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烽 >

第689部分

天烽-第689部分

小说: 天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人的话罢了,身后名而已,何须在意?只要百姓感念,就是最好的奖赏!”面对高勇的提问,贾诩选择用之前时常听到的高勇之语作答。

    “妙,自问自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谁人又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驾!”双腿控马疾驰如飞,这一刻,高勇仿佛彻底摆脱了桎梏,真正的轻装上阵。

    望着高勇的背影,贾诩突然心有所感,似乎已能预想到将要发生的事。没有保守势力的制肘,革新的步伐将会加快,高勇将一展心中所学,历史将进入新纪元。

    ※※※※※※

    离开高勇控制下的地域,刘协仿佛脱胎换骨一般,有了重生的喜悦。步伐轻快,神情盎然。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表情中,终于出现了笑容,发自真心的笑容。看着这样的皇帝,荀彧不知该如何感想。生于帝王家,幸或不幸?至少,眼前的青年是不幸的,从出生那一刻起,经历了太多不该这个年龄承受的事,而更残酷的是,历史赋予了他承担的责任,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权利,真正的孤家寡人!或许正是这一点,才促使自己下定决心辅佐到底,因为此时的皇帝竟与当年的高勇有着某种共同的气质。

    “时间紧迫,荀公,高勇的话可是真的?只留给朕四年时间?”快乐过后,刘协不得不面对现实。

    荀彧微微点头:“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信守承诺,从不食言。而且,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判断,他也有这份能力,曹操的十余万兵马看似雄厚,却因钱粮不济,撑不得多久。而孙策偏居一隅,守成尚且不足,何能提供助力。”

    刘协沉思片刻,眼露精光道:“如此说来,只有想办法联合益州,使荆益联成一体,才有抗衡的体魄。而曹操、孙策则是拳脚,与高勇厮杀的主力!”

    平氏位于胎婴山东北向,乃义阳、比阳、湖阳三县的枢纽要道,以前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却成为三不管地带。刘表部曲驻足于湖阳,高勇兵马止步于湖阳,至于义阳则在黄巾、曹操、刘表三方势力的纠结中成为混乱之地。

    “三不管地带?”刘协惊呼,以前有李郭保驾,而后是高勇,虽说无法调动一兵一卒,却也时刻数千人护卫。可眼下,刘协凄凉的环顾左右,才感觉到势单力孤的窘迫。

    “皇上不必担心,臣已经派人联络湖阳兵马,大约六七个时辰后即可抵达。皇上可选择进入平氏暂歇,或者干脆隐入胎婴山等待。”杨琦宽慰道。说实话,他也感觉到有些害怕,身边虽有近百名死士,可当真遇到山贼土匪,只消三五百人就足以将自己这队人马留下。

    听到二人对话,荀彧反而淡然道:“天命注定,无需强求,该来的终究会来!”

    或许是应了这句话,在即将踏入平氏县境的时刻,一标人马突然冲出密林封堵了前后道路,为首者舞刀高呼:“劫财劫色戒吃食,给个痛快话:留财还是留命!”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七章 建安元年(12)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七章 建安元年(12)

    无助的看着前后近三百劫匪。刘协、杨琦等人心中俱是一沉,几人交换眼神,虽然流露出不甘之色,可猛虎架不住群狼,几十名死士群殴的话,绝对不是这伙劫匪的对手。即便取胜也必将损失惨重,接下来的路途又该如何走完?

    杨琦心中暗骂倒霉,硬着头皮上前道:“诸位好汉,我等不过是行脚商人,昨日才被另一路好汉寒暄,身上着实没有什么钱财。”说着,杨琦示意身后几人拿出包裹,掏出口袋,方便劫匪检查。“东西都在这里了,一些干粮,钱货却是所剩无几。还请诸位好汉手下留情!”

    “留你个头,乖乖的把东西都交出来,惹大爷不痛快,把你们都咔嚓喽做人干!”首领蛮横道。

    杨琦无奈,只好交出一切物品,反正过段时间荆州军赶来。都能拿回来的。对此,刘协、荀彧也是一般想法,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这群劫匪打劫,毕竟对于刘协来讲,这样的经历从未有过。

    劫匪头子看着手下搬运来的一小堆东西,翻翻这个,打开那个,嘴撇的老远,眼见着怒气愈盛。“就这么点?”首领冷冷的扫过众人,嘿嘿笑道:“把衣服脱光,老子倒也看看是不是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私藏钱货!”

    “好汉,这??????”想到皇上就在身后,让皇上脱光衣服,这个人谁也丢不起啊!杨琦不动声色的上前一步,想要劝阻。

    谁想,首领眼珠一瞪,抬起就是一脚,“他娘的,这什么这?找死就吼一声!你们几个脱,别耽搁时间!”

    霎那间,几十人几乎同时围拢在刘协身边,连荀彧也面露怒色,握紧剑柄随时应战。恰与此事,一个小贼急匆匆跑到首领身旁耳语数声,首领脸色微变,扫一眼准备誓死抵抗的几十人。冷哼道:“算你们走运,有朋友看中你们的身手,现在给你们个新选择,跟着老子我走,还是死在这里!”大手一挥,树林中再度出现几十名手持弓箭的贼寇。这一下道路中央的人彻底没了脾气,包括死士在内,都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弓箭压制,他们或许还能杀出一条血路,可有了弓箭,谁也不能绝对保证皇帝的安全。

    刘协面色难看,急忙望向杨琦。杨琦微微摇头,又向南边瞥了一眼。刘协心领神会,暂时压下焦躁的心情。

    看到如此反应,首领嘿道:“看来你们还算识相,走吧,几个时辰就到!”于是,在二百余劫匪的押送下,这伙人不得不走上另一条小路。而在众人启程之际,杨琦趁人不备悄悄留下了记号。

    “渠帅真是。干嘛要这帮没用的废物,吓一吓就傻掉,能打仗吗?”首领嘟囔道,声音不知不觉被耳朵灵敏的荀彧听到。

    “少主,这伙贼不简单啊,刚才提到了‘渠帅’二字,此乃当年黄巾贼惯用称号。看来这一带有黄巾余孽出没并非虚言,彧一直以为是曹操背后推手,看来实际情况比预想的更加复杂。”荀彧低声道,看得出这些人当中只有他仍算镇定,哪怕周围保护的死士。

    刘协神色复杂,叹息道:“先帝遗患,汉室江山危若累卵,荀公,难道天意不可违?”

    荀彧无语应答,这句话是当年高勇最常讲的。民意即天意,汉室失了民意,自然得不到天意眷顾。“高勇以前曾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先帝的一些做法确实欠妥,才导致民心失尽。不过,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少主励精图治,还是有机会的。天道不公,天道致公,全在‘民意’二字上!”

    刘协知道荀彧在劝谏,心中感动,“是啊,以前少不更事,觉得只要一句话必能万民归心百官臣服,如今方才知晓,失民心易。得民心难。高勇花费十余年时间,也才勉强笼络住百姓的心,其余乡绅、世族、门阀中仍大有反对者,看看那些秘密送进洛阳的书信,虽然他们心怀鬼胎,却也在告诉朕一件事,高勇尚未能一手遮天。”

    荀彧点头道:“此点正是高勇的软肋,也是他不得不沉淀下来清理内部的原因。弘农事件不过是个开头,将王信调来洛阳绝不是心血来潮,下一步十有八九是由王信主导,毕竟高勇真正信得过、又不会受到世族、门阀影响的只有寥寥数人。然则一旦高勇将内部清理完毕,那么留给少主的时间将少之又少。”

    刘协苦笑:“机会稍纵即逝。高勇身边有王信、孙泰、魏明、秦风等一众心腹,可朕的身边呢?除了杨卿、荀卿就再也没什么其他人了!”

    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过去了,小路终有尽头。然而,很不幸的是,小路的尽头已经有人等待。二百余骑兵,两千余步卒,清一色的精良装备,再出现在下路尽头的刹那,一众山贼登时面如土色。杨琦、刘协、荀彧却是同时大喜,来着正是荆州军,看那旗帜,应该是荆州别驾刘先。

    无需辨别。刘先一眼认出了这队人马中间位置的几十名荆州死士,还有一身商人打扮的杨琦。“杨琦安然无恙,想必皇上也毫发无伤,这群贼寇也真有趣,居然就这么裹挟着穿山越岭,难道他们就不怕杨琦趁乱逃跑?”十分不屑的扫一眼贼寇,刘先抬起手道:“刘武卫,趁敌人慌乱之际杀过去吧!保护皇上是第一要务,先干掉那些弓箭兵,其他的自行处理。”

    武卫将军刘磐领命而去,在贼寇转过山丘的刹那。指挥兵马冲杀过去。面对这些缺少战阵锻炼的贼匪根本不必列阵厮杀,二百骑兵当先杀出,隆隆马蹄声好似春雨前的滚雷激荡人心,在如今缺少战马的中原,二百骑兵已经是一支相当强大的力量了,突袭千人军兵不在话下,何况眼前区区二百余人。

    刘磐双眼微睁冲在最前,战马奔腾中手起刀落,将走在头里的贼寇劈的身首分离。二百骑兵似虎入羊群,瞬间斩杀出一条血路。此时,号声才阵阵响起,山路外面列阵的步卒随之包围上来,意图将这股贼寇一网打尽。

    杨琦眉梢一跳,听到这熟悉的号声,登时激动起来,“少主,援兵到了!”紧接着一声令下,死士迅速缩成一团,不顾一切的保护皇帝安全。说来只怪匪首只想着保全实力不愿与这群人拼命,否则何以仅仅是包围,连兵刃都没收缴。眼下乱起,顿时成了进退两难。

    贼首一边吼叫震慑队伍,一边急忙冲到前面,打算看看究竟。可是刚跑出十几丈,就被突然出现的骑兵吓了一跳。“他娘的,官军来了,快撤!”这家伙倒是十分光棍,看到官军骑兵二话不说掉头钻进林中。没了领导,山贼顿作鸟兽散。还未等杨琦反应过来,周边已经空无一人,二百多山贼跑了个流干净。直到此时,才看到荆州骑兵飞速过来。

    “何人是杨右监?”刘磐端坐马背问询道。

    杨琦跨步上前,“在下便是,请问阁下是??????”

    刘磐闻言立即翻身下马,“在下武卫将军刘磐,奉命前来迎接皇上!”

    “大善!”杨琦大喜,急忙引领刘磐叩见皇帝。多余的话不加表述。无非是君君臣臣的假话罢了。不久,刘先赶来拜见,听闻一路上的艰辛,顿时泪如雨下,恨不得早生数年报效国家。稍事休整后,千多人的队伍才开始启程返回湖阳。

    “刘别驾,这条路是通向哪里?难道不走平氏了?”看到队伍竟然转头进山,杨琦大感疑惑。

    刘先解释道:“杨右监莫担心,只因近来平氏附近出现几股颇有实力的贼匪,甚至一度窜到湖阳附近打劫村舍,为了皇上安全,才不得不走桐柏山这条路。而且,临来时,先已经下令湖阳驻军到桐柏山西南迎驾,差不多明天这个时候就能抵达湖阳了。”

    听闻此言,刚刚喝饱米粥,胃肠温暖的刘协不禁问道:“平氏竟如此混乱?可朕一路南下,发现无论是北边还是南边,都是兵精粮足,为何不肯出兵清剿?”

    刘先苦笑:“皇上有所不知,平氏不仅是贼匪横行,还是黄巾余孽的巢穴,甚至豫州也参与其中。年初时,刘州牧曾派兵清剿,结果五千兵马竟然没能进入平氏,就被几股贼匪联合逼退。甚至其中出现一支神出鬼没的骑兵,十分嚣张狠戾,一昼夜连续袭杀四支辎重小队,迫使大军无功而返。”

    “骑兵?”刘协倒吸凉气,“朕看卿家手下也才堪堪二百骑兵,难道那匪寇竟有更多战马?”

    刘先道:“此事透着蹊跷,谈起战马,自高勇攻取凉州后,中原战马就几乎断绝了供应,只能依靠羌族经由汉中贩卖,如今汉中张鲁战败,中原战马再无出处。然而这股骑兵来去无踪,作案手法与高勇麾下的龙骑兵极其相似,却又稍有不同。至少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支骑兵也有可能是曹州牧手中精锐虎豹骑!”

    刘协的脸色微变,“曹州牧也参与其中?”

    刘先道:“十有八九。故而臣下才选择桐柏山这条路,因为平时内鱼龙混杂,一旦被有心人查知皇上行踪,必将带来隐患。”

    这支兵马迅速钻入桐柏山,仿佛害怕什么一般。却没有发觉到自身的一举一动,都在几双眼睛的监视之下,其中便有那位逃跑的匪首。

    “嘿嘿,看到没有,那个什么将军居然向队伍中最不起眼的人下跪叩拜!”

    “是啊,首领看的真准,那个年轻小子肯定不是一般人!”

    “还好当初没有硬拼,否则咱们还真有危险。去看看弟兄们损伤如何,再派人禀告大帅,就说咱们这边发现了一条北边来的大鱼,请大帅速下决断。说不定这一次咱们能捞到不少好处呢!”

    这边知耻而后勇,另一边同样发现荆州军行踪的眼睛则冷静的观察片刻后,才悄悄隐身树丛。不多久,一匹快马飞速向西奔去。

    行走在桐柏山中,典型的南方地形风貌呈现眼前。山不高,却绿意盎然,溪水潺潺,鸟雀虫鸣,说不尽的秀美宜人。欣赏着陌生的环境,荀彧不由自主的将之与北方的景色对比。一方细腻,一方粗犷;一方秀丽,一方壮美。就如同南方人与北方人的性格,当然此事还没有明确的分类。不过,从接触中,荀彧多少能够感觉出两地人的行事作风和性格。北人多粗犷豪迈,南人细腻多思,两相比较,荀彧也说不上究竟哪个更好。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南人的体魄,绝对比不过北人。单单这保护左右的二百余骑兵,就绝对不是同等数量的北方骑兵的对手。

    “刘武卫,为何骑兵仍使用长剑作战?也不曾配备弓弩,如此岂不是浪费了许多战力?”忍不住,荀彧还是决定问个究竟,是荆州军能力不足,还是其他原因。

    刘磐恭敬回道:“此乃多种因素决定,其实荆州军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仿造龙骑兵专用的马刀,可惜镔铁始终不过关,打造出来的马刀质量太差,故而才不得不延用长剑。至于弓弩,荀司徒有所不知,荆州出产的弓弩曾经冠绝大汉,无论是质量还是射程均属上乘。然而自从辽东产弓弩出现后,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如今荆州军上下唯一能够与高军弓弩抗衡的就只有床弩了。说来也不怕司徒笑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