚实的大口袋便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路人马。如果是分头进击,那我们便只能抓大放小,先将几个大脑袋的首领拿下再说了。”李钦用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很是无奈的说道。

    “那就等情报吧!”刘备和煦的笑笑。

    根据敌人的动态来进行应对,这本就是战争中的常态。刘备到不觉得这有什么无奈的。看了李钦的反应,刘备这才想起李钦是一个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