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秦(晶晶亮) >

第89部分

强秦(晶晶亮)-第89部分

小说: 强秦(晶晶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明的传承,不需要愚蠢的说教,而需要实力和鲜血来悍卫。李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从后世而来的他,看多了共和国和谐社会下,边境省份的那些暴乱份子打砸抢的嘴脸,事实证明,怀柔政策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真正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字:打。

打的匈奴人望风而逃,自此不敢东顾,收割一代又一代匈奴单于的头颅,当作军功章上的一枚枚炫目的徽志,这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征战需要积蓄,需要国力支撑。

历史上的二百余年后,大汉数年的休养生息,为武帝刘彻的北伐匈奴积蓄了大量的财富,支撑起了汉军的庞大军事行动。在刘彻的坚持下,汉军的一次次讨伐,将匈奴人打得一路西逃,最终只能去祸害遥远欧洲日渐衰落的罗马帝国。

目前的秦国,还不具备彻底解决匈奴人的实力,不过,李原同样的能判断出,刚刚解决了东胡和月氏的冒顿,也面临着消化战果、解决内部不稳定因素的问题。

所以,匈奴人南下,更多的目的是和上次劫掠河套一样,用一次次的抢劫与秦国争夺人口、财富、牛马等物资,以此来削弱秦国的国力,壮大自己的部族。

既然这样,李原不介意再用一次血的教训,让冒顿记住,大秦是绝对惹不得的。就算为此,消耗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财富,李原也在所不惜。与民族的生存之战相比,之前和项羽、刘邦等诸侯的内战,实在算不得什么?

盖藏城。

匈奴临时王庭。

这座月氏部落经营多年的休息地,现在是匈奴左贤王的军帐所在,在大单于冒顿即位之后,左右贤王的位置分别被赐予了他的两名最为得力的手下,在这次与月氏的大战中,匈奴军作战的主力正是左贤王的部队。

不过,今晚。

左贤王并不是主角,真正的主人是大单于冒顿,早在二个月前,雄才大略的冒顿大单于就从细作那里知晓了月氏王试图反扑的消息。与志大才疏的月氏王不同,善于奇谋的冒顿很有心计的假作不知月氏人的动作,暗中却将匈奴本部精兵悉数征调到了距离盖藏城不远的黑水湖泊畔隐伏。

等到月氏王得意忘形,率领月氏大军攻击左贤王时,冒顿突然从侧后杀出,一举将老月氏王斩于马下!

现在,冒顿手里捧着的酒器,正是用老月氏王的头颅制成,这种头颅酒器的制作工艺有些复杂,首先会将头骨沿眉弓切开,取头盖部分,裹上兽皮,并镶上铜等金属边缘作成饮酒的器具。

月氏王毙命不久,冒顿手里的这具头骨酒器刚刚制作完成,还带着丝丝的血腥之味,这股子腥气让胆小的人望之胆寒,冒顿却是浑然不惧,东击东胡,西破月氏,匈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终于成为了草原无可动摇的霸主。

对于这样一位年轻大略的雄主,匈奴上下无不臣服,不敢有丝毫的异心。

第一百九十一章 匈奴来袭

大匈奴的梦想,在冒顿心中升腾发酵。

东到大海,西过天山,北至冰原,南下咸阳。

这四个方向的扩张,匈奴已经完成了二个目标,东面的对手东胡族已经彻底的丧失了话语权,其整个部族都归并到了匈奴右贤王的麾下,北面的冰原地带,只是一些不成气候的蛮荒原始部落,也值不得匈奴人多费心思。

现在,西面的对手月氏也已基本放弃了抵抗,分裂之后,大月氏西迁到了西域一带,那里有着广阔无垠的大泽,还有诸多富庶的小城邦,对于匈奴来说,西域是未来需要征服的一个重要地方。

当然,在西征之前,冒顿最希望的是能够南下关中,一雪父亲头曼单于被秦军驱逐到漠北的耻辱。

要证明自己比父亲更强大,冒顿就必须这么做,不然的话,就算他击败了再多的部落,也不能消除部落内部的怀疑之声。

“大单于,刚刚得到消息,小月氏部落已经向东迁移了,估计在三日后,会到达秦国的边境一带,我已下令族中的勇士们追上去,一举杀死这群待杀的绵羊。”左贤王醉醺醺的站起,手中同样拎着一个头颅酒器。

当然,他的这一个头颅的主人,不过是月氏的一员大将,这个酒器做的精致程度,也是不能够与冒顿那个相比的。

“左贤王,你的脑子进水了,杀了这群羊。我们还怎么与秦国交涉,快快下令你的部众撤回来!”冒顿脸色一变。厉声喝斥道。

月氏分裂。

这是冒顿最希望看到的,一个分裂的对手,已经不能算是对手了,而更让这位大单于欣喜的是,小月氏部落竟然逃到了秦国境内。

这真是一个千载难有的好借口,只要借着追杀月氏逃敌的名头,匈奴铁骑就可以毫无顾虑的杀入长城以南,将富庶的秦人洗劫一空。然后满载着无数的财帛回归草原——。

冒顿的设想很巧妙,可惜,不解其意的左贤王却破坏了他的这一用意,现在,冒顿唯一奢望的就是左贤王的补救命令能够及时的送到。

临洮。

是陇西郡的第二大城,这座秦国最西端的长城边镇,忽然间变得热闹起来。大批的秦军骑卒的进驻,让习惯了冷清的边镇居民很不适应,这些年来,除了来自的商队,他们就再没有见到过这么多的人。

热闹并不是好事,而是祸事。就在边民忐忑不安之时。白广季一副异族部落勇士的打扮,终于出现在了城外。

远远的看见秦国的黑色大纛,白广季心中不由得激荡万分,当初,从李原那里领了命令。孤身入异族,这种寂寞是其他人无法理解的。

在骆甲、王尚、曹信等秦军将领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时。白广季的名字却就象被遗忘了一般,没有哪一个人会提起,这个一早就追随了李原征战的将校。

今天,他终于回来了。

带着使命,带着未洗的征尘,回到了自己的兄弟中间。

李原迎出城门外,亲自给白广季接风,这是一种态度,不仅仅是给白广季一个说法,更是给全体深入到敌后,从事间作事务的人的肯定。

对于白广季在秦国这边受到的礼遇,随同他一道而来的月氏勇士们并没有什么其余的想法,他们在连败之后,已经彻底的丧失了强者应有的风范,在又苦又乏的跋涉了几天之后,有人能够给一口热呼呼的吃食,就是天大的恩赐了。

“秦人,真是好兄弟!”单纯的月氏人用感激的目光,投向了摆在面前的一堆堆粟稷饼子,这种用粟稷磨就的粉饼,比他们经常啃食的乳馍要好吃多了。

城中,议事厅。

白广季换过一身衣服,好好的洗了洗身上多日的污垢,等到再次站到李原面前时,刚刚见过的虬须大叔,又变回了年轻俊朗的少年校尉。

“李侯,小月氏王已经决定内迁入秦了,现在小月氏部落的大队估计在河西的金城一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二天后就会抵达临洮,我们必须早作准备。”白广季指点着面前刚刚完工的陇西、河西地形沙盘,说道。

“你们一路东来,有没有遇到匈奴的追兵?”李原问道,神情若有所思。

“没有。就是最初的几日,还有匈奴人跟在后面,最近的二、三日,没有发现有匈奴追兵出现,这难道是匈奴人想要伺机进犯我大秦——!”白广季一边想一边说,脸色也跟着凝重起来。长期的斥候经历让他的敏锐性开始锐利起来,李原的这一提醒,一下子让他惊出一声冷汗。

“有这种可能,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是,匈奴人在积累力量,准备一起吃掉小月氏部落,草原上的狼群在觅食之前,都在远远的跟在猎物的后面,一直到召集足够的同伴之后,才始发动最后的攻击。”李原沉声道。

“啊,那怎么办?小月氏王的身边,能战之士不过二千不到,凭这些残兵败将,是绝对打不过匈奴人的?”白广季被李原一说,脸色一下刹白,虽然只是隐伏在月氏部落之中为暗间,但多日的相处,彼此之间感情是割舍不断的,现在听得月氏部落有难,白广季心里顿时又紧张起来。

“骆甲,你去点齐三千骑卒,随同白校尉一起,接应月氏王吧!记住,接应到即可,切切不可与敌恋战。”李原想了想,最后吩咐道。

“诺!”

骆甲和白广季相互兴奋的打量一眼,急急的下去准备去了。小月氏部落内迁,对于秦国来说,有利有弊,当然,从总体来分析,还是利大于弊。

有利的是,月氏部落的加入,可以增加秦国的力量,这些草原上的部落是天生的马背民族,只要善加征调,就是一支优秀的骑兵部队。

不利的是,小月氏的内迁,不可避免的会引发一连窜的边境冲突事件,这里面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让战火漫延到关中腹地,虽然李原对此已经有了准备,但一旦兵祸连结,秦国好不容易恢复的国力就又要折损了许多。

李原在临洮对时局的预料很准确。

匈奴人打的主意就是一举将月氏人围歼在大河之畔,按照领军的匈奴左贤王下面的千长的意思,这些怯懦的老弱月氏人连做俘虏奴隶都不配,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驱赶下大河,让他们成为大河之上的一具浮尸。

白广季顾不得臀部伤痛,急急换乘骆甲骑军中的一匹有柔软马鞍的战马,带着骆甲的三千秦骑朝着来路向西疾奔。

小月氏部落虽然在盖藏之战中损失了近五千部落勇士,但与损失更大的大月氏相比,小月氏部落的元气还在,只要给予几年的时间,等到部落中的少年们成长起来,这个草原上的民族就又会有复兴的一天。

而若是被匈奴人包围在河西的话,小月氏人所有的努力和打算也就泡汤了,同样的,秦人希望收容小月氏人,以壮大骑军实力的打算也同样不能实现了。

喊杀之声。

随着阵阵的西北劲风传来,听在白广季的耳朵里,是分外的刺耳。

“快,再快!”矫健的战马在连续的踢打下,长声嘶鸣,奋力的扬起四蹄,朝着喊杀声传来的方向奔去。

秦新历九月二十四日,暮。

小月氏人迁移大部队经过数日的跋涉,终于来到了滋养了草原和中原文明的大河之畔,许多月氏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条滔滔不绝的大河虽然在后世被称之为黄泛之河,那在秦时,却是一条清澈见底、孕育着生机的母亲之河。

月氏人的祖先,也曾在这条大河边上放牧,只是后来,才慢慢的开始向河西一带迁移,现在,他们终于又回来了,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然而,就在小月氏人激动的捧起河水喝着,梳洗着的时候,一直尾随的匈奴骑兵出现了。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月氏人完全放松了警惕!”负责追杀的匈奴千长一阵冷笑,眸子里流露出残忍的杀意。

经过联络与会合,追击的匈奴骑兵加起来一共有一千五百余骑,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草原勇士,现在要对付一群失了斗志、又要保护妇孺老弱的月氏残兵,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杀!”

马蹄声伴着匈奴人特有的喊杀声由远及近,很快的就在河滩上引发了一场大乱,被杀怕了的月氏人就象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奔跑着,却又完全不知道该往哪一个方向逃跑。

刀光溅起。

一窜血雾之后,带头冲锋的匈奴千长手里,已经拎了一个月氏人的首级,不过,在不屑的看了一眼之后,他就远远的抛在了地上。

“一个卑劣的酒器——!”千长不满意的啐了一口唾沫,抬眼寻觅着下一个有价值的酒器。

在他的身畔,一骑又一骑的匈奴骑卒叫喊着冲入慌乱的月氏逃亡人群,有得意妄形的匈奴壮汉附身掠起不及逃跑的年轻女子,将她们提在手里,然后按倒在马背上,与男丁只能做奴隶和酒器相比,女人,尤其是能生养的女人,也是匈奴人最为喜爱的战利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 救援月氏

国家之间。

只有利益,没有其他。

一个有野心复起的异族,和一个失去的灵魂只剩下散落的支架的异族,哪一个才是秦国最合适的。

在这个选择题面前,李原选择了后者。

这也是他一直等到白广季出现,才派出骑兵去救援小月氏的原因,只有让匈奴人将小月氏的部落体系完全打散,秦国才能彻底的驾御象月氏这样有着祖上荣光的异族。

一路疾驰。

凭着对河西这一带地形的熟悉,白广季侧耳倾听风中隐约传来的叫喊哭嚎的声音,应该是越来越近了。

大河九十九道弯。

一处弯口,也是就是一处适合休整补充水份食物的休息地点,在前面的不远处,白广季清楚的记得是大河的一处弯角河滩,那里应该是月氏族人昨晚休息宿营的地方,而喊杀之声就是从那里传来。

“骆将军!”白广季大叫一声,从腰间拔出利剑,高高的举了起来。

“各部儿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去屠了匈奴杂种。”骆甲冷哼下令。随着一场场战事的进行,骆甲身上的毛燥和鲁莽渐渐的被沉着和内敛所取代,就算现在憋了一肚子气,骆甲也依旧面容沉峻,看不出有多喜悦有多不愉。

这次出击,骆甲私底下,给骑卒们个个鼓了士气,只许胜,不许败。虎牢关连番大战,骆甲数次要求请令出征。都被李原无一例外的给驳回了,留着最强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不用。为什么,就是为了今天。

命令被一级一级的传达,骑军将校们兴奋的叫喝着,告诫着一个又一个属下的新卒,这是重新组建补充的秦国骑兵部队的第一个硬仗,谁要是拉稀,那就休怪大伙儿不留情面,到时候。就等着被赶到步兵部队去吧。

要知道,骑兵与步兵,在秦国现有的建制中,待遇完全是两个层面,从高人一等的骑卒变成只能靠两只脚走路的步兵,这些年轻的将卒又哪个肯答应服软。受了刺激的秦军骑卒们纷纷夹紧了马腹,将臀部提离马鞍之上。双腿的力量也完全的加压在马蹬上面。

“大秦,大秦!”

“屠了匈奴杂种——!”骆甲的这一声叫骂让年轻的将卒觉得分外过瘾,他们接二连三的传递着口号。

匈奴,这个草原民族在不断的吞并过程中,融合了不知多少草原部落的血脉,称一声“杂”种倒也适当。所以,对如凶狼一样的匈奴人,不需要什么温情,也不需要吆喝报名,直接开打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