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230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230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在南壄城遭到百越部落与楚军的顽强抵抗,最终不得不选择退回大江沿岸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番禺,这让赵佗既感到庆幸,又感到后悔。

庆幸的是,他听从了相国吕嘉的谏议,选择在秦越之战中持观望态度,吕嘉在长安之时,因为陈平受贿事件而受到牵连,虽然秦国并没有对吕嘉行贿的这一行为提出实质性的惩处措施,但官员们口头上和态度上的怠慢和轻视,还是让吕嘉的心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一点变化在短时间内,自然不可能动摇根本,但错就错在,吕嘉的身边,还有一个同样是姓吕的,却又对秦国恨之入骨的人。

吕台。

这个刘邦、吕雉势力的漏网之鱼,在被吕嘉搭救之后,即潜伏在了南越国的使团之中,他的身份仅仅是一个马夫,加上吕台又是非常的注意保护自己,没有事情的情况下从不外出,所以,并不引人注目。

在长安之时,吕台原本有意设下圈套,让刘盈携带毒药,伺机毒杀赵佗的儿子赵仲始,但却因为刘盈个性怯懦,屡屡下不去手而作罢,随后,吕台想方设法,取得吕嘉的信任,从一介车夫成为随身的近侍。

这一身份上的改变,让吕台有了更多的可能接近到南越国政治生活的核心,毕竟,吕嘉的相国身份摆在那里。

“国相,汝是想为忠臣,还是要做逆臣;要是做忠臣的话,那就请劝说赵王自立,不可降了秦国,要是想做逆臣、只图自己享受的话,那么就请赵王向秦国投了降表,自此以后,岭南三郡为大秦所有——!”

吕台在取得吕嘉信任之后,终于在一天的夜晚,说出了蓄谋已久的一番话。

到了南越国之后,吕台的真实身份,已经不必再隐瞒了,而吕嘉在这些天相处之后,已经视吕台为后辈,自不会将他再押往秦国去自首。

吕台这么一说,吕嘉即错锷不己,而在接下来的对答时,吕台更是一语中的,直言谁都可以降了秦国,唯赵佗不能降,为什么?原因就是赵佗只要归降秦国,就不可能再在岭南呆下去了,李原为了岭南三郡的稳定,为了让南方秦军归心,势必会强令赵佗到长安去休养,而一旦赵佗动身前往,他就形同是被软禁一样,当然,这还是往好里想的结果,要是往坏里去想的话,赵佗的这条命能不能保住还要两说。

吕嘉与赵佗私交甚厚,要不然也不会在南越国初立时,就被任命为国相,听到吕台这么一分析,吕嘉立即惊出了一身冷汗做一个没有实权的虚名王侯,赵佗自然不肯。

当初,他决定与秦国商谈的条件,就是以同盟为基础,双方平等的相待,再不济的话,也要保持半独立的状态。

而一旦秦军顺利的打败了梅越、闽越这些反叛势力,接下来,赵佗手下那些对秦国有着留恋的将士,会不会还听自己的命令,赵佗没有自信。所以,对于南越国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保持现在的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陆贾此次南越之行,注定将是不平静的一次出使,而他能否破开南越国的重重疑云,能否帮助秦国在南越国内找到新的代言人,目前来说都还是未知数。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路逃亡

五尺道上的抢险一幕,让秦国使团的行踪昭白于世人面前。

被杨玉的八百精卒震慑的众商贾懦懦不言,而很不幸的货物被扔到了山崖下的关东胖贾则“幸运”的成了这一著名事件的当事人。

在损失了财物和获得众人“追捧”的强烈对比中,这名齐地的商人踏上了回转家乡的道路,对于他来说,发财的梦想暂时宣告破灭,而要想东山再起,那还必须先积攒起基础的资本。

大秦使团一路南行。

威武精神的秦军战卒一身黑衣黑甲,手里持着长戟,腰佩利剑,杨玉等几名将校骑乘着河套出产的高头健马,犹如一尊尊轼天战神,向南方的瓯人、夜郎人、滇人显示着北方强国的赫赫战功。

扫六合,四海一。

试问今日之天下,正是大秦如日当空之时。

一向自大的夜郎人这一次是真心实意的折服了,夜郎国所在的黔地,仅仅与秦国的巴郡一江之隔,这几年来,夜郎人真实的见证了巴郡郡治江州从一蛮荒之地,渐渐的发展成为大江上游最为重要的水上码头,重要城镇,而夜郎国作为沟通岭南与秦国之间的中转站,也间接的受益非浅。

陆贾、杨玉军过五尺道,在受到夜郎王的盛情款待之后,即沿着西江水而东下,来到桂林郡,在这里,苍梧王赵光代表赵佗,迎接了远道而来的秦国使团。

赵光今年三十六岁。

正是一个男人最为强健有力的时候,虽然他这个苍梧王多多少少沾了其兄长的光,但不得不承认,赵光本人也还是有相当能力的。苍梧境内,越人、瓯人还是不知名的夷人众多。相互之间矛盾重重,赵光能够将苍梧的局势控制住不出大乱就是本事。

南越三郡。

南海、桂林、象郡之中,南海郡一家独大,坐拥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四座大的县城,人口多达三十余万。象郡由于深入中南半岛的不毛之地。人烟稀少,实力微弱,无法与其他两郡相抗衡。

而桂林郡本来只是位居中间位置,实力算不得多强,但有一点改变却让桂林郡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灵渠的贯通,让桂林、苍梧一带的人受益非浅。作为贯通大江与珠江水系的关健节点。灵渠不仅仅沟通了南北,更重要的是让一向封闭的岭南之地,第一次向北方的中原人敞开了它的怀抱。

在灵渠通畅之时,赵光的日子过得可谓春风得意,仅仅这一条重要的水路通道,就让他手里有了化不尽的钱财。

然而。世事多变。

距离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已经过去了十余年,灵渠的交通也停滞了十余年,唯一还能给赵光带来一点收入的,就只剩下了梅越人、西瓯人偶尔带着一些山中打来的猎物还有药材经过时所征收的赋税了。

灵渠。

这是一条生命之渠,也是一条财富之渠。

它让赵光既感到幸福,又感到万分的烦恼,现在。秦军的兵锋已经到了长沙国境内,距离灵渠也不过一步之遥,赵光自然十分的渴望,秦军能够打败梅涓,使得灵渠再一次通畅起来,也使得他的腰包能够再鼓起来。

至于到时候,他这个苍梧王还能不能当上,赵光看得明白,要是他也能搭上秦国这一条线的话,那么继续在桂林、苍梧为王侯就有很大的希望。而要是得罪了秦国,那就算有赵佗在背后作靠山,只怕这王侯也当不长久。

陆贾对于赵光的态度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善意,他代表李原正式的邀请赵光有闲之时赴长安一行,这一举动也是陆贾试探赵佗态度的一招妙棋。就是要告知赵佗,要是他继续三心二意,不愿意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话,那么秦国不会继续等待他。

六月十三日。

秦国使团抵达番禺。

竖日,陆贾顾不得休息,即向南越国国相吕嘉提出,要求见赵佗,不过,吕嘉却以赵佗身体不适为由,婉拒了陆贾的求见。

秦国使团遭遇冷遇,这是上一次陆贾出使时没有遇到过的情况,要知道第一次来岭南时,新秦还在和汉王刘邦、楚王项羽激战关东,在那个时候赵佗对于陆贾这个来自关中的秦国使者可谓礼遇有加。

此一时彼一时。

陆贾、杨玉困宿驿馆,很快他们发现,连日常的行动也被严密的监控了起来,最后,就连丞相吕嘉也不再露面,取而代之的,是驿馆外全副武装神情不善的南越国士兵。如果不是杨玉手里有八百秦军护卫,说不定这些南越兵就直接冲进来了。

更令陆贾忧心的是,在外面带队监视的南越国将领中,他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如果没有认错的话,吕台这个失踪了多时的刘邦旧部,竟然在几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南越国的实权将领。

以吕台对秦国的仇恨,要是有他在中间的话,赵佗的态度可想而知。

十五日。

在秦国使团困居驿馆之时,南越王赵佗在越秀山的最高峰祭天,遥尊前南海郡尉任嚣为文王,自己则领受了武王的尊号。

赵佗自领武王的消息由秦国潜伏在岭南的暗间秘密传出,为了让这一绝密的情报送进驿馆之中,岭南军情司的人几乎全部暴露并死伤殆尽,陆贾听闻这一情报之后立即脸色大变,先是称病不见,现在又自称武王,赵佗是什么心思已经昭然若揭。

军情紧急。

南越国软禁秦国使团的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当作人质,以便秦越反目之时,手里能够握有一张底牌。

而赵佗为了自己的野心,竟然连儿子赵仲始还在咸阳为质都顾不得了。

“快,叫齐将士,出城!”陆贾急命杨玉速速点齐将士,立即开拔逃出番禺城。也幸好,当初吕嘉执意让杨玉的护卫部队驻扎城外时,陆贾坚持没有答应,要不然的话,他就是想逃跑也没有可能。

这些天来,杨玉也是倍受憋屈,听得陆贾的急令,不敢怠慢,速令麾下八百秦军如风卷残云一样,杀出驿馆大门。

秦军刚一出门,迎头碰上吕台的那一队监视队伍,双方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万幸的是,吕台在南越军中的地位不彰,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军侯,杨玉一阵猛打猛冲,一下子冲散了吕台的部队。

秦军出了番禺西门,抢了珠江(古称郁水)上的渡船急急往西而奔,等到南越王赵佗得到吕台回报时,秦军已经沿着郁水逆流而上。

气急败坏之下,赵佗严令吕嘉、吕台率领五千士卒组成的部队追击,同时,又急令苍梧王赵光在桂林郡一带阻挡秦国使团。

陆贾在番禺城遭遇危险,使团不得不千里转战,突破重重险阻才有可能回到秦国。

这一路之上,陆贾、杨玉除了偶尔会有秦国在当地的暗间能够提供一些帮助外,基本上得不到什么支援,而南越国一方,则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

阳山关。

位于南海郡与桂林郡交界处的一处重要关隘。

陆贾、杨玉一路狂奔至此,终于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守卫关隘的西瓯人在接到了赵佗的命令之后,已经严阵以待搭起了弓箭,而仅凭杨玉手里的八百人,就算是全部豁出去了,也无法突破坚固险峻的关隘。

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

前方又有险关阻路。

秦国使团已经无路可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一向巧言善辩的陆贾也是面露绝望之色。

与绝望中的陆贾、杨玉相反,吕台很是得意,相国吕嘉只是一介文官,并不知晓兵事,所以,南越国的五千追兵的真正统兵将领其实是吕台。

五千人。

这也是吕台有生以来指挥作战的最大兵力,甚至于比他昔日在汉王刘邦手底下时还要多,那时候,尽管刘邦的汉军有十余万,但刘邦的部下将领也是将星云集,以吕台的资历,只能作为其父吕泽的偏将。

“陆贾,你这叛贼,没有想到也有今天吧!”在远远的瞧见陆贾的身影时,吕台禁不住纵声大笑。

经过了漫长而无望的坚持之后,他终于等到了云开雾散的这一天。现在,南越王赵佗已经坚定了自立的信心,而他吕台现在是辅佐赵佗称王的有功将领,在南越国缺少有能力将领的情况下,吕台得到重用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阳平关下。

滞留了整整一天不能前进一步的秦国使团,陷入到了空前的绝望之中,陆贾仰头看了一眼北方的天空,长叹了一声:“杨校尉,军至死地,势已无法挽回,今日,陆贾就要葬身于这阳平关下了,你速速从山林遁出,或许还有一天能够回到秦国,若是能再见到武王,就替陆贾说上一声:此生则遇上他,贾不遗憾。”

杨玉大惊,急道:“陆大夫,这杨某的职责,就是护卫你的安全,要是擅自脱逃,武王定然动怒——!”

陆贾惨笑道:“这无妨,我且修书一封,就言明你受我之命而遁走,非擅自逃跑。敌已逼近,你且快快去准备。”

杨玉还待争辩,却被陆贾决然凌厉的眼神制止。

第四百二十六章 绝处逢生

兵临绝境。

前后皆有强敌,秦国使团上下,鸦雀无声,不论是陆贾身边的随从,还是负责保护的秦军将卒,他们的眼眸中,除了绝望之外,还有的就是对南越国无耻欺骗行径的怒火。

杨玉怔怔的看着陆贾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着血书。

“贾虽被迫投秦,但为秦使之后,却倍感自豪——!”陆贾一字一句,手指在衣襟上微微颤动着,瞧得出他的心情很不平静。

“杨校尉——!”时间紧迫,陆贾匆匆写罢,正待交给杨玉,却见杨玉扑嗵一声单膝着地,大声道:“陆大夫,末将不能受此血衣,今日之战,我杨玉就算是死,也要先死在你的前面,我大秦的壮士,还从没有临阵脱逃的先例,以前没有过,现在也不会有。”

杨玉说罢,猛然站起,高高的举起铁剑,大呼道:“兄弟们,还记得河套时武王说的话吗?大秦的勇士,宁可仰天倒下,也不能俯首低头,大秦的男儿,宁可挥洒热血,也要守护家园安宁,现在,是我们战斗的时候了,拔出你们的剑,持起你们的戟,杀!”

“杀蛮,杀蛮!”八百秦卒悲愤大呼,于绝望之中的呐喊声响彻南方的这一片陌生的山林。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秦有锐士,谁与争雄!”苍凉的声音,一时在阳山关回荡不歇,南越兵追击的队伍在这异乡陌生又熟悉的战歌声中,不少士兵渐渐停下了脚步。

“大秦,大秦!”

“快追上去。看到了没有,杀了前面的这些秦狗,你们就能立下大功劳,就会升官发财,就能享受荣华富贵——!”吕台神情狰狞的大呼大叫。陆贾、杨玉就在前面,立功的机会终于来了。

荣华富贵。

这四个字,对于吕台来说,就是全部。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未必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漂泊异乡多年的游子。他们更渴望的是有生之年,能够回到故乡,再见到亲人妻儿,能够在已故的父母坟上,双膝跪倒痛痛快快的哭上一场。

南越士兵的脚步越来越慢,曾几何时。他们也和面前的秦国使团将士一样,身穿着同一色的甲衣,一手提剑,一手挽着袖口,高呼着大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