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271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271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埃及、犹太、高卢这些结盟的依附势力,也会派出军队参与到这场宏大的战事中,但指望他们出多大的力量不现实。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作为一个有着清醒头脑的统帅,李原对西方的民族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同的肤色决定了双方立场的不同,这就好比迦太基人,汉尼拔现在因为落魄不得不选择和秦国联合,而当他有一天发现,罗马人已经不再是阻挠迦太基强大的因素,相反倒是秦国才是时,汉尼拔随时有可能翻脸选择与西庇阿合作。

相信自己。

可以利用他族,但不能依懒他族。

李原心中的信念从未如此的坚定过,大秦将士的吃苦耐劳,勇敢无畏,让他有了直面挑战的信心。

越是形势一片大好,越是要清醒。

这是无数的历史教训给出的答案,李原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试图看清楚在纷繁复杂线索中的最合适秦国的一条。在将迦太基、高卢、色雷斯、埃及、犹太这些个名义上的盟友盘算了一圈之后,李原把众谋士叫了进来。

武靠将才,文靠谋士。

李原领兵打仗出身,他的身边,将星云集是当然的,而在大秦统一之后,相当弱势的文官系统出现了分化,特别是西征之后,一大批有才识的如贾谊、张释之、冯唐等年轻人加入到西征队伍中,他们承担起了参赞军机、政事,出谋划策的重任。

克里特岛海战的胜利,让这群参谋们喜不自禁,这是他们精心策划的一次利用希腊商船诱捕海盗的骗局,格雷尔这个大海盗头子很不幸的中招了。

“诸位,现在有一个出使迦太基的任务,你们的目的是速往迦太基城一趟,与汉尼拔大统帅见上一面,告诉他,要想复仇的话,就先缓一缓出兵,具体的时间以我大秦军在东线发起攻势为准——。”一边说着,李原的目光从贾谊等人脸上扫过。

“陛下,属下愿往迦太基城一行。不过,迦太基人与罗马人仇怨数代,这回好不容易找到了机会,他们只怕不会放弃,而且以属下的见识,汉尼拔在有利局面下,抢先动手也是势在必然。”脸庞黝黑的贾谊站了出来,嗡声道。

有付出,才有得到。

贾谊的黑脸是长期在北部非洲的热浪下面烘烤的结果着,就算是黄种人晒得也和黑人差不多了。在陆贾因身体原因渐渐退居二线时,贾谊张释之等一批的年轻谋士涌现了出来,这是李原最为欣慰的。

“汉尼拔要是坚持的话,你就把这封信交给他。”李原一边说着,一边将刚刚拟好的帛信交到贾谊手里。

书信中,李原没有隐瞒,向汉尼拔这位盟友详细的说出了秦国的近期战略意图,并指出,与罗马的交锋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步的蚕食罗马的国力,消除罗马人的战争潜力,否则的话,就极有可能再犯第二次布匿战争冒进致败的风险。

第四百九十六章 **弩发明

游说汉尼拔,协调东、西两条战线的进展,争取给罗马人以更大的压迫,李原在运筹帷幄中展现着自己越来越自信的能力。

七月流火。

地中海南部海岸一带,阵阵热浪翻涌,把这一片缺少淡水的土地烘烤的象贴在锅子上的大饼一样。在公元前一世纪,撒哈拉沙漠的地域还不象后世那样广阔,在靠近迦太基城的迈杰尔达河流域,一队队的腓尼基人辛苦的在田地里劳作,将采摘下来的橄榄装进箱子里,再运上牛车,贩运到迦太基城去。

与埃及人、罗马人不同,迦太基人在手工艺方面的天赋要更厉害一些,这些油橄榄在送到城中之后,会被分检出来,小一点的被送到榨油作坊,制作深受贵族女子欢迎的橄榄油,而个头饱满大一点的,则被装嵌到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通过海上贩运、丝路东送,最后被运到东方,成为稀罕的珍物。

贾谊从李原那里领了出使迦太基的命令,张释之、冯唐两个作为副使相随,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而这样的出使就是锻炼能力的最好机会。大秦使团一路经死海、尼罗河、亚历山大港,再沿着非洲的北海岸西行,这路上的异邦景致让大秦使团的年轻人们眼珠子转不过来,心里面连连的感叹这世上风光的不同。

“贾兄,这黑种人怎么全身都是黑的,他们一生下来就是这样吗?”冯唐第一次跟随着贾谊出使,好奇心最重,相比之下,张释之要稳重一些。这位天师道的年轻传道者在大天师张良的跟前学法著说,心境练就的不错。

“黑人,白人,黄种人,当然天生就是这样。肤色不同没有什么,不过,等到了迦太基,你我可不能露出高傲之态,那些腓力基人的后裔可不是好对付的。”贾谊眯了眯眼睛,脸上露出郑重之色。

作为罗马人的老对手。迦太基人足够自豪,他们凭借着并不充裕的国力,差一点打进罗马的都城,而今,虽然他们渐渐的没落了,但只要英明的大执政官汉尼拔还在。迦太基人的希望就还在。

七月十九日。

迦太基城。

这座北部非洲的重要港口城市,显得破落而衰败,在经过了罗马人的盘剥、海盗的劫掠之后,渐渐的失去了它原有的珍珠般的光泽。不过,在贾谊和大秦使团到来的时候,城门口却是难得的热闹非凡。

油橄榄的收获季,是迦太基人传统的欢庆季节。不过,自从败给了罗马人之后,迦太基人已经有足足七年时间没有举办过节日了,今年,也就是大秦历十七年的这一个夏季,迦太基人从秦军与罗马军队在巴尔干、爱琴海的争锋中再次看到了希望。

汉尼拔兴奋之余,为振奋国民士气,决定举办自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的首个盛大欢庆季节,贾谊他们到来的正是时候。

向负责外交联络的迦太基官员通报,然后在驿馆住下。贾谊选择了好好的休息养神,而冯唐和张释之则按耐不住,决定出门到街面上游历一番。

“等见到汉尼拔,要应该怎么说呢?”贾谊闭着眼睛,想了又想。从油橄榄丰收季的举行来看。汉尼拔想要在短时间内凝聚国民之心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趁热打铁,很有可能汉尼拔会在几天内提出征讨伊比利亚半岛的建议,要是不能抢先阻止,等到迦太基军队渡海与罗马人打起来了,那一切就都晚了。

伊比利亚半岛。

曾经是汉尼拔岳父的领地,后来才被罗马人强占。要想说服汉尼拔,确实难度不小,不过,贾谊也不是全无依仗,除了三寸不烂之舌外,怀中李原的书信,是最好的游说法宝,汉尼拔对其他人也许会不屑一顾,而对敢于和罗马人硬碰硬交锋,并取得胜利的李原,他的心中要看重几分。

贾谊没有猜错。

汉尼拔确实已经颁布了总动员令,急于复仇的他已经等不及了,在得到宿敌连败的消息后,汉尼拔认为,罗马人已经穷途末路了。他们在海战中不是秦人的对手,在陆战上更是失分连连,这个时候,迦太基人必须迅速行动,狠狠的给罗马人以重重一击。

收获季的欢庆,给予迦太基人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重新振作的信心。

以弱击强。

以少胜多。

过去是迦太基人与罗马人战争史的主旋律,汉尼拔虽然在军事上有着优秀的才干,但孤军奋战的结果是虽然能在局部战事中获得胜利,却不能改变战役的大局,而今,局势因为秦国的意外出现而逆转,罗马人陷入到了困境之中,这让汉尼拔重新看到了逆转的希望。

贾谊与汉尼拔的会谈,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为了保持住这一份机密,汉尼拔没有让其他的迦太基官员参与其中,而秦国使团一方也是一样,张释之和冯唐作为副使,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向迦太基人传播东方的文明、天师教义和大秦强大的国力上面。

分工不同。

自然担负的责任也不同。

贾谊在秘密会谈中,将李原的书信呈了出来,同时,为了坚定汉尼拔的信心,他向汉尼拔透露了秦国目前掌握的罗马的最新情报,西庇阿的暴兵计划、罗马国内奴隶主和自耕农对于遭受入侵的忿怒,再加上迦太基与罗马的宿仇,可以想象,一旦迦太基军队抢先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势必会激起罗马人的强烈反应,到了那时候,深陷泥潭之中的汉尼拔极有可能遭到罗马人的围攻。

李原的这一诚恳表态,让汉尼拔陷入沉默之中,他不是没有军事眼光,罗马人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若是没有秦国在东部战线的发力,迦太基只有二万不到的西路军实在无法对罗马构成多大的威胁。

曾经的远征,辉煌的冒险,汉尼拔成功过一次,但这并不代表再来一次依旧能够获得成功,西庇阿在一只眼睛盯着秦国的同时,另一只眼睛还在紧紧的瞄着汉尼拔这个老对手。

经过五天的紧张谈判,汉尼拔最终同意了暂缓进攻罗马本土的意见,当然,为了震慑罗马人,同时鼓起迦太基人的斗志,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加泰罗尼亚地区,迦太基军队会适时的发起一连串的小规模攻势。这样的攻势是迦太基国情的需要,也是汉尼拔执政的需要,对于秦国来说,迦太基的适当牵制也是必须的。

总体来说,这一场秦国与迦太基之间的军事同盟谈判,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

迦太基要重新确立北部亚洲与地中海西岸强国的地位,首先要击败强敌罗马,然后还要得到秦国的认可,而对于秦国来说,迦太基的人口基数、国力底蕴与罗马不可相提并论,这样一个不可能发展成为地中海霸主的合作对象,是秦国需要的。

目光回移到海上。

相比陆上处于守势的情形,罗马人的海上力量虽然因为格雷尔的大意而遭到打击,不过,克拉苏的大舰队还有战船近五十余艘,实力雄厚的罗马人并不甘心失败,他们迫切的想着和秦国舰队再战一场。

特洛伊港。

经过对海盗舰队剩余战船的整合,大秦舰队如今已经拥有大小舰船三十余艘,从数量上来说,虽然要少于罗马人,但其中的十艘三层桨朦冲战舰的存在,却让秦军的单舰的战力上胜了对手一筹。

这几个月来,甘勇率领的舰队在爱琴海一带日夜操练阵形,大秦海军将士的士气高涨,他们迫切的要与罗马人决一死战。让甘勇等人有信心的,除了士兵们高涨的求战欲望外,还有从国内运来的一批新式的武器。

被送到特洛伊港的新一批秦军制式武器中,有一种巨大的机弩分外的醒目,这种足有三、四人面积大小的床弩,其弩矢一改以往短小的形状,就象一根根标枪一样,而要想让它发射出去,则需要四、五名壮汉用脚蹬着牛筋。

床弩发明了。

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将作为海战中的远程“大炮”,超越这个时代的射程,一往无前的射速,足以将整艘战船撕碎的战力,这一切都让床弩成为大秦海军中的新宠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不管放到什么时候都是通用的,秦国的强大不仅给予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也让科技发展有了突飞猛进。

大秦兵造!

这个在历史上只是流星一瞬的古代研发机构,在秦国强盛之时,曾经显赫一时,当时,那支征战天下的秦军所用的武器,均出自于兵造,而在秦国覆灭之后,西汉前期的几十年间,汉军所使用的,依旧是秦国的制式武器。

这种情况,一直到汉武帝掌握权力之后才开始改变,一系列新式如马掌、马蹬这样的新发明的运用,让汉军在与匈奴人的交锋中渐渐赢得了上风。如今,秦国取代西汉,李原治下的大秦,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长达近二十年的安定局面,不仅让秦国的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更让大秦的科技实力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

第四百九十七章 海战新武器

达达尼尔海峡。

来自地中海与黑海的洋流在此交汇,暖与冷两股海流作用下,让这里成为渔船云集的天然渔场。

在渔场东南的偏僻一角,特洛伊海湾就象一轮弯月,静静的面向地中海半敞开着丰润的胸襟,在海湾中心位置,一艘艘大秦海军的舰船正在接受检阅巡礼。

黑色的战旗!

威武的军阵!

整齐的雁行队列。

当一阵阵激昂的战鼓响起时,海湾中央爆发出大秦将士山呼海啸的叫喝声。

“大秦、大秦、赳赳老秦,壮我河山;——秦有锐士,谁与争雄!”大秦西进的步伐无可阻挡,大秦将士也把复国之时的战歌稍作了修改,复与壮——,两个字的差别,显示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含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在经过了漫长的五个月的休整之后,大秦舰队终于再一次扬帆出海,甘勇、扈辄、雷被三箭齐发,桅杆上的镶边黑色战旗就象死神的镰刀,让人不敢仰视。

在舰队中心最为高大的旗舰上,海军统帅甘勇神情沉峻的站在船首,微微起伏的叠浪,让舰船前后左右的摇晃起来,不过,这一点浪头对于已经习惯了海上生活的甘勇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扈辄、雷被为甘勇副将,栾布为后军将领,负责守卫特洛伊老巢,这样的配备,让大秦海军如虎添翼,论经验,扈辄足够丰富。论勇敢,雷被已经用事实证明,论沉稳算计,布贩出身的栾布最是斤斤计较,而作为主将。甘勇更是独挡一面多时,深得李原信任。

将榻弩安放到海船的甲板上。

这是甘勇、雷被等秦国海军将领提出的一个大胆设想,海上作战不比陆地,受限制的地方很多,比如战场的海域环境、船只的吨位大小、将士的水战本领甚至于当时的风力风向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让海战的结果变得越发的不可猜测。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海军要想掌握战役的主动权,依靠科技创建力量,对现有的武器特别是远程打击武器进行改进,是最可行的策略。榻弩装备之后,秦国海军可以利用榻弩威力巨大的远程打击能力。抢在对手发动袭击之前,给予敌重创,这是秦军先发制人的策略。

试想一下。当双方舰队相遇,一方试图靠近接弦近战,而另一方则拉开距离,在对方打击不到的距离上发射粗如儿臂的大弩,且不论这种榻弩的精准度有多高。单单是破空掠过的威慑力就已经让人不寒而栗了。

“哈哈,这家伙,要是安置在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