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258部分

汉儿不为奴-第258部分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吉翔没有理会晋王李定国的愤怒眼神,他道:“滇西地处边界,地势复杂,若守,有屏障可依,若攻,也能即时出击。晋王胜,朝廷便再迁回昆明,若晋王败,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时,我们还可以撤到缅甸去!缅甸非清朝之地,我们若居于此,清朝必无法干扰!”他这话显然是不认为晋王整兵再战会赢,而是做的最失败的打算了。
  “圣上,此计不可!”
  郭之奇和大学士扶纲同时出声阻止,他们还没糊涂!
  马吉翔怒瞪郭、扶二人,不快道:“我这策为何不可?”
  郭之奇怒道:“如果退到滇西,必陷入绝境也!缅甸虽非清朝之地,但缅甸国小,清朝势大,若以强势压之,缅甸必不会得罪清朝而保圣上!”
  李定国也被马吉翔的话气得浑身发抖,他怒道:“圣上,臣虽败,但并没有到山穷水尽之地步。若将各路兵马召集起来,仍然可与清兵决一死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若朝廷此刻便退往滇西,则势必军心不稳,臣所部能战至最后,其他人却怕是不能!”
  李定国只差说朝廷要是往滇西退,他李定国再失望也还能替永历卖命,其他人就未必了,说不得就一块降了清了。退走滇西乃是臭棋中的臭棋,比之当年永历从肇庆退到广西还要臭。
  马吉翔不知是真怕了清军,还是要一意和李定国作对,竟是死撑着道:“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晋王新败,其势必衰,若勉强纠集兵力与清兵作战,只能徒增新败。若再败,便无处逃遁也!”
  扶纳怒道:“国家偌大,岂无我等容身之处,非要往滇西这绝地去!”
  马吉翔哼了一声,道:“国家虽大,但一天难容二日,你们敢说晋王再战必胜?若不胜,朝廷仍留在昆明,清军至,如何逃脱?若朝廷落于清军之手,大明还有中兴机会?现在退至滇西,朝廷名声是不好,可却仍有回来机会!”
  “圣上万万不能听马吉翔蛊惑,滇西去不得!”郭之奇愤而说道:“臣以为此刻当令晋王假黄钺出征,再令各地兵马速来勤王,朝廷万万不能退守滇西,否则叫勤王兵马如何自处!”
  马吉翔冷笑道:“云南都叫清军包围了,哪来的勤王兵马!”
  郭之奇道:“广东有兵,可叫广东兵入广西,这样即便云南真保不住,朝廷也可由广东兵接应迁往广东!”
  “原来你郭大学士仍打着广东的主意!郭之奇,你还敢说你没收过广东好处,否则怎的想着连朝廷都要迁到广东去!”
  见马吉翔这个时候还在诬陷自己,郭之奇气得竟是说不出话来,永历见郭之奇脸憋得通红,怕人给气出什么事来,便赶紧要吩咐内监给郭之奇搬凳子坐,外面却有一小太监兴高采烈的奔进了大殿,高兴的叫喊道:“万岁爷,广东那边又来报捷了!”


第479章 是真是假?
  广东这次来的报捷使是军帅府参军徐应元,正式官职则是兴平伯属六官的工部官。
  和上次郭绍他们报捷不同,徐应元是大摇大摆,直接从肇庆的苍悟县奔的广西梧州府,然后一路畅通无阻过大小十余处关卡从广西直接进入云南。之所以如此,却是他手上有新任广东提督唐三水开具的公文,用的名义则是往云南买茶往广东贩卖。
  云南普洱茶天下闻名,从当地人手中买来价格极其低廉,转运出去却是能翻上数十倍,此中利润极其惊人。明清虽正打着仗,可明也好,清也好,大家伙都是要吃饭的,所以这私下的买卖从来没有断过。千里当官只为财,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图的可不是名垂千古,百姓安康。官官相护,发财的事情怎能挡了人家道,何况自家买卖也少不得需要人家照应,所以广东提督唐大人派来的人,广西官员可没有敢刁难的,反而还要帮着照应些,免得哪个不开眼的强盗把唐大人的银子给劫了。
  徐应元是举人出身,也是做过知县老爷的,能弃了名节做汉奸,其人肯定不是迂腐之辈,所以一路走来,该使的银子还是使了出去,反正花的不是他的银子。一路走来一路散银子,广西那十几处关卡将徐应元捧得高高,吃住都是用心,小娘子也有的享受,比起第一次到云南报捷吃尽苦头的郭绍等人,徐举人不知享了多少福。就这,到了昆明城时,徐举人嘴里还有怨言,报的劳什子捷,累得老爷腿肚子都抽了筋。他却不想想,这一路在那些小娘子身子用了多少气力,纵欲过度能有好?
  昆明城的规模可比不得广州,可城中人口却比广州多的很。广州那边虽已光复,可不少百姓脑后的辫子尚未割去,衣冠什么也是汉满各半,因此一下看到这么多明朝衣冠的百姓士子,徐举人多少还是有些感慨的,仿佛一下回到青年时光,那时他也是翩翩佳公子,手执纸扇,每日流连羊城之内,不知迷倒多少青楼的姐们。
  随着前面把守的兵丁变多,徐应元渐渐嗅到了一股莫名存在的威压,心下立时端正起来,他要见的可是大明朝的皇帝!
  带着些许不安跟着带路官员进了大殿后,徐应元像模像样的行了大礼,口称:“臣兴平伯属工官徐应元奉兴平伯令,特来向吾皇报潮惠大捷!”
  耳畔传来大明皇帝的御音,“徐卿免礼。”
  边上有礼部官员提醒徐应元可以诵读报捷文书了,按规矩,需得报捷使本人奏禀。
  徐应元忙打开报捷文书,视线无意瞄了下前方,这一瞄却立是一震:朱由榔生得好威风,正是人中之龙啊!
  他不敢多看皇帝,当下便扬声念道:“臣兴平伯广州镇总兵周士相谨奏……三月,虏伪简王济度引满蒙旗虏及绿营兵二万二千犯惠州,臣部偏师先守陆丰,俟虏困城下,臣乃率大队以舟师航潮,袭虏后队,斩虏伪续顺公沈永兴、协领左元、鲍敬以下四千级。
  复守玄武山,济度率其兵一万六千窜至,以满蒙旗虏兵扑攻。臣部官兵八千与虏大战三日,将士俱仰天恩,死力报效,斩虏伪总兵吴六奇、杨镇威以下七千,而臣部将士亦止余三千矣。虏粟绝,济度退碣石卫,臣尽发广惠兵筑寨围之。逾月,虏总兵刘忠、张超、蒙古额真苏日勒、佐领阿勒塔、汉军协领蔡元丰、满洲协领鄂多等势穷投诚。臣乃攻贼大营,获济度以下,伪贝勒杜尔佑、都统纳海以下真虏首级三百七十五级,尽歼虏师。
  臣上承皇上天威神武、下赖将士感恩士效死,幸得全胜,实非臣一人之功也。惟乞皇上体臣部将士死伤殆重,多加赏恤,臣乃万死不能报皇上厚恩矣!今谨列有功将士名姓于下,伏请皇上明察!……”
  报捷公文念完,徐应元等着耳畔传来皇帝愉悦惊喜的声音和朝臣们的欢呼声,不想,却是半天没动静。困惑之下,他大着胆子抬头看,却发现皇帝好像入定般正盯着他看,顿时就是一惊,吓得赶紧低下头去。
  “皇上,广东此番大捷,斩伪清亲王首,实乃万历以来国朝首等大捷,臣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郭之奇拜倒在地,脸上止不住的笑容,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太平军竟然能够全歼济度大军!可是全歼啊,那公文说的明白,活活斩了伪清一个亲王啊!还有那么多满州兵、蒙古兵投降,这……这……这真是辽事四十年来第一功啊!……更重要的是,济度大军一灭,福建清军必然丧胆,太平军没了北面的威胁便可从广东抽身入广西勤王,如此一支生力军前来,云南战事必将改观!再不济,总能打破三路清军合围云南之势。
  “臣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震惊半天的群臣们也反应起来,纷纷跪在地上向永历道贺,人人脸上都有喜气,广东多出一支能打的兵马,对于朝廷而言可是天大的好事!对于他们这些永历朝臣而言,更是救命稻草,正如郭之奇所言,广东兴起,云南便是不保,也可将朝廷迁往广东,而不是去那滇西绝地自取灭亡。不少臣子都是打永历在肇庆登基基便跟随的,所以对于朝廷迁回广东,他们是一万个支持的。
  晋王李定国也是惊得合不拢嘴,脑中只反复一个疑问:广东那边是怎的如此能打的?
  马吉翔却是呆站在那,心里很不是滋味,这边刚指责郭之奇,那边广东又有大捷至,首辅只觉叫人当众扇了一耳光,当真是难堪的很。
  永历终于反应过来,他微愕的看着广东的报捷使,下意识道:“诸位爱卿,广东兴平立下如此大功,自当封赏,你们看,应该给个什么样的赏赐呢?”
  论品级,周士相是广东镇总兵官,论爵位,则是兴平伯。单一总兵官不过正二品,可有了伯爵,那就是超品,况前番圣旨又给了周士相开六官的权力,这实际上就是开府建衙,和金厦的郑成功一样了。眼下朝廷艰难,为让武人忠心报国,永历朝廷将公侯滥封,导致朝廷名器如儿戏般。国初对封爵极其严格,天大的功劳也不过按步就班升赏,封伯已是万难,何况封侯、封公。现在却是亲王都封了三,郡王封了四,国公不下数十,侯爷上百,伯爷有多少,怕是永历朝廷自己都弄不清楚。不加爵位,便只能加将军号。大明立国之初对武将的称号控制极严,轻易不得有加将军号,即便是九边重镇的统兵大将也不是全能加将军号。现在这将军号也是漫天飞了,光是广东那边有将军号的就不下十人之多,所以将军号比起公侯来更加的不值钱。
  阵斩亲王,全歼清两万余大军,斩杀清提督、总兵、额真、都统数十,又得满蒙兵数千来投,这大功,国公和侯爷肯定是拿不出手的,朝廷真要赏罚公明,只能封王。
  永历现在的感觉和马吉翔差不多,都是觉得自己如被当众扇了一耳光,他一点也不敢看郭之奇,就上午,他还说了不封王,虽未明说,但却是打定主意等广东战报出来再行封赏。现在广东战事结果出来了,大捷,一个他想都想不到的大捷。如今,不封王的话永历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可要他口中说出封王却也是不能。这性子使然,却是难改的。
  广东如此大功,明摆了必须要封王酬功,然后让广东兵来勤王,可皇帝却要问群臣意见,再结合刚才马吉翔和郭之奇的话语,群臣也不傻,知道这当中必有什么隐情。有机灵的已经想到前些日子广东兴平持功跟朝廷要官,结果皇帝一怒将他的国公给降为伯爵的事,不由都是明亮,看来皇帝这是不愿意给广东封王,但自己也没法说,便要借群臣的口阻止此事。
  群臣再是无能,但能坚持跟随永历到如今的,那也多是真正忠心为明的,所以他们可不愿落个陷害忠良的名声,竟然都沉默了。
  郭之奇见状,知道皇帝这是心中坎过不去,便寻思着如何让皇帝下台,好能让周士相满意,皇帝满意,晋王也满意,这样周士相带兵入广西援救朝廷的事便水到渠成了。正要开口,却见皇帝突然视线落在了马吉翔身上,直接点了他名,道:“马吉翔,你是内阁首辅,你觉得广东兴平此次大功当如何封赏?”
  马吉翔听到永历叫他的名字,立时打了个寒战,硬着头皮走出队列,看看永历的脸色,也看不出什么喜怒,再看看周围的同僚,咬咬牙,迟疑开口道:“圣上,广东兴平此次战绩太过骇人听闻,还要点验方能核准,为公允准确计,总要见过级才做数。”


第480章 数万大军保皇帝
  闻言,群臣目瞪口呆。
  晋王李定国也是有点发懵,但却觉这话有理,毕竟仅凭一份报捷文书就说消灭了清军几万,斩了一个亲王,怎么也不能让人信服。
  郭之奇虽恨马吉翔又来生事,可也没法反对,要不然不论广东大捷是否属实,有心人若在皇帝面前栽他和广东互为援应,私下结党,他是怎么也洗不脱的。此事也是犯了皇帝大忌的,孙可望战败之后,朝堂之上清洗了不少和孙可望关系紧密的臣子,哪怕这些臣子是出于公心,想依仗孙可望中兴大明,可在皇帝眼里,却不是那么回事了。
  郭之奇出于避嫌考虑无法反对此事,永历听了马吉翔这话,倒是精神一振,看向没弄明白什么情况的徐应元,和声问他道:“徐卿,此来报捷可如上次将阵斩首级带来?”
  “回陛下,潮惠大捷之后,兴平伯便令臣前来朝廷报捷,臣来时匆忙,广西汛路又不通,故臣是伪装前来,所以无法携带大量首级来。不过臣却是将伪清亲王济度大印和王旗带来了。”
  现在这天气,首级防腐做的再好,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带来云南,况为了赶时间,徐应元走的是广西官道,轻车简从,真要大车小车装一堆首级过来,只怕广西官员不怀疑也得怀疑了。当初郭绍他们来报捷确是带了斩获的满州兵首级,不过那数量小,且当初并不知道广西已被清军所占,因此就带了过来。路上也确被清军拦截,若不是梁双虎他们奋勇,清军又是小队人马,只怕半道就会被截了。
  “噢?伪亲王的大印和王旗?”
  永历面容一抽,来人将济度大印和王旗都带来了,那想必潮惠大捷肯定是真的,要不然周士相从哪去弄清廷亲王的大印来。就是战报还是不实,光凭这颗亲王大印,那也是了不得的大功。
  “那是作不得假了,兴平此捷当是属实。”
  永历有些意兴阑珊,他最不想做的事,却一步步要成真,只让他觉得难受。他倒不是真觉得广东周士相有何不忠,只是觉得有些不舍那亲王的封号。当初他封孙可望为秦王时,李定国和刘文秀他们都是封的郡王,就这也是被逼无奈,有求于人。等到了昆明,又有孙可望大军压境,这才又晋封刘文秀和李定国为亲王,实是指着二人替他去打孙可望。和亲王封号比起来,永历把性命还是看得要重一些的,真要威胁他性命了,亲王也是说封就封的。然现在周士相没有威胁到他性命,所以这亲王封号永历真是很难下定决心封下去。但如此大功,要不封赏,叫永历又如何面对天下臣民,如何面对那些替他朱家卖命的将领和志士?
  ……
  广东把济度大印和王旗带了过来,郭之奇提着的心自是立时落下。马吉翔脸皮再厚,这当口也不能说王旗和大印做不了数,他站在那立,皇帝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