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237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237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在无诸的身边,还有梅涓这么一个“见识”过大场面的昔日盟友,梅涓从五岭逃遁而出之后,一路东躲西藏,到了闽地的时候,跟随他的三百余梅族忠勇将卒,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余人。

这一点人,连一小支秦军的搜索小队也打不过,梅涓只能依附在无诸的麾下,试图借闽越兵来击败秦军。

国之大典。

在大秦举国欢庆的时候,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依旧在征战中渡过这个普通又不普通的日子。

四明山南。

秦将蒋渝正率领着江东军一部进攻闽地,有了彭越在西边的牵制,无诸在惊惶之下将主力部队俱数调往了闽越与南越的交界处,这使得蒋渝这一路进攻没有遇到闽越军多大的抵抗。

由浙入闽。

其间山道难走,更有数道山岭相隔,江东秦军的推进速度缓慢,而由于丁公冒进导致全军覆没有前例在,蒋渝在行军时显得更加的小心。

北线秦军动作整齐,没有突出冒进的一部,这让试图各个击破的闽越军顾此失彼,在蒋渝这里没能寻觅到战机,无诸只好将解除困境的目标放在了彭越军身上。

第四百三十七章 梅涓末日

闽越地由于地形所限,与外面的交流不多,从这一方面来分析,好的地方是能够让闽地不受干扰的保持独立发展的态势,闽越人利用水陆自然资源的地利,过着稻耕与鱼捞的经济生活,并创造出独具地方风格的几何印陶文化。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不利的一面是闽越人对于外界的先进技术以及北方中原一带的实力不太了解,他们更多的以为,秦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就和他们差不多,甚至于在冶铁等闽人擅长的环节,秦人的技艺远远比不上有南方冶铁之都称号的龙泉。

十二月十日。

闽越王无诸在南海郡揭阳县一带发起了一波攻势。

约二万余闽越勇士在无诸、梅涓的率领下,与正在东进的彭越军遭遇,本想着秦军多日苦战疲惫不堪的无诸、梅涓没有想到,此时的彭越军实力已经远远不止当初南进时的四万余人,随着一大批南越国降兵的加入,彭越军的规模一下子扩充到了十万人。

闽越军以二万对秦军十万。

在如此巨大的兵力差距下,无诸、梅涓所有的计谋与算计,统统被抵消干净,担当起进攻重任的梅涓和临时归属他指挥的闽越军先头部队约七千余人,在揭阳城下陷入到秦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就算是逃跑本事甚称一流的梅涓,这一回也再寻不到一条出路。

闽越军大营。

一片愁云惨雾,不甘心失败的闽越军勇士们围拢在梅涓的中军帐中,希翼这位有着百越族智多星称号的名人指引逃生之途。

“梅帅,揭阳城里面。想不到北贼竟有万余众,这城肯定是攻不下了,我们现在必须撤退,否则的话,等到龙川的北贼也赶过来。就麻烦了。”闽越军中,素有勇悍称号的是无诸的堂弟何善,现在他正咄咄逼人的对着梅涓咆哮。

何善名为副将,实际上是这支闽越军的实际指挥者,以无诸的心计,自然不肯将军权交给梅涓这样一个外人。

在四天的攻打揭阳战事中。不服气的何善碰了一个头破血流,闽越军损失兵力达到二千余人,守卫揭阳的秦将不是别人,正是一向以稳重著称的栾布。

中路秦军将领之中,扈辄是有名的急先锋,猛打猛冲。而栾布则无怨无悔的在后方负责保障大军的侧后,这一次彭越大军攻入赵佗的王都,栾布则负责扫荡南越国在东部一带的残余势力。

揭阳是南越东部重镇,栾布近一万将卒守卫这座南越通往闽越的门户要地,正好将闽越人给挡在了城下。

“撤退,往哪里撤,我们的后路。早就被秦人给堵断了,除非我们能从海上飞回去。”梅涓苦笑了一声,摇首道。

这次冒险出击,本非梅涓所愿,依他的真实想法,闽越以一隅之地对抗正当强势的秦军,策略上还是以稳守为主,但可惜的是,他的这一主张并没有得到闽越国上下的认可,不管是闽越王无诸还是何善等闽越勇士。对于梅涓这一保守策略都不认可。

“海上风暴难测,岂能通行,我们就从陆路回撤,我就不信,秦人真有那么强。能够在山地野战中挡住我们。”何善口气不善的喝道。

听何善这么一说,闽越军将校齐齐点头称是,对于他们来说,何善是可以信任的勇士,而梅涓算什么,顶多就是兄弟部落的败军之将罢了。

梅涓无权无兵。

空有一个帅位的他,遇上何善这样一个粗人,也只能无奈接受。

十二月十六日。

正在从揭阳往龙泉方面撤退的闽越军,遭遇从龙川方面迂回杀来的窦广德一部,窦部将卒为南越国新降之众,这些初降士兵十分渴望能在为数不多的战事中立下功劳,以抵消他们之前与秦军作战时的罪过。

双方一场混战。

闽越军与窦广德部拼了一个旗鼓相当,但随后栾布率领着增援部队赶了过来,两面夹击之下,闽越军终于不支。

何善带着亲信从山道遁逃,余下的闽越将兵或投降,或四散,只可怜梅涓这个光杆的统帅,身边只有二十余梅越族的亲随保护着,而这一点点的兵力,在多达数万的秦军面前,就连一小朵的浪花也翻腾不起。

“想不到,我梅涓一世精明,却命丧于此无名之地,真是不甘心之至。”目睹越来越近的秦军将卒,梅涓禁不住长叹一声。

从五岭到闽越,梅涓就象一条丧家的野狗一样,四处流浪,为的只是有朝一日,能够风光的再次回到故乡,而这一幻想随着秦军攻破南越国而几近破灭,现在,闽越军初战失利,接下来面对秦军的进攻,梅涓可以断定,无诸这个闽越王也当到头了。

三越反秦。

梅越部落能够聚集的兵士约有五万人,南越国战卒不下二十万,至于闽越人也能聚起十万的甲兵,三越将兵合起来,声势不可谓不雄壮,可是,现在的情形又如何呢?在秦军的打击下,三越同盟顷刻不复存在。

“杀!”

在万分绝望之中,梅涓带着他的仅有的几名亲随反冲锋杀入秦军阵中,他的这一举动让正待冲近的南越降卒们吓了一跳,不过,他们随即反应过来,这不过是对面这个闽越将领最后的反扑罢了。

一剑刺入身体。

瞬间的无力感弥漫全身,让梅涓痛入心肺。

“就这么要死了吗?”梅涓的眼前,一片漆黑,习惯了砍杀他人头颅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来临时的无尽黑暗和痛苦。

“嘿,这些是梅越人,说不定还是重要人物。”耳畔,一个南越军降卒兴奋的叫喊声正越来越小,最后终于消失不闻。

梅涓战死于斯役。

这位曾经射杀过秦国国尉屠睢、又在反秦战事中有着出众表现的百越名将,最终没能逃过秦军的追杀,又或者可以这么说,在新秦军统一南方的大趋势下,梅涓的所有努力,就如堂吉诃德一般,让人不胜嘘嘘。

历史已经被李原改写。

而梅涓还在原有的轨道上前行,这是他失败的全部理由。

闽越军先锋在南海郡郡内大败,消息传回武夷山中的闽越王城,无诸惊得目瞪口呆,他有心不相信这一事实,但随后,狼狈不堪几乎丢了全部将兵的何善回归,让无诸仅有的一丝侥幸也不复存在。

“你说什么,梅帅可能阵亡了?这怎么可能?还有我的二万大军也没了,你怎么活着回来了,你这个懦夫?”无诸在极度失望之下,揪住何善破口大骂。

“大王,秦人实在太多了,那些南越兵都投降了秦国,我们这一点兵力,和他们比起来,实在太少了。我有证人证明——。”何善急促的辩解道。

闽越人血性。

对于临阵畏战的人,一向毫不留情,害怕无端被杀的何善急忙拉拢一同逃回的士兵作证。

“大王,大事不好了,秦人,秦人攻破了雁荡山隘,已经距离王城不足百余里了。”就在无诸、何善茫然无序之时,王宫之外,一名闽越国的官员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大声叫喊起来。

“相国,你老糊涂了吗?秦人二天前还在揭阳、龙川一带,怎么可能一下子到了武夷山一带。”无诸怒骂道。

“不是,大王,不是南面的秦人,是北面,北面从江东来的秦人过来了。”年迈的闽越国相脸色涨得通红,结结巴巴的说道。

北面。

到了这个时候,无诸才始回悟过来,杀向他王城的秦军不是别人,正是被他忽视了许久的江东蒋渝部队。

第四百三十八章 岭南战事歇

蒋渝用兵。

一如其为人,于无声处是惊雷。

江东秦军在这次南进过程中,其表现与其它二路相比,只能称之为平淡,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华丽战事,没有势如破竹的疾速推进,在中路军兵进南海国王城之时,蒋渝的部队甚至于还在会稽郡的南部山区里面艰难前进。

但就是这样的平淡假象,让无诸放松了警惕,他误认为蒋渝能力平平,只不过靠着和李原的私交才登上了江东秦军主将的位置。而事实上,蒋渝却不声不响的沿着四明山、雁荡山一带的曲折山势,利用辎重部队携带的黑火药,生生的辟出了一条通向闽越腹地的新道。

这一条新道修成。

一下子避开了闽越人重兵把守的仙霞山关隘,使得无诸的所有针对性防御措施都变成了无用功。

所以,当闽越官员急报秦军出现时,无诸才会表现得如此不堪。闽越国最为强大之时,号称有将兵约十万人,这个数目听起来很是庞大,但其中虚假的成份挤一挤,无诸手里的将卒也不过七、八万人。

这一点兵力,在揭阳一役中,就损失了近二万人,而且这一部将士还是闽越部落中最为善战的一部。剩下的四、五万人,除去守卫仙霞岭等重要关隘的守卒,还有在本部落留守的一些老弱之外,无诸王城附近,能够调动增援的士兵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千余人。

仅这些匆忙召集的士兵,能否抵挡住秦军,无诸完全没有自信,而闽越国中象何善一样的勇士们,此时也是个个面如土色。

南线大败。

北线又遭遇秦军进逼。

闽越国内。无有领兵之将,到了这时,无诸才始绝望的发现,他所谓的强大闽越国不过是水中泡影,根本经不起一次的触碰。

“大王。王城守不住了,我们还是早早撤退为好?”何善低着头,嚅嚅的谏道。这句话,他在不久前刚刚说过,今天是第二次,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位闽越国的第一勇士变成了一个以逃跑为荣的懦夫。

“撤退,往什么地方撤,除非是我们到海岛上去。”无诸气哼哼的吼道。当初,叫喊与秦军对抗最响亮的是何善,而如今,还未与秦人碰面就言逃跑的也是他。

“海岛——。大王好主意呀,属下听泛海的渔民说,在海之东面,有一座叫夷洲的大岛,那里方圆广阔,物产丰富,我们要是到了那里。秦人就追不过来了。”何善眼睛一亮,急急力谏道。

夷洲。

也就是今之台湾,因为地壳运动而与大陆断裂开来,约在三万年以前,左镇人、东山人、清流人等一批闽地的原住民乘舟过海,来到夷洲定居,并与当地的琅峤人相融合,渐渐的形成台湾的本地部落。

“这,让本王再想想。”无诸犹豫不决。逃到夷洲海岛上去,暂时肯定是安全了。毕竟秦人来自北地,对于操舟过海并不熟悉,秦军也不可能为了追杀他一个闽地的小王,而打造战船、出动大军去占领一座无用的海岛。

但是,这一逃。也就意味着他无诸所有复兴越国的梦想也全部抛弃,自此之后,只能在夷洲岛上终老余生了。

选择摆在面前。

是坚持着留在闽地与秦军苦战,还是识机出海,去寻求安稳的生活。无诸倏然觉得,他之前所有的想法全成了一个个就在眼前但却怎么也触摸不到的泡沫。

“大王,时间不多了,还是早下决断的好。”何善惶惶不安,再一次力谏道。他这是生怕无诸死不悔改,继续与秦国为敌,那样的话,他这个马前卒就不得不再上战场,去面对秦军的雷霆攻势。

再与秦军争胜?

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揭阳一役,让何善真真实实的见识了什么是中原大国的铁血之师,与之相比,闽越部落的这些兵卒,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

在何善不停歇的鼓动下,犹豫不定的无诸最终还是可耻的逃了。闽越王城之战。秦军仅仅付出了百余人的代价,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攻占了这座闽越王无诸花费了十余年建成的王城。

无诸的逃跑举动,让本来对他抱有幻想的闽越壮士失望之极,从闽地正在往王城方向赶来的勤王军队纷纷停驻下来,这些闽越各部落的势力既不想跟着无诸远渡重洋到海岛上去吃苦,又对秦军的到来抱有戒心。

闽越战事持续到十二月末。

蒋渝率领一部秦军进至闽地海岸边上,在秦军将士的面前,是一往无涯的茫茫大海,在咸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时,蒋渝等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无诸之流,也配称什么王侯,不如干脆,改名无胆算了。”秦军将校在闽地东安县一带刻石留念,记录下了这一段战事功绩。

随着蒋渝以江东人周殷为会稽南部都尉,治东安,安抚滞留在闽越山地的各个越族部落,三越之中。二死一逃,能够威胁到秦国安全的南方敌对势力,在经过了整整二年的艰苦战事之后,终于被一网打尽。

剩下的逃往夷洲的无诸、还有在安南一带逃窜的吕台,都已不可能给予秦国多少威胁,这是因为一只蚂蚁就算再强壮,也无法击倒一头大象。当然,如果是成千上万的蚂蚁,或许有这个可能。

而那个能够引来蚂蚁军团的人,不可能是无诸或吕台。

在西域以西。

乌孙国的更西边,是康居和大宛两个同样从大秦西部迁移的游牧民族,而在它们的西面,则是由波斯人中的一支帕尔尼部落建立的奴隶制王国帕提亚,这个国家在中原则被翻译为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安息。

安息在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应当是米特里达梯一世统治时期,这个时间段本来与中国汉朝武帝扩张时期一致,而随着新秦的复兴,安息王朝在中亚和西亚一带的发展势头也在微妙的发生着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