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141部分

汉儿不为奴-第141部分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了先前赶路的不耐。
  本来嘛,身为正宗满州正黄旗人,又是满州八大姓,哈哈木对孔有德、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这帮封了王的汉人十分的瞧不上,总认为朝廷不应该重用这帮无能的汉人。可当年封汉人王的是太宗皇帝和多尔衮,他们这些满州旗人没处反对。
  如今太宗不在了,多尔衮也不在了,满州人里对于皇帝继续重用汉人就自然而然的不满起来,毕竟重用汉人就是夺走本属于满州人的权利,休提这种还能世袭永镇南方一省的汉藩了,北京城那么多亲王,哪一个有这等待遇!
  ……
  哈哈木看尚可喜、耿继茂不爽,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与他同来广州的正蓝旗固山额真噶来道噶却连这个面子功夫也不肯做了。
  噶来道噶和哈哈木一样,也是前年率满洲兵南下广东过,他是满州正蓝旗人,不比哈哈木这个上三旗的奴才,所以尽管军功立得比哈哈木多,可偏偏只能在旗里当个额真,没有办法出镇独当一面。这一次他本也不想来,因为他知道广东那地方气侯太热,实在不是满州人能呆的地方,于是他就想装病躲过这个南下的苦差事,偏偏靖南将军朱马喇抢了他的先。
  朱马喇和噶来道噶都是南下广东过的,所以一个病了总不能两个都病了吧,无奈之下,噶来道噶也只能奉诏南下了。
  哈哈木是在江宁等到噶来道噶到来才启程南下,之前北京调拨旗兵和家眷的事都是噶来道噶在管,可以说最麻烦的事情全是在噶来道噶在办,而哈哈木这个本该管的正主却在江宁安闲轻松,再加上又瞧不起哈哈木这个正黄旗奴才,所以噶来道噶南下一路都是心里都是憋着气的。
  更可气的是,噶来道噶带领南下的旗兵也不让他省心。本管的正蓝旗3个牛录还好,都是随噶来道噶到过广东的,也都是旗里的老部下,对于噶来道噶这个额真都信服,肯听他的话。可正白旗抽调的那4个牛录却不大肯服噶来道噶,动不动就把上三旗、下五旗拿出来说事,气得噶来道噶想杀人。
  清军入关前,满州八旗分上三旗、下五旗,上三旗为两黄旗和正蓝旗,这三旗由皇帝直接统领,旗内人丁也尽是爱新觉罗家的包衣奴才。入关后,多尔衮将正蓝旗从上三旗里划出,改以自己的正白旗选入上三旗,其余正蓝、镶蓝、正红、镶红、镶白五旗尽为下五旗。
  作为皇帝爱新觉罗家的包衣奴才,上三旗要比下五旗的风光得多,在朝中担任要职的也多是上三旗的人,有什么好事也是上三旗先得,如京畿直隶的八旗圈地,好的土地都是被上三旗瓜分,下五旗只能吃剩下来的,更别提下五旗还有不少人留在关外守着盛京老家,不能全部入关来享汉人的花花江山。
  旗与旗之间有了差别,勾心斗角之事便不稀奇了,旗与旗之间明争暗斗更是常事,各旗旗主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此也是多持纵容态度。
  此次奉调到广州的正白旗4个牛录便是不把下五旗出身的噶来道噶放在眼里,认为他们上三旗的人凭什么由正蓝旗的人统领,又凭什么要他们上三旗的人到广东去受苦!
  朝廷调防旨意下来后,闹得最凶的也是正白旗的人,无奈抽调八旗南下驻防广州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定,再加上自家主子顺治皇帝和太后也同意了,所以正白旗的人便没能闹下去,灰溜溜的跟着噶来道噶南下。
  结果行到山东济宁的时候,正白旗的人却无视噶来道噶的军纪约束,跑进济宁城大抢特抢了一把。噶来道噶上奏朝廷要治为首的佐领纵兵劫掠之罪,却被朝廷和了稀泥,把这事压了下来,如此一来,噶来道噶在正白旗那帮人眼中就更没什么可怕了。
  等到了江宁,噶来道噶便也摞了摊子,再往下什么事也不问,他不问事,哈哈木又是新接手,很多情况也弄不明白,处置错了便埋怨起噶来道噶,一来二去,这两位主官生了矛盾,下面的更是不可开交了。
  一路上都是憋着气性,又和哈哈木一样看不起广东的这两位汉人亲藩,所以噶来道噶索性拉着脸,连表面的客气也不和尚、耿二藩做了,甚至还扬鞭朝城门处那帮敲锣打鼓的汉人百姓一指,嘴里骂道:“汉人就知道搞些戏台上的东西,这花花绿绿的什么东西!我满州大兵是来替朝廷镇守边疆的,不是来这看汉人耍猴戏的!”
  这话一出,尚可喜当即黑了脸,耿继茂也是怔在那里,正和哈哈木寒喧的李率泰则像是被人当面打了一巴掌,险些跺脚骂娘。
  弄出这套欢迎仪式的广州知府朱国荣也傻了眼:马屁拍到马蹄上了?
  哈哈木也是脸色难看得可以,噶来道噶当着这么多人面说出这种话,本意绝不是指责广东地方搞的欢迎仪式,而是让他这广州将军难堪的!


第280章 先发制人
  哈哈木有此想法也不奇怪,按官面上的规矩,他才是驻防广州满城的八旗将军,噶来道噶不是!
  所以官面上的往来应以他哈哈木为主,噶来道噶为副,哈哈木不发话,噶来就不能乱说话,更休说是在人家欢迎自己的时候对对方大加指责,挑不是,这不合规矩,也不合情理。
  事情传出去,外人不会说噶来道噶是个莽夫,不会做人更不会做官,而只会说他哈哈木无能,连自己的副将都压不住,任他在外人面前出自己的丑!
  倘若有心人再夸大其辞,就会演变成哈哈木连自己的副将都管不了,又怎么能管满城的八旗将士呢,又怎么能代表朝廷坐镇广东呢!话传到天子耳朵中,对哈哈木会有什么影响?
  再说了,汉人的玩意是不好,可这敲敲打打也是地方官们的一片心意,何来由的拂了人家好意,还当众说出这等难听的话?
  噶来道噶想干什么,当真以为本将军是泥人捏得不成!
  哈哈木气得脸都绿了,一路上也忍了很久的他眼看着就要发作。
  见势不妙,李率泰赶紧出来打圆场,他一边打眼色示意朱国荣赶紧把百姓和锣鼓撤了,一边上前拽过噶来道噶的座骑,笑着说道:“额真是我满州的真英雄,沙场上的好汉子,何必计较这些小事,要不喜欢我这就让人撤下去。”
  李率泰是皇家国戚,他老子李永芳聚了太祖七子阿巴泰的女儿,从这上面算起来李率泰和安亲王岳乐就是表兄弟,他自个又娶了太祖弟舒尔哈齐的女儿,算是爱新觉罗家的女婿,再加又是朝廷钦命的广东总督,所以他出来打圆场,噶来道噶再由着性子也不能不给面子。他不给安亲王岳乐面子总要给皇帝面子吧?
  不过一时之间噶来道噶也没那么快放下面子赔笑,所以他仍是板着脸对李率泰道:“倒也不是想拂了你们好意,只是这一路赶得辛苦,只想早些入城休息,方才听了那锣鼓声着实耳燥,这才忍不住说了一通,总督大人也莫要与我一般计较。”
  “怎会?”
  李率泰轻笑一声,略有些歉意道:“这事倒是我的疏忽了,在南蛮子的地方呆得久了,咱旗人汉子不好虚礼这事倒是忘了,本想着将军和额真带着我满州将士远道而来辛苦,这才由得下面乱弄什么欢迎仪式,好让咱八旗将士知道广东百姓对他们的热情,也能犒劳犒劳他们,却是没能为咱八旗将士设身处地着想,这一路从北京赶来,大老远的确是辛苦了。”
  说完,李率泰又转向一脸不快的哈哈木,道:“噶来额真既说累了,那想必将军也是困乏,不如早早进城休息,满城各项事务我都叫人准备得妥当,将士们进去之后便能马上安顿下来。另外我已命人备下酒宴,晚间还请将军和额真以及旗下各位佐领赏光赴宴,好让我这广东总督略尽地主之谊。”
  哈哈木心里虽气噶来,可同样也要给李率泰面子,见噶来那边软了下来,脸色稍稍缓和些许,他点头道:“总督大人的备宴,哈某不敢推辞!”
  稍顿,又道:“哈某以后驻防广州,还要请总督大人多关照些……哈某便算了,旗下儿郎们的吃喝穿衣可要总督大人多费心。总督大人也应知道,若不是朝廷要在广州设满城,咱八旗将士又何苦来这南粤之地受苦,用汉人的话说儿郎们也是背井离乡,所以咱们做上官的还须体谅才行。”
  “将军不说,本官也是知道如何办的。朝廷在我广州设满城是保我境内平安的,我广东百姓又岂是不知感恩的,将军放心,满城一应事务包在总督衙门了,绝不会让咱八旗将士受半点辛苦。”
  李率泰说这话的时候,刻意把保境内平安咬得很重,听得尚可喜眉头一皱,边上的尚之信更是怒气一闪。耿继茂却是嘴角一咧,一点也不生气。
  “二位王爷可千万别说晚上还有事?”
  李率泰笑咪咪的看着黑脸的尚可喜和咧嘴的耿继茂。
  尚可喜表情转换极快,跟换了个人似的,刚才还是一脸黑炭,现在却是如沐春风,他同样笑了起来:“早就听闻总督大人府上有京师来的名厨,本王早就想尝一尝这位在关外给先帝掌过勺的大厨手艺,总督大人你不请,本王也是会自到的,呵呵!”
  耿继茂年纪比尚可喜小了三十多,比李率泰也小了二十几,所以他不喜欢跟这两个老头子混一块,觉得这两老家伙都太过阴沉,所以他宁可回家搂着小妾睡觉也不想跟这些人呆在一块。可就在他下意识要开口回绝李率泰的邀请时,却被身后的族叔耿仲德轻轻捅了一下,话到嘴边便成了:“总督大人放心,小王定到!”
  有了先前噶来道噶闹的这一出,虽说被李率泰圆了场面,但众人也没法再在这里搞什么迎接了。当下,尚可喜和耿继茂先后与哈哈木告辞,约定晚间宴席再见。二藩麾下的一干将领也纷纷上前与哈哈木、噶来道噶见礼,让场面再度活跃起来。
  等到尚可喜和耿继茂带人回城后,李率泰这才请哈哈木和噶来道噶率八旗兵入城。
  一众八旗兵可没什么看汉人耍猴戏的心思,也不知道噶来道噶闹的那出,他们只看到城门那边早备了酒肉,原以为将军和广东那帮汉人文武交接过就能享用美酒佳肴,却不想竟被命令直接入城。
  入城命令下达后,一众北京来的满八旗兵气得大骂哈哈木不体恤满州儿郎,这当中尤数那帮正白旗骂得凶。噶来道噶倒是没被骂多少,想来这些旗丁们也知道这会谁做主。
  旗兵们的谩骂虽然很快被各自佐领弹压住,但听到的人可不少。哈哈木是捏着鼻子替噶来背了这黑锅,李率泰也是好一阵尴尬。噶来或许也意识到自己先前话语的鲁莽,这当口也不好说什么,更抹不开脸面向哈哈木赔罪。
  折腾了半个时辰,在李率泰的安排下,哈哈木终率八旗兵入了广州城,又沿着城中绿营警戒的街道开进满城。
  岂料,哈哈木刚进满城,还没来得及到自己的将军府邸时,总督衙门就有人拿着急报赶至满城,嚷嚷着要见陪同哈哈木一进入满城的总督李率泰。
  “满城重地岂可喧哗!……何处急报,如此火急火了的?”
  李率泰本要重责这报讯的人,但见来得是自己的亲信,去年从太平军手中逃回来的绿营参将郑国栋,便按下了要重责的心思,从郑国栋手中接过急报打开来看,一看勃然变色,怒骂道:“增城绿营都是饭桶吗!3000人竟然都没守住增城!”


第281章 攻打增城
  增城和香山一样是广州府的辖县,其距广州城只有60公里,距太平军最近控制处银瓶嘴山一带只40公里远,因此增城清军是除顺德绿营以外离太平军最近的一支清军。
  周士相起先并不想攻打增城,因为单以距离而言,攻打离得较近的顺德有利太平军突袭及撤退,而攻打增城则要远得多,不利此次作战只为夺取粮食的战略意图,同时也会加重辎重营的运输负担。
  可是张安花重金从唐三水那里买来的情报却显示顺德的清军虽然兵力较增城要少,总共只有1600人,但战斗力却比增城清军强得多,且有400旗兵驻扎于此。
  周士相不是害怕顺德的汉军旗兵而不敢打顺德,现今他的太平军中也有一千多汉军旗降兵,军中上下对旗兵也没了从前的恐惧,真要决定攻打顺德,太平军的士气不会因旗兵存在而减弱。
  让周士相决定不打顺德而打增城的原因是驻防顺德的清军将领是绿营参将葛明义,根据张安的情报显示,葛明义在清军中以善守闻名。
  葛明义原是左良玉军中一名低级军官,左良玉之子左梦庚降清后,他也一同随之降清,后随清廷任命的南赣总兵胡有升驻防江西赣州。顺治五年以后,江西金声恒、王得仁,广东李成栋等降清将领陆续反正归明,为了打通江西和广东的联系,金声恒、李成栋相继对赣州城发进了进攻,结果任凭金、李二人如何率部猛攻赣州,赣州城都被清军牢牢控制在手,最终此城的存在也让金声恒、李成栋饮恨败亡。
  在赣州的守城战中,时为千总的葛明义向总兵胡有升进献了多条守城方略,表现出了惊人的守城天赋,其后葛明义被南下的尚可喜看中拨入藩下。前年李定国率大军攻打肇庆时,葛明义又以游击衔协守肇庆城,结果就是李定国在肇庆城下碰壁失败而回。
  在此之后葛明义又陆续参加了几次围城战,结果都是攻城的明军失败,因此可以说只要城中有葛明义在,攻城一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破开城门。也正是因为葛明义的善守,尚可喜才命其驻防顺德这座军事要镇。
  顺德紧邻江门、佛山,又连通番禺、香山两县,是清军三江口防线的重要支撑点,一旦顺德有失,广州就无任何屏障可言了。如此重要之地,尚可喜自然要派一名猛将镇守,这个猛不是战场冲杀的猛,而是守城稳若泰山的猛。尚可喜麾下战将如云,以守城出色的却只葛明义一人,也唯他能担负顺德的守卫之责。
  太平军刚刚成军,新编各营又刚刚整编完成,新兵的训练也还不足,因此周士相不能冒险攻打有一个善守之将坐镇的城池。清军可以忍受一百场失败,太平军却不能接受一次,这就是现实,真要因为攻打顺德而失败,周士相相信自己苦心经营起来的军心士气必为之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