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调教初唐 >

第445部分

调教初唐-第445部分

小说: 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同来,另外,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而且详细地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及药物的药性、气味,另外还列举该药所能治地病症,并且大唐医者们也都各自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地心得体会,并且纠正了过去地的老《神农本草经》中地错误,而且还附上了药方,介绍以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和药方。

使得新《神农本草经》已全面形成了药物品种、来源、生态环境、药物图样、分类、采收季节、加工方法,炮制方法和作用、药物性能、归经、禁忌等完整的专业学科理论。

-----------

“不过,目前这只能属于是初订,但有遗漏或者疏忽,还需进行校正。”袁天罡说得满面的春风,这事情,道家可是出了大力的,不说边的,就说袁天罡、李淳风、孙思邈,大唐这位位道家最诸名的人物,也恰好是大唐版的《神农本草经》的主要撰稿人和主持人。



“一千九百七十三种?”我扳了扳手指头算了下。不由得咋舌道:“乖乖,这可比原版的《新神农本草经》多出了六倍有余啊。”

袁天罡点了点头:“正是,这还是贫道等人斟酌再三,削减了好些不属于药物种类的,不然,还会更多。唉,贫道也没想到,我大唐的药物竟然有如此之多。另外还有许多的药方因为未知其效,所以,还正试验当中。”

“道长等人之努力,可谓是造福天下百姓和患者,有你们的辛勤努力,才能如此之快捷得以完成。”我朝着袁天罡恭敬地长施了一礼。

袁天罡呵呵一笑,伸手作虚扶状:“贤侄切莫如此,若非是当时你的提议,我等如何能有此想法?集一国之力来修订此书,必然能让我大唐医者的治疗水平得以提升和完备,另外,孙道友还与贫道商议,决定再著一书,专述对于各种类型之病症分类辩治、诊疗之法。对有医学之著以来的前人之智加以锤炼,集我朝之前的医论、医方用药、针炙之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之法……”



听得我不由得一愣,转念一想,我明白了,看样子,因为新《神农本草经》的出现,让孙神医提前考虑他的医学巨著千金方的著书立传了。

“这绝对是好事啊,太好了,如此一来,不仅仅药物得以规范,就连诊疗辩证之法也得以完善,如此一来,大唐的医家们,也总算是有了一个完全的,系统性的学习和专研方向。”我不由得击掌喝彩,绝对的大好事。

袁天罡眯着眼睛,笑得甚是欢畅,看样子,他现在很是醉心于这件事上,不过接下来,袁天罡又朝我询道:“贫道听闲云之言,所是贤侄欲为闲云找一些事干,不知道是何要务?”

第762章 程叔叔都忌惮的斗鸡大师

…………………………

哦,其实小侄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在我长安的曲江之所书院,将我华夏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所有书籍进行印刷修订之后,藏于书院之内,供人免费借阅专研。也能让有智之士,对于书中之惑加以解读,让天下贫寒士气不愁无书可读,无言可据之所。耐何小侄公务缠身,难以抽出时间来处理此事,而闲云小弟做事认真本份,所以小侄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道长能允小侄所求。”

袁天罡先是一愣,然后双眉一扬:“书院……善,贤侄此意甚善,若真能得成,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辩明邦国之大典,又可质史籍之疑义。太好了,这个主意实在是妙哉!”袁天罡激动地都坐不住了,站起了身来在室内游走不已,一面喃喃地述说着各种好处。倒是把我给说得一愣一愣的,这老家伙的脑筋果然不是一般的好使,短短这么点功夫,就能想到书院有这么多的好外,果然不是常人。

“不过……”袁天罡回过了头来,朝我言道:“此事虽是极善之策,还是该先求得陛下应允,方得便利加以施行,贤侄以为如何?”

我点了点头:“小侄来此,正是找道长商议,如今道长既然有好主意,小侄自当遵从。”边上的闲云没有想到我的来意,除了看他姐之外,还要交付这样的重责与他,从他师傅的表情上,闲云绝对能猜得到,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目光变得异常灿烂地瞪着我。仿佛是希望我现在就交付任务予他一般。这个时候,流霜方端着烹好的茶走进了屋,瞅见我们三人的怪样。不由得一愣:“师父你们怎么了?”

“呵呵。没事没事,来来来,先饮茶,你说的这事,贫道也甚有兴致,好好地合计一二,若是得陛下之允,贫道也愿意捐出所藏之典籍以供书院士子阅读学习之用。”袁天罡高兴地理了理长须道。

跟袁道长商议了一个下午,然后赶回了家中,这个时候。父亲也已经下了朝,刚入家门,我上前亲手替老爷子卸下了外披,拍掉了雪沫一面笑言道:“父亲今日回来得挺早地。”

“嗯,今天没甚子事,所以。就早一些赶回来,二郎。虽然你刚出征回来,有了一旬之假,但是切不可整日懈怠,早一些去熟悉公务为好。”老爷子一面慈祥地点了点头,坐到了榻案上。取下了手套。伸手在铁炉子前搓了搓手言道。

-----------

“父亲教训得是,其实这几日孩儿也没闲着,正为了一件大事在踌躇。”我把老爷子地外披交给了身边的家丁之后。坐到了老爷子的对面言道。“哦?什么大事?”老爷子扬了扬眉头,看了我一眼道。


()
我把开书院的想法,和着今天跟袁道长商议的那些都告诉了老爷子,老爷子的反应与袁天罡几乎没什么区别,也是先叫好,然后又详细地问了我关于开书院的目的与想法,最后,老爷子欣慰地道:“二郎不愧是吾家的麒麟儿,如此妙策怎么不早说。呵呵,书院之事,为父是绝对大力支持你,不过嘛……”老爷子眼睛一眯,闪过了道妖芒,挑了挑眼角:“此事略,还是如袁道长所言,你自去找陛下为好。”

“为什么,父亲您去不是更好一点吗?孩儿就是担心自己把这事给办砸了,所以来特地在家中等候父亲来作商议的。”我有些好奇,创建书院,是我迈出地重要一步,不仅仅是为了想靠书院的成立来挣取名声,我更希望借由着书院的发展和昌盛,把本公子的学说能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人们能接触到更加繁多的知识和文化理念。

老爷子淡淡一笑:“这段时间以来,为父也有些难事,所以,暂时只能谨言慎行,不过你就不一样,陛下一向对你这个女婿一向是宠爱有加,你新近立了大功,功而不骄,陛下都曾在朝堂之上赞过你呢,书院这件事,于国于民皆为大善之事,况且,也能让你更上一层楼。”

看到父亲很坚决,我只好同意了父亲地建议,不过,任我追问,父亲就是不说他有何为难之事,不过瞧他的表情来看,这件难事,似乎对他和咱房家地影响不大,我只好放弃了追问的念头。

第二日,给李治等王爷上完了课之后,我拉着李治到了一旁边,同样,又拿书院之事来诱惑于他,果然,这位年轻气盛的太子爷顿时成为了我攻破李叔叔这座堡垒的

,没办法,这事我还需要李治地协助,不告诉他,还的误会,告诉了他,反而能让我以后地行动更加的轻松,毕竟他是太子,很多事情,他只要能吱上一声,就能很轻松的搞定掉。

李治就拉着我朝着李叔叔经常呆的栖凤阁走去,路上,我倒是问了下李治。“小治,这段时间,你有没有听说过什么传闻?”

“传闻?什么传闻?”李治比我更八卦,顿时停下了脚步,很感兴趣地道。我白一这小子一眼:“我要知道了还能问你吗,嗯,我是想问你,朝堂这边,我家老爷子是不是跟某位大臣之时闹了矛盾。”

李治听了我这话,拍了拍大腿:“你不早说,这事,小弟我早打听得一清二楚了,原想过两天去你府上去看望十七姐和侄儿地时候跟你说的,不过你既然现在问了,小弟我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嘿嘿,俊哥儿您莫变脸,小弟这就给你说叨说叨,这事,还得从以前说起,这人你想必也认识,这老家伙最喜欢干地事就是得罪人,瞅谁都不顺眼,跟你爹还有……”李治才一说开头,我顿时想到一个令人头疼,又让人觉得搞笑地人物。

“你说的莫非就是宋国公、太子太保萧瑀萧大人?”我迟疑地报出了这位跟茅坑里地石头有得一比地名臣。李治朝我翘起了大拇指:“俊哥儿高才,一猜就中,就是这老家伙,只要有时间,他就跟在我屁股边上转悠,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可以,时不时还说我礼仪不合规矩,动作不符合太子的身份,总而言之,老家伙瞅啥都不顺眼。”李治的表情显得有些愤愤然,嗯,太子太保是干啥的,太师教太子文,太傅教太子武,太保保护其安全。萧老头多大?七十多岁地老头,走路都还得悠着点儿,更别说保护太子安全了,所以萧老头不过是拿了个荣誉职位,当然,太子太保还有一个职能,就是监督太子地一言一行。

-----------

而萧老头这个人可不是个简单人物,跟太祖李渊顶过牛,敢在朝堂上跟诸位文武大臣瞪眼吐唾沫星子,萧瑀这个人绝对是个真正的牛人,在大唐这个最讲究出身地时代,他可谓是累世金枝金叶,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察,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地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他还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

不过,他对李叔叔到是一向很忠诚,当年,诸皇子间明争暗斗,李渊偏向于长子李建成,对次子李世民心存疑忌,想除去他。而就是这位萧老爷子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而后李叔叔十分敬佩萧瑀的忠诚与胆识,曾赐他诗一首,至今仍在流传,那就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不过,这位萧老爷子虽然为人正直,刚直无私,但却又性多猜疑,刚忌太过,瞧不起人,瞅谁都觉得不顺眼,看谁都觉得对方跟他有仇似地。特别是看不起出身低的,杜如晦、魏征,甚至连我爹这样名门世家出身的,他都瞅不起,他总觉得李叔叔就应该只宠信他这样地大臣才对。

这还不算,最出名的就是这位老家伙的大嘴巴,好斗的劲头,怕是连宫庭里边专门调教出来的斗鸡也要甘拜下风,就连程叔叔提起这位萧老头,也是很为头痛,至少程叔叔绝对不会去主动招惹这位枪药级的斗鸡大师。



这位萧老大人只要跟人心里不痛快,是从来不分场合与身份,在朝堂之上,不知道跟多少人争执过,丝毫不给皇帝一点儿面子,以至李叔叔很多次被老家伙惹急了,连续几次将其废于家中,不过又怜其才华和忠直,不久又转而被起复。

第763章 爹爹陪你抓鸟玩儿?

…………………………

像他这种贞观年间,能连续起伏十数次的大臣,也就他一个,别人见他都跟躲瘟神似的,正所谓人厌鬼憎,可这老家伙从来不思悔改,不以为耻,反而很以为荣,随便走到哪,瞅啥不顺眼,照样要指手画脚叽叽歪歪。

这世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程叔叔绝对是阴险人装横充愣,一般人见着都只能败退,而这位萧老爷子,绝对是个不要命的主。有一次在程府跟程叔叔喝酒聊天时,程叔叔就曾经很是郑重地向我形容过这位斗鸡大师。“……别说旁边人见了这老东西得退避三舍,就连老夫见了面也不敢跟他来劲,这老匹夫,根本就是下油锅当洗澡,上刀山当踏春的滚刀子肉……”

当时听了程叔叔的形容,我一度惊为天人,后来跟在家中跟老爷子聊起这事,老爷子很郑重地警告我离这位斗鸡大师远一点,我这才知道程叔叔所言非虚,这种软硬不吃,脱了衣服只剩皮包骨的老枪药,怪不得程叔叔在他跟前也只能败退。

李治在我跟前,似乎跟我说俏皮话习惯了,也经常把一位很受人尊重的长辈唤着老家伙,不过这样也好,毕竟他私下里有了发泄的方式,总比当面骂人或者计较要好得多。

“他前日,为了政事,你爹的意见被我父皇所采纳,而他的意见被驳回,所以当时就跟你爹又在我父皇跟前吵了一架,老家伙当场差点挽袖子了。”李治的话让我下巴差点掉雪地上,乖乖。赶情这位斗鸡大师跟我爹铆上了。

李治嘿嘿一笑:“后来我父皇一怒之下,训斥了他一顿,可谁曾想,老家伙心中不快,一赌气。昨个上表请辞,要求辞去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职,决定剃光头,出家为僧去了。我父皇正为这事儿恼火呢。”

“啥?!”我乐的嘴都歪了。这种人去当和尚,太搞笑了吧?七十多岁的老爷子,火气又旺。去当和尚,怕是少林寺都不敢收留他这种老野人。

说着话儿。就到了栖凤阁跟前,大内侍卫早就瞅见是我跟李治这位太子爷连袂同来。早在我们示意之前就走入阁中通报。不多时,侍卫出来了,笑眯眯地道:“太子殿下、房大人,陛下请二位入内。”

“嗯。走吧!”李治很温和地朝着侍卫含笑点了点头,脸上地八卦猥琐早已消失得一干二净,昂首摆出太子爷地架势。朝着内里而去。

——————————————————————-

方一进屋,就听到了脆甜的欢喜声音。“九哥好!”年余未见的晋阳公主突然从门后跳将出来。俏生生地立在李治的跟前。李治很夸张地摆出了一个吃惊的表情之后,拍着胸口嗔道:“小丫头。吓死为兄了。都这么大了。还玩这种游戏。”

“谁让你这么不禁吓,”晋阳公主一脸地得意的笑了起来,很是神采飞扬的模样儿。而落后李治两步的我方自走入了阁内,晋阳公主瞅见了我,旋及朝我露出了一个可爱地笑脸:“原来房家姐夫也来了,小妹见过姐夫。”


()好看的txt电子书
“岂敢,房俊见过公主殿下。”我赶紧谦虚道。“行了行了,平时也没见你跟谁客气过,今日倒跟我闺女客气,什么人嘛,都过来坐下暖和暖和。”李叔叔就坐在矮榻上乐呵呵地招手笑道。我朝着李叔叔的方向遥行一礼之后,随着这二位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