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470部分

汉儿不为奴-第470部分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淮安反正兵将前走过时,周士相还特意停了下来,笑着对他们说道鞑子的火炮是厉害,不过他的命也是硬,阎王爷还收不了他。
  兀儿特、功间色、岳得济等白旗反正满兵将也是齐齐在心头松了口气,知道周士相中炮后,他们都是惊呆了,随后无一不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他们很担心,随着周士相的死,从广东崛起的太平军会随之崩解,最后,这明朝依如十多年前般。那样,无疑是他们的死路。
  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从高旻寺上空响起,仪真河对岸的清军哨探都是面色大变,消息报上去后,满蒙诸将也都是人人惊恐,那生起的一点斗志和勇气就好像一下又没了般。
  “贼秀才肯定死了,这是贼兵故意而为!”
  读多了三国的鳌拜却坚定认为贼秀才已死,因为从他学到的三国故事中,他得出,倘若贼秀才未死,他定然会隐瞒死讯,然后诱清军进攻,然后一举反杀,而不是这样公然宣之于众,这就让阴谋和计谋无从可施了。
  鳌拜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将领的支持,不过天色已黑,贼秀才到底是死还是没死,总得等到天亮才知道。现在姑且就当是贼兵使诈吧,要是天亮后对岸的太平军突然撤得空无一人,那便说明贼秀才是真的死了。
  鳌拜又道:“且防黎明,贼营之中有鼓声传出,汉人有缚羊锤鼓之计。倘鼓声不断,须立即出营攻杀,不得怠慢!”
  “喳!”
  诸将轰然响应,都觉鳌拜不愧是满州第一勇士,皇帝信重的内大臣,对汉人的了解可不是一般的多。
  ……
  返回高旻寺后,郭雄注意到大帅的脸色有些扭曲,那是强忍痛苦的扭曲。郎中们说大帅的腿骨折了,不能轻易移动,否则日后恐怕会落下腿疾。但在草草固定后,大帅却执意出来露面,这会不会让大帅的右腿从此落下残疾?
  进屋后,周士相看到了蒋和。蒋和是接到郭雄报讯后连夜从瓜州水营赶来的,因为在文村劝进一事,蒋和一直被周士相压着使用,放在江西。不过定武皇帝登基时,周士相却在封侯名单上亲手加了蒋和的名字,使其得授香山侯。只是大军渡江之时,蒋和留在后军,后负责瓜州水营,未能亲临一线。
  “大帅,你的腿?!”
  蒋和担心的看着周士相右腿,脸上很是痛苦,他扭头怒骂瞎子李:“你这个亲卫统领是怎么当的?亏大帅还封了你定朔伯!”
  “俺……”
  瞎子李脸色通红,依他性子,换别事,早和蒋和顶了起来,管你是不是侯爷,现在却是脸涨得通红,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不关他的事。”
  周士相摆了摆手,示意蒋和莫要为难瞎子李。他放下拐杖,坐到椅子上。瞎子李搬来一只凳子,周士相将腿放上去。动作之间,他都是咬紧牙关,强忍巨痛。
  “呼!”
  长出一口气后,周士相的脸色沉得厉害,阴郁得仿佛随时都能滴出水来。他挥手交待瞎子李:“去外面看着,无论是谁都不得进来,明白没!”


第892章 回师称帝
  “是,大帅!”
  闻令,瞎子李铁锤一拎,阔步而出。他是个死脑筋,大帅说的他从来不打折扣,说不让人进来,就不会有人进来,除非他死了。转瞬之间,周士相就听见瞎子李传令的声音,接着就听见衣甲闪动,却是亲卫们再一次将这屋子围得水泄不通。这凛冬之夜,连虫子都飞不进来。
  屋子之中,就剩下周士相、葛义、铁毅、郭雄、王辅成、蒋和等将领。桌子中央插着三根巨大的蜡烛,喝得只剩一口的药碗放在蜡烛边。蜡油不断因为燃烧发出“霹哧”声,火焰时而明亮,时而暗弱下去。
  诸将端坐在那,静静看着周士相,他们知道,大帅叫他们过来,定是有所吩咐。
  半响,周士相用左手捏着自己眉心中央,轻轻揉了一揉,然后叹口气道:“大意失荆州,想不到鞑子的炮能打这么远,险些就让我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说完,苦笑一声。
  诸将不知如何接这茬,只好均是沉默,要他们也苦笑出来,却是不能了。知道大帅中炮之后,诸将心中的惊惧不亚于普通士兵,王辅臣当时更是连兵都不顾,打马直奔中军,事后想来还是后怕,若那时扬州的清军杀出,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说说吧,我昏迷后,福临怎么出牌的。”
  周士相收起苦笑之色,他醒来后,郎中告诉他,已是昏过去一天一夜。这一天一夜间发生了什么,他都不知道,只知道鳌拜领着满蒙骑兵就吊在仪真河对岸,不过双方并没有发生什么接触。想来,清军也忌惮自己是死是活。或者说“贼秀才”三字已成了清军头顶上悬着的剑,这剑一日不朽,清军便一日无胆。
  “出牌?”
  诸将一怔,旋即明白周士相说的什么。郭雄简单将情况说了下,周士相昏迷后,各部便在军部官郭雄的主持下向三湾撤退,其间扬州清军有出城追击,不过始终未敢冲击太平军。至三湾后,王辅臣遂接手骑兵指挥垫后,和清军对峙了半天,保护步兵撤过了仪真河。
  因为周士相一直在昏迷,急需救治,所以郭雄和诸将商议后,决定留在高旻寺,一方面命令水师全军隔断仪真河,一方面命瓜州那里做好准备。有将领曾经提出应当撤回瓜州水营,全军渡江回南京,可是因为周士相在昏迷前有过叮嘱,不能渡江,所以郭雄压下了渡江意见,瞎子李又完全配合于他,如此才算将局面暂时稳定下来。
  “鳌拜敢出来,看来福临是真以为我死了。”周士相摆摆手,哼了一声,忽的问诸将:“我要是死了,你们怎么办?”
  “这……”
  诸将被周士相这个问题问住了,大伙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虽然这个问题在不久前,他们每个人都在考虑过。
  “你们不必讳言,我是和你们一块提着脑袋闯出来的,如果你们都不敢和我说真话,还有谁敢?倘若人人都不敢和我说真话,我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每天活在谎言之中么?”周士相摇了摇头,目光落在葛义脸上,直接点他名道:“葛老六,我死了,你怎么办?”
  “秀才,你要死了,我就带兵和鞑子拼了,你说过,人死吊朝天,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咱弟兄们能有今日,该有的也都有了,我也封了侯,我哥也追封了一个侯,一门两兄弟俱封侯,我想我死去那老娘要是知道,肯定会乐得从棺材中笑醒……真的,秀才,我不骗你,我会为你报仇的,扬州、北京,所有有满鞑子的地方,我都会把他们攻破,一个个宰掉!”
  葛义很平淡的在说这话,他也很久没有称呼过周士相叫“秀才”了,但他的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真情。兄弟死了,他为他报仇,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真情的呢。
  蒋和、郭雄二人也是大樵山的老兄弟,他们没有说话,他们只是静静听着,静静看着。铁毅不是大樵山出身,但论资历,也很老了,说起来他从矿上带来的一帮矿工,应该说是太平军的合伙者,而不是被收编者。铁毅一向就不喜欢说话,同样,他也没有开口。
  王辅臣是降将出身,现在却是周士相手下最能打的骑兵将领,他也没有说话,但他知道,周士相将他留在这里,就是对他最大的信重。士为知己者死,王辅臣是苦出身,也有一身绿林习气,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人死吊朝天这话听着粗鲁,但事实上也就那么一回事。周士相真要死了,他想他也会为他报仇,因为他从来不是怕死的人。有可能的话,他同样会将扬州,将北京都屠光。
  周士相却摇了摇头,他道:“我知道你们会为我报仇,但我更想知道,我死了后,你们会听命于谁,又会如何在大明身处?”
  诸将再一次怔住,他们感到周士相现在所问的,恐怕是他们今生遇到的最大一个难题。一个虚无未知,但又真有可能发生的大问题。
  葛义再一次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直言不讳道:“秀才,你要是死了,我们会秘不发丧,我会派人请宋先生到南京来,请他主持大局。”
  “然后呢?”周士相脸上并没有怒色,很平静的问葛义,他的确想知道答案。
  “然后?……”
  葛义似乎没有想到然后的事,他愣在了那里。这时,蒋和却突然站起来道:“秀才,你要死了,朱家皇帝不会信咱们的!他会想着法子把我们杀光!……所以为了自保,我会杀了朱皇帝,请宋先生当皇帝!”
  此言一出,王辅臣着实惊到,愕然的望着蒋和。葛义他们却没有震惊之感,也许,这件事他们在先前应该想过吧。
  周士相点了点头,问蒋和:“宋先生要不肯呢?”
  蒋和咬牙道:“宋先生不肯,总有肯的,反正我是不会把命交给朱皇帝打杀的!”
  “那你这样做,不是内讧,最后便宜了满鞑子么?”周士相微叹一声,他知道蒋和说的是真话,问题是这真话又是个确实存在的问题,如果他真的死了,定武皇帝怕真信不过太平军这帮将领吧。文村那会,可是有苗头的。
  “不管怎样,总比我们兄弟被人拿捏得好!”
  蒋和说完,一屁股坐了下去,葛义看了他一眼,苦笑一声。
  一直没开口的铁毅觉得自己也应该说一说他的想法了,他起身对周士相说道:“大帅,若你真为我们考虑,就回师称帝吧!”


第893章 大帅做天子
  “只有秀才当了皇帝,弟兄们才能睡安稳觉。打大樵山见到秀才你的第一眼,我们就知道你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所以我们不担心你会是另一个洪武皇帝,便是秀才真嫌我们这些老兄弟碍眼,我们也大可解甲归田,不在你面前晃荡……说书的不是常说赵黑子杯酒释兵权么?到时,秀才你多给我们钱用,别人我不保证,反正我蒋秃子天天呆在秦淮河和那些青楼女子饮酒寻欢去,绝不上朝给你添麻烦。等玩腻了,就娶个老婆给我老蒋家传宗接代去,免得我那死去的老爹半夜托梦骂我这个不孝子。”
  说完,蒋和失声笑了起来,笑的很爽朗,很是真性情。他有些得意,觉得自己能和齐王殿下在这说秦淮河的娼妓,端的是很有面子的事。这要是秀才肯当皇帝,那千古之后,说不得又是一段佳话。他才不理会文人们怎么看,他只管自己活得是不是痛快,活得是不是自在。他做人的理念就是谁让我不好过,我就让谁过不好。
  “秀才,我知道你烦我天天劝你当皇帝,你一心想做个大忠臣,可你想过没有,千百年来这世人皆是以读书为荣,以孔圣人弟子为傲,咱们这些大老粗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夜壶,用到了就拿来尿上一泡,不用了,随手丢进床底,甚至直接扔出去砸碎。所以,咱不能当这夜壶,咱得杀出条血路来,不能让书呆子们把咱们握在手心,任意揉捏!……这大明为啥会亡?不就是坏在读书人手里么!这要还让读书人管事,我看这大明还要是完!”
  郭雄哈哈笑了起来:“秃子这话算说到我心窝里去了,秀才你带着我们这帮兄弟把大明又给复了,从罗定起,咱们死了多少人?胡老大,秦兄弟,葛老五……当初一起下山的还剩几个?不就剩我们几个了么!要照我说,这定武朝就是咱们兄弟给保出来的,没了咱们,他定武皇帝屁都不是!所以这管事的得是秀才,不能是他朱家人,也不能是那些读书人!当然,我们兄弟是不能管事的,咱都是帮大老粗,叫咱杀人越货咱在行,叫咱治天下,嘿,咱弟兄们也不往脸上贴金,这事,真干不了。”
  周士相也笑了起来,很久他没有和这帮老兄弟聚在一起说心窝子话了,虽然他本意一直对于称帝很是拒绝,但不得不说,蒋和他们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若自己真死了,也许他们的下场都会很惨,这不是以人力可以转移,可以改变的。太平军中,现在能有自己权威和号召力的没有另一个,就是宋襄公也不能,而太平军本就是一个大杂烩,是多方势力重新组合的一个集团,一旦这个集团最强势的人不在,集团内部必然会崩解分化成几个不同的势力,到时皇权和文官定然会将触手伸进来,到最后,这些单纯的汉子注定会死的很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已经告诉世人一切,玩阴谋诡计,武人从来不是文人的对手,而文人,在异族面前,他们天生就是软骨头。
  都说异族畏威而不畏德,这些文人又何尝不是呢。他们所学的一切,从一开始就错了,文贵武贱的思想在他们脑海中,在每一个汉人脑海中都是根深蒂固,这必然导致没有强势武人替武人代言,文人们定然会反攻倒算,变着法子抬高文官地位,贬低那些为国流血流汗的武人。最终,阉割掉王朝的血性,使王朝的政策变得务虚而不务实,导致汉王朝一次次被毁灭。
  每一个重生的汉王朝,都是由武人所建,有血性的武人才是汉民族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国家也好,民族也好,文明前进的动力是因为利益,而不是道德和说教。
  没有利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是一潭死水,所有人都只是尸位素餐,只想着自己利益,而不想着民族和国家的利益。
  想要改变这一切,只有一个途径,便是文武合流,文武不分。而文人所做的一切,一定程度上却又是因为皇权有需要。周士相觉得自己若是称了帝,他可以改变这一切,但谁敢保证他的后代不会因为皇权的需要,而推翻自己这位“太祖”所做的一切呢。就如洪武皇帝制定的国策,不也是被他的子孙推翻得一干二净吗?现时,百姓们有哪个还敢将贪桩的官员绑缚进京吗?
  人亡政息,人走茶凉,这就是帝制的死循环。
  周士相不想重走这条老路,但现实却又逼得他必须考虑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随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这些老兄弟利益,如何才能保障自己死后,这大明朝不会重走老路。
  葛义道:“秀才你别以为我们是在说假话,其实你应该很清楚,我们本就无大志……我们能有今天,都是拜你所赐,如果没有你,我们现在多半还窝在大樵山大碗吃酒,大碗吃肉,哪里会做什么侯伯。到了这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