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声 >

第618部分

官声-第618部分

小说: 官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5点,阚新民和夏侯名旭一行驱车离开房山。送走了省领导,安在涛长出了一口气,向杨华摆摆手道,“老杨,班子做了调整,来了新同志,我看我们先开一个常委会,也好让大家互相熟悉一下。”

杨华笑着点头道,“嗯,应该开个常委会,大家见见面。对了,安书记,这个新来的侯阳明同志,似乎有些……”

杨华欲言又止,声音变得很轻很轻。

安在涛淡淡一笑,摆了摆手道,“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和新来的这位侯同志说上话……对了,老杨,咱们下午忙着接待省领导和召开庆典,也忘了招呼这位新同志……”

杨华左右一瞥见下属官员们没有围拢过来,就轻轻道,“挺有个性的一个同志,呵呵。中午吃饭前,我跟晓燕说了,让晓燕给市府办的人打了个招呼,给他安排了办公室还有宿舍……就是在市府机关大院后面的第三宿舍区里的2号楼,原先来挂职的清扬同志住的那一套。”

高速公路房山出口。

安在涛哦了一声,抬步向前走去,杨华赶紧跟上。两人身后,则不紧不慢地跟着一大群市里的各级官员。市里的两位主要领导步行前进,肯定是正在谈重要工作,众人谁也不敢上去打扰。而在人群后面,一溜黑色的轿车缓缓排队开动着。

“老杨,来了新同志,市府班子的工作分工应该做些调整了吧……”安在涛停下脚步,凝望着西边血红的落日残阳,笑道。

安在涛突然提及了这个话题,杨华一怔,赶紧笑道,“是啊,安书记,上面空降来了新同志,咱们市里又新提拔了三个同志,班子分工肯定是要调整的。嗯,我正准备明天一早跟您汇报汇报这事儿,看看该怎么调整一下几个副市长之间的工作分工。”

安在涛瞥了杨华一眼,淡淡又一笑道,“市府这边的工作,你这个市长自行解决吧,我就不管那么多了。分工不分家,工作配合好就是了。我只给你提个醒:你作为市府班子的班长,要当好润滑油和催化剂,带好这个新班子,催化出这个新班子的强大战斗力来。”

“嗯,我明白,安书记。”杨华恭谨地一笑,“安书记,古云兰、庄宁、古长陵三个同志中,云兰和庄宁同志作为市长助理,其实各自已经承担起一大摊子事情,这一次我看也不需要做太大的调整。古长陵同志呢,我看让他管管外经贸和金融服务业……就是这个侯阳明同志,他……他毕竟是省委任命的市委常委,这个工作分工不太好定……”

杨华的话有些支支吾吾,虽然她没有明说,但安在涛怎么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她的意思是说,侯阳明既是市委常委,在工作分工上就要相对比普通的副市长要“高一档”,但如果这样一来,就势必会冲击到常务副市长马晓燕的权力地位。

安在涛淡淡一笑,继续缓步前行,边走边道,“没有什么不好定的。常委是党内职务,虽然是市委常委,但副市长就是副市长,再加上他刚来市里,也不太熟悉情况,暂时不要给他压太大的担子……等侯阳明同志熟悉了情况再调整也是完全可以的嘛。”

杨华心里一阵苦笑,心道果然如此,安在涛果然是并不喜欢这个看上去有些骄傲的貌似来头不凡的副市长,更不可能允许他威胁到马晓燕的地位。

“好的,安书记,我明白了。”

“对了,老杨,咱们那位养病的赵建国同志怎么样了?有没有派人去看看他?”安在涛突然停下脚步问道。

安在涛突然提起灰溜溜犹如丧家之犬离开房山声称养病实为“遮羞避祸”的副市长赵建国,杨华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笑了笑道,“安书记,大前天赵建国还给我打过一个电话,说他最近身体好转,随时可以回来上班。他现在天南郊区的机关疗养院里,市府办的同志去探望了一趟……身体嘛,应该问题不大!”

安在涛默然点了点头,突然又扬声道,“老杨,你马上给赵建国打电话,让他回来上班!就说最近市里工作很忙,市委要求他马上回来工作!”

安在涛的声音有些不容置疑的味道。杨华一怔,但还是立即点头答应下来。

“好了,老杨,我们这就回去开会。”安在涛停下脚步,转过身去,向不远处身后的那一群各级官员招了招手,喊道,“童秘书长,你过来一下。”

安在涛和杨华的车立即开了过来。而童洪刚则一路小跑了过来,笑道,“安书记,杨市长!”

“老童,你马上通知所有市委常委,一个小时以后,市委小会议室召开临时市委常委会。”说完,安在涛弯腰低头钻进了车里,秘书李平赶紧替他关好车门,然后也上了车。

……

……

安在涛稳步前行,身后,秘书李平替他拿着茶杯和会议记录本慢慢跟随。市委机关办公楼寂静幽深的走廊里,走了几步的安在涛蓦然回头来望着李平淡淡一笑,“李平,其他领导都到了吗?”

李平嗯了一声,“安书记,其他领导都到了,杨市长说您今天太累了,让我不要催您,让您多休息一会。”

安在涛微微一笑,扭头继续前行,一直到小会议室门口,这才停下脚步,缓缓推开了门。

会议室里,几个常委各自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什么,马德胜和郑方这两个大烟鬼正凑在一起“冒烟”,烟雾缭绕。而杨华和马晓燕这两个女同志则暗暗皱着眉头。安在涛走进去扫了一眼,很快就发现,新来的常委兼副市长侯阳明神色冷傲地独自坐在一边,默然不语。

“安书记。”杨华微微欠身,笑道。其他几个常委也纷纷起身来跟安在涛打招呼,安在涛一一颔首致意。

坐在了属于自己的中央的位置上,等秘书李平把水杯和笔记本放在了面前,安在涛才定了定神朗声道,“各位,好了,我们现在开会。今天的会呢,内容很简单,主要是欢迎一下新同志,然后大家互相熟悉一下。”

“我代表房山市委,欢迎侯阳明同志加入到我们的班子里来……好了,大家鼓鼓掌,欢迎侯阳明同志谈谈。”

安在涛摆了摆手,众人神色不一,将目光聚焦在了侯阳明的身上,然后才矜持着慢条斯理地鼓着掌,掌声稀稀拉拉地。虽然这侯阳明看上去似乎来头不凡,但他这副清高孤傲的样子,却让大多数常委所不喜。

侯阳明缓缓站起身来,脸上浮荡着令人感觉很不舒服的微笑,轻轻道,“谢谢安书记,谢谢各位同志。”

安在涛淡淡一笑,“阳明同志请坐,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好了,你是新同志,你先来做个自我介绍,谈一谈吧。今天的会是非正式会议,可以敞开来谈嘛!”

侯阳明点点头,深邃的目光在安在涛的身上一扫而过,虽然只是瞬间的功夫,但安在涛还是从其中读到了某种东西。似是不屑一顾,又似是踌躇满志。

“感谢安书记,感谢大家。我叫侯阳明,祖籍南河省南洋市,出生于燕京,今年32岁。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回国后在商务部机关工作,去年十月份,到东山省经贸委挂职锻炼……按照组织安排,我来房山工作,担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在来之前,我就听说,咱们房山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发展的速度很快,短短几年,就从一个在全省位居中下游的落后地区发展成全省经济前五的经济大市……今天来实地一看,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

“能来房山工作,我倍感压力巨大,责任重大……”侯阳明摆着官腔慢慢地说着,一口纯正的京片儿。别看他神色清高孤傲,但这官腔打起来却是“字正腔圆”丝毫不差。

“祖籍南河省,出生在燕京,一口京片儿,贵族气十足……”安在涛心念一闪,心里一惊道,“莫非是一个“红三代”?”

第八卷砥柱中流 第693章【副市长分工调整风波】上

侯阳明神态矜持地谈着,会议室里非常沉闷死寂,众人神色摇曳,表情不一。有的侧耳似是在认真倾听,有的干脆俯身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而有的干脆就头扭到一侧,与相邻的领导交换着古怪的眼神。

总而言之,这个侯阳明的到来,这个新来的骄傲的市委常委兼副市长,给按部就班的房山官场带来了一股别样的气息——有人感觉不舒服,有人感觉很诧异,也有人幸灾乐祸试图在期冀着什么。

在官场上讨生活的人,怎么能像侯阳明这样架子这么大、如此的骄傲和不合群?如此种种有悖常理的迹象表明,这人显然不是弱智,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此人出身不凡,来头极大,否则他断然不会从骨子里就发散着高人一等的气息。

其实安在涛也能感觉出来,他的骄傲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常态。或许,侯阳明平日里就是这样一个样子,很真实。

但那又如何?来头大出身好,并不是什么无往而不利的万能通行证。尤其是在地方党政权力场上,有背景或许能带来一些东西,但也不是绝对的——能不能玩得转吃得开,还要看能力和手腕,更要看你适应不适应环境。

在房山市这样一个铁板一块、牢牢被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控制住的官场中,在安在涛这个同样有背景的强势一把手面前,这个骄傲的侯阳明讨不到什么好去。几乎没有人看好侯阳明的下场,而有些好事者甚至已经在隐隐期待安侯两人的激情碰撞了。

除非,侯阳明的人固然骄傲,但还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否则的话,他跟安在涛必有一争。因为关乎“背景”,其争必会惨烈。

其实,就连侯阳明自己,都觉得自己跟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会有一争。他这一次来房山任职,是自己(或者是他家里)争取来的机会,他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准备在地方大展拳脚。之所以选择房山,也是看中了房山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而从省委安排干部的意向以及他背后关系的“疏导”表明,他来房山干副市长不过是一个过渡,迟早也成为房山市的主要领导。接替杨华这个市长,乃至接替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都不会是太久远的事情。

侯阳明出身确实不俗。不过,他也并非是那种很平庸的权贵子弟。他从小成绩优异,才华出众,加上出身的影响,渐渐就养成了自命不凡过度自信和过度骄傲甚至还有些刚愎自用的品性。他拒绝了家里的安排,一心坚持要下基层锻炼,从头做起,准备用自己的能力一步步从基层起来,将来身居高位。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从小到大的天分和优秀学业似乎也证明,他是一个天才。他并不想指望家里,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本事起来——但殊不知,如果没有背景,他纵然是美国哈佛的高材硕士生,纵然他经济学理论再深,纵然他通晓三国外语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他也断然不会在短短几年中成长为副厅级干部且获得实质实权岗位。

对于安在涛这几年在房山搞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对于目前正在推进的全民免费医疗,他更是嗤之以鼻,认为是瞎搞,纯属异想天开。

安在涛在省里是出了名的年轻俊彦,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知名度都很高,但在侯阳明的眼里,安在涛不过是一个运气好、喜欢攀附权贵、擅长政治作秀的小角色而已。别看安在涛政绩斐然,威望很高,官声赫赫,但真还没被侯阳明放在眼里。

……

……

但安在涛却并不觉得这个侯阳明会给他带来什么——更没有觉得他有根自己相争的实力和资格。安在涛已经在房山经营多年,况且他从踏入官场就一直呆在房山,从基层一步步起来,根基扎实……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让侯阳明一个新人给“争”去了什么,那只能说明安在涛太失败了。

另一方面,房山市的大局或者说房山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这辆航空母舰已经被他推动起来,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滚动,谁也不可阻挡。凡是挡道者,都会被碾成齑粉。

安在涛一念及此,若有所思地扫了正在缓缓侃侃而谈的侯阳明一眼,突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发出了轻微的震动声。低头一看,是妻子夏晓雪打来的电话。

安在涛默然起身,大步走回了办公室去接电话。常委使用的小会议室与他的办公室在一个楼层上,中间隔着一道十几米的走廊,倒也不算远。

进了办公室,安在涛挂上门,这才用办公室电话给夏晓雪回拨了回去。那头接起电话,传来夏晓雪轻柔的声音,“老公,吃饭了没有?我们正准备吃饭呢。菊姐也在,她刚从美国回来,送妈妈去美国了……哎呀,两个孩子闹死了,我这头是嗡嗡直叫啊!”

虽然夏晓雪一腔“抱怨”,但声音里的幸福和欣慰味道是遮掩不住的。自打有了孩子,夏晓雪原本因为经营一个大企业和多年在商海打滚而变得强势起来的性情,又渐渐恢复到了从前的样子。那个温柔似水的女子又回来了,这是安在涛非常高兴和欣慰的事情。

他不希望夏晓雪变得太强势,这恐怕也是大多数男人对于女人的一种“通病”吧。

孩子自打生出来,他就没怎么管过……安在涛微微有些惭愧汗颜,轻轻笑道,“晓雪,辛苦你们了……我还没去吃饭,我正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今天省委再次调整了我们的班子,来了新同志了。”

虽然夏晓雪并不关心官场上的事情,但毕竟安在涛人在房山政坛,她多少还是关注一些房山和东山省的政局变化的。她皱了皱柳眉儿,“老公,怎么又调整了?不是刚调整过吗?我感觉你们这些当官的,整天折腾来折腾去的,真没劲!”

“呵呵,调整干部是常态。这个你也不懂。不过呢,最近我们市里工作繁忙,上面给我们增加新生力量,也是对于我们工作的看重——省里要撤销四所院校,筹建新的东山理工大学,要放在我们房山,目前我们正在集中精力做这件事情。”

“东山理工大?综合性工科大学?还不错呀,老公,这回你总算是抓到机会了……”

“对了,晓雪,你立即帮我查一下,我们这里来了一个叫侯阳明的常委,大约30出头的年纪,我感觉他似是……你帮我查查,看看他什么来头。”安在涛压低声音道,“完了,给我发一个短信过来。”

凭直觉,安在涛觉得侯阳明的背景不简单。夏晓雪作为龙腾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