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205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205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种心动,首先是感激,然后是吸引。

白广季身上,有着秦国军人特有的坚韧和无畏,面对困难,他会皱紧眉头,一次次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不会凭空的抱怨什么,面对艰难,他会舍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劈开一切的阻碍,给予信任他的人一片光明。

这样的一个男人,才是女人最值得信赖的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好男人,却被她的固执和犹豫,耽误了性命。

在东归还是继续西逃的问题上,晋希犹豫过,也正是这一层不坚决,让白羊部落的东返之路变得异常艰辛。

现在回头来看,脱离部落主力而西逃的那些小族群,如今俱都不复存在,如果,当初她能虚心的接受“白秦”的一次劝说,也许结果就和现在大不相同,至少,白羊部落不会落入到月支人的圈套中,至少,能够东返到秦国的族人会比现在多许多。

就在晋希傍徨无措之时,她忽然接到了来自河西郡守李仲翔的一道命令,要求她带着族众向玉门关内迁移,而安居的地方,正是祁连山下弱水河畔,这里就是昔日河西羌放牧的地方,从雪山下流淌下来的潺潺雪水滋润着这片大地,同时,也孕育了这一条文明之河。

据前来传信的秦国使者说,这是武王李原亲自下的命令。

李原。

这个名字,让晋希心头俱震。

她没有想到,以李原如今的显赫身份,还会挂念她们这样一个没落部族,要知道白羊鬼方在失去了大量的牛羊、失去了许多生养的适龄健妇,失去了幼儿之后,已经在短时间内没有可以帮助秦国对付匈奴了。

一个无用的部落。

如果放在草原上的话,用不了一个月,就会被蜂涌而来的其他部落瓜分干净。怀着感激的心情,白羊部落踏上了新的迁涉旅途,这一次,有秦军的保护,他们不需要担心会被追杀,他们也不用抛弃同伴,而独自偷生。

二月十三日。

弱水畔。

白羊部落四千六百余部众抵达秦国河西郡安置好的地点,晋希等人到来时,负责河西郡事务的秦国官员已经早早的等候在那里了。

让晋希感到意外的是,接洽她的秦国官员也姓白,字明应,来自于关中扶风郡,那里是“白秦”的乡里,这个有些憔悴老态的中年人居然还是白秦的族中长辈,一时间,心中惭愧又忐忑的晋希,倏然心慌意乱起来。

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路在哪里?

白明应是秦置弱水县的县令。

白羊部落被安置在他的辖区内,作为一县县令,自然要亲自出来安抚,当然,关于白广季如何身死,以及东归一路上发生的事件细节,也还需要向晋希等人问一个清楚,这不仅仅是对死者有个交待,更重要的是为了更详尽的收集匈奴、大月氏的情报。

晋希感恩之余,对白明应自是言无不尽。

不止是她,就连那些原本对秦国持有怀疑态度的长老们,也渐渐消除了疑忌,主动的向秦人讲述匈奴人的事情。

十几天来,在安置白羊部落过程中,白明应身边的随从记录下的文字达到了二十余卷,竹简堆积起来,简牍可以填满半间屋子,这些东西随后被火速的送往了长安,交由阎乐负责的对外军情司分析保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这是孙武子兵法的核心精髓,李原当初遣白广季与白羊鬼方部落接洽,目的就是要设法了解和掌握匈奴人的底细,而这些不是生活在北方荒原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伤痛在时间流逝中慢慢平复,不管怎么样,晋希和她的白羊部落,就在弱水畔休养生息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慢慢的和这里的羌人、秦人融合到一起,渐渐的成为支撑起秦国的一支力量。

鬼方白羊。

这个名字也会被慢慢的淡忘,唯一不会忘记的。是这一段东归征途中的人与事,是白广季还有那些无名的河西羌、白羊部落的勇士。

他们虽然埋骨在沙漠戈壁荒滩。最终没有能够回归故土,但他们的事迹将被记录在白羊部落大事羊皮卷上,只要族群存在,他们的英勇事迹也将被一代代的后人所提及、敬慕,而这就是族群精神的力量。

三月。

春天的步履姗姗来迟。

当岭南已是蚊蝇滋生、草木疯长的时候,河西和西域一带,依旧是大西北寒流气候肆虐的季节,对于放牧为生的游牧民族来说。这个冬天分外的难熬。

秦与匈奴正式决裂,双方剑拔弩张,随着李原的一声令下,边镜线上的秦军从河西到燕北,在长达五千余里的边境线上布置下重兵,而每一支秦国军队在面对匈奴人时,都好象有深仇大恨一般。

而更严重的是。秦国不仅严密封锁边境,而且秦军还不时深入到草原的腹地,对匈奴部落进行扫荡。

要知道,以往的冬末春初,匈奴人都会召集部众,聚集南下!

南下!

劫掠南人的牛羊、财帛、人口。充足部落在一个冬天损耗的力量,这一直是匈奴部落得以维系下去的生存法则。

但今年,形势倏然逆转,变成了秦军主动出击,数支秦军部队不间歇的从长城一线北上。让距离秦境不远地方放牧的匈奴部落苦不堪言。

相比漠北的匈奴人,这些南匈奴人与秦国的接触更频繁一些。这使得他们在对待秦人时更加的谨慎小心。

南匈奴部落的当户、千长们一个个莫名其妙,秦国的态度改变让他们感到奇怪,这些年来,虽然两国关系一直不睦,双方大大小小的战事也打了好几仗,但这似乎也达不到连物品交换也不严禁的地步。

不过,很快他们就得到了消息。

原因就是大单于冒顿与大月氏人联合,围歼了阿尔泰山一带的白羊部落,这个消息已经在草原上传开,而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消息,就是在这次战事中,据传大月氏人杀死了秦国神武王李原的一名亲信部将。

这还算不得什么,大月氏人与秦国结仇,正是匈奴人最希望看到的,但随后大单于竟然从月氏人那里强要了秦将的首级,并将其作为溺器使用。

阿尔泰山东。

匈奴右贤王王帐。

大大小小的上百个帐篷聚集在了科布多湖畔,这个内陆地区方圆不大的小湖泊,现在是新任右贤王呼衍邪的王帐所在。

秦攻河西一役,焉支山最大的部落折兰部落全军覆没,折兰松花、折兰雷等族中精英悉数战死,在那一仗中,幸运的逃脱性命的就只剩下了呼衍邪和他的部落,这二年来,呼衍邪带着他的部落一直龟缩在科布多湖畔养精蓄锐,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从右日逐王到右贤王,呼衍邪当初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虽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败的基础上,但不管怎么样,在阿尔泰山以南、河西走廊以北、河套平原以西的这一片区域内,他呼衍部落说了算。

就是大单于冒顿,在经过这一片草原时,也要知会一声呼衍邪,当然,以冒顿的强横,呼衍邪同不同意都是一样。

秦国现在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这让象呼衍部落这样依靠与秦国以物易物生存的部落压力大增,没有了粮食、没有了草原上急需的铜料,没有了技术精湛的工匠,他们又凭什么与更北方的野蛮部落对抗。

数十万的部落人丁,每一天要消耗多少的东西,就算一天只吃上一顿,也抵不过这样一天天坐吃山空。

新生的草尖,还躲在雪地和冻土下面,没有生产出来,牛羊在经过一冬的啃食干草之后,已经瘦得不成样子,如果再没有新鲜的草料补给,匈奴人就会在饥饿中成批成批的饿死,而最先死去的就是那些未成年的幼儿。

呼衍部落这二年来,新生的幼儿数量达到了二千七百余个,其中男丁就占到了二千余人,这让呼衍邪很是喜悦,有了这些未来的后继,呼衍部落才有可能发展壮大。但现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已经袭来。

“贤王,秦人封锁得紧,不知能不能调集一些草料、还有铜料过来,要是再这么下去,我部就要散了?”王帐之中,呼衍邪的跟前,围了好几个依附部落的首领和当户,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哀求着。

“你们问我要,我问谁去,这他妈的,是什么个事?一个溺器,用谁的不好,非要用秦人的?”右贤王呼衍邪一手提着镶着金边的酒器,仰头一饮而尽,身体摇摇晃晃的对着这些当户们抱怨道。

“贤王,禁声,要是让人听了去,可不得了?”听到呼衍邪这一句话,一名亲信脸色一变,连忙附耳谏道。

“我怕什么?今日话就说了,要是有人敢背后阴我,那就不要怪呼衍部落不讲兄弟之情。”呼衍邪涨红了脸,怒喝道。

“贤王醉了,说胡话呢,大家都退下吧,有事过几日再议。”几名亲信千长、百长见呼衍邪已经口不择言,连忙挥手说道。

呼衍邪借酒发疯,胡言乱语中却又在道着草原部落之间残酷的生存游戏。成百个部落,在生存的竞争压力下,相互的撕杀着,一些弱小的部落如同白羊部落的命运一样被吞并,呼衍部落若想在生存下去,只剩下了一条路,那就是绑在冒顿的战车上,随同他的旌旗一路征战。

一直到部落的血全部流尽,一直到呼衍部落的旗帜再也不复存在。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匈奴人不仅统一了草原,还占领了西域,灭掉了秦国,但这可能吗?

别人可能会这么认为,呼衍邪则绝不会。

在河西一战中见识了秦军的强大之后,呼衍邪就有意识的回避与秦军的正面对抗,他是真的怕了。

怎么办?

呼衍邪在苦闷之中,只能一次次将自己灌醉,也只有醉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能够一天天的这么混下去,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还不如当初随了折兰松花父子战死来得轻松,至少不用去担心部落的未来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 北战南和

南匈奴、北匈奴。

同一个民族,渐渐的因为生活状态的不同,而走向分歧,虽然,这种分歧从目前来看,还只是细微的一处缝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缝隙将会越来越大。

先进的生产力。

首先带来的是物质生活的丰裕,还有精神、文化、娱乐、交往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变革,在这些变革和冲击面前,南匈奴人迷茫了。

呼衍部落,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中。是继续追随着大单于冒顿,坚持血腥扩张的路线,还是渐渐的改变单一游牧的生活习性,变为半牧半耕的族群,决择是如此的艰难,让一向老奸巨滑的呼衍邪也捉摸不准起来。

与他们有着同样命运的,还有南匈奴的其他一些部落,他们的部落形态,由于和南方的中原人接触频繁而与北匈奴开始不同。

匈奴人内部的分裂与变化,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不过,如果秦军不能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象呼衍邪这样的滑头,是绝不可能作出背叛冒顿的事情来的,对此,李原也有清醒的认识。

秦军封锁边境,联合象东胡、乌孙这样的异族这都是反制的措施,至于象呼衍邪这样的匈奴人中的不坚定份子,则还需要一个又一次教训,才能敦促他们清醒过来。

需要教训的,当然不只是匈奴一个,在与匈奴决战之前,秦军首先发动了针对大月氏人的猛烈进攻。

陆贾游说乌孙相当成功。乌孙王答应,从西向东与秦军一起夹击大月氏。而西域诸国的联军也在楼兰王的号召下,组建起了一支约近八千人的混合军队,李仲翔受命再次担当起了这支联军的主帅。

这次,李原不会再给大月氏人什么机会,这个本来就应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懦弱民族,早就该覆亡了。

三月十五日。

敦煌城。

这座位于鸣沙山畔的绿洲新兴城市,在短时间内人声鼎沸,一队队的秦军战卒从河西郡、陇西郡的各个地方赶了过来。一支由五千骑兵、一万辎重步兵组成的秦军部队正在这里整装待发,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北方的匈奴,正是被秦、乌孙、西域三面包围的大月氏人。

这支秦军的组成与平素不同,主力是骑军部队,步兵只是作为补给辎重的运输队,之所以这样,还是由于西域遥远的距离。还有大月氏人和匈奴人一样,都属于游牧民族,用步兵的话不仅行动迟缓,而且还容易成为月氏人的靶子。

这次出征的秦军部队的主将,是一直以来都在陇西、河西训练骑军部队的秦将骆甲,同时。步军的指挥权,则交给了昔日的楚军降将季布,同时,在对楚战事中有出色表现的季心,则作为副将。辅助兄长季布骑军与步军之间的联络。

另外,为了让步兵在应对骑兵突袭时有反制手段。李原在仔细的询问了兵造次师彭胜关于“天火”研发进程后,决定派遣三百一十六名经过特殊训练专业士兵上阵,这支特别部队平素不出战,只在部队遭遇到重大危险时才能使用。

这一人员配置,李原可谓用心良苦,象季布这样的楚军降将,如果闲置那是资源和人才的浪费,而如果用在围剿项庄上,以季布的真性情,很有可能最后网开一面,放项庄一条生路,这不是李原想要的。

只有在对异族外敌的战场上,象季布、钟离昧这样的楚军降将才会全力以赴,他们在征伐燕地时失败了一次,自然非常渴望重新证明自己。

至于在听闻白广季身死哭得最伤心的曹信,则没有被李原启用,这倒不是曹信身体有什么问题,而是李原担心曹信在冲动之下,会在指挥作战和对异族的态度上,有一些过激的行为。

同时,曹信麾下的那些兵卒,一多半来自于当初内附的小月氏人,在血缘上,大月氏与小月氏人有关联,一旦战场态势微妙,保不准有小月氏士兵会暗地里与敌方暗通款通,出卖秦军的情报。

为了安抚曹信,李原在派遣骆甲、季布等部出征的同时,召令曹信速回长安述职,同时,调令在邯郸、楚地一带的秦将甘勇急赴河西,在骆甲、李仲翔的河西军主力西进之后,守护河西走廊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甘勇是李原看好的后起之秀,也是未来与匈奴作战时的主要将领,调他驻扎于河西,就是为接下来的征伐匈奴作准备。

江南的项氏残余。

李原已经完全的交给了周殷、丁公等故楚降将,项庄虽然顽强,但没有足够的财力,他也只能躲进深山里面打打游击,翻不起什么大浪,只要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