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声 >

第50部分

官声-第50部分

小说: 官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风鹏长出了一口气,满脸的涨红之色渐渐褪去,他叹了口气,“我哪里知道他是夏副市长的女婿……路兵,你看这事该咋办吧,这房子我肯定是不能再要了……”

路兵发出一声诡异的笑声,“你还想要这房子?你不怕回去让你哥把你的小弟弟给阉割了……你得罪了市领导家的人,等于是在孙主任的仕途上放置障碍……”

“得了,你赶紧回去吧,老老实实跟你哥说个清楚,免得到时候让孙主任蒙在鼓里……”路兵顿了顿又道,“这事你别管了,这套房子谁都不能要,我还是要给他留着——他买房子干嘛?怕是要准备跟夏市长的千金结婚用哟。”

第二卷名记 第098章【不是冤家不聚头】三

安在涛虽然出了一口恶气,但心里却还是不爽。本来想今天趁着休假,把房子的事情搞定,然后趁着天还不算太凉,赶紧装修一下,等过了春节后,一家人就可以入住了。

他骑着摩托车去了一趟菜市场,随意买了些菜,又买了几斤排骨,准备回家下厨为母亲和竹子做一顿饭。但他刚到自家留下,就看见了路兵的那辆黑色跑车。路兵穿着一件羊毛的薄T恤,手里捏着一个文件包,还有一把钥匙。

见安在涛骑车回来,路兵老远就招呼道,“安大记者,我等你好{炫&书&网}久了。”

安在涛眉头一跳,“路总?你找我有事吗?”

路兵呵呵一笑,将手中的牛皮文件袋递了过去,“好了,我的安大记者,我知道你喜欢那套房子……何必跟孙风鹏那种小人计较呢?这不,我已经替你把手续合同全部办好了,你只要在上面签字摁下手印,这合同就生效而这房子就归你了——别这么看着我哟,这套房子算是我送你的一点小礼物,不就十几万块钱嘛——说实话,我很欣赏你,咱们交个朋友!”

安在涛一怔,没有接,笑了笑,“路总真是好大的手笔,这一套房子说送就送了……不过,我不能接受。”

安在涛可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他当然明白,路兵之所以如此自然是为了拉关系。或许在他的眼里,十几万确实不算什么,但对于安在涛来说,这却是一面陷阱,如果自己经不住诱惑跳了下去,那么,不论是他还是晓雪以及晓雪的父亲,都会被严重套牢。

所谓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拿。了商人的好处,不给人家回报点什么哪里行。

不过安在涛也不是那种古板。的人,作为拥有丰富人生阅历的重生者,他也没有让路兵太过难堪。在他的坚持下,他去银行取了现金,将房款一分不少地交给了民泰房产,然后又从售楼处的路超手里接过了购房发票。

其实,路兵此举也是一种试探。

作为同龄人,路兵凭直觉便感到,这个年轻人将来。前途无量。趁他还未发迹地时候跟他拉近关系,总比将来再临阵磨枪的好。本着来日方长长远“投资”的心思,路兵也没有太过坚持,亲自开车将拿到房子钥匙的安在涛送回家,他方才离去。

……

……

房子搞定后,安在涛一边上班,一边找了一个装修。队,操持着开始装修新房。听说安家瑶装修新居,夏晓雪也兴致勃勃地时不时地跑过来,帮着安在涛一起进行装修设计。

按照安雅芝的想法,这房子的装修采用了最简。单的设计方案,地板镶上瓷砖,墙上刷上一层乳胶漆,然后包包门和暖气片,又在三间卧房里打了三个大小不一的衣橱,基本上就成型了。

安雅芝的卧房。是朝南朝阳的最大的一间卧房,虽然她不同意,但儿子坚持她也只好由他。中间的一个小卧房是竹子的,而最北头的一间才是安在涛的——也就他这一间装修得相对来说复杂一些,因为他将之设计成了卧房兼书房。

知道安家在装修房子,李湘便把大部分的热线新闻的采写任务都揽了过去,让安在涛抽出时间来一门心思装修房子。就这样忙碌了大半个月,就在萧瑟的秋风漫卷过整个滨海城区的时候,新房的装修终于基本完成。

这天晚上,安在涛正在灯火通明的新房里指挥着装修工人做最后的“查缺补漏”,粉刷最后一遍清漆,他就接到了报社的传呼。回了个电话之后,这才知道,竟然是市委办通知,市委书记杜庚同志要见他,要他明天一早就去市委。

安在涛一怔,心道杜庚好端端地找我去干吗?想了想,他给夏家打了个电话。

“爸爸,杜书记要找我去,这事儿你知道吗?”安在涛没有说什么客套话,直接就说出了来意。

夏天农叹息一声,“杜书记现在乱了头了……当初我就说,不能让那女记者乱写一气,他非不听,非说什么可以借机提高滨海的知名度……结果怎么样?人家一篇报道见报后,有三四家中央媒体都开始转载,弄得沸沸扬扬——他从日报组织了几个笔杆子去跟人家搞什么舆论争鸣,可写出来的东西软不拉几根本就不是那女记者的对手,不但没有占到上风,反而让人家给弄得狼狈不堪。”

安在涛心里一跳,沉吟了一下,保持着沉默。

夏天农又道,“估计,他是想要让市委办的宋亮带着你进京,在京里找找关系,赶紧发几个反驳的稿子——否则,再这么搞下去……哎!”

=================================

第二天一早,安在涛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阴沉下来了。阴云密布的天空上满是厚重的阴霾,呼啸的西北风没心没肺地刮了起来,他抬头望了望天,一股冷飕飕地风钻进他风衣的领口,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骑上摩托车顶风赶到报社,直接就去了赵策的办公室。

赵策正在打电话,见安在涛进门来便匆匆跟电话那头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他笑了笑,摆了摆手,“小安,来,坐。”

安在涛也没客气,就坐在了赵策办公室的沙发上,“赵总,不知道杜书记要见我是……”

赵策摇了摇头,“说实话,小安,我也并不是太清楚,只是昨天下午市委办突然打过电话来,说是杜书记今天一早要见你——这样吧,你赶紧去吧,我让报社的车送你。”

安在涛站起身来,“不用了,赵总,我自己骑车去就成。”

刚要出门,赵策突然犹豫了一下,低低道,“小安,我个人有个私事,想要麻烦你一下……”

安在涛一怔,回头来望着赵策,“赵总不要这么客气,什么事?”

“呵呵,是这样,我家属在林业局下属的清远林场工作,按照她们林场的规定,她已经到了内退的年龄,但是她虽然已经45周岁了,身体还是很好,你说这退下来回家在家里也是闷得慌,我就想啊——夏市长分管林业系统,能不能跟夏市长说说……”赵策大步去关紧自己的办公室门,微微有些不好意思。

安在涛呵呵一笑,“赵总,就这点事?您放心,我见了晓雪爸爸一定给您提这事儿。”

赵策拍了拍安在涛的肩膀,“谢谢,谢谢,非常感谢。”

“领导客气了。”安在涛笑着离开了赵策的办公室。

赵策所托的事情的确是一件小事。现在有很多单位实行内退制度,男的50,女的45,就要内退回家,工资要大幅下降,基本上要比在职少拿将近400块。有人家庭条件好,愿意内退回家乐得清闲,但有人就不愿意这么年轻就退休,还想继续干下去。这种小事情,根本不需要夏天农出面,顶多让他的秘书打一个电话就是了。

作为夏天农的女婿,安在涛得到了晨报高层领导的礼遇,几乎每一个领导都对他客客气气,他自然明白是冲着老丈人的面子。赵策分管新闻部和编办,可以说手底下掌握着所有记者的业绩命脉,他的手稍微紧一紧,编办考评的分数就会下降不少——因为这种小事得罪他,很没有必要。所以,安在涛很痛快地就答应下来。

他相信,赵策会在其他的方面对自己的帮忙加以回报。

想到这里,安在涛突然记起前世的时候,他每次去黄泽名家里送礼,而隔一段时间之后,黄泽名总是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偿还”安在涛的礼金——譬如专门让他去参加一些有红包收的活动。

安在涛骑车去了市委,等他赶到常委楼下的时候,杜庚的“闲置”秘书张亚楠已经等候在那里。他是市委办分配给杜庚的秘书,可惜杜庚一直不让他跟班,他只留在家里处理一些杂务。张亚楠虽然很不爽,但满腹牢骚也只能留在心里,嘴上是一个屁也不敢放。

他只盼着,等过上几年,哪天杜庚高兴了,给他外放一个副处级的实职,他就算是也没白熬这些年。

他见安在涛不紧不慢地走来,心里暗暗不满,但脸上却挂着浓浓的笑容,这个滨海晨报的首席记者安在涛是夏天农的女婿,他作为市委书记的秘书,虽然不得宠,但又岂能不知。

“小安记者,来了,赶紧的吧,杜书记在办公室里等你。”张亚楠摆了摆手。

安在涛应了一声,跟张亚楠笑着打了个招呼,就大步走进了这幢幽静中带有几分权力阴森气息的常委小楼。

走上二楼,还没有走到杜庚的办公室,他就听到杜庚在办公室里发着火,发作的对象似乎是滨海日报的社长兼宣传部副部长的孙继亮。安在涛轻轻走到办公室门口,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即敲门,而是静静地退在了一侧。

他明白,这个时候,他不合适敲门。

一来,杜庚正在气头上,二来孙继亮也是滨海媒体界的一个大佬级人物,此刻他正在挨训,这种场面如果让他撞见了,肯定会无形中让孙继亮对自己产生某种反感。

第二卷名记 第099章【不是冤家不聚头】四

杜庚这两天有些上火,嘴巴里面竟然生出几个脓疮来,吃饭喝水都很痛苦。

他前一段时间从京里得到消息,据说拆除高架桥推进城乡一体化布局已经成为中央高层的共识,所以,刘彦来滨海采访并撰写了批评滨海拆除高架桥的报道,他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不仅没有放在心上,反而觉得这是一个炒作滨海知名度的机会。

为此,他甚至还让滨海日报的社长孙继亮组织了日报几个资深的笔杆子飞进京里,联系了另外一家中央媒体,花不少钱疏通关系,发了两篇正面评价滨海拆除高架桥决策的文章,目的是想要炒作起来,跟刘彦的批评形成呼应,造成短时间的舆论争鸣现象。

但他没有料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滨海日报的这几个笔杆子根本就不是刘彦的对手,写出来的文章像极了中规中矩的八股文。看了滨海方面发表的文章,刘彦不屑一顾地又写了一篇言辞更加激烈的评论,题为《建了又拆,是不是意味着拆了又建?》,批评滨海拆除高架桥浪费大量公共财力,属于某种“政绩性冲动”。

这一声“政绩性冲动”,就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滨海市委书记杜庚。

当杜庚收到滨海驻京办传。真回来的刘彦的见报评论,这才有些慌了神。而之后不久,滨海高架桥拆除事件引起了国内很多媒体的关注,很多媒体都联系滨海,要来采访。

实话实说,杜庚力主拆除高架桥。当然是有树立政绩的因素在内,但也不能据此就说,他全是为了自己的政绩。高架桥阻碍滨海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整体规划,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这是事实。

望着电传上的那几个“政绩性。冲动”的字眼,杜庚气不打一处来,用红笔狠狠地画了几个圈圈,又抬头扫了孙继亮一眼,摆了摆手,“你先回去吧,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安逸得时间太久了,没有一点活力——我看,你们也该学学滨海晨报,进行体制改革了,要是再这样下去,都快成养老院了……”

孙继亮尴尬地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应了一声悻。悻离去。

孙继亮推开门,见安在涛默默地站在走廊中,讶然。道,“小安?”

安在涛的订婚宴会上,孙继亮也有出席,自然认。得他。

安在涛脸上浮。起温和的笑容,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市委办主任宋亮正从走廊的那一头走来,低低打了个哈哈,“孙部长,我来找宋主任办点事情……”

孙继亮哦了一声,回头瞥了宋亮一眼,也没太在意,点了点头,定了定神,端着方正的步子慢慢向楼梯处走去,跟宋亮擦肩而过的时候,笑吟吟地跟宋亮握了握手,寒暄了两声,挨训的郁闷之色一扫而空。

安在涛定了定神,轻轻敲响了杜庚的办公室门。

“进来。”杜庚沉静而威严的声音传来,安在涛推门而进。

……

……

安在涛从市委出来,又接到了李湘的传呼,李湘让他赶紧赶到滨海第一人民医院,说是尚承强的医疗费茂元集团只支付了5000块后就不再支付,目前医院已经不愿意再给尚承强用药,一连下了三次催费单子,说要是再没有钱到账,就要求尚承强搬出医院的病房。

尚承强还处在半昏迷状态,类似于植物人。如果现在断了治疗,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他真的就此成为植物人甚至面临死亡。

安在涛赶到医院,尚承强的老婆正拉着李湘的手哭成了一个泪人。而尚承强2岁多的儿子,就坐在冰凉的走廊过道上玩着一个药瓶子。

安在涛并不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滥好人,更不是什么慈善家,他也明白天底下这种不公平的事儿太多太多,他就是想管也管不过来,况且他只是一个小记者。但是这事他已经插手,就这么半途而废撒手不管,也不符合他的为人。

就善始善终吧。安在涛心里暗暗叹息,大步走了过去。

坐在病区走廊上的塑料座位上,安在涛听着张艳菊的哭诉,心头突然一动。他轻轻摆了摆手,把张艳菊叫道了一旁,小声说了几句。

张艳菊泪眼婆娑地望着安在涛,幽幽道,“安记者,这样行吗?”

安在涛笑了笑,“虽然很无奈,但这却很有效——你就不妨一试。”

=================================

第二天上午,安在涛在家里收拾行装,下午,他就要跟宋亮一起进京去完成杜庚交代的任务。下午3点的飞机,晚饭可以在京里吃了。

安雅芝和竹子都在上课,家里就他一个人。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安在涛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李湘惊慌的叫声,“安在涛,不好了,尚承强的老婆爬上了医院住院大楼的天台,要跳楼自杀……”

安在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