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371部分

天烽-第371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接过密信浏览一遍,脸色逐渐阴冷下来,“哼。  高勇又在打什么主意?向河东郡运兵、运粮,难不成要夺弘农、抢洛阳?”

    陈宫见吕布有发火倾向,赶紧道:“依属下看倒也未必。  若要抢夺弘农必须走陕县、弘农县两处渡口,可侯将军迄今未发现对面有增兵迹象。  因此,高勇此举到很可能是为了长安!”

    吕布虽然刚愎自用,但脑子却并不慢,一经陈宫提醒立刻醒悟道:“听公台之言,高勇想要抢皇上?”

    陈宫点点头,继续道:“自去年夺取临晋后,征北军再未有过动静。  只安守城池收容百姓。  表面上与郭汜、李傕等相安无事。  可实际上,宫判断。  征北军必然在全力围剿北面郃阳、栗邑一代的白波贼余孽和匈奴呼厨泉部。  别忘了,去年攻取河东郡时,征北军可是在大阳城与白波贼、匈奴大战了一场,其间必然结下冤仇。  征北军兵精粮足,攻下临晋后,必然首先清除背后地白波贼,为将来南下长安做准备。  ”

    吕布皱起眉头:“临晋向西多山,易守难攻又不利辎重转运,高勇不会傻到强攻吧!”

    陈宫摇摇头:“这便是高勇的聪明之处,在临晋作出强攻的模样,逼迫李傕等人调兵北上守御,同时加重其负担。  别忘记,冀州去年丰收,而长安三辅却灾荒连连,对耗钱粮,李傕怎会是高勇的对手!”

    吕布微微点头,不得不赞同陈宫的观点,“既如此,高勇又该如何攻取长安?”

    陈宫伸出两根手指:“两条路,其一,出栗邑,攻北地郡,从正北绕过山区,而后南下长安;其二,出河东郡,渡河南下奇袭潼关!”

    吕布神情一滞,旋即明白过来:“公台之言在理!只此两路最为便利。  ”

    陈宫眼露崇拜,即为自己的聪睿,也为高勇的厉害,当然里面也少不了一丝丝的妒忌,“走北面须经过匈奴人地地盘,可据传高勇与乌桓连战多年,关系恶化至极。  而匈奴多与乌桓交好。  故此,高勇选取这一路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剩下的只有奇袭潼关一条路而已!”

    吕布顿感事态严重,潼关若失,弘农郡必将不保,跟着洛阳也将易主。  打仗,吕布从未怕过。  但是打取胜可能性极小的仗,吕布自问还没有那种魄力,特别是如今有了一定根基的情况下。  “公台有何计策加以应对?”

    陈宫微微一笑,面露狠色道:“一不做二不休,取长安必然遭致高勇攻打!那何不向东?”

    吕布一愣,“向东?东郡还是陈留郡?”

    ……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去年偷鸡不成蚀把米,袁绍的心里甭提多郁闷了。  整整半年地时间,蹲在郡府未曾踏出一步。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实在无法面对外面将士那足以杀人的目光。  逃兵风愈演愈烈,将领、谋士人心浮动,除了铁杆心腹,余者都在为将来打算。  想起当年的风光无限,看看眼前的失魂落魄,袁绍长叹一声:“虎落平阳被犬欺啊!”

    “报——,郭功曹求见!”

    袁绍挥挥手,“让他进来!”

    “主公!”郭图眼尖的很,看到袁绍脸色不好,立刻将准备好的一番说辞咽回肚子,“主公,冤句颜将军急报。  ”

    每日都是各种各样的急报,袁绍已经麻木了。  “说吧,有何急事?”

    郭图小心翼翼的组织词语,“豫州突然向济阴郡增兵。  同时,长恒守军也送回急报,黑山贼似乎也在向燕县调兵。  ”

    袁绍双眼一瞪,怒声道:“好啊,都来了!挺会挑时候啊,青黄不接是吧!知道陈留缺粮是吧!”说到这,袁绍突然压低声音道:“安排你去办的事情如何了?”

    郭图心领神会:“此行比较顺利,第一批五万石粮食已经进入陈郡,第二批延后个三五天!”

    袁绍冷笑数声:“好,都来吧,到时候让你们知道本盟主的厉害!”

    郭图苦笑一下,赶紧补充道:“不过,派出去地人也送回来额外地消息,曹操也派人在徐州收购粮食,而高勇……”

    对于曹操,袁绍早已不再感冒,毕竟他与自己并未发生太过深刻的仇恨,到是高勇……刻骨铭心地深仇大恨。  听到“高勇”二字,袁绍剑眉倒竖怒发冲冠:“高勇怎么了?”

    郭图看看左右无人用最低的声音说道:“据说高勇已经在徐州收购了不下二百万石粮食,而且还在继续加价购买!照此下去,恐怕主公很难购足预计中的粮食。  ”

    “二百万石?加价?”袁绍震惊了,放在以前,他顶多会笑一笑,二百万石在物产丰富的冀州根本不算什么,可如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别说二百万石,就是二百石,袁绍也拿不出来!震惊过后,袁绍动了动嘴终将咒骂的话咽了回去。

    郭图见状急忙献计道:“主公莫急,徐州不行还有荆州、益州呢,属下愿亲自前往替主公分忧!”配合这话语,郭图表情慷慨激昂衷心不已。

    袁绍似乎没发现忠心地下的一抹狡诈,欣慰道:“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我身边离不开你,还是让别人去吧……对,让辛评的弟弟辛毗跑一趟!”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一章 祸起萧墙(4)

    第八卷 进军雍凉 第一章 祸起萧墙(4)

    “轲老兄,半年不见又发福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我们将来还要并肩作战呢!”高勇微笑着向策马走来的轲其塔打招呼,贾诩紧跟在旁,冲轲其塔微微一笑:“此次多亏轲最大帅伸出援手,否则绝不会有如此战果!相信丘力居这一次定然大伤元气,乌桓部落也别想再踏上这片草原!”

    轲其塔将长刀交给亲兵,伸手与高勇来了一个击掌,哈哈笑道:“高兄弟还是如此爱开玩笑,发福不好吗?不瞒高兄弟,我这肚子大了之后啊,明显感觉比以前有气势!”说着拍了拍肚子,“不过啊,高兄弟的魄力非比寻常。  当初听冯特使说征北军动用十万骑兵对付乌桓的时候,我足足愣了半个时辰!”说到这,轲其塔伸出十根手指头比划起来,“十万啊!轲最部落一共也才将将恢复到十万人。  呵呵,差距太大了!听完之后,我老爹二话不说,当即决定出兵。  部落虽然弱小,却也凑了万把人,几天下来也斩杀了过万乌桓人,抢的东西足够部落吃用数月了!”

    看到轲其塔笑得跟花一样,高勇亦心情舒畅,“大家是歃血为盟的盟友,自然应当互相照应。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原本勇还打算将战利品分一部分送给老兄,可听老兄这口气,似乎……”

    轲其塔顿时双眼冒光,比划起来:“不,不,不!要,高兄弟的好意当然要领!我那部落除了羊、马再无其它,不像高兄弟地州郡百姓财大气粗、衣食不愁。  不说以前。  单新年那场大雪就冻死了近千头羊,族人也死了十余人。  说实在的,倘若没有高兄弟的鼎力援助,及时送来粮米衣物,只怕部落损失会更加惨重!”感慨之余,轲其塔突然低声道:“据说慕容、阙居二部受损更重,冻死了好几千人!当然。  用汉人的话讲:祸福相伴。  几个部落损失大了,熬不过严冬。  居然向轲最部落购粮!”

    高勇瞥一眼轲其塔嘿嘿笑道:“轲老兄卖给他们了?”

    轲其塔眨眨眼说道:“卖是卖了,可不能便宜他们,该宰还得宰!听冯特使说幽州今年羊、马匹需求仍很大,于是让他们用良种马和羊交换,过手费就收了近百万!然后全用来买粮,一口气运了八千石粮食,把部落族长们都看呆了。  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粮食。  现在,对老爹可是无比衷心!”

    高勇微笑着点了点头,“这就好,等把乌桓彻底消灭,你我的买卖肯定会越做越大,说不定单靠过手费就足以供养部落族人了!”

    轲其塔狠狠地赞同道:“那是,马车不用绕远,直来直去。  不但节省时间,还降低了运费……嗯,也许还能多买几石粮食!”

    看到轲其塔一脸的满足,高勇心中略感叹息,脸上仍旧笑着,“对了。  还有一事需要轲老兄帮忙!”

    轲其塔狠拍胸脯保证道:“兄弟请说,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高勇望了望苍茫草原,凝思片刻才缓缓道:“击败乌桓后,征北军地骑兵部队很可能南下作战,到时候希望轲老兄多费心,保证幽州以北草原的安全。  当然,督军府也会留下一定兵力镇守。  ”

    轲其塔神情肃然,问道:“高兄弟地意思是汉朝要乱?”若是放在以前,轲其塔首先想到的绝对是趁着汉朝内乱狠狠地侵略幽州,大抢特抢一番。  就算曾经是盟友也无所谓。  这便是草原民族的习性。  然而现如今,了解征北军实力、了解高勇为人的他。  在自身实力强大之前绝对不敢有如此想法。  可是,他不想不代表其余的鲜卑部落不想,一旦有人煽风点火,说不定连与幽州关系不错的中部鲜卑、西部鲜卑也会跟随,毕竟这几年的耳濡目染已让他们万分确信幽州绝对是最适宜抢掠地富饶之地。  想到此处,轲其塔顿感头痛,惹火高勇的下场他比谁都清楚,征北军的强大绝对远远超出鲜卑人的预想。  一旦高勇决心复仇,几十万征北军就算一步一步横推,也足以让鲜卑人重蹈几百年前匈奴人的覆辙!

    高勇默然点头,“树欲静,风不止。  这话勇只对轲老兄一个人说,切莫外传。  ”

    轲其塔凝思道:“高兄弟放心,轲最部落必将竭尽全力从中周旋,就算那些不长眼的想要与征北军作对,轲最部落也一定站在高兄弟这边!”

    高勇仰望蓝天,指着天空中一朵浮云说道:“回去后请轲老兄代为传个话,倘若真有部落不长眼敢来幽州抢掠或者打劫来自汉朝的商队,别怪高勇没提醒他们,乌桓就是榜样。  当然,他们可以选择逃跑。  但是,高勇在此立誓:就算逃到欧洲,征北军也要将其彻底诛杀!”

    听到如此强悍的誓言,轲其塔更加坐实心中所想,在实力足够强大之前绝不与高勇正面对抗。  “欧洲是哪里?”

    高勇一愣,暗道又说漏了嘴,“欧洲啊……就是几百年前匈奴逃去地地方!”

    “报——,第1、4龙骑军送回消息,其已与丘力居部殿后部队交战!”

    高勇于马上伸了伸胳膊活动活动筋骨,“走,到前面看看去!”

    ……

    河东郡陕津以西近二百六十里的清津渡口,原本只是一座仅有八户人家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小渡口,自从去年年底开始,先是一支百余人的军兵前来驻扎,一边建设营寨,一边将八户百姓迁走。  随后,又一批木匠、船工被征召过来,在没有人烟的密林中打造船只。奇(网…提供下载…)怪地是,渡口依旧很小。  每日里也有船只停靠。  但是,只要脱离道路向密林深处走去,定然会大吃一惊,因为那里已经停放了几十艘船,还有为河岸浅滩量身定制地组装式临时码头。

    一身便服的潘凤隔三差五的就要过来视察一趟,因为这是沮授秘密安排的任务,所以知道它存在的除了此地的人员外。  整个河东郡不会超过十人!站在岸边遥望对面空旷的河岸,几株老树攀枝错节地长在一起。  颇有一股山水画的味道。  可是落在潘凤眼里,却只有一点:这是南边几百里河岸少有地适宜部队大规模运送地地方!

    “启禀将军,督军府密令!”

    潘凤(:。cc)整 理衣襟,神情肃穆的接过密信拆阅。  片刻之后,纸片飞扬之际,潘凤低声下令道:“以第2机步军长史名义发出命令:第2机步军各部队立刻进入战备状态,暂停返家探亲申请。  已返家军官、兵士务必在五月底前返回部队!另外命令王门地25机步师稍稍向西靠拢,在鄧津、清津之间设立暗哨,严密监视过往人等!”

    随后,潘凤翻身上马,卫兵问道:“将军要去哪里?用不用叫上卫队?”

    潘凤摆了摆手,“去鄧津转转,探望一下调来不久的王门、苏由,都是第2机步军的。  要多联络联络感情。  ”言罢扬鞭策马急驰而去。

    ……

    临晋城,孙仲同样收到了一封督军府密信,详阅之后合眼冥思,思索信上的命令。  与此同时,一人一马徐徐漫步走入临晋城。  与幽、冀所有城池一样,临晋城也在年后开始推行城门全天开启并停征城门税地新政。  与此一道,还有诸多利民举措逐一实行;尤其是幽、冀精明的商户到来,不但迅速盘下临晋城的主要店铺,还在城内购置房产,用作中转仓库。  聪明的临晋百姓似乎觉察到了些许不同,城内房价一涨再涨,不到三个月竟然涨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以致许多先期卖房的人后悔不迭。

    其实,有过远途贩运经商的人都清楚,临晋城的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近乎是长安以北地交通枢纽。  虽然通向北地郡、长安的道路需要翻越崇山峻岭。  但在夺取弘农郡之前这里将是去往长安三辅、西凉、汉中的最近道路,又因为掌控在征北军手中省却了很大一部分过路费。  尽管督军府拥有随时夺取弘农郡的实力。  可一心逐利的商人们不愿意等待,面对稍纵而逝的商机,即使付出地代价大一些也是值得的。

    于是,在这种个体理性与集体不理性的推动下,临晋的房价直线飚升,各种商铺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冒了出来,但凡在幽、冀二州有些名号的全部在这里开了店铺。  临晋城的繁茂瞬间超过动荡不安的长安城,吸引大批富户羡慕的目光。  当然,也少不了穷苦百姓的希望,通往临晋的管道上时常可见徒步迁徙地百姓,虽然面黄肌瘦、虽然衣不遮体,但他们知道一点,临晋城地征北军允诺收容他们,给吃给穿,新设立的官府更答允分配他们土地。  简单地诉求一旦得到满足,必将引发雪崩效应,就算有着艰险道路的阻隔。

    正是因为临晋的迅速繁茂与征北军的钱粮充足,才让时年四十一岁的太尉杨彪选中,遣密使送血诏,希望传说中年轻有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