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279部分

汉儿不为奴-第279部分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些铁甲太平军的最前头,一个模样看着十分年轻的将领骑在一匹大青马上,那将领上岸之后并没有急着进梧州城,而是扬着马鞭指着西江对身边簇拥的几十位军官说着些什么。
  城墙上监视俘虏修墙的第二镇太平军轻蔑的看着这帮被充作苦力的俘虏,然后骄傲的对他们说道:“我们大帅来了!”
  说话间,城内几十个骑马的将领从城门冲出向着那年轻将领奔去,远远便下了马,然后一众将梧州清军杀得丢盔弃甲的太平军将领在那年轻将领身前屈膝单腿下跪,齐声叫道:“恭迎大帅!”
  声音传得老远,令得城墙上的俘虏听得清清楚楚,那刻,他们心中震骇,太平军的大帅就是那年轻人?
  “瞧广东明军这架势,恐怕满州人打不过。就看那些兵的威势,就不是咱们随意抓个夫子能装得出来的,唉,也不知练上多久,才能这般气势。”陈五此刻心中翻山倒海,只觉这广东来的明军实在是强得太过没边,远不是他们这些广西绿营所能匹敌的。
  听了陈五这话,把头低下去干活的王德心中一动,抬头看了眼城上,发现监工的明军都在看着城外,便小声说了句:“咱们若是跟着这等强军,当年也不会降了清军做了这劳什子绿营了。”
  “是啊,咱们怎么就跟不了这等强兵呢,要不然也不至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陈五脸色讪讪,心中说不出的落寞,原先还存着指望,提督大人率大军回援,广东明军肯定挡不住,没想到人家后头竟然来了这么多援军,且看起来和攻占梧州的这支明军一样能打,光看这援军规模就比自家提督大人强了许多,这仗还怎么打?一旦这支兵马在广西站稳了脚根,他们这些被俘的清军恐怕就要悲催的很。
  王德突然很想投太平军,但凡是人,总不想当一辈子俘虏,当一个不知何时就会被活活累死的俘虏,他想跟强军干,成为强军的一员。他越想越觉得太平军不会真就这样将他们当苦力消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俘虏都能成为苦力在干活,至少那些被俘的回回兵都叫太平军拖到江边喂了鱼鳖。他们现在虽然很苦,可起码还活着,每天还有饭吃,虽吃不饱可也饿不死,太阳下山就能放工回去休息。虽说每到休息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太平军称之为安军使的军官会过来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给他们讲满州人是如何残暴对待汉人,那些被屠城的地方是如何惨,说些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福州屠城、广州屠城、柳州屠城的事,又说什么满州人只不过拿他们当炮灰使,将来满州人真坐稳天下,汉人就会被他们永远欺压,任他们当牛马使唤。
  一开始,绿营和汉军的降兵们对太平军的安军使很抵触,因为他们说的事情他们都有份参与,远的不说,广西境内的十几起屠城事件哪桩不是他们干的,要不然广西人口怎的就剩下现在的十来万,明朝时上百万的人口怎的就凭空消失了?太平军说被屠城的汉人怎么惨,女人们被掳去又如何惨,不是变相的说他们残暴,说他们替满州人为虎作伥么。所以军官也好,士兵也好,都是不以为然,对安军使说的这些都很漠然,也很烦他们,要不是自家小命被太平军捏在手中,他们才懒得理会这些罗嗦的家伙。
  然而随着每天都听这些事情,且每天听到的惨事都不同样,军官、士兵突然都有了心态的变化,不再是原先那种收人钱财,替人办事的心思,也不是乱世之中只为自家活,哪管旁人死的心思,而是突然间对过往所干的事情有些愧疚。
  太平军的安军使们似乎也没有一夜之间就要强行改变俘虏心态,让他们积极涌跃加入太平军成为反清战士的思想,只是潜移默化他们。绿营兵本来就地位低下,且成了太平军的俘虏,所以被俘的清军有的心思活跃的会想,便是他们能够被解救,重新成为绿营兵,恐怕并不是什么好事,而加入太平军未必就是坏事。只是现在还没有俘虏主动提出要参加太平军,要对残杀汉人的满州人进行报复什么的。
  陈五没有这个想法,他只是觉得从前做的或许错了。王德倒是想投太平军,可又怕人家不收。但是当不远处一个汉军的俘虏突然躺倒在地,要身边的同伴用带有棱角的石块去割自己辫子,并且朝城上太平军喊了一句话后,他二人在发呆的同时却看到了希望,或者说是一个选择。
  那要割自己辫子的汉军俘虏兵朝城上喊的是:“我割辫,我要参加太平军!”


第519章 割辫杀鞑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割去辫子意味什么,意味从此与大清决裂,从此与满州为敌!
  “那人是汉八旗的兵!”
  绿营兵们窃窃私语着,他们看着那个汉八旗的兵让同伴割去了脑后的辫子,然后从地上站起昂首看着城墙上,目光满是期待和渴望。
  陈五和五德也抬头看向城头,他们想知道太平军是不是真的要收编他们。如果是,他们不会再犹豫。
  城上,一个太平军百户面无表情看着下面的俘虏,旁边的一个安军中使嘴角却露出微笑。他在等,一直在等,等第一个主动要求加入太平军的俘虏,现在,他终于等到了。
  激动的安军中使准备开口说话,视线却被城外传来的军歌吸引过去。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嘹亮的军歌吸引了城上太平军的目光,也吸引了城下俘虏们的目光,更吸引了城下等待太平军大帅接见的降官目光。
  军歌?!
  好气派,好有声势的军歌!
  云从龙,风从虎……
  广西左布政使张自昌熟读史书,他知道城外太平军正在鸣唱的是元末红巾军的军歌,这首军歌据传说是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所作,但已无可考据。但有史可考的是,成千上万的汉家男儿齐声唱着这首军歌葬送了元王朝。
  如今,事隔三百年,这首曾唱响在大江南北的军歌再次传诵在世人耳中,这一次,难道葬送的会是刚刚兴起的大清王朝吗?!
  张自昌沉默了,他已经归降,虽不知太平军的那位年轻大帅如何处置自己,但他清楚,自己是很希望太平军能够唱着这首红巾军歌一直打到北京去的。
  ……
  最先下船登岸的第三镇将士在熊罴军旗的引领下,唱着嘹亮的军歌,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向梧州城中。
  潮惠大捷后,香山的太平军兵服厂再次扩建,缴获的盔甲被送到兵服厂进行了改建,几万件红色布甲军服发到了每一个士兵手中。整齐干净的军服带给了士兵骄傲和自豪感,也让他们的凝聚力更高。他们用最大的声音吼唱着他们的军歌,只为让梧州城中的人知道,他们是太平军,他们的使命是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俘虏们再一次震骇了,他们的眼神有惊愕,但更多的是羡慕和佩服……
  被俘虏的清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精锐,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没有成为绿营或汉军时,就是大明官军的主力,甚至是将领的家丁,所以不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是主力,哪怕成为清军,他们依旧是主力。他们知道,一支军队的队列有多么重要,任何一支强军首要表现出来的就是队列的整齐。一支能够踏出如此整齐步伐的队伍肯定是强军,而能如此自豪歌唱军歌的队伍是强军中的强军,因为他们有底气。
  广东明军实在太强了,俘虏们惊愕异常,他们以为打败他们的太平军第二镇和那支兵力在千人左右的骑兵已经是太平军最精锐的一支队伍,但现在看来,他们的想法错了,太平军拥有更多的第二镇。
  许是要为了震摄那些清军俘虏,又或是要让梧州城的百姓生起对大明军队的信心,第三镇入城时姿态极高,一排接着一排,密密麻麻的从城门开进城中。长长的队伍仿若一条长龙永不断绝,从几里外的江边一直绵延到梧州城中。
  歌声也一直没有停歇过。
  第三镇、第五镇、第六镇、第九、第十、第十一……
  广东明军勤王主力七镇一卫一旅除先期抵达梧州的第二镇和骑兵一部,余下五万兵马分从梧州四门开进城中。太平军大帅周士相在铁人卫和归建的骑兵旅3000骑兵的护卫下,在黄昏时分进入城中。
  全身铁甲的铁人卫和由汉、满、蒙古兵组成的太平军骑兵旅主力的入城,使得入城式达到了最高潮,铁人卫浑身铁甲,走在路上如钢铁洪流。骑兵则是清一色身披重甲,手持骑枪,马刀、三眼铳,让人看着就觉无法抵挡。
  作为曾经的敌人,清兵俘虏们不可能不拿入城的太平军和满州八旗对比,但他们一致认为,从广东来的太平军要比满州大兵强得太多。
  俘虏们相信,太平军的出现将会让满州大兵无敌的神话变成笑话。事实上,这已经是一个笑话,满州将军哈哈木麾下的2000余满州大兵连同广州满城上万家眷以及死在惠州的满州亲王和一干额真、都统、参领已经证明了太平军才是这天下的第一强军。要不然,他们不会出现在广西,出现在梧州城外。
  “我要加入太平军!”
  王德不再犹豫,他在身边同伴还在震惊于太平军强大实力时,选了一个最好的时机,就是太平军那个年轻统帅入城时突然叫喊起来,然后拿石块狠狠割断了自己的辫子。
  王德的举动让陈五愣住,突然他想到什么,也挥举双手高声叫道:“大帅,大帅!俺从前也是明军,俺要反正,俺要跟大帅杀鞑子!”
  “我们也要参加太平军,我们也要杀鞑子!”
  所有俘虏都在高声叫喊着,一根根辫子被他们从脑后割下,所有人都只一个念头——跟着这强军干了!
  几千俘虏的叫喊声同时响彻在梧州四座城门的上空,响彻在整个梧州城的上空。
  周士相拽住了大青马,将视线扫向那些豁口处的清军。他笑了起来,开心的笑了起来。这是第一次有清军不是在被迫或是被骗情况下主动要求加入太平军,从此,他不再靠用什么背上烙字,投名状什么的逼迫清兵为他卖命,也不用担心这些被逼迫的清军会反水,因为太平军已经强大到令俘虏主动投奔了!
  周士相打马奔到那些俘虏面前,高举马鞭,喝道:“尔等知道加入太平军意味着什么吗!”
  俘虏们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个十分年轻的太平军大帅,他们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意味着你们从此将追随我左右,随我同满清战斗到底,随我一同中兴大明,而你们当中,可能会有很多人死在沙场上!……从前,你们甘当满清走狗,不就是为了活下去,不就是为了有口饭吃,现在,你们怎么却又反悔,要反正重新做大明的士兵呢?为什么,你们告诉我!”
  “大帅,我是广东人,那时皇上走了,我等失去了主心骨,见其他人都投降了鞑子,我们这才跟着当官的一起投鞑。好几年了,我们一直跟着当官的替鞑子卖命,他们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两广,我们做了很多混帐事,可现在我们不想再这样下去。我们想加入太平军,我们想跟着大帅打鞑子,因为我们也是汉人,我们不想再替异族卖命!从前我们没有机会,因为我们看不到希望,但今天,我们看到大明中兴的希望,我们看到了我们能够打败鞑子的希望,只要大帅肯收下咱们,我等就是战死沙场也问心无愧了!”王德握紧拳头,涨红着脸叫喊着。
  “大帅手下的安军使老是告诉我们满人怎么欺负我们汉人,其实他们不说,我们也知道,因为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的亲人何尝没有被满人祸害过……我们再也不想叫满人欺压祸害了,我们也不愿对同胞下毒手了,所以我们想跟着大帅一起干!”
  “……”
  有人喊,便有更多的人在喊,他们叫喊的理由很多,他们的声音也很嘈杂,但是,他们的声音只有一个内容,那就是要跟着太平军杀鞑子。
  “我相信你们,我收下你们!”
  周士相按下心头激动,他环环扫视那些俘虏,扬声道:“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我太平军的一员,我会带领你们一路打下去,直到打进北京城,把那些满清贵胄从紫禁城里抓出来,一个个押到午门前砍头!从此,让我们汉人永远不受异族欺压,永远,无论是谁,都不行!”
  “大明万岁!汉人万岁!”
  听到太平军的大帅愿意收下他们,清兵俘虏顿时一阵山呼。
  等到他们的欢呼声小下来后,周士相突然扬鞭朝西面一指,喝道:“现在,你们随我去将桂林、西宁、柳州的城门给我一座座打开,然后随我去云南!”


第520章 天子逃了
  “铛铛铛……”
  昆明城小东门前,有急促的铜锣声响起,好奇的百姓随着声音望去,发现在是府衙的几个书办领着十来个兵丁正在那张贴告示。兵丁们在张榜,书办们则在扯着嗓子喊:“晋王殿下有谕至,百姓们速来看!”
  四面八方的百姓被铜锣声和书办的喊声吸引至小西门前,他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将个小西门前挤得水泄不通,前面的呆呆看着榜文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他们不识字。后面的人看不到前头榜文写的什么,有识字的也因为距离太远无法看清榜文,只能拼命的叫喊要前头的人让让,让他们过去看了告诉大伙。可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又哪里能挤得过去。
  有心急的百姓看到书办中有个熟人,便叫道:“陈二爷,晋王殿下有什么传谕,您老倒是给念念啊。”
  那陈二爷是一个中年书办,秦王在云南办科举时考中的秀才,虽说秦王如今成了大逆,但朝廷也承认他在云南取的士子,只不过哪怕圣驾移跸昆明,也没有再开科举,更休说云南的乡试了,所以陈二爷这秀才再也没能往前一步成为举人老爷,这些年便一直在衙门里做个小书办,勉强养家糊口。
  见是街坊喊自己,陈二爷便和那队兵丁的带队之人小声说了几句,得到对方同意后便朝前走了几步,然后高声对围观的百姓们喊道:“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