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519部分

汉儿不为奴-第519部分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90章 围点打援
  南阳,塔天宝和郝摇旗已经围了内乡县城四天了,却迟迟等不到南阳府的清军援军,上下都有些焦急和泄气。
  郝摇旗和塔天宝麾下的老卒不过三千多人,却驱使着四万多从湖北拉来的青壮。从去年入河南后,二将便一直在豫南活动,攻陷了一府六县,斩杀了清军千余。只是二将却始终无法在豫南立足,三月的时候,塔天宝在镇平被南阳总兵苗成龙部击败,损失了四五千人,不得已只好和郝摇旗合军一处。
  镇平之战,清南阳总兵苗成龙谨遵巡抚贾汉复之令,步步为营,每进十里必扎寨挖沟,使得塔天宝无法发挥骑兵优势,强攻数次都不奏效,全军携带的粮食也无以为继,不得不下令撤退。结果撤军途中却遭到苗成龙部精锐袭击,大乱,直溃五十里。战后塔天宝收拢余部,只得五千余。
  郝摇旗和塔天宝合军之后,因河南巡抚贾汉复指挥几路清军向南阳逼近,南阳城内又无粮食,郝摇旗便放弃了南阳,和塔天宝率部往新野、内乡、舞阳一带活动。同时急报小老虎李来亨,请求小老虎能够接济军粮。
  李来亨时与刘体纯、党守素等人正在南阳东边的汝宁府一带活动。四月,党守素率军向淮南一带进攻,欲从当地筹措粮草,却遭到据守淮南、庐江的清将库恩布、金砺袭击,损兵千余,狼狈退回汝宁。
  接到郝摇旗的求粮信后,李来亨也是没办法给其接济,因为其部粮草也不多。他一方面让刘体纯拨了一些军粮给郝摇旗救急,另一方面则派信使回武昌,让坐镇武昌的袁宗第尽快征集粮草运到前线。
  袁宗第哪有什么粮食,忠贞营从太平军手中接收湖北不到一年,却前后裹挟了十多万湖北青壮,和清军在湖北拉锯时,更是大肆征粮,使得湖北全省破败不堪,地主造反更是层出不穷。可以说,袁宗第这个湖北巡抚还没从流寇的身份转变为治理一省巡抚的这个角色。当年白旺治理江汉三载,使得江汉成为大顺军的重要基地,在抗拒左良玉和镇压地主叛乱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袁宗第和白旺相比,实在是差了许多,哪怕他当年在闯营中的地位比白旺高了太多。
  李来亨要袁宗第筹粮,袁宗第无粮,便向湖南太平军求援。太平军的湖南巡抚赵四海没有慷慨给粮,而是让使者带回四个字——“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顾名思义,就是围住一个城镇的敌人以之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增援,真正目的是打增援的敌人并达到歼灭援敌的战役目的。围点打援的重心在打援,所以兵力部署的重点是打援的力量,围城的是辅助力量。
  “围点打援”显然很适合忠贞营的战斗习惯,因为忠贞营的野战能力比河南清军要强,但在攻城拔寨却弱得很多。河南清军以固守结寨这个方式对抗忠贞营,便是以己之长对彼之短,缺伐攻城器械的忠贞营显然不适应清军这种战术,这才屡屡吃亏。但若忠贞营采取“围点打援”这个战术,则清军的优势便荡然无存。将战斗的主动权抓到了自己手中,从而不是再是被动应对清军,而是主动对付清军。当然,“围点打援”能成功的关键在于前面两个字,就是围的这个点必须是清军必救之处,否则无关轻重,清军主力就不会来援,也不会因为过于担心被围之地的得失而乱了其进军节奏。
  袁宗第没能从湖南要到粮食,倒也不曾埋怨太平军不够意思,因为忠贞营前前后后已经从太平军那里得到了太多资源。若无太平军的支援,忠贞营休说打到河南去,这会恐怕连武昌城都拿不下呢。这世上,能济人一时之急,却济不得一世。湖南情况比湖北是要好点,可也好不到哪去,又养了那么多兵,对粮食也是着紧的很,哪可能这边一要就给呢。
  对治理地方并不擅长的袁宗第却对行军打仗有经验的很,“围点打援”四个字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好处,当即将这一战法通报给李来亨和郝摇旗等人。
  内乡,是郝摇旗决定围点打援的第一个所在,也是这个战法在忠贞营的首次尝试。
  内乡虽是县城,但扼着南阳、南召、唐县等地的要道,清军在这里驻有两千多绿营。内乡一旦丢失,南阳除了府城之外便尽数为太平军所有。所以一旦忠贞营围困内乡,清南阳总兵苗成龙必定会来解救。只要苗成龙急于救内乡,行军必然会出问题,到时瞅准时机一鼓作气解决了苗成龙部,不但南阳府指日能再下,忠贞营更能向北地突进,直逼开封。
  谁知围了四天,南阳清军却迟迟没有来解救内乡的迹象,这让郝摇旗感到憋屈。为了围困内乡,他可是将所有的家当都押了上来,要是解决不了苗成龙,他说不得就要退往湖北境内了。
  塔天宝自镇平一战后,实力一下就弱了下来,所以这次围攻内乡,他负责围,郝摇旗负责打。真要强攻内乡城,塔天宝自忖真要拼光老底子也能拿得下,但那样损失太大,不划算。这几天,塔天宝也没闲着,派兵四下拉夫,搜刮百姓粮草,勉强也得了几百石。不过这点粮食哪够吃的,所以他来到郝摇旗营中,询问郝摇旗下一步打算,若苗成龙真的不来救内乡,他们难道还真要全力攻城不成?
  “老塔,你新拉的那些人能打仗么?”
  郝摇旗见了塔天宝之后没着急说战事,反而问塔天宝这几天拉的青壮能不能顶事。
  “大小见几仗,见了血,活下来的不懂打仗也懂了。”塔天宝没好气的说了句。
  郝摇旗笑了笑,正色问塔天宝:“老塔,你给个实底,你手下能上阵的究竟还剩多少?”
  塔天宝微一沉吟,叹了一声:“老底子还剩五百多,湖北来的那些勉强也能挑千余人。”
  “折得这么大?”
  郝摇旗虽知道塔天宝在镇平叫苗成龙打得够呛,可收拢回来的还有五千多人,却没想到精锐只有千余人了。
  “怎么,你觉得我塔天宝不中用了?”塔天宝哼了一声,“打内乡,我塔天宝还是能干的!”


第991章 贾老贼
  “俺不是这个意思,咱弟兄同生共死二十多年了,难道你还不知道俺是什么人?起的什么小性……”郝摇旗一边说着,一边拉塔天宝进他的大帐。
  坐下后,郝摇旗吩咐亲兵上茶,然后对塔天宝道:“老塔,内乡的清军不足为虑,我们也不是非要拿下内乡,不解决苗成龙,再多一个内乡又有什么用?……只是这都四天了,苗成龙却不肯从南阳出来,俺这也是做最坏的打算。”
  塔天宝眉头一挑:“什么打算?”
  郝摇旗也不瞒他,实话实说道:“实在诱不出苗成龙,也只能退兵了。”
  塔天宝愣了下,迟疑道:“我们这一退,小老虎和刘体纯、老党他们怎么办?贾老贼可不是好相与的。”
  塔天宝口中的贾老贼自是说的从前的明朝淮安副将,如今的清朝河南巡抚贾汉复了。当年贾汉复曾在孙传庭幕下,与闯军大战于郏鄏,让闯军吃了不小的亏。这一次忠贞营在河南,若不是贾汉复处乱不惊,指挥得当,恐怕大半个河南早就落入忠贞营之手了。
  “贾老贼再厉害还厉害得过孙传庭?”塔天宝看重贾汉复,郝摇旗却不以为然,“小老虎他们兵比咱们多,粮也比咱们多,又在汝宁闹得好大声势,贾老贼虽然狡猾,可他河南能有几个兵?小老虎他们对付得了。”
  “话是这么说,满鞑子在扬州叫周秀才打得够呛,贾老贼指望不了满鞑子,就他手下那些绿旗兵,我老塔也没放在眼里。可清兵的结寨法子叫咱们使不得劲,这回你说什么围点打援,点是围了,援却没来,咱们也是白在内乡耽搁了。这要真的不行,就这么退回去,苗成龙那狗贼肯定从侧捅小老虎他们刀子。”
  塔天宝说的情况未必不会发生,一旦郝摇旗和他从南阳境内退兵,那么在汝宁的李来亨和袁体纯、党守素他们就成了孤军,弄得不好,还真可能吃个大亏。
  “那你老塔说说怎么办,咱们的粮食可撑不了几天了。”
  “就算苗成龙不敢来,咱们也不能就这么走了,怎么也得把内乡给拿下,叫苗成龙不敢轻举妄动。”塔天宝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城内的清军虽然不多,但总归是有一批粮食的。咱们再等两天,要是苗成龙确实不来,那就你我两家合力拿下内乡,先看看再说。”
  “也成!真要就这么退了,小老虎或许不会说我这叔叔什么,刘体纯和老党肯定要骂咱们的。就这么办!”
  郝摇旗点点头,下定了决心,他其实是不怕被小老虎他们骂的,但要是汝宁那边真因为他的撤退而导致什么灾难性的后果,恐怕袁宗第那边饶不过他。袁宗第现在是湖北巡抚,得罪了他,就是得罪了钱粮,郝摇旗还想能回去跟袁宗第要粮食,自然不能不考虑他不顾汝宁退兵的后果。
  ……
  内乡城里的清军这几天可是被围城的忠贞营吓坏了,一些军官认为内乡不可守,要不是副将苏养元坚持死守,只怕他们早就逃了。
  死守,有援军就能活,没援军就是个死。
  城内清军在被包围的第一天,就开始不停的朝着南阳府的方向了望,期盼援军的到来。然而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城门再一次被打开,这是被包围以来,城内派出去的第六拨求援人手了。前面五拨信使只成功跑出去了两拨,其余三拨都叫明军给截住了。这一次去求援的是副将苏养元的亲兵,总共三人,都是身手了得。可是在冲出城后不久,一队明军骑兵就撵上了他们,一番交手,当场就叫明军给杀了两个,余下一个却是成功逃出,快马加鞭往南阳方向奔去。
  城头上,看到有一个信使成功突围,几个绿营的军官都是松了口气,不过很快就又气闷起来。
  千总王三力将刀鞘往城砖上一砸,骂道:“这都几天了,南阳援军早该来了,可他娘的却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分明就是不肯来救咱们!”
  王三力边上的游击宋余听了他这话,却是显得很平静,淡淡道:“皇帝不急太监急,援军什么时候来,咱们又做不了主,只能在这等着。你发再大的火,骂上天,这援军就能被你骂来了?……消消火,还是琢磨着怎么把城给守住吧。”
  王三力听了宋余的话,心知他说的在理,闷头不再吭声。
  “将军来了!”
  伴随着脚步声,河南副将苏养元带着一众亲兵上了城头。苏养元原先是河南巡抚贾汉复的抚标游击,因镇压杨环元起义立功晋为河南副将。原南阳总兵张超随简亲王济度南下被俘后,贾汉复当时拟向清廷举荐苏养元为南阳总兵,不过最后南阳总兵一职还是由苗成龙接任。原因是苗成龙投了贾汉复喜好,捐资修了两处书院,而苏养元却是纯粹武夫,不懂如何讨上官欢心。
  苏养元带兵很有威望,所以他上城,军官们都是噤声。苏养元没有理会他们,径直走到垛口,看向远处的明军营寨。
  “没想到我苏养元有朝一日也会被一帮土匪给兵临城下。”
  苏养元眼神有一点落寞。对面阵营的郝摇旗和塔天宝当年跟随李自成大闹天下时,他还是个无名小卒,根本与他们相提并论。但在他苏养元眼里,郝摇旗他们名头再大,也不过是帮土匪流寇而矣。他看不上他们。
  宋余上前道:“将军,贼兵围了咱们几日,弟兄们士气都有些不振,是不是挑些精锐出城,挫一挫贼兵的气焰?”
  “出战?”千总白啸冷笑一声:“贼兵是咱们的十多倍,咱们又不是天兵天将,怎打得过?”
  听闻此言,王三力勃然大怒,冲白啸怒道:“你是被土匪给吓破胆了吧!”
  “你!…”
  白啸火上心头,拔下衣服,指着那一个个伤口,道:“我被吓破胆了?你以为这身上的伤口,全是我自己捅的吗!”
  眼见着两人就要吵起来,宋余忙呵斥道:“胡闹,在将军面前吵什么,是想被拖下去打军棍吗!”
  白啸和王三力听了这话,都是不敢再吵。


第992章 吴三桂破潼关
  苏养元有些微怒,面前这些军官都是他的亲信,也是他手下最能打的。但除了王三力外,他从其他人眼中看不到出战的渴望,甚至还有一丝畏缩。这让他很是失望,也很痛心。将领是一支军队的骨干核心,如果连将领都变得畏战,这支军队还能打么。
  想到前年这些将领随自己镇压杨环元起义时的精神头,苏养元不禁在心中叹了口气,这才短短三年,大江南北就跟变了个天地般,变得让他都有些难以适应。或许,一切都如抚台大人在开封贡院所说,大清得国太顺,不是好事,历些艰辛不是坏事。
  大清要历些什么艰辛才是抚台大人口中的好事,苏养元不懂,不过他却隐隐觉得,现在这局面,对汉官可是个从未有过的机遇。从前,不管大仗小仗,好处都是叫满州人得去,统帅也一定是满州人,现在,绿营成了主力,汉人的督抚也真正能成为实际指挥,再也不用担心功劳被满州人抢去。可以说,大清入关十七年来,现在才真正向汉人敞开了上升通道。
  听说朝廷要将汉军和绿旗营的有功将士抬入满州,这可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便是不能被抬入满州,抬入汉军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脑上本无辫子,有了辫子,时间久了,倒也难以割舍。
  苏养元不会再次投明,因为他相信抚台大人的判断。抚台大人说得分明,明朝气数早已尽,如今局面不过回光返照,用不了多久,那贼秀才也好,吴三桂也好,都会抛弃明朝自立为主。而他们自立的那天,也同时是他们败亡的开始。
  原因是什么,抚台大人没有多解释,但却肯定后面一定会是这样。苏养元相信抚台大人,因为这么多年来,抚台大人还从未料错过一件事。和忠贞营交手了半年,苏养元越发相信大清不会亡,因为明军实在是太差劲,郝摇旗那帮人的行事还是流寇一般。自古至今,还没有土匪流贼能成事的。
  苏养元有些后悔自己大意了,竟没料到郝摇旗和塔天宝这两个大寇竟会合兵来围他,若早知如此,他定会将内乡一把火焚了,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