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164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164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进是死。

后退也是死。

既然这样,还不如先将这些隐伏于队伍中的匈奴人揪出来,先报了妻儿被辱、家园被毁、财帛被抢的仇恨。

一个苍苍老者伸出颤颤巍巍的手,一把扯住身后匈奴兵的腰间皮带,然后两只手死命的扣住了对方的腰间肋骨。

“找死?”蛮横的匈奴兵一瞪眼,腰腹一发力,顿时将老人推翻在地。

老者本就虚弱,被一下推倒于地,身上骨头立时断了几根,哀哀的呻吟几声,眼见着是活不成了。

匈奴兵脸上,掠过一抹残酷的兴奋,只不过,还未待他兴奋劲过去,头上便遭到一记重重的锤打,不知是谁,将一块石头扔了过来,将他脑袋给开了瓢。

冯唐还活着。

燕人疯了,一个又一个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均不要命的将身边的匈奴人压倒于地,失了命根的匈奴人只顾着盯紧四岁的小冯唐,却全没能顾及到身侧还有三个成年的燕人男丁在虎视着他。

几枝断箭深深的扎进匈奴人的腹腔,让他不仅胯下喷涌出了鲜血,就象嘴里也同样涌出了一阵阵的污血。

“拼了,砸死那些匈奴蛮子。”不知是谁,在人群中爆发了这么一声叫喊。

整整的一万余的燕地百姓,带着对这个乱世的无尽控诉,悲壮的转过身,向着身后的匈奴骑兵反扑了过去。

他们步履蹒跚,他们没有武器,他们甚至于还最基本的刀剑都不会使用。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一步步的冲向毁了他们家园,还要将他们最后的生命也夺走的匈奴人,这几个月来,匈奴人对燕地的劫掠终于在这一刻逼迫的燕地百姓绝境反抗。

人与人之间,所谓的高低贵贱,所谓的部族优劣,其实均不过是一句空话,一个妄言罢了,当被压迫者反抗时,就是最高高在上的强者也会感到害怕。

“杀了这些杂种,杀了这些吃里扒外的贱民!”匈奴骑军将校在声嘶力竭的呼喊着,试图收拢散乱的部队,方才,他们太大意了,本以为只要夹杂在燕人队伍中间,就能出奇不意的杀至秦军阵前。

而现在,当燕人突然反扑时,匈奴人才发现,大匈奴的勇士们赖以成名的迅速优势,在人群之中完全没有发挥的空间。

凭着自身的强悍。

这些身陷包围之中的匈奴勇士可以杀掉一个、二个、三个甚至更多的燕人,但最终,他们也会因为力竭而被更多的燕人扑倒。

甘勇、马金目睹面前的这一幕,胸口如有一团火正被点燃一样,这一刻,他们只觉得,面前的这群象绵羊一般的燕人,不再是陌生的人,而是他们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

“兄弟们,杀上去!”

“兄弟们,去助燕人兄弟们一把,将匈奴人赶回草原去。”秦军将卒叫喊着,一个个跃出营垒,他们的身影渐渐的与燕人融合到了一起。

第三百十一章 联军主帅

匈奴人呆掉了。

习惯了在草原上追逐黄羊的他们,从不曾想过,象燕人这样两只脚的羊,竟然会有一天瞪着血红的眼珠子,不顾一切的朝放牧者扑过来。

一个匈奴兵被踩踏倒地。

又一个匈奴什长不幸的成为燕人反扑的牺牲品,这个手中沾染了不知多少燕人性命的膘悍凶汉,先是眼睛被不知哪个妇人用发髻刺的血流满面,然后,大腿处一阵阵的疼痛告诉他,下面的兄弟也被暗算了。

“射杀,全部!”

须卜浑已经快要气疯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却因为一枚不起眼的小棋子的异动,而变得面目全非。

在燕人的后面,抓住机会的秦军发动了自被围以来的第一次反攻。下定决心的甘勇几乎将全部的预备队投入到了这场悲壮无比的进攻中,马金自告奋勇,率秦军一部冲在最前。

凭着一股子血性,绝望之下反扑的燕人在将隐藏在其队伍中的匈奴人悉数杀死之后,又向着匈奴主阵的方向前冲了一百余步。

可惜,这次的决定错误无比。

须卜浑在冷笑之余,已经早早的命令一队队骑兵拉开距离,在正面的弓箭手开始抛射密集的箭矢,而在两翼,匈奴轻骑兵也开始加速,试图绕到燕人的后面,将这些敢于反抗大匈奴的两脚羊一个个杀死。

冯唐夹杂在队伍之中,茫然的不知该往哪里去。

在一次次的冲撞之下,他再也感受不到母亲温热的气息,同样,也看不到幼弟在母亲怀中挣扎哭喊的声音。

“阿娘。你在哪里?”冯唐哭喊着,无助的将泪眸投注到身边的人那里,可是,陷于绝望亢奋下的燕人这时只顾着将匈奴人杀死,再杀死,又哪里有心思去关注一个孩子的渴望。

不知不觉。

冯唐落在了下面,在一场大踩踏里面。一个四岁的幼儿没有被撞倒踩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如果解释的话,唯一可以解说的,就是人性的光辉。

“该死的,快回来。不要再往前了。”马金急声呼喊,与缺乏经验的燕地百姓不同,久经战阵的他在出击了一会之后,即察觉到了匈奴人的异动。

马金的呼喊。

淹没在了燕人绝望的呐喊声中,被压抑了许久的燕人用一种大无畏的勇气,手无寸铁、肩并肩的迎着匈奴人而去。

生命。

只有一次。

如果可能的话,谁都想活下去。可是,当发现卑恭屈颜奉献出一切之后,依旧不能保全性命,这一刻燕人心中,积累了多日的愤恨让他们失去了理智。

“嗖,嗖,嗖嗖——!”

匈奴人的箭雨当头而落,箭矢在到达最高点之后。以加速度猛然掉头向下,身上毫无防护的燕人就算发现威胁,也只能眼睁睁的瞧着箭矢落下来。

噗。

一个面部中箭的中年汉子踉跄了几步之后倒地,尽管他的手中,还持有从匈奴兵那里抢来的一把青铜刀。

“大哥!”

身畔,一个面容有些相似,年轻更轻一些的燕人悲呼一声扑在中年汉子身上。在一阵忙乱之后他才发现,亲人已经没了声息。

年轻汉子从兄长手里抢过战刀,大叫着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射杀那个不知死活的杂种。”对面,负责指挥弓箭手作战的匈奴千夫长冷峻的脸上。现出一抹残酷的笑意。

在二百步以内,匈奴人的射术几乎可以用百发百中来形容,同时,燕人的两只脚的速度在匈奴射手眼里,缓慢的和黄羊没有办法相比。

兄死弟继。

当年轻汉子瞪着不甘的眼睛,身中六、七箭挣扎着倒下时,燕人前冲的势头终于停滞,仅仅一刻钟的功夫,就有近四千燕人死于匈奴人的密集箭雨下。

血性。

能够支撑一时,却无法支持长久。

“快走。”马金大呼一声,他已经顾不得再招呼前面不听话的燕人了,在两翼的匈奴骑兵马蹄声靠近之前,他必须回到自己的阵垒跟前。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杀!”出击的秦军将卒齐声高喊,与此同时,甘勇也率领了一支弩兵部队前出接应。

冯唐很幸运。

当他被一双大手坚实有力的夹在胁下时,一种安全感从他幼小的心里滋生,秦军——,这是冯唐在炫晕过去之前,听到了最后一个词。

燕人的反击以惨重伤亡而终止。

一万二千余燕地百姓,追随着马金等人回归秦军营垒的,只有不到一千七百余幸运儿,整整超过一万的燕人在这场绝望反击中死去。

不过,匈奴人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

本来埋伏在燕人行列里面,试图偷袭秦军的一千名匈奴精壮士兵还没有上到真正的战场,就冤死在了燕人的濒死一击下。

而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一千匈奴精兵要想对付一万余百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须卜浑终于为他的狂妄自大付出了代价。

滦河一线。

秦军诱敌部队在浴血奋战,须卜浑在震怒之余,不顾一切的下令将燕地的生力军调往滦河,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这支给他带来耻辱的秦军,还有那些逃跑到秦军营垒后面躲起来燕地杂种。

须卜浑不是冒顿。

他的眼界,只局限在滦河这一小块的战场上,如果他能够再把眼光看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秦军已经从三个方向如猛虎扑食般的挤压过来。

在易水的南岸。

由秦、楚、魏、常山等多国组成的联军部队约七万余人,在李原的率领下,正在浩浩荡荡的向北挺进。相互之间杀得难解难分的关东各路诸侯,这一次难得的达成了一致,楚国的国相项佗在得到蒯彻的回报之后,犹豫再三终于应允派出一支二万人的楚军增援部队参加到北伐行列。

这支楚军是目前西楚国后方唯一的一支机动力量,率领他的楚国将领是昔日陈王胜的部将吕臣,这位在大起义前期崭露头角的将领在陈王胜的张楚政汉败亡后,选择了带着苍头军投靠楚怀王熊心。

这一选择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是一次错误的选择。

熊心受制于项梁、项羽叔侄,连自身都难以保全,更惶论提拔并重用吕臣了,更何况,以熊心的心胸,对于陈王胜的旧部,也有着相当的戒心。

郁郁不受重用的吕臣近年来,已经渐渐的淡出了西楚国的朝政中心,这一次,要不是项佗遍数国内诸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将领出征,吕臣就只能老死在彭城了。

在联军之中,派出军队数量处于第三位的,是昔日楚军重将钟离昧,这位自立为侯的常山国君侯在闻知项羽被围之后,心急如焚,早在七月末就率领一万常山军赶到了顾城,如果不是李原再三劝阻,钟离昧恨不得立即领兵前往蓟县去。

当然,他若真的这么做的话,以匈奴人骑兵的凶悍,常山军在推进过程中会一次次的失血,最后在失去防御能力后慢慢的挣扎死去。所幸,钟离昧忍住了,他还不是那种冲动起来就不顾一切的莽夫,同时,独立拥有一国之地的他,也不再只是楚军的一名大将,而需要更多的从部下、常山国内的情况来综合分析。

与出动了真刀真枪的楚、常山两军相比,魏王魏豹的部队少得可怜,只派出了五百名士兵,这是因为这位坚持得最久的西魏王现在的情况很不妙。

地盘只有大梁周围的一小块属地。

治下的百姓不过区区五万余人,其中能够被抽作壮丁的,更只有寥寥的五千人不到,在这种情况下,魏豹莫说是进攻他人,就连自保都成困难,大梁城在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复苏之后,虽然有了一点起色,但一座鬼城要想完全复苏,依靠魏豹的影响力显然远远不够。

除了联军各部之外,实力最为强大的秦军直接出动了三万东线主力,这还不包括一早就北上的甘勇一部。

不仅是李原作为联军主帅出征,就是秦军的东线大将韩信,也在征得楚国同意之后,绕道齐地从另一个方向对匈奴人发动进攻。

而在西北方向,接到李原增援幽燕战场命令的大秦边骑,正昼夜兼程的从九原、云中一带赶来,率领这支边骑的秦将,是苏角、杨翁子两员秦边军悍将。

“救项楚、擒冒顿、破匈奴。”联军上下,这一次难得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一时,仿佛昔日喊打喊杀相互对阵的不是他们,而是其他人一样。

秦国成为联军事实上的主导。

这其实是各路诸侯在无奈之下,作出的妥协之举。

关东诸侯之中,汉王刘邦早已败亡,最强者楚王项羽又遭围困,群龙无首的关东各诸侯此时能够想到的,就只有在战场上甚称不败的李原了。

八月十日。

长途奔袭而来的秦国边骑在渔阳一带出现,黑衣黑甲如同一股黑色洪流的秦骑完全不惧匈奴人的游击战术,同在草原生长,他们的骑马本领并不逊于任何一个匈奴人,而更令匈奴人绝望的是,秦骑在近战中表现出了可怕的压倒性优势。

第三百十二章 楚军突围

渔阳一战。

揭开了争夺燕地的另一个阶段。

在之前处于战略进攻的匈奴大军,在渡过了整个六、七月夏日后,渐渐的失去了锐气和进取之心。

一队队满载而归的匈奴兵从燕地开始返回,他们的马车后面,不仅有劫掠来的财帛,还有燕地的妇孺无数。

志得意满的匈奴人从八月份开始,人心思乡,渐渐没了再留燕地的心思。

与之相比,远道而来的秦骑完全没有疲惫的样子,当匈奴人与楚人在燕地拼死肉搏的时候,秦军边骑在边上磨刀豁豁许久,早就等的不耐烦了。

九原的边民与匈奴人——,这些年来,怨与仇早已分辩不清。在冒顿接任大单于之前,秦军占据上风,而在秦国覆灭之后,边军就落了下风。

其实,这些驰骋在河套和阴山一带的边民模样其实与匈奴人已经很接近了,这其中,通婚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这种通婚是基于实力之上的,一般来说是秦男匈女的配对。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秦、匈双方在九原郡一带的实力所致,在李原实现了秦国军政一统之后,王离的边军集团渐渐的融入到秦国整体之中,有了背后强大国力的支撑,边军在与匈奴人的对峙中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负责守卫后路的匈奴右骨都侯一战而没,近万匈奴骑兵在与秦骑的交战中,成了被驱赶逃亡的黄羊。

闻知北线战败,正在养病的大单于冒顿顾不得病情反复,亲自率领本部中军赶往渔阳一带督战,这才险险的稳定了要崩溃的战线。

而在东南一线,韩信、吕臣的三万联军从昔日齐国与燕国的交界处悄然遁出,这支联军的进攻目标,正是在滦水一线与甘勇军杀得不可开交的匈奴右谷蠡王须卜浑部,虽然联军的士兵战斗力无法与匈奴人相比。但重要的是,他们占据着出奇不意的优势。

左右两支援军分别出动,李原这个联军主帅当然不会袖手旁观,秦、常山、魏联军在易水大张其鼓的搭建浮桥,开始一队队的向北进军,事实上,正是由于他在正面的牵制。才让匈奴人放松了对两翼的警戒。

冒顿头痛欲裂。

以他对草原部落之间仇怨处理方式的理解,他怎么也想不到,李原会出兵救援项羽,秦与楚之间本是不死不休的宿敌,又怎么会在能够落井下石的时候,不去进攻楚国的国都。而跑到北面来援助楚军。

对于北方的匈奴人来说,秦与楚之间的恩怨情仇,只能一个结果,那便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绝不会出现双方合起来对付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