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81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81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项羽大为震怒的当口,除了范增这个亚父外,楚军上下包括大将季布、虞子期在内,都不敢来与项羽劝谏,这时,季布等人能够想到请出还在养病中的范增,就已经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亚父,李原还有什么诡谋?”项羽怔了一下,范增的这一句话一下子转移了项羽的注意力,吃了李原一记暗招的项羽,现在对这个年轻对手,已经不会再有丝毫的轻视之心。所以,在称呼上,他也不会再象之前那样,满口李贼的叫唤了。

“霸王,李原小儿今日所做,目的就是为了激怒霸王,从而让霸王失去理智强攻虎牢关隘,这样一来,秦军以逸待劳,以险关为壑,会让我大楚将士伤亡加剧,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更加助长了他的名气,这就是其最终的目的。”范增苍老浑浊的眼眸中,难得的露出一丝智慧的光芒。

“亚父所说,甚有道理。放心吧,我项籍岂会再上当受骗?”项羽沉声说道,重瞳的眸子里尽是凝重与兴奋之色。

李原,这是一个极其难缠、不按规矩行事的家伙。

这样的对手,才能更激发起无穷的斗志。

虎牢关大战,才刚刚开始上演,高潮还远远没有到来——。

第一百七十八章 虎牢关大战(三)

七月流火。

夜晚的荒野上鬼火点点,绿油油的,有的是野狗豺狼的眼睛,有的是聚堆的小昆虫的光亮,野狗的哀鸣声不时传来,这些喜欢啃食残尸的家伙终于不再幸运,一股子怒气无处发泄的楚军斥候举起刀枪,冲着正夹紧尾巴逃窜的狗群追了下去。

行军陶锅里面,热气腾腾,一顿丰盛的狗肉大餐,对于露宿野外的士卒来说,是最好的滋补食物。

楚军的中军大帐,一晚上都亮着火光,范增自进入项羽的军帐,就没有再出来,就连吃食也是由近侍郎中送进去的,几块被烹烤的焦焦黄黄的野狗肉端端正正的放置在铜制的器皿上,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亚父,这狗肉不错,且来一口?”心情渐渐好转的项羽大马金刀,冲着上位的范增作了个揖,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

今天被李原小挫一阵,确实让习惯了胜利的项羽很没有面子,不过,这一点的打击,还不能动摇项羽攻取虎牢关的决心。

拿下虎牢关,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诸侯,这是项羽的最终目的,在田荣这只鸡没有什么作用之后,项羽把矛头对准了发展迅速的李原势力。

“霸王,老朽食素,不食肉——!”范增看着器皿里肥油油的狗肉,心头一阵恶心,这野狗吃什么,还不是吃那些死去的人的尸体。

人与人相斗,然后狗啃人尸。人又吃狗,循环往复——。

很奇怪。也很残酷的乱世。

“霸王,其实,要攻取虎牢关,除了强攻外,还有一个法子。河南地多经战乱,百姓多逃入山中隐藏,若是能寻的一、二个识得路径的樵失,我大楚军可以再现当日袭破函谷关的胜绩。”

在项羽大快朵颉的当口。敬业的范增皱着眉头,想了又想,终于有了一个主意,其实说出来,也不是他的点子。当初,进军关中之时,楚军攻破函谷关使的就是范增说的这个办法。这一回不过是故计重施罢了。

“亚父所言,甚合孤意。明日一早,籍即遣将卒入山,觅道寻路——!”项羽道。

“霸王,此事关系重大,需防消息泄露。让秦人有所提防,所以,在人选方面,需大胆干炼又忠诚可靠将领方行。”范增郑重的嘱咐道。

“人选之事,孤自有主张。请亚父放心。天色已晚,不如早些安歇了。”项羽点了点头。略有些不快的回答道。

人老了,总会不自觉的多话起来,范增也是一样。本来,他还待再说几句让项羽多动动脑子的想法,在项羽的婉拒面前,只能悻悻作罢。

第二日。

楚军军营悄无声息,战鼓就象休眠了一样,没能发出一点声响,就连昨日趾高气扬的大嗓门楚卒,今日也不知跑到了什么地方躲了起来。

项羽没有出战,不知是昨天被狠狠的羞辱了一通没缓过劲来,还是在思谋其他的办法,能够赢得一天的休整时间,对于兵力不足的秦军来说,是弥足的宝贵,至于再度出关去和楚军较量一番,除非脑子有病的人才会这么去做。

楚军息鼓休战。

得到楚军没有异常举动的消息,李原心头,却是掠过一阵淡淡的挫折感,但凡历史的名人,又有哪一个不是人精的家伙,项羽能够成为诸侯的领袖,除了他的勇猛外,头脑应该也不会太差,况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老朽成精的范增辅助着。

接下来,楚军会有什么动作?

这是李原眼下最关注的。

敌攻我守。

这种被动的打法,其实是极其耗费人的精力的,昔日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老将廉颇以不变应万变,死守不出,看似简单的背后,其实蕴含了这位老将军多少年战场积累下来的智慧,要不然,赵军在更换了主将之后,就算赵括再是决断失误,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被秦军一下子全部歼灭。

议事厅。

秦军一众守关将领、郎中等聚集在沙盘面前,他们现在越来越习惯了这种围站于缩小版的山川地形图面前,你说一句我辩一句,争相提出自己想法的方式,不管是谁,就算是最低级别的郎中,也有说出见解的权力。

在一次次的战场分析中,秦军年轻将校的理解能力在一步步的提升,他们现在或许还只能担当校尉、军侯一级的职务,只能成为某一次任务的执行者,而在将来,他们的能力提升之后,这一批将校的加入,将会极大的缓解秦军中级军官缺乏的情形。

“诸位,楚军初战受挫,今日又避战不攻,极有可能会另觅小径偷袭我关隘,所以,为万全计,我军当以小队为一组,沿着整座关隘进行巡防固守,非如此不能御敌。”蒋渝声音朗朗,这种战术分析课程,是他的强项。

“可若是兵力分散布防,万一楚军强攻关口,我军兵力不足,怕是应变不及,况且,处处布防毕竟是被动的防御,只能被动挨打,如果对楚军没有其他的反制手段,这关隘就不好守了。”提出补充意见的是李原手下新提拔的郎中章平。

章平是章邯的弟弟,正值壮年的他,在章邯隐退之后,遂正式投了李原,由于资历浅功劳也几乎没有,章平现在只能先做一个散职的郎中,等以后立了功绩之后再行封赏。看着一众比自己年轻的秦将个个能够统兵打仗,章平心里痒痒的,但又无法越过秦军的军律。

“若是楚军从小径来袭,兵力不可能太多,同样的,我军巡防的兵士也不需要那么多,只要能够在发现敌情时,发出预警即可,至于预警的方式,以烽火为号就可以。”李原赞同的朝蒋渝和章平点了点头,他们的意见对于开阔思路有很好的帮助。

“李侯,楚军若是偷袭不成,肯定会恼羞成怒,到时强攻关隘,滚木山石箭矢所需,我军当多多准备才是。”王尚见被蒋、章二人抢了先,想了想也谏道。

名望与功绩,是靠一仗一仗打出来的。

有着斩杀樊哙、连破敌军功绩的王尚,已经不是如原先历史一般的碌碌无为之人,他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提起。

正如刘邦能够带着一众沛县的老弟兄封王为侯一样,李原的身边,王尚、蒋渝、曹信等人也在战火中不断提升着自己。

有朝一日,他们的名字终将名垂青史。

“嗯,防御之事,就尽托咐三位将军了。虎牢关是河南地之门户,我军坚守于此,是为向天下诸侯显示我大秦复国之决心,是为壮我大秦将士之精神,希望各位同心戳力,共同协作,击退来犯之敌。”李原满意的看了看踊跃发言的众将,大声鼓励道。

“蒙校尉,你部边骑为骑兵部队,于山地作战作用不大,我意调你部人马为总预备部队,一旦有哪一方战事吃紧,还需边军及时救援。”

“诺。请李侯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蒙虎点头应允道。现在的蒙虎,对李原这个团队的好感几乎与边军持平了,如果不是家族的缘故,他恨不得立时转投到李原的辖下。

众将领令一一散去,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一场关系秦国是否能复兴的关健战役,每一个秦人都必须打点起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才能在力量悬殊的比拼中笑到最后。

李原在部署了这一切之后,心里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一份责任,虎牢关这里能做的都已布置了,接下来的战局变化,都要看河北的韩信偏师与游说英布的召平是否能完成任务了,只要两者之中,有一处取得突破,秦军目前的危局就能被打破。

毕竟,全力出击的楚军后方不稳,项羽这种倾全力出击的战法,是需要冒极大风险的,一旦彭城有难,整支楚军都会军心动荡,到时候,就算项羽个人再有战意,也无法驾御一支军心涣散的部队。

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虎牢关,并不单指一处关隘,而是群山叠岭的统称,不过,由于山道奇险,真正能够通行车马的隘道只有一处,其它的小径多为猎户、山民自行踩踏出来,至于每条小径能通向何方,这个就很少有人知晓了。

季心很困惑。

崇尚两军对垒,一刀一枪拼杀的他,被项羽选中,成为了这支楚军斥候部队的带兵将校,这种钻山沟、搞偷袭的战法,让季心有一种见不得人的羞耻感。

“这肯定是范增那老朽的主意。这山路要是好走,他范增怎么不来亲自走一趟。”季心一边紧跟着领路的山民、一边在心里抱怨着。

说起谋略,楚军中不是没人有才能,象以前的韩信就是、还有象吕臣、叔孙通这些人,都是一时的俊杰,可惜,在范增的压制下,这些人不是不受重用,就是转投了他处,就连他的大兄季布、楚军大将钟离昧,也多受范增的排挤。

范增是项羽的亚父不假,但却不是楚军将士的亚父,对于这个心胸不够开阔、时时摆出智者架式的老儒生,直率性子的季心一百个看不惯。

第一百七十九章 虎牢关大战(四)

季心一边在心里咒骂着给项羽出这个馊点子的范增老儿,一边紧紧的跟在好不容易搜寻到的向导身后。

对于自己被选中成为这支可能九死一生的楚军斥候队的领军之将,季心其实心里也是明白的,当初那一场震动天下的巨鹿、棘原大战,率领楚军一部截断章邯最后退路的,就是季心率领的一支轻兵。

项羽估计是考虑到这一层关系,遂又把破袭虎牢关的重任压在了季心身上。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当初的章邯,已经被连战连捷的楚军给吓破了胆子,由涉徒组成的秦军将卒在听到咸阳朝廷动荡的消息后,也基本失去了再战的斗志。而现在,对面的这支秦军虽然兵力与拥有二十万大军的章邯不能相比,但在战斗的意志、士气等方面,季心已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这是一支有灵魂的军队,也是一群拥有着坚定信念的对手。

战国争霸百余年。

连续战事不休。

关中的人口在一次次的战乱中减少,在这个初启蒙昧的时代,野兽才是山林的主人,至于人,想要在密林深山中生存,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还有极佳的运气。

范增的谋划很诱人。

对于寻觅路径、并且需要偷袭秦军的楚军斥候来说,却是很悲催。

夏日的山间。

山花开遍,不知名的野花在阳光下吐露着芬芳。更有不知是什么野兽踩出的脚印,深深浅浅的不知通向何方——。

虎牢关一带。属于嵩山余脉,在后世这里人烟绸密,不过在秦代,却是蛮荒少有人烟的地方,季心带着一千挑选出来的楚军精卒初入山林时,看到的还是一片美好的景象,不过随即,他们就遇上了困难境地。

他们不仅要面对秦军的搜捕。还要面对山林中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野兽毒虫的攻击,在这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一旦中毒几乎就等于失去了性命。

扁鹊这样的神医,整个春秋战国也只有一个。

而且,他已经作古多年。

越是深入丛林,季心就越是感受到压迫与紧张,一千兄弟的生死。皆在他的一念之间,是继续前进,还是后退,又或者干脆停下来驻足——。

每一个细微的判断,都会改变一支队伍的最终结局,而秦军的频繁调动。也让季心越来越没有信心。

秦军似乎早有提防。

这是季心领令之前没有想到的。

能够抢先一步猜出对手的下一步动作,并预先作出判断,这几乎是孙子兵法所说的,料敌于先的境界了。

就在季心胡思乱想的时候,楚军不知不觉的进入到了嵩山的腹地。这里的地势更加的幽深,树木也更加的茂密。按路程估算应该是在关隘的侧后方了,如果不是有向导的带路,这队楚军莫说想要寻路到关隘上,就是想寻原路退出去也是不能。

“快到了吧!”

季心拍了拍向导的肩膀,低低喝问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面前的这个年近五旬的老猎人,在季心拿出的金子还有武力的威胁下,半自愿半不甘心的带着楚军在这山林里绕了整整一天时间。

“就到了,前面还绕过那道山腰处的弯道,就是虎牢关了。”老向导手伸在怀里,仔细的抚摸着发热的金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秦人,楚人。

打死打活的,都与他一个老人没啥大的关系。

按照逃入山林之前的傅籍来划分,老人真正要算的,还是魏人,不过,魏国已经早早的被秦国给灭掉了,现在大梁建立的那个西魏国,不过是由宗室魏豹擅自成立的一个伪国而已。

这个乱世,只有金子才是最真实的。

有了钱帛,就能买到粮秣、盐巴还有布帛,这些东西,都是山里人家最为急需的,家里的小孙子刚刚出世,如果得不到充足的乳汁滋养,是活不长的,想到这里,老人刚刚绽放的笑容又纠结了起来。

“嗖!”

一声轻微的脆响响起,就如同轻风拂过林间树梢。

季心猛得一缩身子,将大半的身躯躲藏到了向导的后面,这种秦国制式机弩发射的机刮声响,他听得太多了。

还沉浸在憧憬的幸福中的老人耳朵有些背了,对于声响的敏感度在降低,这也是所有猎人的悲哀,一旦老了,就会被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