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164部分

天烽-第164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到只能靠肉搏了!不知道主公那里进展如何?”刚说道这里,城外响起了进攻的隆隆鼓声,敌军又开始攻城了。

    守城士兵听到鼓声纷纷爬了起来,望见城下密密麻麻的敌军,全部变得沉默起来。高顺等人来到城墙一看,只见红彤彤一片上万步兵举着盾牌向城墙攻来!高顺见状,大声说道:“弟兄们!援军马上就到!我们只要打退敌人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全军听令:将所有箭矢射完后准备近身肉搏!死战不退!”

    “必胜!必胜!必胜!”士气陡然提高。士兵们红着双眼嘶哑地喊叫,同时拿起战刀执起弓弩对敌人进行最后一次射击!

    稀疏箭矢过后是攻城士兵的死命攻击和守城士兵的舍命防守。

    这一次缺少弓箭的压制和足够的滚木擂石,敌军能够相对容易的爬上城墙进行贴身肉搏。喊杀声中,东城墙上红血飞溅;浓烟滚滚中,残肢断臂无头尸身不断落下……

    城外,贾诩看到己方红色一点点靠近城墙,然后慢慢的攻入城上……虽然这个过程十分漫长,但还是看到了红色一点点占领洛阳的希望。贾诩知道关键的时刻已经到来,只要冲上城墙一切将……

    城墙之上的高顺看到如潮水般涌上来的敌军发出了最后的命令:“弟兄们!结成战阵——死战了!”说完举手一刀刺进敌兵胸膛,随后用脚将他踹下城墙……突然一刀直奔高顺肋下刺去……“当”同时乐进的声音传来:“嘿嘿!贼人焉敢背后偷袭!嘿嘿,原来还是一个偏将!去死吧你!”

    这员偏将还没反应过来便胸口中刀,脑袋飞上了半空……高顺感激的望向乐进说道:“多谢文谦!”

    乐进一刀砍向敌兵肩头,口中笑道:“都是生死兄弟,客气啥!”

    高顺露出会心微笑,突见一名龙骑兵被砍中腿部摔倒于地,他身后的敌兵正要举枪下刺……不及多想,手中战刀脱手掷去……“噗”将那个敌兵穿透……龙骑兵挣扎着站了起来,拖着伤腿继续搏斗。

    那些玄菟郡兵也知道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都拿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勇气与毅力奋力与敌人决一死战!近身肉搏的代价是伤痕累累,然而强大的求生意志和不败的战绩成为玄菟郡兵最后的精神支柱!只要还能砍杀就绝不下火线!

    高顺等人已经杀得浑身是血,每当有敌军爬过城墙,他们立刻带兵冲杀过去,硬生生将敌人压退下去!残酷的攻防战中伤亡不断增加,即便是黑骑兵也开始出现伤兵,但更多人卸掉厚重板甲,仅穿内里锁子甲继续战斗。

    爬上城墙的董卓军兵越来越多,守军处境岌岌可危,胜利的天平开始向董卓军倾斜。恰在此时,洛阳城内突然钟锣齐鸣,有人高喊守军正在与董卓军进行殊死战斗,一旦被攻破他们便要再次烧杀劫掠!这句话激起了百姓的愤怒,他们拿着所能拿到的一切利器——刀、斧、叉等高喊着“帮助守军!报仇雪恨!”的口号涌向洛阳东墙……不断的汇聚,老人、青壮、甚至富人家的奴仆,他们此刻只有一个目标:杀退董卓军兵!

    城墙上的战斗异常残酷,悍不畏死的百姓让董卓军兵从心底产生恐惧!杀掉一个又来一个,无休无尽!还有那些仍在奋力反击的守军,虽然人数只有己军的三分之一却一个个死战不退!那种骇人的战斗意志让人敬畏与震撼!

    张郃看到城内百姓前来助战,心中大为感动。狠狠一刀砍翻一名敌兵后,急忙撤身调转刀尖刺入身后敌兵胸膛……这时左边一枪刺来,张郃将刀抽出,带起的血花飞溅数丈……他伸左手迅速抓住枪尖,右手刀锋随后赶到——“噗”那名敌兵的一只手臂被齐肩砍断!

    玄菟郡兵见到百姓前来相助,看到他们勇敢的与敌军搏斗,有些人更是挺身而出挡下本该落在守军身上的刀枪!这些久经沙场的汉子在这一刻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而这份感动换来的是军人对自己使命的坚定信念——军人当为拥护自己的百姓而战!

    贾诩也发现城墙上的异像,看到百姓舍生忘死的加入战斗,心中仿佛明白了什么……看着渐渐变亮的天空,他只能不断的催促:“快点进攻!快点进攻!”

    轰隆一声,洛阳城的东门被撞开,随后董卓军兵欢呼着向里面冲。贾诩看到后,长出一口气,心道:“总算攻下了!”

    但是转眼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冲进城内的士兵泉涌般往外退出,城门内开始向外飞出箭矢。随后正在攻城的士兵也开始往回潮水般退却,城墙之上陆续有大量箭矢射下!贾诩长叹一声:“棋差一招!满盘皆输!”

    原来当城门被攻破的时候,负责运送金银缎匹的张辽带领骑兵在完成任务后连夜赶了回来,就在刚才进入洛阳西门,看到战况紧迫后立刻率军加入战斗,封住城门后,再上城墙进行弓弩的压制射击。

    退回来的士兵还没有回到自己的营寨,便发现虎牢关方向出现了大批军兵。贾诩身后跑来一名士兵,慌张的禀告道:“阻击联军的五千士兵全部投降!联军……联军已经杀了过来!营寨被攻占了!”

    贾诩听完心里彻底凉了,留下阻击联军的五千士兵遭到龙骑兵的一阵狂弩劲射之后在校尉的带领下全体投降。五千士兵本来是原何进手下的军兵,家大都在司州,如今董卓跑向长安,让他们在这里送死。

    领军校尉的家靠近中牟,中牟失陷后,他的家被袁绍军洗劫,后来跟着玄菟郡兵,现在被送到东北。临走时托人给这名校尉稍来口信,告诉他高太守是好人,如果打不过就向高太守的军队投降,准没有错。

    就这样那名校尉在箭雨过后确认了那是高太守的军队,立刻号召手下士兵投降,果然大部分的军兵都跟着投了降,只有几名董卓安插的人不肯就范,趁乱逃进树林中。

    贾诩看到己军营寨已经被占领,知道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于是命令剩余军兵列阵,自己来到联军面前,叫道:“请问那一位是高太守?”

    高勇看到对方出来一员将领后略感诧异,本以为他们会进行殊死抵抗的。这时才仔细打量敌将,此人身着古铜色狮头裹肩铁甲,身披蔚蓝色斗篷,马上挂着一把宝剑,面容俊朗,目光深邃,给人以聪慧超人的感觉。

    高勇提马上前,典韦、许褚也勒马紧跟护住左右。高勇抱拳道:“在下是玄菟太守高勇!阁下是何人 ?'…'可否告知姓名!”

    贾诩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高勇,没想到与想象中的大不一样。年龄当在二十左右,身穿银色鱼鳞甲,头戴冠英盔,跨下一匹黑骏马,手拿一杆长战枪,神态从容稳坐马上。

    贾诩说道:“在下贾诩字文和,是张济将军的军师!今日见到高太守深感欣慰,只是没有想到高太守如此年轻!”

    高勇听到贾诩二字的时候,心中实在是难以置信,再次细看果然是:一生才智冠群雄,辅佐数主不老松。一语引出汉分裂,三分天下居首功!不由暗道:“想不到我今天居然见到三国第一谋臣,这位贾诩一手导演了东汉灭亡,一手促成了三国鼎立!是一位极具智慧的人。”

    贾诩,是高勇在那个时代心中敬佩的人,此刻近在眼前立即生出强烈的收纳之心,平静下情绪说道:“不敢当,没想阁下居然是贾文和,在下曾听家师提及,说贾文和有经天纬地之才。今日一见,果如其所说!虎牢关一把火阻挡联军大半日,又在沿路险要处设置阻击。”

    贾诩赞赏的望向高勇哈哈一笑,自嘲道:“无奈,还是没有算到高太守会用奇兵偷袭洛阳阻我军归路。”

    高勇摇摇头叹息道:“如果让文和指挥这场战斗,结果也许会改变了。”

    贾诩眼中露出敬佩之色,说道:“今日我军战败,诩愿携军投降,只不过有一个小要求,希望高太守答应!”

    高勇点点头,说道:“只要文和能够留下,其他高勇能办到的都可以提!”

    贾诩默然片刻,说道:“好,诩只希望将那些家在西凉的士兵放回去!毕竟他们跟诩一场!”

    高勇考虑一下,说道:“只要他们发誓不再继续与联军为敌、不再残害百姓高勇可以放过他们!”

    贾诩答应道:“好!”然后回头命令道:“放下武器!西凉兵站到左边!其他的站到右边!”

    不久,两下分开。贾诩望向高勇,等着高勇发出命令。这时高勇已经与高顺会合,联军也已经在洛阳城外扎营完毕。高勇示意高顺放行,高顺刚想说些什么却见戏志才用眼神制止,遂立刻发出命令:“龙骑兵列队!”

    听到命令,龙骑兵在洛阳主街两侧抽出战刀列好队列,双眼怒视这些刚刚还砍伤战友与自己作殊死拼杀的敌人!参加战斗的洛阳百姓则站在龙骑兵身后带着不解与疑惑,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董卓军兵走过。不知是谁拾起一个石块扔了过去,随后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开始将身边能够砸人的东西全部扔了过去……

    西凉士兵在砖石中低着头穿过洛阳城,逃回西凉。

    事后,高顺问戏志才为何要制止自己。戏志才看着忠诚稳重的高顺,微笑道:“泰安,志才知你想请求主公将这些董卓军兵处死。但是至少有两个理由不能处死他们!”

    高顺奇道:“哪两个理由?”

    戏志才看着安静的军营,感触道:“第一条是自古传下来的:杀降不祥!第二条乃是为了获得贾诩忠心!他要主公放走西凉俘虏绝不仅仅是因为那是他带过的兵,而是因为他想要试探主公有没有足够宽大的胸襟!”

    高顺将目光投向浩瀚的夜空,崇敬道:“主公果然深不可测!”

    西凉士兵刚刚离开,高勇趁其他几路诸侯没有赶来前命高顺带领黑骑兵和第4、5龙骑师到黄河南岸的秘密驻地护送财物返回东北。自己留下第1、3龙骑师和第1机步师在洛阳城外驻扎,等候关东联军的到来。因为高勇十分清楚,联军二字即将要寿终正寝了!

第四卷 乱世英雄 第四章 分崩离析(上)

    虎牢关外,几路诸侯并没有随着高勇一起进兵洛阳,他们不相信高勇能够凭借一万人击退张济数万兵马,故此采取立足观望的态度。直到孙坚带领部曲来到后才陆陆续续奔向洛阳。

    不久,关东诸侯来到洛阳,最先赶来的孙坚见到高勇所带兵马基本没有损伤,好奇道:“高太守,坚听闻张济所带兵马不少于五万,为何一场硬仗下来,玄菟郡兵不见损失?”

    高勇嘿嘿笑道:“联军声势威猛,吓得张济小儿在洛阳尚未坐稳,便被我部一个冲锋打得急匆匆逃向谷城了!”

    孙坚望向血迹斑斑的城墙双眼一亮,点头说道:“呵呵!高太守凭借己力攻下洛阳,深谋远虑非是坚等所及!”说完拍了下高勇的胳膊,转身便欲离开。刚走几步,孙坚突然转过头对高勇说道:“袁绍非是善与之人,高太守多加小心!”

    高勇感激的看着孙坚道:“谢谢孙太守提醒!”孙坚摆摆手径直带领手下诸将兵士进入洛阳进行搜索。

    第二个赶来的是曹操,见到高勇后,曹操面带怒气喝问道:“高太守为何不乘胜进兵攻占谷城与函谷关?”

    高勇无奈的叹了口气:“玄菟郡兵连日作战,兵疲马乏急需休整。现在即使追了过去也是空耗钱粮。况且盟主下令要高勇驻扎在洛阳,实在不好违背啊!”

    曹操抬头看到城墙上的血迹,眼中浮现出玄菟郡兵血战洛阳的情景,再想想一路上的连番苦战全部都有高勇所率将士的身影,军力却已用到极限。于是,曹操慨言道:“既如此,高太守安心休养,操带本部兵马前去!”言罢转身欲走。

    看到曹操如此,高勇心中被他的忠汉之心感动,急忙说道:“曹校尉此行务要小心伏兵,切忌轻兵冒进!”

    曹操用一种包含着责怪、不解、不屑与感激的复杂的眼神凝视高勇片刻,才不以为然地说道:“操料张济此刻必定忙于奔命,不会有太多危险。高太守就此别过!”

    高勇看到曹操如此自负感到有些怅然若失。曹操随后带领本部五千兵马并夏侯渊、夏侯惇、曹仁和曹洪四将朝着弘农方向急追而去。

    曹操刚离开半日,袁绍领兵进入洛阳,同时令其部将朱灵带兵五千驻守虎牢关。袁绍刚到洛阳就摆起盟主威风,联军士兵将百姓赶到街上欢迎袁绍到来。看到袁绍骑着白马,身披红色披风,大摇大摆的走在最前。他身后是各路诸侯,这些人不时的向两边百姓挥手致意。

    第一次看到这种规模的入城式,洛阳百姓被弄得糊里糊涂。想当年皇帝也不过如此,后来的董卓也是这样,现在又来了一个袁绍……

    袁绍将董卓府邸据为己有,随后在城外大营召开联军大会。不久,各路诸侯陆续到齐,却独缺曹操。袁绍不悦道:“诸公可知曹校尉去了何处?为何不见其来!”

    高勇起身答道:“禀盟主,曹校尉已引部曲前去追击逆贼张济!离去已有半日!”

    袁绍脸色刷的阴沉下来,冷声道:“如此独断专行,要联军盟主有何用?”话音未落,众人一通苦劝。厅内热闹非凡,无非拍马奉承之言,将袁绍捧得飞上了天。

    待火气稍息,袁绍转头凝望高勇问道:“高太守,绍听闻你擅自释放俘虏并收留董卓部将!可有此事?”

    高勇给了袁绍一个灿烂的微笑,心中暗道:“看来已有人将此事告之袁绍……难道他派人暗中监视?今天恐怕要翻脸啊!”笑容还在,心却迅速冷静下来,淡淡说道:“回禀盟主,那些并非俘虏,而是投降我方的士兵,且其投降条件便是放回家乡。至于收留董卓部将,也是却有其事,只不过属下爱惜那人才智。故此才与收留。”

    这种事在那个时代可算少之又少,其余众人多露出不解与惋惜的神情。袁绍听高勇回答得理直气壮,脸上怒容渐盛,冷声道:“谁让你这么做的?你好大的胆子!敢不尊盟主号令!”

    袁术暗中看了袁绍一眼,立即添油加醋道:“这分明是藐视盟主权威,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