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466部分

天烽-第466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力感充斥全身。  “车来了,快上车蹲好!最好别打歪主意,否则格杀勿论!”

    一辆车蹲十名俘虏,三名兵士押运。  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大漠,就算是乌桓人也明白,没有吃喝的情况下只有死路一条。  妻女已经先一步运走了,至于还能不能团聚……看了看四周凶狠的目光,乌桓俘虏突然想起自己以前曾经做过的事情……绝望不可避免的袭来!

    抹了抹嘴,张飞意犹未尽道:“兄弟们,下次就吃这种小羊羔,味道真鲜啊!等回到长安,让第4龙骑军地人羡慕去吧!哈哈哈!”张飞的豪迈引得一群人哄然大笑。  的确,这样的好差事千载难逢啊。

    “报——启禀将军,前面三十里外又发现一个部落,羊三万余头,马四五千匹!”

    “嗯?哇哈哈哈!”张飞又支起两颗大门牙,肆无忌惮的狂笑起来,“兔崽子们都听到了吗?走,再吃一顿全羊宴!算我老张请客!”

    “切——”一群人无不嗤之以鼻,还好有面具遮挡。  而张飞虽然听到了却只当作赞扬,哈哈一笑了之。  而这正是第1龙骑师官兵发现的张飞与前任李政地最大不同。  李政严谨慎秘,一丝不苟,对兵士爱护有加,能同甘共苦。  每遇敌人必先行打探清楚,而后派出适当人员作战。  可张飞全然相反,大大咧咧对任何事情都不上心。  但是兵士们却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因为作战前张飞不做任何指示,全凭各团营自由发挥。  不过,一旦出了纰漏,他便会毫不留情的呵斥怒骂,当然也会指出错误之处,让人自行反省。  二人行事作风相反,可奇(网…提供下载…)怪的是,部队的战斗力不但未见减弱,反而开始逐步上升。  特别是团、营一级的军官们得到了许多锻炼的机会。  而张飞每次出战前都会告诫全师官兵一句话:人没有极限!

    望着不远处慌乱奔逃的乌桓族人,张飞将丈八蛇矛高高举起,叫嚷道:“老规矩,每放跑一个人训练量增加一倍!以连为单位!冲啊——羔羊,老张来了!”

    “全连?”此言一出,立刻有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瞪向张飞!

    五名团校一看谁也不敢耽搁,立刻下令包围过去,四个团四个方向,最后一个团负责外围清缴。  有张飞在,谁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只因张飞说得好:有怨言?可以,打倒俺老张再说!

    五千骑兵蜂拥而上,散乱的队形中似乎流露着某种规律,仓皇逃窜的乌桓族人大惊失色,他们知道身后追击地是谁,那是这几年在草原上声势无二地幽州第1龙骑师,歼灭、击溃、围剿乌桓部落百余,平均每名兵士的马刀都挂着十颗人头地辉煌战绩!

    眼看这样一群凶神恶煞杀来,哪个还敢抵抗?胆子大的继续狂奔,胆子小的干脆趴到地上装死。

    此景愣把张飞搞懵,“狗*养的,怎么不起来打了?老子还差十二个人头就凑够五百了!”张飞不嚷还好,这一嚷……

    “将军神武,一声大喝竟让一整个乌桓部落全部投降!”副将的一句话,搞了张飞半晌无语,末了才挤出一句话:“半个时辰打扫战场,其余部队休息一刻钟后继续追击!下次若有人放跑乌桓人,哼——训练量加三倍!”此言一出,无数道目光恶狠狠的杀向副将……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五章 烽火狼烟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五章 烽火狼烟

    黄昏,枯草,浅浅的冰封河水。  乌桓丘力居部落仿佛垂暮的老人,有气无力地呼吸吐纳。  幽州高勇军攻击的消息已经得到准确无误的确认,再无人质疑。  接到高勇军出动超过二十万兵马的一刹那,蹋顿心中那股熊熊燃烧的怒火顿时熄灭一大半,只剩下一片不甘。  各大小部落的聚拢已接近尾声,那些还没有赶到的不是路远,便是已经被彻底消灭。

    远望摇摇欲坠的日头,丘力居长叹一声。  忽然一阵寒风吹过,仍让习惯于草原气候的丘力居打了一个冷颤,这种情况已经多年未见了。  不知道是寒风太冷,还是环境严酷。  这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丘力居没有回头,淡淡地问道:“族人聚集完了?”

    来人正是蹋顿,一双浓眉遮挡不住深深的忧虑。  “回汗王,差不多了。  来不了的恐怕也……不过,斥候发现高勇军的推进速度似乎有所放缓,很有可能是粮草不济。  如若反戈一击,或许能收到奇效!”

    “粮草不济?反戈一击?”丘力居苦笑连声,缓缓转过身向东望去,“跟幽州那个家伙打了几年的仗,来来去去的何时见过他们缺粮?只要汉朝的中原不出大乱子,攻打部落的高勇军绝不会轻易撤退!至于反戈一击?姑且不论部落还有没有一击的实力,就算有,难道不怕中了高勇的埋伏?若那样可就真的是悔之晚矣了!”

    蹋顿一脸地不甘,咬牙切齿道:“实在不行就想办法派人到汉朝去。  告诉与高勇敌对之人高勇的主力兵马都在草原。  也许会有人想要趁火打劫,这样部落就能生存下去了!而且前段时间不是来了两拨人吗?那个盟主袁绍以及兖州牧曹操!将这里的一切都告诉他们……

    丘力居摇摇头,拍了拍蹋顿的肩膀,“没用的,高勇如今大势已成,小打小闹已经伤不了他了,除非出大乱子!”

    “大乱子?”蹋顿眼睛一亮。

    “不错。  大乱子!乱到高勇四面受敌,到那时多少兵马都不够用!所以啊。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与敌人拼命,而是保存实力,为了将来能够夺回草场!快去安排族人连夜北撤,高勇的兵马再厉害,也终究不抵草原上土生土长地乌桓人!”丘力居昂起头向王帐走去。  蹋顿嗯了一声紧跟其后,可神色却不再迷茫,反而出现一种莫名的激动。

    ※※※※※※

    在丘力居部落开始向北撤退地时候。  近卫机步师保护下仍在向西北方向移动的指挥中枢仍然繁忙异常,传令兵频繁进出,奔跑得浑身冒汗的战马呼呼的喘着粗气,两道白雾不断从鼻孔进出。  一辆特制的宽大马车平稳的行使在草原上,因为土地冰冻的缘故以及最新式地减震系统,车厢内只是稍感颠簸。  该车就是高勇提议,刘晔设计的移动帅帐,专门用作快速行进中的指挥作战。  四匹马牵拉。  保证速度稳定,与机步师移动速度相差无几。

    车内,一盆小火炉放在正中,红彤彤的炭火仍在挥散着滚滚热浪,从而使得帐内温暖如春。  “主公快看,李政有新发现。  丘力居似乎要逃!”正在翻看刚刚送达的最新战报的贾诩突然大叫起来,三两步来到地图前标画起来。  “这次是52龙骑师的斥候最先发现,搜索前进中他们竟然摸到了蹋顿部落附近,只望到部落内的乌桓人正在收拾东西,已经有小部分开始向北逃去!”

    高勇闻言微惊,“丘力居地反应好快啊!黄忠部到哪里了?”

    贾诩抬手一指道:“大概在我们北偏西五六百里处,想要截住丘力居北上之路,至少还得两天,而且还要及时发现丘力居的撤退路线!”

    高勇视线缓缓挪向西侧,“太史慈那里情况如何?”

    “已向西推进了二百余里。  明天傍晚才能抵达预定位置。  截断丘力居与难楼的联系!”贾诩不假思索道。

    “还差一天!”高勇摸起了下巴思索起来,“文和。  你看这会不会是丘力居的圈套?故意yin*我军上当?”

    贾诩摇摇头否定道:“不像!目前我军已经暴露的进攻路线主要有主公这一路和高顺将军那一路,而黄忠、太史慈两个攻击群仍属隐匿状态,短时间内不会被发现。  由此,若丘力居在不明战场情形的状态下贸然诱敌深入必将冒着巨大风险,这与丘力居一直以来表现出来地性格不符。  也就是说,丘力居属于先保存自己再消灭敌人的类型。  ”

    听着贾诩的解释,高勇瞥一眼地图上代表丘力居部落的红色圆圈……“让第5龙骑军和紧随其后的近卫龙骑师、13龙骑师直接发起进攻粘住丘力居如何?再让第1、2两个独立龙骑师策应,争取把丘力居钉死在这里!”狠狠一拳砸在红圈中间。

    贾诩眼睛一眯,沉思片刻,犹豫道:“主公,诩认为,与其加快攻击粘住敌人,反不如继续减慢攻击节奏,制造出我军后方出现问题的假象,借以迷惑丘力居、蹋顿,令其出现判断失误。  如此一来,虽然敌人不动却要时刻警惕,我军则可趁机休养恢复战力,从而确立战略层面上的以逸待劳!”

    “好!还是文和想得周全,若全力进攻,反而可能逼迫丘力居狗急跳墙!下命令吧,不过斥候要多派,扩大搜索范围的同时,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乌桓部落,甚至一个乌桓人!”

    前进中的李政在发现乌桓人的逃跑意图后便等待着总攻击地命令,然而接到地却是延缓推进地命令。  虽然大感疑惑。  李政仍坚定不移地执行军令。  同时近卫龙骑师和第13龙骑师也得到延缓进攻地命令,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附加命令:部队延长搜索线,决不放过一个乌桓人!

    相对的,仅余四个师的东路军则好办得多,一线铺开,横向推进,减速的同时仍然向乌桓施压。

    东路军的最前沿。  黄忠亲自率领一队斥候前出百余里搜寻乌桓部落的踪迹。  尽管北风凛冽,却无法动摇黄忠杀敌报国之心。  每次遥望茫茫草原。  黄忠都会豪情顿生,往昔地郁郁寡欢终不得志荡然无存,只剩下激昂满胸,若非早已成家,估计也会喊出“乌桓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语。

    黄忠细眯起眼借助天黑前最后一丝光亮向前方望去,身后地斥候小队分散开来全力搜索。  “派两个人向西南探探。  那里似乎有微弱的光亮,很可能是乌桓部落!”“遵令!”两名骑兵俯身马背飞快离去。  看到兵士训练有素,黄忠充满自信。  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兵马就是不同凡响,特别是将军卫队,当之无愧的百战劲旅,不敢说以一敌十,以一对五却是轻而易举。  遥想从前在荆州混迹之时,简直是天上地下。  习惯性的抚摸刀鞘。  想起出征前与儿子的彻夜长谈,自豪的笑容悄然爬上脸颊。

    黄忠之子黄义经过两年理论课程两年实习期满终于在去年底正式从奉天军大毕业,而其选择地专业并非骑兵,也非步兵,而是普遍被人忽视的器械作战系!为此,黄忠没少规劝。  怎奈儿子铁了心钻研,更与志趣相投的沮授之子沮鹄成了攻守同盟,一心一意的扑在器械作战上,甚至不知怎么的从主公那里得到了特别许可,不但拜到刘晔门下,还能自由进出神秘的研究院!

    出征前两天,黄义才押运着威武将军炮匆忙赶到蓟县,因此才有那夜长谈。  谁知,不但黄忠最后的努力付诸流水,反而被黄义描绘的威武将军炮发威地场景深深吸引。  若非军中严令。  黄忠只怕也要提前一睹高勇极力推崇的威武将军炮的威力。  还好。  仅仅三日之后,黄忠终于亲眼看到了威武将军炮的神威。  特别是一发炮弹将乌桓族兵连人带马轰成渣之后,再也不为儿子的选择惋惜,恰恰相反,伴随着九门威武将军的齐声怒吼而大发感慨,声称自己已经老了……

    “启禀黄将军,西南五十里外确有一个乌桓部落,不过,据侦察,部落内地乌桓人似乎正在收拾器物,看样子打算连夜撤退!”

    收回思绪,黄忠拍了拍马头,“立刻联络21龙骑师前来围剿,24龙骑师从旁协助,绝不能放跑一个乌桓人!”

    令下,短短半个时辰,乌桓部落内的族人仍在埋头收拾家当的时候,一片黑云已悄然覆盖过来……火光、刀光,浓烟、鲜血,马嘶、哀嚎,整个乌桓部落仿佛煮沸的开水,翻腾着、滚动着,直至人间蒸发。

    面对此景,黄忠却在想着另一件事,“或许义儿说得不错,再过个十年八年,刀枪这等近战兵器都将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正是仍被大部分人忽略的作战器械。  威武将军、神武将军,主公也许真如民间传闻那般,乃是天神转世啊!”

    ※※※※※※

    北方草原狼烟四起,而大汉朝的中原地域却迎来了难得和平。  兖州、豫州没有了战火的袭扰,连盗贼也难得的销声匿迹,生活似乎在一夜之间回到了五十年前。  失散的亲人一点点寻找聚集,逃难逃荒地百姓陆续返乡,曾经千里无鸡鸣地肥沃原野上又一次出现了勤劳的足迹,甚至连结各大城池地官道上,许久未曾出现的商队再次急驰起来,带来了青州海盐,带来了辽东布匹,带来了冀州农具,也带来了幽州新政!

    虽然各大诸侯把持下的官府不希望人口流失,但面对缺少各种物资的残酷现实,也只能默许北方商队携带流民离去。  每每看着治下百姓十步一回头的离乡远行,心系百姓的官员无不悲痛落泪,可无力的他们除了默默祈祷别无他法,“走吧,或许北方真的是世外桃源,有房有地,吃饱穿暖。  只是请不要忘记——你们的根始终在这里!”

    未雨绸缪一向是政务院的长处,随着战事捷报频传,幽州草原的安定指日可待。  于是,招收培养牧民提上日程,成为眼下最急迫的工作。  陈群与赵胜经过反复协商,制定了一套方案,先行聘请轲最部落有经验的牧民传授幽州本土牧民放牧经验,借以形成骨干,然后再慢慢指导新招收的有放牧饲养基础的流民,从而形成由官府掌控的牧民团体。  由此,才出现商队南下招收流民的举动。

    兖州东平国寿张城,一匹快马飞速穿过北门,沿着大街狂奔,一路鸡飞狗跳,不知撞翻了几人,掀翻了几个小摊,可是人们不敢口出怨言。  马蹄声一直延续到州府门外,马上骑士不待马停便飞身下马,狂奔进府。

    府内,曹操正在捧着一本细作千辛万苦偷运出来的手抄版《三十六计》看得不住点头,直到马蹄声起,才意犹未尽的放下书,皱起眉头向外望去,“何事如此慌张?”

    卫兵在门外回禀道:“主公,幽州密报!”

    “嗯?快拿进来!”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