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声 >

第615部分

官声-第615部分

小说: 官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入大大加强,仅仅去年一年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就足以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房山市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战略初步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如果东方筱再次回到房山来就不难发现,如今的房山与她在任的时候可谓是有了太大太大的变化。安在涛把市财政的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投入在了惠民和便民工程上去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也在超常规地提高,虽然高楼大厦和形象工程不多,但就整体而言,房山市的城市面貌已经趋向国内中等偏上的现代都市风貌了。

新建的大众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娱乐设施,这两年增长数目之多、之快、质量之高,在东山省里绝对是位于首位的。举例来说,房山市原来只有一个市级的图书馆,各区县只有一个文化馆,但安在涛仅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增建了三个由市文化局统一管理的公共图书馆,群众性文化馆十几个。在这种事情上投入这么多钱,也就是安在涛肯做的。

再说教育,新建的房山实验中学已经完工运行,可以容纳近万名学生。城区里新建了多所普通中小学,而农村地区的教育更是没有放松,仅仅去年一年,市财政在农村教育上的投入就超过3000万。

市南棚户区改造工程基本上竣工,只等市里搞一个竣工典礼,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涉及数万人和十数万人就业的大片地区改造,保障房建设与城市规划一起推进,这是2005年房山市推进的重点民生工程,也是安在涛仕途上最浓墨重彩的一个大手笔。

想到这里,安在涛给一直分管这项工作的市长助理古云兰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云兰同志,我是安在涛。”

电话里传来安在涛那熟悉而带有男性磁性的声音,古云兰心里欢喜起来,赶紧回道,“安书记,我是古云兰。”

“云兰同志啊,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我觉得还是找你确认一下——市南棚户区的工程竣工在即,一切都安排就绪了没有?”

“安书记,主体工程已经提前2个月完工,其他的附属设施正在进行紧张的收尾当中……请市委领导放心,我们正在协调企业加班加点工作,一定会赶在市里举行竣工庆典之前全面结束工程。”古云兰轻轻笑道,“安书记还在办公室加班啊……您稍等一会,我马上过去跟您汇报工作!”

说完,没等安在涛拒绝,古云兰就匆匆挂了电话。

安在涛愣了一下,苦笑起来,知道古云兰这女人汇报工作是假,趁机过来跟自己相处才是真的。对于古云兰的那点心思他心知肚明,但是只要她肯为他分担工作又很忠实可靠,虽然安在涛对她并无感觉,但在一些时候还是给她几分面子的。

等了十多分钟,也不知道古云兰是怎么从家里赶过来的,看她那样子,应该是吃饭吃了半截,就抓起衣服出门匆匆搭车来了。

安在涛苦笑了一声,“云兰,我只是随便问问,你何必呢?”

古云兰妩媚的脸一红,轻轻道,“如果领导要是嫌弃俺,俺这就走。”

安在涛尴尬地一笑,“呵呵,你坐吧。正好,我一会要和李平还有黄韬出去吃饭,你也一起?”

古云兰旋即高兴起来,“好啊,安书记,一会我请你们吃饭,咱们去资河度假村吃饭,顺便也玩一会吧,安书记,你晚上反正也是一个人,那么早回家干嘛呀,不嫌寂寞哟……领导有的时候也该亲民嘛……”

安在涛呵呵一笑,“好。但是云兰,你回家晚了不要紧吧?”

古云兰脸一红,摆摆手,“我更没事了……”

安在涛这话就再也没有问下去了,知道问下去也是尴尬,令古云兰难堪。

“对了,安书记,我听说你去省里了,据说是省委领导找你质询?是不是为了咱们的免费医疗呢?”古云兰轻轻问了一句。

安在涛淡淡一笑,也没有瞒古云兰,“没错,但是你们放心,省委省政府非常支持我们的免费医疗工作。另外,我还有一件大事不妨先给你透露一下。”

听安在涛这么说,古云兰显然会错了意,以为是自己四人当副市长的事情省里确定了下来。一念及此,她未免就有些紧张地期期道,“安书记,我……”

安在涛一怔,知道古云兰误会了。他犹豫了一下,笑笑,“云兰同志,下一步,省委马上要充实咱们市里领导班子的力量……虽然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但你起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安在涛心里很明白,房山市委报上去的四个副市长人选,省里只批了三个,还会从省政府机关里空降一个下来。古云兰、古长陵和庄宁,这三人提拔成副市长基本定了,但是周洪江却被省里否了。安在涛报上去四个,省委同意了三个,这已经是李大年给了安在涛一个很大的面子了。而从省里空降一个下来,肯定是省长阚新民提拔的干部。

安在涛从不打诳语。古云兰非常了解安在涛的性情,如果是没有影的事情,安在涛绝对不会说。既然他这么说了,那么显然她当副市长几成定局。她心里惊喜交加,惊喜之余就未免有些情动,她起身来走到安在涛跟前,脸色微红,凝望着安在涛柔声道,“谢谢你,谢谢。”

咳咳!

安在涛干咳了两声,起身而去,顺势解脱了自己的窘境。古云兰有些幽怨地望着他,撅起了嘴。

……

……

第二天下午,省政府的红头文件就发到了房山市。文件一式两份,一份直接报市委书记安在涛,另外一份直接报市政府市长杨华。

其实文件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明确了省里要把新组建的东山理工大学放在房山的事儿,然后文件上又通报了省政府成立“东山省筹建东山理工大学工作领导小组”,将所有领导成员以及筹建办的组成人员名单附在了其后。

省里要在房山筹建东山理工大学!这个消息就像是一声春雷炸响,可谓是全市震动!

事情来得很快很紧急,安在涛也只是早上的时候才跟杨华通了通气,杨华感觉也很突然很振奋。市里的人并不知道在房山筹建东山理工大是省委既定的决策,而都把它当成了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神通广大从省里争来的结果。就连杨华,都是这般心思。当然,安在涛也不会去解释什么。

文件拿到手,杨华就匆匆去了市委找上了安在涛。杨华去的时候,古云兰正在安在涛的办公室里。昨晚,几个人出去吃饭顺便找了家夜总会唱了唱歌跳了跳舞,一直玩到凌晨时分,安在涛也难得这么放松,几个人尽欢而散。虽然古云兰心里有些小心思,但怎奈安在涛装作看不懂,让古云兰幽怨不已。

上午,古云兰又赶了过来。虽然心里幽怨,但古云兰是一个坚韧的女人,她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就不相信打不动安在涛这块木头。况且,在她看来,安在涛根本就不是一块木头。当然了,她是不会因为个人的情绪影响到工作的。

她正在跟安在涛汇报市南棚户区工程完工的事情,杨华来了。

见到杨华,古云兰微微有些尴尬。毕竟,她算是市政府班子的成员,在市委书记这里遇到市长,有些令人不太舒服。

“杨市长。”

杨华笑笑,“云兰也在啊——安书记,你们有事就先谈,我一会再来!”

安在涛哈哈一笑,“老杨啊,也没啥事。是我个人有点私事找云兰同志……嗯,是这样,我老家滨海有个亲戚的孩子大学毕业正好咱们的房山实验中学去招聘,就想来房山,正好云兰同志分管文教卫生……”

房山实验中学区大学招聘的事情,正好是古云兰分管的工作。安在涛这么一说,杨华释然,笑笑,“云兰同志,安书记可是从来不开口,这一次你可要上上心!”

古云兰笑笑,“嗯,我明白的,杨市长。”

古云兰心里很明白,这不过是安在涛为了给自己打掩护。她说话的同时用充满柔情的眸子暗暗瞥了安在涛一眼,笑道,“安书记,杨市长,两位领导谈工作吧,我就先回去了。安书记您放心,我马上就会安排下去。”

安在涛笑笑,没有说什么,杨华犹豫了一下,还是摆摆手笑道,“云兰同志不要走了嘛,正好我过来有个事情跟安书记汇报,你也留下听听吧——”

“安书记,云兰同志分管文教卫生,这个事让她也听听?”杨华转头望着安在涛,征求着意见。

安在涛点点头,“也好,反正事情已经明确了,咱们也该着手安排推进了。”

古云兰见这样,也就不好再走了,就又坐回到了沙发上。

“安书记,这一次省里决定在我们房山筹建东山理工大,这是一件大好事啊……”杨华说着就兴奋起来,转头望着古云兰笑道,“云兰同志,你还不知道,安书记去省里争取来了一个大项目——省里决定撤销四所院校新建一所综合性工科大学东山理工大,就放在我们房山……”

虽然昨晚古云兰就已经知道了这茬,但她还是不得不做出一副惊喜的神色来,“杨市长,真的呀,这可真是百年不遇的大好事哟!”

“这是安书记对于房山的重大贡献!我想,这事儿会写入历史的。”杨华感慨了几句。

安在涛呵呵一笑,摆摆手道,“老杨,不要这么说,这是省委省政府对于我们房山市委市政府班子工作的一种认可,绝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我看这样吧,我们也赶紧成立一个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老杨你任副组长,由你分管,云兰同志配合,担任筹建办主任如何?”

杨华点点头,“嗯,安书记,这样挺好。对于咱们市里来说,这是一件大事,应该列为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安书记放心,市政府的日常工作由晓燕同志分担起来,我就抽出身来,全心全意地抓这项工作!云兰分管文教卫生,也多上上心!”

“安书记,您看我们啥时候召开一个动员大会?”杨华旋即又笑着问道。

第八卷砥柱中流 第690章阚省长要亲临

安在涛沉吟了一下,点点头道,“动员大会一定是要召开的,毕竟,这件事是我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动员起全市的力量……但是呢,我这心里总有一种预感,省里领导或者在这两天会下来……这样吧,咱们再等等省里的消息再说!”

杨华点点头,“嗯,就听安书记的。”

“等归等,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咱们还是要提前入手去做的。”安在涛向杨华笑笑,“老杨,你这两天抓紧搞一个摸底,同时初步省里的金融部门接接头,为下一步的融资打打基础。建设大学,尤其是这么一所工科综合大学,需要我们市里投入相当大的资金,省里领导已经明确跟我说了,困难让我们自己解决——我估摸着,我们市里要因此投入十几个亿,这是最起码的,还是前期投入。以后两年内,还要进行后续投资,这是肯定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杨华早就心里明镜儿似地。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省里既然同意把东山理工大建在房山,肯定是需要房山地方财政进行大量的投入,这是必然的。不过,就算是投入,这笔账也是值得的。

杨华嘻嘻一笑,“安书记,我早就有思想准备了……不过呢,就算是投入一些钱,我们也是值得的。有了这么一所大学在房山,下一步我们的各项工作都会好做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咱们不干,恐怕很多地市都在虎视眈眈抢着要上呢。”

“那是。”安在涛摆了摆手,“老杨,记住,不管困难有多大,咱们都要扛下来,一定做好这件事情……你着手去做吧,实在是资金上有难度,我再去想想办法。”

“暂时,消息先不要扩大出去,以免出现一些变数。咱们先沉住气,我想省里领导一定会来给我们敲敲鼓的。”安在涛突然似是想起了什么,又嘱咐道。

杨华和古云兰一起点头应是。

“对了,云兰同志,你最近抓紧把市南棚户区改造工程收好尾,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省里领导来了,咱们随时就组织一个竣工典礼,正好让省领导出席一下……典礼不要铺张,简单简洁一些就好,主要是通过媒体公布出去……咱们这一年多来的努力也算是没有白干。”安在涛又道,古云兰柔声道,“嗯,我明白了,安书记。”

……

……

过了两天。安在涛正在良山区的一所乡镇卫生院,由市长助理兼卫生局局长张致恒、良山区区委书记古长陵等市区官员陪着检查乡镇免费医疗落实的情况,突然接到了市委办主任童洪刚的电话。

“我是安在涛。”

“安书记,我是老童啊。刚才市委办接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办公厅电话,说是明天上午,阚新民省长和夏侯名旭部长要来市里检查指导工作,组织部要求我们下通知召开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大会……似乎,似乎是省委要来宣布领导的任命。”

“好。老童,你马上做两件事情。第一,下通知,通知所有县处级以上干部,包括市四套班子成员,驻房山大企业,市属企业集团等的主要负责同志,全部到会,不允许一个人请假。第二,马上起草一个文件,成立‘房山市筹建东山理工大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市长杨华任副组长,马晓燕、古云兰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筹建办公室,云兰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好,我马上去做。”童洪刚听了安在涛的话,虽然很吃惊,但他习惯于无条件服从,只是很快答应下来,没有追根究底。

童洪刚是最早一批安在涛的直系下属,按理,以他跟安在涛的关系,他没有必要在安在涛面前这么拘谨,但童洪刚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尽管跟了安在涛多年,却一直兢兢业业诚惶诚恐,没有半分的懈怠。而这一点,是安在涛最欣赏他的。在安在涛看来,童洪刚这人没有过人之处,能力并不强,更没有什么创新意识,只习惯于按部就班,领导指哪打哪……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忠诚谨慎,而安在涛身边显然需要这样的一个人。

安在涛放下手机,将包递给秘书李平,向古长陵和张致恒微微一笑,“老张,老古,明天阚新民省长和组织部夏侯部长要来市里,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们回去。”

“老古啊,乡镇医疗是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