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27部分

汉儿不为奴-第27部分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老大下令全营过河,和周士相爬上渡口北面一处高坡上四下看去,最终选定就以这西河渡口为伏击之地。
  伏击之地确定下来,下面就是选定各队伏击位置,这西河倒也不宽,河两岸都是丘陵,植被比较茂盛,因此藏人的地方很多,关键是邵九公能不能把张大德引过来,又引过来多少人。
  人多了肯定不行,最好的情况就是张大德只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撵过来,只要能干掉张大德和他的亲兵,剩下的绿营兵就不足为虑了。
  胡老大还是有些不放心邵九公和他手下的江西兵,和周士相说他带一队兵和他们一块去,周士相却劝胡老大留在这里指挥全局,他带人和邵九公他们一起去诱敌。
  胡老大哪里肯让周士相去冒险,周士相却执意要去,说自己有大青马,就是事情有变,仗着这大青马他也能安全脱身,反而此地离不开胡全这个主将,有他在,新兵们就能安心不少,不然,一见主将不在,这些新兵说不得就会自溃。
  胡老大说不过周士相,便再三叮嘱周士相要小心,千嘱咐万嘱咐的目送他和邵九公带人往德庆城出发。


第51章 明军
  德庆城内,罗定被土匪占领的消息早就传了过来,报信的是陆长远家的伙计江二。
  江二得了主家吩咐,趁着夜色悄悄从罗定城墙的缺口处潜了出来,然后直奔德庆而去,路上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好在有惊无险,总算平安到达德庆。
  入城之后,江二没有先往绿营报信,而是径直奔的德庆县衙,因为德庆知县陆公明是自家东家的族叔,有这层亲戚关系在,话便好说。
  一听罗定叫土匪给占了,驻防绿营千总孔国良身死,土匪又在满城的勒索敲诈,士绅大户一个都没放过,陆公明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二话不说就带着县丞武长寿直奔绿营驻地,请求守备张大德赶紧出兵剿匪。
  不想,张大德对出兵剿匪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土匪大多是抢完就跑,不会傻等着官兵来剿的,等他带兵过去人早就没影了,哪里有什么油水可捞,难不成要他带兵满山窝的去找土匪的老窝不成?再说,他是德庆的守备,又不是罗定的守备,罗定叫土匪占了关他什么事。
  倘若攻占罗定的不是土匪而是明军,张大德却是无论如何也要立即发兵去打的,当然,前提得是对方不是李定国的兵马。来得真是李老虎的兵,他张麻子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去摸老虎屁股的,不过要是那些南明的杂牌,那就是摸他张大德的老虎屁股了,不打白不打。
  为何土匪没兴趣去打,打明军却有兴趣呢?
  原因在于打土匪,那是保境安民;打明军,却是替朝廷开疆拓土。两者分别可大了,前者是不能屠城的,后者却是可以事后在城中屠城,不但能大抢特抢发笔横财,还能受朝廷嘉奖,如此好事,哪个不乐意干?
  张大德特意又问了江二,确认那帮人是打着李定国旗号的土匪后,什么心都淡了,懒洋洋的便要送客。
  守备大人定下调子,底下的千总、把总自然体会上意,一个个都是叫嚷着这兵不能出,要出兵可以,拿总兵大人的手令外加出兵的粮饷来!要不然,绿营弟兄们可没功夫到罗定跑一趟。
  这帮不晓事的丘八!
  崇祯十四年举人出身的陆公明对着这帮武夫真是有怒不敢言,强按着性子,好说歹说了半天,张大德却压根不为所动,说什么也不肯出兵。
  无奈之下,陆公明只好回去连夜写了公文发往肇庆府,公文中将张大德着实狠骂了一番,请求肇庆知府赶紧知会总兵发文剿匪,不使罗定百姓受匪患。
  江二等不到绿营出发,心中也急,可再急也没法子,那绿营不出兵他又能如何,只能呆在县衙等消息。
  这日,刚用过午饭,陆公明正端着茶碗消食,西河镇保长宋通就大呼小叫的闯了进来:“县尊,大事不好,明军打过来了!”
  “什么?明军打过来了?!”
  “咣当”一声,茶碗失手落在地上,陆公明一屁股跳起,满是惊慌之色,为官数年,他最怕的就是听到明军打来,那样就意味着他这知县老爷老命不保。朝廷法令甚严,失地弃土都是要砍脑袋的,那明军也不是善茬,动辄就要拿他们这些清官祭旗,夹在两头他这知县真是苦啊……
  “小的亲眼所见,明军打西河渡上了岸,打着旗号奔县城来了!”宋通上气不接下气,这一路跑得却是够呛,不过总算是把他看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还没打到县城?
  陆公明多少有些心安,问宋通:“明军有多少兵马,打的是谁的旗号?”
  宋通苦着脸道:“县尊,小的急着回来报信,哪里敢靠近看,着实不知有多少人,不过打得旗号小的却是看清了,叫什么太平营!”
  “太平营?”
  陆公明脑中快速的转了一遍,确认从没听过这支明军的营头,也不是李定国兵马的营头,当下便不再惊慌,沉吟片刻,便带人往绿营驻地而去。
  ……
  还没进屋子,就听到屋中传来打马吊的声音。
  “碰!”
  “三万!”
  “胡了!”
  “大人真是好手气啊!”
  “哈哈……少拍马屁,赶紧拿银子来,拿银子来……”
  “……”
  这帮丘八真是好兴致!
  听了屋内的马吊声,陆公明腹诽不已,推开守门的两个亲兵就闯了进去,急切道:“张大人,明军打过来了,你赶紧带人守城吧!”
  打得正兴致,陆公明冷不丁闯了进来,一脸死了爹娘的鬼样,还说什么明军打过来了,这让刚刚胡了把大牌的张大德窝火不已,一拍桌子怒道:“胡说八道,城头上我的兵在看着,真有明军过来,他们能不来报信?”
  见张大德不信,陆公明急得一跺脚:“明军刚过西河渡,没到城下呢!”
  “当真?”张大德愣了,疑惑道:“哪里来的明军?”
  “罗定方向过来的!”陆公明拿手一指西边。
  “罗定?”张大德又是一愣,更加困惑了,“那地不是叫土匪占了,哪来的明军?”
  陆公明哪里知道怎么回事,“大人还是赶紧带兵上城瞧瞧去吧,莫让那明军破了城才是!”
  “他娘的!”
  张大德一把推开面前的牌,没好气的骂了句,朝一众还傻看着的手下喝道:“还坐着干什么,还不跟老子瞧瞧去!”
  “哎!喳!”
  一众手下这才反应过来,慌慌张张的就冲了出去,不一会就带着各自手下的绿营兵冲出了营地。
  陆公明跟着张大德往城墙上去,没到城墙,就听城门楼上的钟声响了。
  城门楼上吊着口大钟,平时是不响的,只有城外发现敌军才会敲响。听了钟声,张大德他们都是一惊,确信真有明军打过来了,哪里还敢耽搁,匆匆就上了城墙。
  上城之后,便见城外有一支明军正缓慢的向城墙靠近,打得是“太平营”的旗号,兵丁清一色都是明军的装扮,最前头还有几个骑着马的军官。不过人数却是不多,粗略一扫,就百十人而矣。
  “就这么点人?”
  张大德和陆公明同时发出疑问:这么点明军也敢打德庆?


第52章 赏格
  “莫非明军使得是疑兵,要诱我军出城?”
  陆公明吃不准明军是不是只有这么点人,反正看着有点不对劲,不过事关德庆得失和自家性命,他这不管兵的知县不敢乱下定言,便看向张大德,指着对方能看出什么来为自己解惑。
  张大德却是没有理会他,而是歪着头问千总唐三水道:“太平营是哪家的兵马?”
  “卑职不知道,从未听说明军有这营头的。”
  唐三水张着嘴巴将广东明军各营头仔细想了遍,总督的、巡抚的、这国公那侯爷的,算上水师大大小小几十股兵马,可没听说哪家打有这太平营旗号的。
  张大德瞄了眼陆公明,又压低声音道:“可是李定国麾下的?”
  “不是,肯定不是!”
  这一点唐三水很肯定,因为李定国麾下的大西贼没听说有单独建营头的,只那些杂牌军才会这个营头那个营头的乱建。
  “不是李定国的就行。”
  张大德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李定国的兵,那就不用怕他们。正盘算是不是带人出去打一下,探一探底,唐三水却惊讶的指着那些明军叫了起来:“大人,辫子,辫子!”
  辫子?
  众人闻声看去,都是一怔,原来那明军当中有很多兵脑后还留着辫子呢!
  这他娘的是明军还是咱们绿营自己人?
  张大德摸着额头真是弄不明白了,你要是明军,就不应该留辫子,你要是清军,穿着明军的衣服干什么?若说明军想伪装清军骗城才剃了发,可那也应该将衣服一块换了啊,要不然你怎么骗城?你要是清军伪作明军,可也没接到上头通知啊,这他娘的到底怎么回事?
  正困惑着,唐三水又叫了:“大人,对方派人过来了!”
  嗯?
  张大德抬眼看去,对面果然有一人骑着马打城墙下来。见两个亲兵举弓就要放箭,忙喝止他们:“不要放箭,让他过来,听听说些什么。”
  闻言,亲兵们忙将弓放下。
  骑马过来那人也聪明,将马停在了弓箭射程以外,然后扯着嗓子朝城头上喊道:“张麻子,还认得你家邵爷爷吗?”
  张大德听这声音怎么那么熟悉,下意识探头看去,这一看顿时怒上心头:城下那人不是当年叫自己吃了两回亏的邵九公吗!
  “王八蛋!”
  张大德张口就骂,骂完却愣在那里,因为他想起这邵九公不是跟着孔国良在罗定城吗,怎么孔国良死了,他没死,还做了明军?
  这个问题邵九公自个替他解答了,他在城下叫道:“我邵九公已经反正归明了,张麻子,识相的把城献了,我替你向我家主帅美言几句,保你还做守备,若不识相,我大军杀进城中可就取你狗命了!”
  “就凭你们这点人就想拿下我德庆城?”
  张大德不怒反笑,不是他托大,休说明军就眼前这百十号人,就是再来上一两千人,也休想拿下德庆城,况且这帮明军连攻城的工具都没有,拿什么攻城?这话听着就是吓唬人的,顶个屁用!
  望着邵九公脑后的辫子,张大德暗哼一声,却是明白为何这些明军都留着辫子了,看样子八成是邵九公暗通明军反了水,因起事仓促,故而这辫子还没顾得上割掉呢。
  “我太平营尽皆精锐,人人以一当十,休说你这小小德庆城,就是肇庆府我们也敢去走一遭!”
  邵九公可是来当诱饵来的,可不是来攻城的,见张麻子没动静,心下一急,唯恐这家伙真打着等太平营攻城的打算,于是激将道:“张麻子,当年我能杀得你丢盔弃甲,今儿同样也能打得你跪地求饶,你若不信,大可带人出来和你邵爷爷较个高低,缩在城里头算个球!”
  按邵九公的印象,这张大德就是个粗货,粗人嘛,受不了激,肯定二话不说就带人出来拼个你死我活。可城头上却是一点动静没有,盯着城门看了半天,也没见怒气冲冲的张大德带兵冲出来。
  怎么回事?
  弄巧成拙了,那张麻子真打算死守不出来?
  周士相瞥了眼城下的邵九公,寻思要是张大德真的不出来怎么办。他却不知,这会城头上正有人指着自己呢。
  指着周士相的是一直在城上观望的德庆县丞武长寿,这会正对陆公明说他呢。
  “大人,那人怎么看着眼熟的?”
  “哪个?”陆公明不知道武长寿说得是哪个。
  武长寿指了指骑在马上的周士相:“就那个骑着青马的。”
  陆公明眯眼看去,片刻,发出“咦?”的一声:“奇怪,这人怎么看着是有点眼熟的?”
  “前些日子广州送来的缉捕公文,大人还记得?”武长寿提醒道。
  经这提醒,陆公明猛然想起来那人像谁了,又朝那人看了一眼,点了点头:“确是有点像。”
  城下面的邵九公还在骂骂咧咧,张大德却懒是答理,且让他先骂上一会:老子这么容易就上你这激将法的当,那这两年的三国不是白听了吗!等你骂够了,以为老子不出去了,老子再出去,偏偏就不顺着你的来!这一回要是抓住你,定把你这龟儿子活剥了!
  回头看到陆公明和武长寿神神道道的,说什么像不像的,不禁感到奇怪,撇嘴问道:“像谁?”
  陆公明也不瞒他,问他道:“大人可认识由云龙将军?”
  张大德晒然道:“由将军可是王爷手下的红人,和许总兵也是旧相识,我如何认不得?”
  陆公明道:“那大人想必知道由将军在新会遇剌之事了。”
  “自然知道,怎么,说这个干甚?”张大德越发不解,不知陆公明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陆公明也不卖关子,说道:“由将军遇剌之后,县里便接到了省城发来的缉捕公文,上面说杀害由将军的是新会秀才周士相,当地官府请相熟的人画了那周士相的相,因是个秀才杀官,所以下官印象深刻些,多看了几眼,刚看了对面那骑青马的觉得此人很像周士相,但却不知是不是。”
  “哪个?”张大德探头也看了过去,颇是好奇那个杀了由云龙的秀才长啥样。
  武长寿忙为他指认:“就是那个骑青马的!”
  张大德看了几眼,缩回脑袋,吩咐武长寿:“去把那画像取来让本官看看。”
  武长寿看了眼陆公明,后者点了点头,当下忙去取画像。
  武长寿去拿画像,陆公明却想起一事,对张大德道:“大人,由将军遇剌之后,平南王可是大怒,亲自颁下赏格,擒杀周士相者官升两级,赏银百两,这赏格可不低。”
  闻言,张大德眼珠顿时突出:“还有这好事?”
  守备是五品武官,头上压着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底下则是千总和把总,要是升两级就能当游击,那可是从三品的武官。往常要升上一级,却是要凭战功才能升上,而且每级战功大小都不一样,往上升极难。
  张大德这守备都当了三年多了也没能往都司升上一升,现在却只需擒杀一个秀才就能当上游击,顿时就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