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337部分

天烽-第337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要置办一身。

    看着妹妹欣喜地模样,大乔仅露出淡淡的微笑,家族迁徙不是小事,而父亲能在这么短地时间内做下决定,显然是遇到了极其棘手的问题。  虽然吴县城内歌舞升平,但聪慧的大乔已经从父亲和高勇的表情中察觉到了什么。

    “表哥,听说战况有变?”郭嘉急匆匆跑进屋内。

    高勇将信件往桌上一递,皱眉道:“周瑜不但不留下防守牛渚,反而趁朱皓出兵之后偷袭于湖,一招围魏救赵不但解了牛渚之危,还打下于湖!这还不算,周瑜竟再出奇招,分兵千余尾随陈横杀入丹阳城!”

    郭嘉一惊,立刻站到地图前:“果不其然。  牛渚、于湖、丹阳……朱皓情况如何?”

    “不清楚,前方只送回来大概战况。  不过,朱皓尚有四千余人,自保无虞。  ”

    郭嘉手指一划,“…一线封堵宛陵,若孙策强攻泾县,而宁国又确保不失,刘繇必成孙策阶下之囚!”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六章 暗度陈仓(3…U…W…W)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六章 暗度陈仓(3…U…W…W)

    夜,乔家家宴刚刚摆上之际,一名护卫悄然走出别院偏门,并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此时的客厅内却灯火辉煌,高勇带回来的货物让乔家一跃成为吴郡名头最盛之家族。  瓷器、布匹的贩卖不但赚取了大量利润,收回全部成本,还让高勇这位临时商人小赚了一笔,三万金虽然不多,却也让乔父大喜过望,对于与高勇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按照约定:此番利润四六分成,高公子出钱出力,乔家提供人脉网络,短短半月即将货物销售一空,扣除成本,还赚取五万金!”乔父笑逐颜开,数年来殚精竭虑不曾有尺寸之功,想不到多年梦想今日成真。  “哈哈,满饮此杯,预祝高、乔、郭三家能够继续精诚合作,让事业蒸蒸日上!”

    高勇举杯小饮,见乔父满面红光,二乔细心相伴,不禁感念亲情浓厚,“乔伯父尽管放心,只要有晚辈在,保证乔家成为扬州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郭嘉亦凑趣道:“只要表哥开口,这天下便没有什么难事!”说完,还向小乔暗使眼色。

    乔父闻言欢喜,亦因酒劲上头,没有听出郭嘉话中深层含义,只顾着举杯痛饮不醉不休。  到是大乔神情一怔,偷偷凝望高勇,似乎猜到些什么。

    这时家仆来报,吴郡郡丞张允前来拜访!乔父一听,登时迷糊起来。  张允乃是吴郡望族张家的族长,年过半百却豪爽好客。  朋友故交遍天下;其子张温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与朱恒并称吴郡双杰,乃是吴郡家喻户晓地人物,之前二人皆曾托人前来提亲,却被大乔婉拒。

    厅内热烈的气氛一滞,民不与官斗,乔父无奈的笑了笑。  告罪道:“老夫前去迎接,二位贤侄稍坐。  ”说罢摇晃着在仆人的搀扶下走向屋外。  大乔见状赶紧跑上前去替换家仆,却因力量稍弱而晃动。  眼见于此,高勇立即伸出援手,一边搭住大乔的纤手,一边将乔父的胳膊架到自己肩上。

    郭嘉看了看,没好气道:“张允已经够不识好歹得了,可乔伯父居然……唉。  不知道以后知道真相会不会后怕啊!”一扭头,“梆”的一下,与旁边侧耳倾听地小乔撞个正着!揉着额头,郭嘉道:“小乔妹妹怎么了?想哥哥了?”

    小乔使个鬼脸,“想你个头,刚刚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真相又是什么?快些告诉晶儿!”

    郭嘉哈哈一笑,将一粒花生米扔到嘴里,“想知道吗?那就要跟哥哥到奉天去。  到时候……”

    不想,小乔把嘴一撇断然拒绝道:“不去!”

    这一下郭嘉慌了神,急忙央求道:“去吧,奉天可好玩了!向东有白山黑土一望无际地茂密树林,向西有沃野千里,到了秋季。  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还有熊、虎、奇石怪岭等等!”

    “奉天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看来老夫也要找个时间去看一看了!”厚重的声音响起,吴郡郡丞张允在乔父的陪伴下步入客厅。

    旁边紧随的高勇立刻向郭嘉暗示,“表弟,还不快来拜见张郡丞!”郭嘉的七窍灵珑心还能不懂,急忙起身恭敬道:“晚辈郭靖拜见张郡丞!之前多次听董别驾提起张郡丞爱民如子口碑卓绝,想不到竟是如此慈祥和蔼!”

    张允微笑地脸庞一僵,随即恢复正常,“哈哈,老了。  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说完一顿。  凝视郭嘉片刻,赞叹道:“小兄弟言谈不俗。  风度偏偏,想必在幽州也是名望之辈啊!”

    郭嘉淡淡的一笑:“岂敢岂敢!晚辈才疏学浅,怎及得上张郡丞闻名遐迩。  ”

    张允摇摇头,暗道郭嘉伶牙俐齿,却不再多言,随乔父走到上座坐下,紧随他的还有两名仆人,一老一少侍立左右。  张允扫视一圈后说道:“乔老弟好福气啊!竟有郭、高两位贵人相助,家业蒸蒸日上,相信无须多久便能成为吴郡首富了!”

    乔父尴尬一下,红着脸嘿嘿笑道:“张郡丞说笑了,吴郡首富非朱家莫属,乔家还差得远,就算三五十年也难望项背。  ”

    张允看看乔父,又看看高、郭二人,微微摇头道:“依老夫看未必,有高、郭两位公子相助,背后还有幽州苏、王、徐、杜四大家族撑腰,别说是吴郡首富,就算扬州首富也是轻而易举!二位说是不是啊?”话锋一转,张允再一次望向高勇、郭嘉,似乎非要二人做出某种承诺。

    高勇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丝毫不觉有异,反而愈发淡定自如,“张郡丞又开玩笑,晚辈不过是幽州后学,加上长辈宠爱,故此有幸识得幽州几大家族,却多是泛泛之交,何来四大家族撑腰一说?若真是如此,晚辈何至于千里迢迢来到扬州寻求伙伴?”

    乔父暗挑大指,赞叹高勇应答得体,“说得也是,小门小户的怎能比得上朱家、张家。  ”

    张允略微惊讶于高勇的对答,“高公子不愧是敢于勇闯横江的少年英杰,在群贼环伺下仍能满载货物全身而回,这份勇气不容易啊!犬子张温得知后钦佩有加,若非要事缠身,早已同来相见,仔细聆听高公子这一路的传奇经历!”

    高勇心中好笑,终于说到题上了,不过他又是从何得知?猜出来地?看看同样迷糊的郭嘉,开口道:“什么传奇经历?不过是运气好一些罢了。  若真有传奇,倒是路上没遇到劫匪。  ”说着摆出一幅相当困惑的表情。

    张允一愣,大有深意地看了高勇一眼。  笑呵呵道:“后生可畏,你说是不是啊乔老弟?”

    乔父急忙陪笑,端起杯敬酒。  可张允却将酒杯一按,神色肃然道:“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如今扬州糜乱的局势,乔老弟也定有耳闻。  ”乔父小心翼翼的点点头,额头渗出汗珠。  张允目光一扫继续道:“州府为了请夷州出兵相救。  不但用去了刚刚征缴来地粮食,也将府库的存钱消耗殆尽。  可眼下寒冬时节。  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无粮无饷,后方百姓却衣食无忧。  ”说着挤出两滴老泪,“世道不公啊!那夷州同样是朝廷兵马,为何出个兵都要狮子大开口?难道他不认朝廷?还是意图自立?”

    乔父一怔,见高、郭二人面色不好,赶紧劝阻道:“张郡丞何出此言?各家有各家的难处,高公子也说了。  幽州到此千里迢迢,若独自支撑,怕是幽州也扛不住啊。  况且,北方也不太平,乌桓、鲜卑闹得凶,形势比扬州还严峻呢!”

    “哦?”张允瞪着眼看向乔父,“这些从何得知?为何老夫从未听说?难道幽州真有难处?”

    “当然,晚辈敢以性命担保!”郭嘉信誓旦旦道。  “实不相瞒,晚辈的一位远方堂兄正在高征北手下供职,这些事也是从他那里听来。  ”

    “唉!难念地经啊!”张允叹息道,“其实,老哥此来也是迫于无奈,为了集齐粮草军饷。  老哥已经半月没睡过好觉了。  求东拜西,几乎将吴郡大族小户走了个遍才勉强凑出一些。  本来呢,也不打算到府上叨扰。  可高公子一行带回的大量货物实在……还请乔老弟看在董别驾、看在扬州百姓地份上出些力吧!”

    “日啊!”从乔父目瞪口呆的神情中,高勇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两个字,想不到张允的消息如此灵通,乔家刚刚恢复些元气,他立刻赶来打秋风,又恰巧在“庆功宴”上。  高勇眉头一皱,竟开始怀疑乔父内有内奸。  想着想着,视线不知不觉地落到张允身后站立地二人身上。  但见青年低着头。  转动地眼珠时常飘向大乔的位置。

    乔父瞬间恢复正常,便是酒劲也消退几分。  看着张允“真诚”地能冒出脓水来的脸,无奈的点头道:“郡丞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乔某虽不富裕,却也愿尽绵薄之力。  可这钱数……”

    话未说完便被张允打断,“好!”重重一掌拍在乔父肩头,砸的他一歪,“乔老弟忧国忧民,老哥定然上报州府加以表彰!金额吗也不多要,这个数如何?”伸出一根手指在乔父面前晃动。

    乔父长出口气,“没问题,一百金稍候即可奉上!”

    可张允却晃晃头,皮笑肉不笑道:“非也,一百金乃小户之数,以乔老弟的家业,怎也算得中户,须交一万金!”

    送走张允后,乔父面色死灰,颓然而坐。  大乔看到了整个过程,感同身受,美丽的眼睛也蒙上一层水雾。

    一万金,在高勇看来根本算不上钱,此时的他仍在猜测那位青年的身份。  反而是郭嘉宽慰道:“伯父无须担心,一万金小数目,而且能不能拿得走还两说!”

    乔父闻言无力地抬起头来,“难道还能抗命不成?”

    郭嘉微笑道:“抗命?当然不用,伯父只需如此如此即可!”

    乔父一听大喜过望,当即大呼道:“来人啊,立刻到钱塘,申请迁入夷州,归入夷州官府管辖!张允,这都是你逼得,本来我还不打算这么急迁走!”

    听到这么一句,高勇忍俊不禁,张允第一次来就帮了自己个大忙,将来还得好好的“谢谢”他啊!

    翌日拂晓,怀安城军营内,驻扎于此的61机步师两个团在寂静无声中紧急集合完毕,不大的校场上黑压压的站满了全副武装的战士。  师部内,两位团长聚在一起,师长老陈拿出刚刚送来地军令严肃道:“主公急令:鉴于泾县局势紧张,特命怀安增派两个团,与前期埋伏待机的四个团合兵一处,寻机智取宁国城。  切忌不可强攻,不可损伤过大!”老陈看了看面前的两位部属,“不可意气用事,要用头脑,61师将士全是幽州老人,尽量将他们平安的带回去!”

    “遵令!”两位团长立正敬礼。

    稍候,怀安北门悄然打开,两千余机步兵小跑着奔向宁国而去。

    而此时,刘繇接到了最不愿意接到的战报——宛陵在黄盖的猛攻下陷落了!董袭难掩震惊,虽然他早已做好了丢弃宛陵的准备,但如此短的时间却大出预料。  刘繇岿然长叹:“丹阳郡完了!”

    董袭急忙劝慰:“州牧切莫过于伤心,宛陵失守乃迟早之事,并不能改变原定计划,况且我军现已开始向宁国方向撤退,只要泾县能够坚守到攻陷宁国,孙策就不算取得胜利!”

    “报!孙策先锋已经攻至泾县城外,县尉请刘州牧、董别驾速速撤离,他愿率兵阻挡,誓与泾县共存亡!”

    听着信使禀报,刘繇心中一痛,泾县县尉乃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侍卫,忠诚可嘉,想不到连他也……刘繇看看董袭,再次确认道:“元代啊!你说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董袭毫不犹豫道:“绝对值得!只要将征北军拉下水,孙策必然投鼠忌器,如此一来,不但给州府争取了时间,也牵制了征北军地部署,让他们只能维持住目前地地盘!时间,只要有了充足的时间准备,扬州终归能够回到州牧手中!”

    刘繇似乎在坚定自己地信心,“好吧,立刻赶往宁国。  告诉许贡无论如何要将宁国拿下!”

    而此时,许贡正在收拢残部准备下一次攻击。  初战不利着了陈武的道,损失数百人,许贡正气的牙根痒痒,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怒气冲天道:“哼,狗仗人势之辈,若非老子的精锐士卒另有任务,小小的宁国城根本不在话下!”骂完,看看四周躺倒歇息的兵卒,没来由的一阵怒火,“给本将军养足了精神头,天黑后要一举拿下宁国城!”吼完,许贡只觉一阵疲惫,靠在树桩思考起攻城策略。

    宁国城内,陈武却没有这份闲心,“再去探查!怀安城的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盯着地图,心始终悬着。  击败许贡不久,埋伏在山路的七八处暗哨仍未发现任何异常,联想到周瑜送来的警示,越安静越有可能是怀安征北军出动的迹象。  虽不曾亲自交手,但从直观感觉判断,陈武相信征北军有这种能力。

    一名校尉道:“陈将军,是不是让属下带些人出城巡视一番?一旦发现敌人踪迹也好提前做准备。  ”

    陈武思索片刻点头道:“也好,若是发现敌情不可接战,立即回来禀报!”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六章 暗度陈仓(6)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六章 暗度陈仓(6)

    一日无事,宁国难得清静,百姓仍旧躲在家中,街上行人寥寥,只有孙策军兵往复巡逻。  拂晓之战后,陈武下严令小心戒备,部属兵卒也知到了关键时刻,一个个打起十二分精神。  城外布置的暗哨也警惕万分,不肯有丝毫放松。

    此时,通往怀安的山间小路上,两条黑线正在快速移动,每隔半里便有人引导,隐蔽抵达宁国城外二里处。

    暮色降临,许贡整肃衣甲英姿勃发,配上一件红色披风更显俊朗,看看手下四千余精力充沛的兵卒以及刚刚从泾县抵达的五千先头部队,“小小的宁国,该死的陈武,哼!就算有万人也要让你尝尝失败的滋味!”冷笑过后向前挥手,“出发!”

    这边厢刚刚出动,陈武安排的哨探便已探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