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287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287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在广阔无边的浩漾海面上,两只舰队相遇的机率很低,但如果一方掌握了情报上的主动权,那就只要提前几天守在航线上,等着对方自投罗网了。

热那亚港。

亚平宁半岛的北部的港口重镇,这里连接着伊比利亚、高卢、亚平宁三角地带,在小海域内。海路贸易发达,这里也是罗马人获得物资的重要城镇。

码头上。

点点桅帆衬着飞掠过的海鸟,一条条在海面上觅食的鱼儿被海鸟抓起,在挣扎和不甘中向着不远处的悬崖而去,在那里。新生的一代正在待哺中,动物界的生存法则从古到今不变的进化着,而作为这个世界的统治者,人类则在不远处,进行着一场争夺霸权的宏大战役。

在转过海湾的一角。

十余艘悬挂着希腊自由贸易联盟旗帜的商船队伍在扬帆启航,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正是处于战火中的贝尔港,这些商船上的辎重十分重要,它们是支撑罗马伊比利亚行省军队继续战斗下去的重要补给。

在秦军与迦太基联军的不断打击下,西线的罗马军队节节败退,如果得不到有力的支援,贝尔港沦陷时日行将不远,而为了继续维持西部的战线,在西庇阿的严令下,一直龟缩在热那亚港内的罗马舰队终于出海了。

这一次,他们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的选择悬挂希腊商团的旗帜出航,希腊人在秦与罗马的这场大战中,立场保持中立,但由于格米修斯和迪喀尔这些吕克昂学院重要人物的投秦,希腊与秦国的关系保持的不错,罗马舰队的新指挥官希望,以此来迷惑对手,为自己争取顺利返航的机会。

然而,他却不知道,在距离热那亚不远的科西嘉岛海域,甘勇的秦军大舰队三十余艘战舰已经象张开了巨口的大鲨鱼一样,正等着罗马人自投罗网。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这是一个强者为王的时代。

一旦成为弱者,就有可能召致来自不同层面的隐形杀手的围捕,罗马人在热那亚港的消息虽然封锁的很严密,但他们雇佣的高卢水手,还是泄露了舰队出航的情报。

彼得乌斯这个罗马的雇佣军降将,虽然没有办法突入亚平宁半岛的腹地,但他的降归,还是让罗马共和国内部出现了裂缝。本土人口不足,高度依赖占领地雇佣军的罗马人,在战场不利的态势下,其向心力也在逐渐的消弱,高卢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十月初二,清晨。

海面上强烈旋转的地中海信风,将伪装成希腊商队的罗马混合舰队送到了科西嘉岛的附近,在这一片礁石丛生的海域,也成为了埋葬罗马新舰队的坟场。

以三十艘对十二艘。

在数量上,秦军舰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在士气上面,拥有安德烈岛大海战经验的秦军舰队水兵,也不是由商船水手征用而来的罗马新舰队士兵所能相比的。

当夕阳日落之时,罗马舰队的最后二艘幸存舰不得不黯然退出战场,他们失败了,而且败得极惨,担负新舰队指挥官不到二年的西庇阿亲信,也在这一战中葬身大海,而接下来的地中海中,将是秦军舰队纵横的地方。

第五百二十五章 罗马军事化改革

地中海海上争霸战的钟声停止。

罗马人匆匆组建起来的新舰队,在大秦与迦太基海上联合力量的打击下不复存在,由商船水手和雇佣兵组成的罗马海军,在战力上明显要弱了一筹,他们的结局就和罗马共和国这个夕阳大国一样,还未完全开放就即将凋零。

罗马舰队在科西嘉岛海域几乎全军覆没。这一战况迅速的由热那亚传遍整个亚平宁,正全力以赴应对秦军东线攻势的罗马当权者们大惊失色,没有了海军的保护,整个半岛的外围防护将变得支离破碎,秦国海军舰队随时随地有可能搭载着士兵登上罗马本土。

面对如此危局,西庇阿顾不得再在阿尔卑斯山前线坐镇,急急嘱咐庞培勉力守卫之后,即带着二万余精兵南归。

大秦历十八年,立夏。

失去海上补给的罗马伊比利亚行省首府贝尔港失陷,守卫此城的罗马军队约三千人放下武器,向秦军将领李仲翔投降。

在这次授降过程中,罗马人的高傲再一次的显露了出来,他们固执的坚持将迦太基一方排除在外,这使得志在复仇的汉尼拔大为恼火,随后,迦太基军队在伊比利亚的东北部一带采取了大屠杀行动,将近数万的罗马依附者被砍头。

血雨腥风之下,罗马共和国危机临头。

面对严峻的形势,西庇阿在罗马城召开了紧急元老院会议,在这次的会议上,西庇阿提议由他来担任元老院的议长,这一提议在几乎没有阻力的情况下通过,由此。西庇阿这位罗马军事强人终于集军权、政权于一身,罗马的共和体制也在这一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罗马帝国的新独裁体制。

共和与独裁。

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对比指标。

在人类的文明之始,象罗马元老院这样的集体议事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罗马人也是凭着共和的这一体制。才渐渐的由弱小的小城邦发展为地中海一带最为强大的大国。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面临东方大国强秦的压迫和打击,罗马共和体制的弊端也显露无疑,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罗马举国重要决策方面应对迟缓,屡屡丧失军事和战场上的主动权。

十月至十一月。

整整一个月时间里。西庇阿一边下令收缩兵力,节节防御秦军的进攻,另一方面抓紧在国内开始军事改革举措。

这次改革,西庇阿和他的亲信们下了很大的决心,其中在军事和军工层面,许多项的举措都和秦国有联系。就算处于敌对关系,罗马人在事实面前,终于不得不承认,他们必须要学习东方敌人的长处,不然的话,他们就真的要灭国了。

在军事层面,西庇阿决定军队由方阵队改为军团作战阵形。这一改变也是历史上罗马步兵军团形成的雏形。士兵的武器,也不再由士兵自己提供,而是仿效秦国兵造的方式,由国家专门制造兵器的部门统一打制。

短剑、重标枪。

这两种能够发挥出罗马士兵近身肉搏优势、远程打击优势的武器被西庇阿等罗马将领认可,并随之统一装备到军中,罗马士兵之前的武器主要是长矛和弓箭,剑和标枪只是辅助兵器,而现在长矛被重标枪所取代,罗马人的远程打击能力一下子大大提高,可以想见。当两军对垒之时,罗马人的标枪森林铺天盖地而来,将会给对手带来多大的压力。

另外,罗马军队新配发的短剑,长度约为两英尺。剑宽约两英寸,很重,剑头十分尖利。剑柄可用木、骨、象牙或金属制成。这种短剑的作用,更擅刺杀而不在于砍杀,它的威力在近身搏杀中更能体现。

在防御武器方面,罗马人也仿照了秦国的盾牌样式,把原先的圆盾改成结实的长圆形凸面体,这种盾牌更符合人体的特征,竖起来之后几乎可以将身体的大部分遮盖住,能够很方便的遮挡住秦军弩箭的射击。

除了武器方面的改进之外,罗马军队在征兵方面,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常备军和后备役少年兵两个固定的兵种。

在原先的义务兵役制下,罗马士兵平时耕作,战时出征,很少有机会进行集中的战术训练,而现在,罗马人决定效仿秦军一样,将现有的一线兵员全部调整为常备军,这些将士的装具、食物、辎重一应物器,都由国家统一补发,而不再由士兵的个人家庭来承担,同时,为了奖励出征将士为国征战的功绩,罗马帝国也会和秦国的军爵制一样,对立下战功的将士进行表彰。

后备役少年兵,主要由年满十三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组成,这些少年虽然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但在帝国宣传机器的鼓动下,却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特别是对西庇阿这个军事领袖更是发自内心的爱戴,所以,训练这些少年兵,对于罗马在今后几年中改变不利的战场局面至关重要。

罗马人的军事化改革步伐,在秦军的压迫下匆匆进行着,对于亚平宁半岛内部发生的这些变化,秦国方面也有察觉,不过,李原现在更为关注的,还是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带的艰难攻坚战。

阿尔卑斯山的冬雪,在这一年下得格外的厚实,秦军的推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重型的武器不能运送上来,这使得只能以轻武器作战的各路秦军在面对险隘时只能望之而兴叹。

在西庇阿回国之后,罗马留守将领庞培指挥的十万罗马军队,死死的扼住了北部山脉的各处重要隘口,他们的存在,就象一条条无形的锁链,捆住了秦军进攻的手脚,在此期间,秦军方面也不是没有尝试过突破一、二个隘口,再绕于敌后动摇罗马人的整条防线,但效果却始终令人不满意。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多瑙河大会战(一)

落后就要挨打。

在秦军数路征伐威胁下,罗马人三军用命,加上大雪、严寒和高山的帮忙,好不容易暂时阻挡住了秦军的势头。

然而,未等罗马人庆幸过来,秦军的又一轮进攻高潮再次掀起,经历过无数场恶战的李原在战略眼光和驾御全局能力上,比西庇阿要高出了不止一筹,在察觉到罗马人有收缩防线固守打拖延战的意图,他随即改变了用兵方向。

阿尔卑斯山既然一时难以跨越,那就先放一放,罗马人现在焦头烂额,他们的弱点可不仅仅只有国内和中、西战线这些地方。

大秦历十八年,十二月。

在多瑙河南部支流阿奎库河附近,一支装束奇特的军队正在由南向北急速的行进着,他们完全不顾及漫天的风雪和严寒的天气,他们的突然出现,一下子打乱了多瑙河一带僵持了许久的战局。

这支由阿尔卑斯山一带北进的秦军约五万人,由李原亲自指挥,他们的到来,一下切断了在北线独立作战的尤尼斯罗马军团的退路。

一场大战在冬日冷凛的寒风中开始。

尤尼斯军团三万罗马将兵,加上哥特人的六、七万人,罗马及其同盟军一方,北线兵力约有近十万人。秦国一方,北上的五万精锐加上杨翁子在多瑙河下游一带的兵力,加起来的数量共有八万余人,双方从纸面上的力量对比势均力敌。

阿奎库城中。

年轻气盛的尤尼斯铁青着脸,正在召集部下鼓舞士气,这一次他被秦军突然的军事变动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秦军的中路军竟然会冒着严寒天气翻越崇山峻岭出现在了多瑙河中游平原一带,在时机选择上,李原很是准确。现在苦苦支撑中路战线的庞培被压制的动弹不得,西庇阿这个罗马首脑又由于海军的惨败、国内的改革而被牵绊了身体,这使得尤尼斯这一路成为了罗马最为薄弱的一环。

其实,对于秦军动向方面的情报,罗马人已经相当注意和警觉了。但是,出乎尤尼斯意料的是,担负这次北上突击的先锋,不是罗马人忌惮的秦军大将骆甲和曹信,而是斯巴达克斯这个色雷斯奴隶,李原竟然有大魄力信任一个陌生异族的将领。这让尤尼斯感到分外的迷惑和不解。

“秦人就这么放心,让一个异族将领握有兵权,难道他们不怕斯巴达克斯有异心反叛吗?要知道,白种人和黄种人天生种族不同,这一点的差异不管如何弥合,也不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

现在。尤尼斯的部队被半包围在了这一带地区,要是不想放弃好不容易打下的根基的话,就只能选择与秦军来一场决战。

在百思不得其解中,尤尼斯争强好盛的个性再也压抑不住,被包围又怎么样?秦人虽然纸面上有八万兵力,但真正属于秦军精锐本部的,也不过三、四万人。既然双方实力差不多,那就真刀真枪的来一场见个高下。

决战需要部下、兵员和士气。

在这方面,尤尼斯有自信,他的对面,正站着多瑙河流域最为强大的部落哥特人的大酋长蒙格尔。

“大酋长,你和你的部众是这一片平原上最为强大的力量,就象天上的雄鹰一样,只要哥特人愿意,这一带的所有猎物都是你们的食物,所以。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我们必须毫无保留的联起手来,将秦人从这里彻底的驱逐出去——!”

蒙格尔是哥特人的首领,年纪已经五旬开外的他,脸庞有些浮肿。一条腿有些不自然的弯曲着,就象一个即将入土的老人,不过,他的眼神却依旧犀利,特别是在听到尤尼斯的鼓动之后,哥特酋长就象没有听见一样,眯着眼睛扫视着大厅之中某一处空洞的地方。

“大酋长,哥特人需要丰美的草场,需要更多的奴隶,这些我大罗马都可以提供给你们,高卢怎么样,那里可是地广人稀,好一块地方——!”

尤尼斯的语速越来越快,蒙格尔老奸巨滑,显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而为了拉拢哥特这个最有力的盟友,尤尼斯决定抛出他手里最大的一份筹码。

高卢行省是罗马的本土之外除伊比利亚之外最大的一个行省,由于紧邻亚平宁半岛的关系,高卢人与罗马人之间的联系也相当的紧密,在昔日的罗马军队中,高卢军团一直是冲锋陷阵的角色,这种联合局面在秦军到达欧洲之后开始瓦解,尤其是彼得乌斯这个前罗马重要将领的反叛,让罗马人对高卢的控制力大为削弱。

“将军,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大执政官的意思?”蒙格尔在沉默了一阵之后,终于开口了。

“当然是大执政官的意思,只要哥特人和我大罗马人同心协力,对抗秦人,那么,接下来的好处,就不仅仅是高卢一处,我们甚至还可以从秦人那里夺取巴尔干、希腊、安纳托利亚、埃及——,大酋长难道不想让部落的勇士们策马扬鞭,驰聘在东方的土地上。”

尤尼斯的口才不错,他的这一番激励,就象画了一个美味诱人的大饼,让蒙格尔顿时激动起来。

高卢半岛如果被哥特人占领,那么他们部落的生存状况就能大为改观,起码不用象现在这样遭受日尔曼人、斯拉夫人、秦人的多重夹击,而要是能够会同罗马军队一起打败进犯的秦军,那可以瓜分的利益就更大了。

“将军,你可要说话算数,别的不说,对付色雷斯的那个贱种,我哥特勇士绝不会落后。”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