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主公 >

第127部分

主公-第127部分

小说: 主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傕象是在梦中一样,被李勤和众将领拥着进入了大堂,李勤让他坐在上座,而将领们都在下首相陪。

面对满堂都是比自己官大的人,李傕的头昏昏沉沉的,已然分不出东西南北了,这辈子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尊重,从来没有被这样重视过,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尤其是当李勤一口一个族兄地叫着,更是让他在云里雾里,不所该如何反应了,当然他是不敢真的称李勤为族弟的,那就是蹬鼻子上脸了。

好几次,李傕都想张嘴替董卓道歉,请李勤不要把上次的事放在心上,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原谅董卓的行为,可每次张嘴,话没说出几个字,就被李勤岔过去,不谈公事,只叙私情。

李勤问道:“族兄,你本是富平人,可为什么不在富平谋事,却要去并州呢?你是先去的并州,后来去的西域吧?”

李傕点头道:“回李郎的话,卑职年少之时,总是想着建功立业,可家乡贫困难以度日,所以便随着一队南迁的百姓离了富平,本想去中原谋生的,可半路上却遇到了强盗,我还算有几下子傻力气,出手打退了强盗,被一个路过的官员见了,他便收了我做随从,他在并州当官,我就跟着他去了并州,后来那位官员告老还乡,临行前又向别人推荐了我,几经周折,换了好几个差事,最后才跟随了董将军,现在又和他来了西域,领有四百精兵,专管抓捕丝绸之路上的盗匪。”

“原来如此!”李勤笑道:“看来族兄前半生的仕途,还是相当地坎坷啊!”

在座的将领们一起点了点头,看这李傕的年纪也不小了,混了这么多年,才带上四百士兵,而且还不是一县主将,更何况还是在西域当兵,前途无亮,说坎坷是说得好听,说没有用才是真的。

当然,大堂上除了李勤之外,没有人知道李傕最后会混成什么样,而单以现在李傕的官职上来看,的确是凄惨了些,应该算是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张奣道:“李将军,要说领兵多少,其实我领的兵也不多,可却是在凉州当官,而且是一县的主将,也算是逍遥自在,又有李郎帮衬着,以后没准还能再往上走一走……”

李勤哈哈大笑,道:“张兄,你客气了,以你的本事,就算没有我的帮衬,你也能往上走啊,我看不久之后,北地郡校尉的差事,十有八九就会落到你的头上,是你的掌中之物啊,以后我们就要叫你张校尉了!”

要说北地郡校尉的官职,扶角军里有的是将领可以担当,可李勤一来以后要带着他们去中原打仗,二来他得用张奣给别人做个榜样,只要和他李勤亲近的人,就算不是嫡系,也是可以升官的,这样别的将领才会学着张奣的样子,成为李勤的助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张奣正好是一个。

李勤的话连暗示都算不上,其实就等于是当众明示了,明示张奣就是下任的北地郡校尉。众将领听了,先是安静了片刻,随即轰然叫好,都说张奣功劳很大,完全可以当上校尉的,刘九的大就是他缴获的,有了这份功劳,当上校尉,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

张奣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他这辈子没啥太大的指望,能把一县的主将当到退仕就心满意足了,可没想到此次前来支援李勤,只不过是怀了报恩的心理,却意外地要升官,成为一郡的主将,这岂能不让他喜出往外么!

张奣连声道谢,一个劲地声称,自己不愿意升官,只希望能追随在李勤的马后,多杀些匈奴兵,为百姓多做好事,就足够了!

当然,他这是客气,谁不想升官呢,人人都想,只不过他是第一个罢了!

满堂的笑声中,李傕也感到了些许的兴奋,这里的气氛和董卓那里完全不一样,李勤为人宽厚,对将领们非常随和,而跟着李勤又能立大功,做大官,这可是所有官员都希望能碰上的好上司,俗话说这叫可遇而不可求!

李傕又想起了董卓,董卓想升官,走的不是立多大的功劳,当然功劳也是有的,只不过董卓更偏重于得到上官的相信,渴望成为何进的心腹,并且花钱疏通,走的是这种升官路线。可董卓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西域的一个校尉罢了,还成天怕当不长久,又要担心不能升官,不能讨得上官的欢心,担心的事情多到数不清,连带着他自己也胡乱担心。

可看看人家李勤,啥也不担心,而且跟着他的将领也不用担心,什么事李勤都能替他们办好,升官的路不用花钱去铺,也不用去奉迎,只要有功劳就成,而跟着李勤,立上些功劳却偏偏又是最简单的。

李傕心中艳羡,虽然他没有投诚的意思,可想着如果自己能跟着李勤这种上司,那该有多好!

就象是明白他的心事似的,同为李傕老乡的贾诩说话了,他就坐在李傕的旁边,别人都在对着张奣说话,可他却小声对李傕道:“李将军,要论起关系来,咱们还算是亲戚呢,而且还都是老乡,算得上是亲不亲一家人,都是喝着富平的水长大的!”

李傕当然知道贾诩的身份,这可是扶角军的军丞,还是李勤的姐夫,不但关系近,官位大,而且说话相当地有份量。

李傕忙也小声道:“贾军丞,我早知你的大名,就是以前无缘相见,这次卑职来敦煌,还特地给你备了一份薄礼,等酒宴结束后,就送到你的府上去。”

贾诩笑了笑,道:“我在这里哪有府第,而且我们扶角军也不兴送礼。不过,既然是李将军的一片情谊,那我自不能推辞,等你走时,我也有礼物送你,还望你能笑纳!”

李傕吃了一惊,忙道:“不必回礼,贾军丞你太客气了。”

贾诩摆了摆手,不再说礼物的事,他道:“李将军,咱们是自己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扶角军里虽猛将如云,却没有李将军这样的人,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们把你当兄弟,因为咱们本来就是兄弟,可那董卓可不见得会把你当成是兄弟吧?要不然这次他也不能派你来!”

李傕脸色黯然,贾诩的话说到关键的地方了,刚好触动了他。平常他觉得董卓对他还算不错,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他今天看了李勤是如何对待所属将领的,再和董卓一比较,立时就感董卓对他太不够意思了,远的不说,一时半会的也想不起来,就说近的,这次任务在来之前,大家都认为是极丢面子难抬头的事,可他的同僚们谁也没有替他说一句话,而董卓却非要派他来不可,让他来和李勤攀亲戚,对于一员武将来讲,这的的确确是很掉价的事。

李傕道:“贾军丞,你说的有理,我李傕漂泊半生,始终未遇明主啊!”他感觉自己挺有本事的,可现在还没有发达,那当然就是自己运气不佳,没有遇到好上司了。

贾诩道:“明主不明主的,在我们扶角军里从不看重这个。不信李将军请看,大家都管阿勤叫李郎,哪有叫他官职的,还有我是他姐夫,连李郎都不用叫,就叫他为阿勤,我们这里和别处不一样,处处透着情义二字,你看是这样吧?”

李傕看向四周,就见将领正和李勤拼酒,大家说说笑笑,气氛融洽,更难得的是大家都没有往他们这里看,正好方便他和贾诩说悄悄话。没感觉出大家都不看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很兴奋吧,尤其是那个张奣,即将升官,所以特别兴奋些,正在大口灌酒,大家都在看他。

李傕不疑有它,接着小声对贾诩道:“贾军丞所言极是,能跟在李郎的身边,跟着他建功立业,实是人生一大快事啊!”他心中极渴望贾诩能替李勤招揽他一下,但他自己又不好意思出口,只能尽可能地表现出向往,期待贾诩能主动提。

贾诩真是个好人,竟然真的主动提起了这事,他小小声地道:“李将军,跟着董卓没前途的,何必在他的手下受气呢,什么脏活累活都由你来干。你既是阿勤的族兄,和我又是亲戚,不如就有我来搭桥,你辞去西域的官职回家乡吧在哪里当兵都是吃的厮杀饭,何苦受气,落叶归根,就算要当兵,也是保卫自己的家乡啊,哪有保卫别人家乡的道理,何况别人又没把你当成是自己人!”

李傕沉默了片刻,道:“我正有此意,只是觉得跟了董卓一段时间,如果就这么离开,有些对不住他,他虽然对我不是太好,可也不是太坏。”

贾诩哼了声,道:“他这次派你来,还算不太坏?那太坏该是怎样,把你派去给刘九杀不成?嗯,这样吧,这次阿勤出兵赶走刘九,你就算是完成任务,救了董卓一命,不要说你没有欠他什么,就算是欠他的,这一次也还得清了,他反过来还算是欠了你的人情呢!”

第197章 给李傕一个投诚的机会

贾诩说得头头是道,李傕听着大感心动,他早就觉得在西域待着没有前途了,又感贾诩说得对,他不过是个汉兵罢了,又不是董卓的私兵,他在哪里当兵都是一样的。既然哪里都一样,为什么不回家乡当兵呢,落叶归根嘛,这句话等同于真理。

李傕道:“贾军丞,就是不知李郎是什么想法,这事对他来讲是小事,可是对我来讲,却是大事啊!”他现在也跟着众将领叫起李勤为李郎了,不再叫李君侯了,叫李郎感觉更亲近一些。

贾诩道:“一家人,阿勤乐不得你能回家呢,游子在外多年,也该回家了,他这个做兄弟的,还能不让你回家么?这点你放心,我去说,他也一定能答应,宴席散了之后,你等我一刻钟的时间,我就能把这件事给你办妥了。”

顿了顿,他又道:“至于说到官职,由于扩充了新军,需要将领,位置肯定是有你的,但你刚一回来,就做太高的官,怕是不行,会引起别人的嫉妒的,对你反而不好。要不这样,你先当新军的一个郡校尉,就河东校尉吧,领地在并州,你看如何?先去并州,因为阿勤当了并州刺史,咱们一起去并州,一家人不要分开。”

李傕大喜过望,他能当上河东校尉,这不就等于是一郡的主将了么,只比郡太守差了半级,而且这还是一入扶角军得的官职,要是再过些时日,他当上郡太守并不为难啊想那董卓花了无数的钱财,求爷爷告奶奶似的巴结何进,何进不过也只是许了他一个河东太守的官,可自己只一落叶归根,立马儿就比董卓向往的官位只差半级,这种好事上哪儿去找?

李傕有些磕巴地道:“这这,这,这一郡的校尉,这官位太大了些,我怕是不能胜任啊,我一直当的是小军官,没当过主将啊!”

贾诩笑道:“不会当不要紧,可以学着当嘛你和阿勤一样,都是飞将军之后,祖上威风赫赫,你当个河东校尉,又有谁能说什么呢?就算有人说也没关系,只要他们也是阿勤的族兄,那就也让他们当!”

这年代亲族门第极为重要,只要扯上这层关系,没理也变成有理,不应该也会变成应该。李傕心想:“看来,这事有九成的把握能成啊,如果李郎真的去并州上任了,那河东校尉我也就一定能得了,现在只剩下李郎点头了!”

李傕脸色潮红,他道:“贾军丞,这可我要如何报答啊……”

贾诩嗨了声,道:“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呢不过要说到报答,现在你还真没有能报答我的地方,所以我现在也不提,不过以后,我要是想起来有什么地方要你帮忙,你可不能把今日之事忘了啊!”

李傕忙道:“不能忘,我绝不会忘,此大恩终生不忘,我我,我现在也说不好,一切情义都在这……这杯酒里了!”他端起酒杯,给贾诩敬酒。

两人对碰酒杯,都是一饮而尽,相视大笑。

见他俩大笑,李勤便知事情办得差不多了,他冲两人道:“你们在说什么,为何发笑?”

贾诩道:“光许你们笑,就不许我们笑了?真是岂有此理!”

李傕听着一哆嗦,怎么跟李郎这么说话,还真是一家人啊,如此的不客套,他可不敢和李勤这么说话,在西域时也不敢和董卓这么说话,他这半辈子就从来没有和比自己官位高的人,用过这样的口气,连想都没有想过。

李勤却笑道:“好好好,你们笑,你们笑,不过你们为什么要笑啊?”

贾诩道:“我和李将军打算要做亲家,给你外甥说门亲事,就娶李将军的女儿当媳妇,那可是你的外甥媳妇,不但我们要笑,你也要笑才对!”

李勤啊了声,道:“这是好事啊可是,我外甥在哪儿呢?你有没有儿子,我能不知道么!”

众将领一起看向贾诩,心中都想:“不会是养了外室了吧,外室给你生了个儿子?好大的胆子,就不怕李郎的姐姐抽你嘴巴!”

贾诩笑道:“现在还没有儿子,不过以后总会有的,先把媳妇给他找好了,也省了我一桩心事!”

典韦大笑道:“你这个匹夫,连儿子都没有呢,哪来的心事要照你这么说,我连媳妇都没有呢,可心事却也得一箩筐了?”

李傕听着又一咧嘴,怎么叫起匹夫来了,这个典韦还真不客气,贾诩不会大怒吧?

谁知,贾诩却一点不生气,反而一本正经地道:“匹夫,你还没媳妇,怪不得你总上大街,专往人多的地方挤,赶情儿是去占别人家女子的便宜。”

李傕嘴合不上了,怎么互叫起匹夫来了,两人都不生气,而别人却都在大笑,难不成都听习惯了,或者是被叫习惯了?

贾诩转过头,看着李傕的大嘴,道:“李将军,你还有没有女儿了,不如就便宜了这个家伙吧,给他做个丈人!”

李傕大吃一惊,怎么玩笑开到自己头上了,他倒是有女儿的,但要嫁给贾诩那个不知在哪儿的儿子,本来就属于扯淡,现在又弄出个典韦来,这就更是扯淡了。

他忙道:“我倒是有两个女儿……”

没等他把话说完,堂上一片哄笑之声,将领都拍桌子大叫:“典韦,叫丈人,叫丈人!”

典韦却道:“两个?嗯,我倒也不嫌少……”

李傕差点没蹦起来,这怎么顺杆就爬上来了,谁要招你做女婿啊他忙道:“可年岁太小,和典将军不匹配啊,是嫁不得的!”

典韦却又道:“那你有妹妹么?几个?”

李傕苦着脸道:“我,我没有妹妹,当然更没有姐姐,实在是和典将军没法做这门亲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