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声 >

第5部分

官声-第5部分

小说: 官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眼的光线照了进来,安在涛用手捂住眼睛,另一只手推了推林冰儿的肩膀,“好了,门开了,我们得救了。”

门外挤满了维修工和消防武警,还有报社的编辑记者,看到电梯门打开,众人一起欢呼起来。

……

……

电梯的事情告一段落,林冰儿失魂落魄地被编辑中心的几个女编辑簇拥着带走,安在涛也定了定神,沿着楼梯下楼去,在报社外面的麻辣烫小摊上吃了一点东西,然后才慢慢爬楼回了新闻部的办公室。

在这个烂电梯没有重换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再坐了。

刚进门,身材火辣的马晓丽就向他走了过来,神色多少有些暧昧,低低道,“小安呀,你可真了不得,刚来第一天就写了一篇重磅报道,啧啧,果然是黄总推荐来的高材生,不简单不简单哪……”

其实马晓丽这话音里多少有些吃味。但安在涛前世跟她的关系一直很好,对于她的这点女人小鸡肚肠,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微微一笑,他刚要说什么,突然听身后传来孙兰那熟悉的柔媚声音,“小安,你来一下。”

马晓丽眉头一皱,小声嘟囔了一声,安在涛虽然近在咫尺,也没有听懂她嘟囔了一句什么,不过,以他对马晓丽的了解,大概没有什么好话。

在他的前世中,马晓丽跟孙兰一直是“水火不相容”,马晓丽瞧不起孙兰投机钻营为人情妇,而孙兰又看不惯马晓丽泼辣外向的性子,两个人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

安在涛心里暗笑,但脸上却挂着淡淡的恭谨,他走过去,站在孙兰的隔断前,笑道,“孙主任,你找我?”

“小安哪,你写的稿子黄总很满意,已经审核完了,只是这署名……”孙兰妩媚且满是脂粉的脸上浮起一丝世故的微笑,“刘副总很关注这篇报道,还亲自电话跟市委办宋主任沟通……你看……”

孙兰的话吞吞吐吐说了半天,其实安在涛早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暗示要将刘琦署名为第一作者,但他就是装糊涂故作听不懂。

别的事儿好说,这篇报道对自己的前途关系甚大,安在涛绝不会容忍被刘琦抢了好处去。他心里盘算着,准备装糊涂下去,如果孙兰或者刘琦把话挑明,他就算是跟刘琦起了冲突,也绝不让步。

他刘琦虽然有后台,贵为副总编辑,但在这滨海晨报,还是黄泽名的老大。

孙兰心里有些气不过,心道这小子看上去挺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就死活听不懂“人话”。后转念一想,安在涛刚刚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不懂人情世故也属于正常。就在孙兰耐着性情,准备进一步“点化”安在涛的时候,黄泽名却突然跨进了新闻部的办公室。

所有在隔断里忙碌的记者们都站了起来,“黄总!”

孙兰一看黄泽名来了,马上脸上浮起近乎谄媚的笑容,起身迎了过去,“黄总,怎么有空来我们新闻部检查工作呢?”

黄泽名身材很是高大,留着时下流行的那种小平头。他笑吟吟地向孙兰点了点头,向安在涛摆了摆手,呼道,“小师弟,过来一下。”

安在涛轻轻地走了过去。

黄泽名颇为赞许地拍了拍安在涛的肩膀,“好小子,不愧是我们燕大新闻系出来的高材生,新闻敏感性很强啊……只是,你这个地方,我觉得还需要改一改,多用些数字来说话,少添加一些个人性的观点,这样的话……”

黄泽名手里捏着安在涛的稿子,在上面指指点点,见安在涛一幅虚心接受的神态,这才满意地朗声一笑,“你再改改,完了之后直接交给总编办赵主任,让总编办传真给市委办审稿。”

……

……

稿子很快就被市委办通过,传真回来的稿件上,果然有着安在涛所预料中的杜庚的红笔批示:“同意,建议日报、晚报、早报同步报道。”

第二天,署名为“实习记者安在涛”的关于高架桥的深度报道在滨海几家报纸的头版上同时见报。一时间,安在涛这个名字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在滨海的媒体界算是真正打响了第一炮。而上午,安在涛还没有去上班,就接到了报社的通知,说是电视台要做一期关于高架桥的节目,邀请他去做节目嘉宾。

第一卷逆转 第011章【惊变】

安雅芝得知儿子要上电视做节目,不由大喜,赶紧拖着安在涛去商场买了一身新衣服。正所谓马是鞍装人是衣裳,虽然不是什么名牌,但一身休闲装穿在身上,安在涛整个人显得英挺潇洒,就连商场的服务员都不禁顺口送了他两句恭维话。

安在涛中午两点赶到了电视台。做节目的是电视台一个新闻直播节目,安在涛很明白,这肯定是电视台的领导从这两天的新闻报道中,揣摩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心思,不想落在纸媒的后面,赶紧跟上。

……

……

夏天农夹着一摞报纸,笑吟吟地进了门。一进门,他就招呼起自己的女儿来,“晓雪。”

夏晓雪从自己的卧房里跑了出来,笑道,“爸,你回来了,今儿个怎么这么早呢。”

夏天农腰身长长地伸展了一下,“爸爸今天去市委开市委扩大会,就没再回市政府。老石啊,你猜今儿个开会是什么内容?”

石青是市农行的工会主席,这两天正在家里调休,她正在厨房里忙活,听见丈夫的声音不由探出头来,“老夏,怎么突然开起市委扩大会了?怎么着,是不是哪位常委要退了?你有没有戏?”

“不是。”夏天农嘴角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杜庚竟然要拆高架桥!高洋高书记建的高架桥啊,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当年可是投入一个多亿呢,竟然要拆了!”

石青皱了皱眉,也有些意外道,“拆桥?这是怎么说的?”

“呵呵。前任建了后任拆,要不怎么出政绩呢。”夏天农叹了口气,“只是我奇怪的是,杜书记的这番心思,全市没有一个人事先揣摩出来,竟然让滨海晨报一个实习记者给猜到了……我们今天去开会,每个人的桌前都被放了三份报纸……”

“今天本市的所有报纸,都刊发了这个记者的深度报道……”夏天农的话还没说完,夏晓雪就站在一旁兴奋地接口道,“爸,我知道,一定是小涛的报道!”

夏晓雪从夏天农手里抢过报纸,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石青的面色有些错愕。

夏天农望着女儿俯身看报的神态,叹了口气,转头望着石青,“老石啊,我看这孩子很不简单呢……这报道文笔老练,文字功底很深哪……我听得很清楚,杜书记今天前前后后提了他三次名字哟。”

==============================

第二天上午,安在涛刚刚赶到报社,就接到了夏晓雪打来的电话,说是夏天农两口子中午要请他到家里吃饭。他心头一喜,去跟张纲请了个假,又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再次叮嘱她两句,这才骑车就匆匆去了夏家。

第二次登门,安在涛并不意外地发现,夏天农对他的态度好转了很多。虽然还是习惯性地摆出了副市长大人的架子,但起码还笑着跟他招呼了一声,还破天荒地起身给他倒了杯水。

而石青的脸色虽然还是有些不阴不阳的,但比起第一次来还是有了一些转变的。不像是上回,说话都带着鄙夷的口气。

安在涛心情放松而不失恭谨地在夏家吃了一顿午饭,完了还坐在客厅里跟夏天农说了一些关于高架桥报道的事情。石青收拾完餐桌,自顾打开了彩电,坐在一旁看起了电视。

滨海电视台播放的恰恰是昨天安在涛当嘉宾的新闻访谈节目。看着安在涛在电视中沉稳有度颇有几分明星气质的表现,夏晓雪眼中的自豪和骄傲溢于言表。只是石青打开电视的时候,这节目已经播放了一大半,不多时就换成了即时新闻播报。

“各位观众,昨晚,本市三家弯海滩突然发现一具男尸……据警方查验……”

电视画面一转,一个委婉动听的女声播报着,安在涛先是一怔,继而面色微微一变。他心里隐隐浮起一丝不安,下意识地走到夏家客厅的电话旁,往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没人接,安在涛心里一颤。等了一会,他又再次拨打,还是没人接。

他的心不由有些冰凉。虽然这些日子他也没发现母亲有什么异常的变化,情绪都很正常,但是——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母亲是在去为自己找关系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变数”。而他所要做的,就是阻止这种“变数”的发生,所以,他这两天除了不厌其烦地电话叮嘱之外,在家里也没少给安雅芝做思想工作,让她打消让自己进机关的念头。

电话打了好几遍,还是没人接,安在涛想也不想,就向夏家的大门冲去。

夏晓雪一把拉住他,颤声道,“小涛,你……”

“晓雪,等我,我去找我娘。”安在涛匆匆撂下一句话,就冲出了夏家的大门。

……

……

“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往外跑,真是没有教养。”石青不满地紧紧将防盗门关上。

夏天农微微笑了笑,“老石啊,我看这好孩子倒还不错。除了出身低一点之外,其他都跟晓雪般配的很。”

“般配个鬼。”石青狠狠地瞪了夏天农一眼,

“妈……小涛肯定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急事,要不他不会连我都不告诉的……”夏晓雪带着哭腔喊了一嗓子,“妈,女儿求你了……你是不是要逼死我?我不能没有小涛,没有他,我会死的。”

夏晓雪哭着跑进自己的卧房,剩下夏天农两口子在客厅里面面相觑。

“都怪你,我说不要见,你非说可以再见一见,结果怎么样?”石青顺手推了夏天农一把。

夏天农皱了皱眉,“老石,我说你也太过分了。虽然门不当户不对,但是这事儿也不是不可能。只要这孩子肯上进,有我在,难道晓雪嫁给他还能吃了苦不成?”

第一卷逆转 第012章【日记】

安在涛心情焦急地狂奔出市委机关第一生活区的大门,连自行车都忘了骑,身后传来那保安谄媚的呼唤声。

他心急如焚地在路边拦下一辆破破烂烂的黄色面的,一头就钻了进去,嘶哑着嗓子道,“师傅,人民东路112号,二中宿舍。”

“好嘞。”面的司机猛然一踩油门,面的突突了一下,提速窜了出去。

到了自己家小区的大门口,安在涛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5元钱,扔在车座上,推门就下车,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向3号楼跑去。

炎炎盛夏,烈日高悬,整个二中宿舍区空荡荡地,只有两个幼童蹲在车棚那边的垂杨柳树荫下玩着弹子游戏。安在涛一路狂奔而过,高大的身影在绚烂的阳光地里拉长又扭曲。

上了三楼,面对着自己家那扇钢条结构的老式防盗门,安在涛心里怦怦直跳,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妈,你不要抛下我……”安在涛喃喃自语着,颤抖着手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推门而入,家里悄无动静。客厅里有些陈旧的棉布沙发上,放着一沓洗干净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而椭圆型的槐木小茶几上,一个透明的纱罩盖着一盘蛋炒饭,边上还放着一张纸条。

安在涛颤抖的手哆嗦了一下,拿起来看着:“小涛,妈给你做了晚上的蛋炒饭,你晚上回来就热一下吃吧。妈有事出去一趟,今晚可能不会来了。”

……

……

安在涛一屁股倒在沙发上,心乱如麻。但瞬间,他的心神就又安定下来,前世成熟的心智和阅历让他旋即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和沉稳。

毫无疑问,倔强的母亲肯定是出去为自己跑关系去了。虽然他目前在报社崭露头角,但观念传统的母亲还是一门心思想把自己弄进政府机关当干部。

但是,她去了哪里?她会去找谁?

83年,母亲才带着他从西部那个穷困的小县城返回了滨海,在一所小学当了一个语文老师。后来,又自修读了电大,进了滨海二中教高一语文。这些年来,母亲都是一个人带着他含辛茹苦度日,除了上班之外,她几乎整日整日地留在家里,干着那些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

姥爷姥娘早已去世,唯一的一个阿姨在燕京。本地,他们没有什么亲戚,更没有什么社会关系。她不过是一个老实巴交的高中老师,她能去找谁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挂在电视柜上那台24寸长虹彩电上头的石英钟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已经下午两点了。

突然,安在涛心里一喜,他蓦然想起一个人来:滨海二中的历史老师孙继福。

孙继福早年丧妻,带着一个跟安在涛差不多大的女儿扬扬过日子。学校里的老师们看着安雅芝和孙继福都是单身带着一个孩子,便主动撮合他们。

安在涛清楚地记得,孙继福应该是对安雅芝有相当程度的好感的,否则,他不会经常过来替安家换煤气罐了。而那一年,13岁的安在涛半夜发高烧,也是孙继福连夜赶来把他送到医院,整整一宿都在医院里帮安雅芝照顾他。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安在涛跟了解母亲的孤独和凄苦了。所以,他一直支持安雅芝跟孙继福结合,他觉得孙继福是一个厚道善良的男人,值得母亲依靠。然而安雅芝却一直没有松口,这么多年了都跟孙继福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顾不上那么多了。安在涛一把抓起家里刚安上不到一年的程控电话,飞速地拨了一个传呼台的号码,听筒里传来接线小姐甜美的声音,“您好,海华寻呼台为您服务,请问您是寻呼还是留言?”

“麻烦帮我呼2256897,急事请速回电话。”

放下电话,安在涛默默地站在那里等候着。

不多时,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他一把抓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孙继福漫条斯理温和的声音,“雅芝啊,找我什么事儿?”

“孙叔,是我,小涛。”安在涛急促道。

“哦,是小涛啊,有事吗?”

“孙叔,你知不知道我妈去哪里了?……”安在涛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他声音中的一丝急切还是让孙继福听了出来,“我没有见你妈呀,小涛,怎么了?家里出什么事了?告诉孙叔……”

“孙叔,你知不知道我妈还有什么熟人没有?”

“没有吧……这些年了,也没见你妈跟什么人来往过,都是咱们学校的一些老师吧。”

……

……

从孙继福那里没有得到答案,安在涛心里空落落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