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匡政之路 >

第121部分

匡政之路-第121部分

小说: 匡政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堵不如疏。首都离家千里之遥,两人又不能时时陪在nv儿身边,所以还不如把事情挑明,再好好jiāo待nv儿,有些事情当做,有些事情不当做,看人不能太盲目,要看仔细。

可问题是那个十八年前在手里让他惊喜jiāo加的小家伙;那个总是跟着他屁股后面,脆脆地叫爸爸的小nv孩;那个骑在他肩上,摆着手说我长高了的小丫头;那个梳着两个小辫子,一会生气不理你,一会又嬉皮笑脸在你面前撒娇的小姑娘;那个一天不见就想得慌的心肝宝贝就要成为别人的宝贝了?

想到这里石建国眼睛不由发热,鼻子不由发酸。

傅明yù感觉到丈夫的心情,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这两天我们再仔细看看,可不能让这小子骗了我们家囡囡。”

石建国把烟头掐灭,嗯了一声。傅明yù心里也是纠结万分,最后喃喃地说道:“我们的nv儿长大了。”

第二天苏望一早便开着车到首外,接上石琳一家子便直奔八达岭。沿着国道一路向西,路上很堵,huā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八达岭脚下。

找好地方把车停好了,苏望背着背包便领着石琳一家三口向售票处走去,他先让石琳领着父母亲去那个所谓的博物馆转一圈,自己排队去买票。等三人逛完回来,票也买到了。

检票口的瓮城里非常热闹,卖纪念品的小贩对着中外游客热情地叫卖着,什么小玩意都有。苏望带着石琳一家慢慢转着,看有啥好东西可以买。苏望很快被一个小摊给吸引了,那里挂着六七十年代的红星军帽,还有máo主席纪念章、长城小模型等等很有特sè的小纪念品。

苏望准备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xiōng章,他翻过来翻过去看了看,觉得做工还行,叫价不过三十块钱,还值得买。刚准备跟摊主讨价还价,就听到旁边叽里咕噜地有人在说着什么,语速很快,像是在吵架,不过细细一听,不正是自己在学习的德语吗?

苏望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牛高马大,金发碧眼的外国佬,二十多岁,一副标准驴友打扮,正拿着一顶红星军帽在跟摊主说着什么。可怜摊主勉强可以对付几句英语,这德语就彻底抓瞎了。

苏望自告奋勇地上去跟鬼佬叽里咕噜聊了几句,知道这位叫弗林斯的德国佬对这顶很有中国革。命风格的军帽很感兴趣,想掏钱买下来,而且还打算买一个红袖章,可他不知道多少钱,所以比划了很久。

苏望跟这个弗林斯聊了几句,知道这位走南闯北的家伙多少知道一点中国旅游景点的猫腻,不想当冤大头。可是你语言不通怎么砍价?苏望只好忍着笑跟摊主聊了几句,死命地往下砍价,而且是把自己要的东西也合进去一起砍价,砍得摊主面无人sè。

最后那个摊主吃准了弗林斯不懂中文,对苏望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你要的xiōng章我算你便宜一点,十块,这外国鬼子的东西你帮忙抬一抬。”

N***现在想起我是中国同胞了,刚才还不分种族、不分肤sè地宰féi羊,这会你知道攘外必先安内了。苏望笑眯眯地答道:“现在我和这个老外是同一个身份,都是游客和买家,立场一致。而且你报出的价格我会如实跟这个老外说,买不买不在我而在他。”

接着苏望跟弗林斯叽里咕噜说了好一通,他直摇头,然后说出他能接受的价位。苏望如实地翻译过来,与摊主jiāo涉了一会,终于把价格谈定。

摊主不是很情愿,仿佛亏了血本一般,一边嘟囔着收钱一边jiāo货,临走时还瞪了苏望一眼,用目光把这个汉jiān走狗轰杀了N多次。弗林斯很开心,拿着军帽便戴上了,然后还在那里摆出姿势,请苏望帮忙拍照。

苏望一边帮忙拍照一边暗自敬佩这位老外的强大,这么绿的帽子你也敢戴,真是无知者无畏。

苏望向弗林斯介绍了在旁边一直观看的石琳一家。这位老外大呼小叫地对石琳母nv的美貌大加赞赏一番。不过苏望估计,这里面恭维的成分比较多,毕竟很多老外的审美观念跟中国人是截然不同的。只是石琳听后脸红耳赤,嗯,她也是能听得懂部分德语的,只是刚才没有站出来而已。

弗林斯邀请大家一起爬长城,苏望和石琳一家也希望路上多个伴,便欣然答应了。

在往北一楼爬的路上,石建国不由问苏望道:“苏望,你刚才怎么偏着老外,不向着我们中国人自己呢?”

苏望不由一笑:“叔叔,你不知道这旅游纪念品的水有多深?而且如果不赚钱,摊主真的会卖给我们吗?我是帮理不帮亲,一味地强调所谓的中国人帮中国人自己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而且我的国家和民族感还没有廉价到这个地步。”

huā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爬到了好汉坡,苏望忙着给石琳一家人拍照,弗林斯则站在墙垛上大声高叫,一会喊我是飞鸟,一会喊我站在世界之巅,总之是又蹦又跳,闹腾地让工作人员很是紧张。

往下走的时候弗林斯突然对苏望道:“其实古代的中国不应该修建这条长城。”

苏望不由问道:“为什么呢?”

弗林斯指着长城道:“因为站在这条长城上都会给我带来无比的自豪感,征服一切的自豪感。如果我是北方游牧民族,我每年都会入侵一次,然后每年都可以享受一次这样的自豪感。”

苏望有点无语,老外的思维还真是独特,可是又有点令人深思。

第二天又在故宫玩了一天,傅明yù和石建国终于要回去了。傅明yù拉着石琳叽里咕噜说了半天,可以说是千叮嘱万嘱咐。石琳很认真地听着,然后轻声地说着些什么。

石建国从出发到火车站都一直盯着苏望,盯得他有点发máo,最后石建国才趁着傅明yù、石琳母nv俩不注意时递过来一支烟,悠悠地说道:“苏望,我觉得你是个有担当明事理的男人。青年人谈恋爱很正常,我们也不会过于反对,只是希望你知道轻重。一切等石琳毕业以后再做决定,好不好?”

“好的叔叔,我向你保证。”

石建国点点头,“我记住了,你这是以一个堂堂正正男人的名义向我做得保证。如果我发现你对我nv儿有半点不轨,我不管你有什么背景,都会跟你拼个你死我活。”

苏望凝重地点点头:“叔叔,我理解你做为一个父亲的立场,我会遵守我的诺言,最后的决定由石琳来做,不管与否我都接受。但是我会尽一切努力去光明正大地争取属于我的幸福和未来。”

石建国看了苏望很久,最后沉重地点点头。

把石琳送到首外附近,一直默不作声的石琳突然开口道:“苏望,你现在还不算我的男朋友。”

苏望笑了笑道:“我明白,不过我会继续努力。”

“那我就看你的表现了。”石琳留下一个倩影,不一会就消失在人行道上。

回到宿舍里,苏望收到一个好消息,一直悬而未决的一件事终于解决了。张三泉主持的第一基金会一直都没有注册成功。他跑了县里和地区,民政局推给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又说这不是金融机构,属于民间慈善机构,便一脚把球又踢给民政局。

张三泉跑上跑下忙碌了半年也没个结果,只好让苏望去想办法了。苏望咨询了一下业内权威人士,了解到目前国内慈善基金组织的确很敏感,而且处于模拟两可的边缘地带,很容易留下把柄和后患。苏望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路子,都没有很完美的解决办法。最后还是在于久南的提醒下,决定在香江注册一家慈善基金组织,披上一件马甲,再进行定向捐赠,迂回一圈。

而且香江这种类似的机构很多,相关的制度体系也很完善,相应的人才也比较多。加上它的金融市场很发达,基金会还可以进行稳健投资以求增值。于久南向苏望推荐了几个信得过的机构,到时注册好jiāo给这些专业公司进行管理就好了。

只是这其中的手续很繁琐,少不得又要麻烦在香江趟出一条小路的于久南。在他的帮助下,第一基金会终于在香江注册,资金通过合法的途径七转八转终于转到香江银行账户上,托管公司也终于被确定下来了。总之,一切还算圆满地解决了,第一基金会不再由个人和企业的名义向麻水镇捐赠了,而是直接由这家基金会进行定向捐赠了。

第一百五十章纷纷扰扰世上事(一)

第一百五十章纷纷扰扰世上事(一)——

第一百五十章纷纷扰扰世上事(一)

这天苏望接到戚元媛的传呼,苏望想了一会还是决定给她回个电话。

戚元媛客气地跟苏望说,有事情想请他帮忙,所以还请今晚chōu空到郎州驻京办来一趟。放下电话苏望便轻轻叹了一口气,琢磨了一会还是决定去。

晚上到了郎州驻京办,上了酒楼来到服务员所指的包厢mén口,听到里面有个很淳厚的男声在说道:“小戚,接下来我们该去哪里呢?”

“郑专员,长城、故宫、清漪园、十三陵、jī鸣山我们都去转了一圈,首都的风景名胜也就这几个了,接下来几天我们不如找几家会所俱乐部玩玩,听说里面的活动很丰富。戚主任,听说翡翠宫、聚龙山庄很出名,不知方不方便?”一个略尖的男声chā话道。

“郑专员,曹市长,我想想办法,只是这翡翠宫、聚龙山庄我可不敢打包票,不过没关系,其实里面的活动大同小异。”戚元媛柔声说道,还带着一丝嗲意。

苏望敲了敲mén,叫了一声戚主任。里面顿时寂静下来,戚元媛回应道:“原来是小苏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进了包厢,戚元媛满脸风地介绍道:“这位是行署的郑副专员,这位是郎州市的曹副市长。”

féi头大耳的郑曙光与苏望一边握手一边亲切地说道:“小苏同志是我们郎州的人才,郎州的建设就要靠你们了。”

瘦长的曹振华则皮笑ròu不笑地说道:“小苏可真是年轻有为呀。”

坐下后郑曙光面带微笑,很有气势地说道:“小苏能够到首都学习进修,这是难得的机会,希望你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学习,学成后为郎州建设添砖加瓦。”

接着他话题一转道:“首都我们国家的心脏,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来首都,看到这里日新月异,很受鼓舞啊。我们国家正处在大改革大发展的阶段,我们要以此为动力,以首都为榜样,更好更快地建设郎州。”

曹振华连忙接言道:“郑专员说得极是,我们这次到首都考察了一圈,不仅深受鼓舞,而且受益匪浅啊。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也给了我们压力。但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会以更饱满的jīng神,更足的干劲去建设郎州。”

不过他说话的时候大部分的目光放在郑曙光的脸上,看到郑曙光脸上lù出赞许的笑意,曹振华脸上更是慷慨jī昂,好像恨不得马上就投入到轰轰烈烈地郎州建设中去。

苏望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什么意见。戚元媛扫了一眼三人的表情,笑着说道:“是啊,有郑专员和曹市长这样有干劲、有知识、有能力、有魄力的领导,我相信郎州也会像首都一样日新月异。小苏,现在有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帮忙。”

“戚主任,你请说。”

“郎州市的江南经济开发区现在正式改名为郎州市江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得到省级开发区的批复。地区的意思是借着这股风再接再励,向国务院部委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听完戚元媛的话,苏望有点内嫩外焦的感觉。就郎州市江南开发区那个鸟窝比厂子还多的样子,省里能给一个省级开发区的名额和编制,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郎州有部分人居然还想着再上一个台阶,是说他们雄心勃勃好呢还是说他们异想天开好呢?

郑曙光这时换上一副很严肃的神情道:“小苏同志,地委和行署准备把江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郎州地区经济建设的火车头和发动机。因此江南经济技术开发区能不能上国家级对于我们郎州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说到这里郑曙光语气转缓道:“小苏,你是郎州人,更是郎州培养出来的干部和人才,在家乡需要你的时候就应该tǐng身而出,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为组织排忧解难。”

看到苏望还在那里沉yín不语,曹振华凑过来,那是那副皮笑ròu不笑地神情道:“小苏,听戚主任说你很有本事,在首都这块很有路子。现在是组织考验你的时候了,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戚元媛也凑过来道:“小苏,如果你觉得实在难为情,不好意思张口,不如把你的朋友请到我们驻京办来。我年纪大了,也不在乎这张脸皮,为了郎州建设也豁出去了,求人的事我来做。而且届时郑专员和曹市长代表的是我们郎州组织,你朋友多少会给些面子,到时应该会有所效果。”

苏望心里不由冷笑一声,这个nv人不简单,不仅想从自己身上捞些关系路子去,还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好人都让她当了。

苏望盘算了一下对郑曙光和曹振华说道:“谢谢郑专员和曹市长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尽力去争取,先到处跑跑,把申报的关键人物和关系先理顺。”

郑曙光连连点头道:“好,我就知道苏望同志是个明事理,值得组织信任的好同志。你尽心去跑,费用什么不用担心,只要能够让江南开发区上国家级,让郎州经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一些代价我相信地委和行署还是愿意付出的。”

曹振华坐在那里不言语了,一双眼睛滴溜溜地直瞄着苏望,不知他在盘算着什么。戚元媛闪过一道失望的神情,不过很快恢复正常,又风情万种地一边跟郑曙光说着话,一边招呼着服务员赶紧上酒菜。

苏望推辞留下来吃饭,说晚上就约几个朋友出来聊聊,抓紧时间先mōmō底,然后在郑曙光的赞许声中离开了。

找到一座电话亭,苏望翻开电话小本子,找出詹利和上次留下的家里电话,直接就拨了过去。

“詹书记,你好我是义陵的苏望,对,对,是的。我有件事想向你打听一下。今天驻京办的戚主任把我找去了,地区的郑副专员和郎州市的曹副市长给我安排一个任务。郎州市江南开发区准备申报国家级开发区,郑副专员和曹副市长想让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