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篡秦 >

第480部分

篡秦-第480部分

小说: 篡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翦决定去跟邹衍撕撸,说什么也要谈出一个合理的条件来。让这位大王宽宽心,再在东三郡打一个大胜仗。让荆二,安安心心的前往雍都行冠礼,正式继承王位。
  “战场缴获多少留一些,剩下的给云家。反正战场上都是大秦的军卒,害怕他们吃里扒外不成。”荆二现在是铁了心耍赖,就算是蚊子腿在他眼里也是一口肉。
  “喏!末将这就去和邹衍先生去谈,一定谈出一个好的结果来。有了这些军械粮草,臣一定带领新军大一个大大的胜仗。让大王安心,大秦百姓安心。”王翦深施一礼,然后大踏步的走出了承明殿。此时的他有一种慷慨赴死的悲壮,和邹衍谈判实在太他娘的难了。
  王翦是骑着战马快速奔驰到了咸阳,那时候天还没亮。邹衍显然没有他那么着急,坐在马车上优哉游哉。马车里面弥漫着一种奇怪的味道。说香不香,说难闻也不难闻。不过一路上,没有一只蚊虫再往马车里面钻。就连那些本已经钻进马车里的蚊虫,也拼了命的往外跑根本顾不得咬人。
  邹衍笑呵呵的拿着一瓶碧绿色的药水,这就是扁鹊先生配制的六神花露水。听说,还是和云侯一夜长谈之后配伍成功的。邹衍就纳闷儿了,还有侯爷不知道的事情?仅仅一瓶碧绿色的药水,就能够让小小的蚊虫退避三舍。这味道嘛……初时闻着还有些怪怪的,可越闻越觉得味道不错。渐渐的还有一些喜欢,逐渐有了一种离不开的感觉。往身上又掸了一些,长袖飘飘更有一些仙风道骨的味道。
  马车慢慢悠悠的驰向了咸阳城,到了城门口正好城门打开。云家的管事就在城门口等着,见到邹衍先生来,先是问了安然后就指挥着驭手前往云家在咸阳的府邸。
  刚刚踏进云府大门,邹衍就见到了风尘仆仆的王翦端坐在大厅之中。正在一边喝着粥,一边大口的吃着包子。拳头大的包子扔进嘴里,就好像扔进了无尽深渊。虚嚼几下,就进了肚子。看看边上高高的一摞笼屉,显然已经吃了好多。果真是饭一斗,肉二斤的饭桶。
  “呵呵呵!没想到王将军比老夫到的还要早。来人,再置一席。”邹衍笑呵呵地说道。云家的仆役最是有眼色,见到邹衍进来不等吩咐就已经摆好了席面。
  标准的云家早餐模式,蟹黄小笼包。四碟酱菜,外加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云玥的早餐也差不多,只不过有时候是豆浆油条。
  关中人不怎么吃螃蟹,只有穷人家才下河捞这种模样古怪的东西蒸着来吃。大多数人家,都是将螃蟹弄碎了喂鸡鸭。也只有云家人,才吃这种怪模怪样的东西,还说这是难得的美味。吃不是螃蟹,一时间成为了咸阳人判断是不是云家人的标准。
  “邹衍先生,我已经进宫同大王商谈过。大王的意思是……”王翦一扬脖儿顺进去一口包子,也顾不得噎着。急吼吼的对着邹衍说道。
  “王将军,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谈。食不言,寝不语。这是养生之道!”说完,便开始吸溜起热乎乎的小米粥来。不再搭理,急得火上房的王翦。
  “你……!”


第55章 被轻视的对手
  司马昂手里拿着项燕的书信,这位楚军老将非常自信。他告诉司马昂,最少还能坚持两个月,在江淮水网地带,拖住义渠君的草原骑兵不成问题。
  “大将军,项燕的信里怎么说?”少原君急切的问道。如今的少原君可不是当初到云家蹭吃蹭喝的少原君,现在的他一身皮质战甲。站在大帐里显得英武不凡,颇有乃父赵豹之风。这一次赵王可算是下了血本,不可能不派一个王室成员前来督军。而少原君就是这位督军之人,不过好在他与司马昂的关系很好。在赵国时,便经常向司马昂请教兵法。两人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军中倒是没有给司马昂掣肘。
  “项燕说还可以至少拖住义渠君两个月,也就是说秋天之前都不必担心南线的问题。”司马昂合上书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次作战的计划是李牧所定,各国君主首肯。而且,此次行动为了保密。只有各国君主才知道,整个东方六国知道的人恐怕不超过一双手去。少原君作为监军,自然是知道整个作战方案的。
  “李牧将军那里怎么说?”少原君到底还是年轻,几个月的对峙已经让他有些沉不住气。他非常想攻克函谷关,成就前人未能建过的功业。可函谷关坚固异常,山势又险根本没有可能被攻克。少原君别说攻打,司马昂只是带着他转了一圈儿,少原君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李牧?他会给我来信么?不过估算,应该就快要登场了。项燕信上说,义渠君所部近日多有水土不服,细作传来的消息已经有许多军卒感染疫疾。看样子,真被这个李牧料定了。”司马昂也有些无奈,如此建功立业的机会就白白让李牧捡了去。自己只能带着大军,傻子一样的与秦军对峙。既不能进攻,也不敢撤退。更加不敢转移攻击方向,看着李牧即将成就伟大的功业,而自己只能作为战场上的陪衬。作为将军,他非常不喜欢做陪衬。他很想做主角!
  “义渠君出兵已经三四个月了,又陷在淮南水网里多日。已经成为疲兵,就算是没有疫疾李牧与项燕联手,取胜似乎也是应有之意。现在秦人又染上了疫疾,这场仗八成他会大胜。”少原君更是立功心切,青年人热血沸腾,他早就上挥戈沙场。奈何!作为战略牵制方向,他是没什么仗可打的。
  就在他们二人为失去战机懊恼的时候,忽然中军校尉唱名进入。“大将军,少君!秦军出动了!”中军校尉的眼睛里闪着光,显然全军上下都非常想进行一场战斗。虽然没有秦军那样的军功奖励制度,可都知道关中富庶。只要攻入关中,便可肆意抢掠。有时候,兵和匪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你说什么?秦军出动了?”少原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秦军自从被联军击败以来,一直都龟缩在函谷关里面。凭借地利坚守不出,而联军畏惧山势险峻。也没有攻城,虽然小小函谷关周围汇集了两军近百万兵马。可真正的大规模战事却一次都没有发生过,双方斥候倒是短兵相接了几次。秦军精锐,联军人多势众。结果是互有胜负,两军伤亡基本相差不大。
  “是的少君,秦军出关了。正在关前列阵,似乎是要找咱们决战。”中军校尉回道。
  司马昂没有说话,大脑却在飞速的运转。秦军难道扎了鸡血不成?往日里被人将阵亡将士的尸体挂在关前示众,都不吭一声的秦军。今天怎么出来了,还摆明了列阵迎敌,一副要决一死战的架势。自己手中的联军,可是秦军的两倍有余。更有魏武卒这样的精锐重甲步兵,跟自己决战,老王陵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
  “司马将军,出击吧!难得秦军出战,一定要将他们消灭。如果可能,一举攻克函谷关。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不能让李牧专美于前。”少原君的话打断了司马昂的思绪。
  这个时候不是瞎想的时候,既然秦军敢于出关。必定有他的道理,而他司马昂的任务,就是在函谷关前牵制住秦军主力。方便李牧和楚人,围歼被疫病折磨的义渠君军团。现在秦人出来了,自然是要将他们打回去。
  “前军出击,令魏武将军带领魏武卒支援前军。务必要一举击溃秦军,不得有误!”司马昂觉得,不能让秦军如此舒服的就出来。必须将他们压回去,他毕竟四十岁了。一生征战无数,少原君那种想着一举攻克函谷关的想法,是一点都没有。
  王陵也是一只成了精的老狐狸,怎么可能给他这样的机会。如果他那么笨,怎么可能在战场上活了快四十年。
  前军统帅是齐国将领田浩,这家伙是田单的本家侄子。不但剑技超群,更是齐国年青一代将领中难得的帅才。手下都是齐国精锐步骑,其中有五千骑兵都是装备云家的战甲与兵刃。论战斗力与装备来说,似乎比赵国骑兵还要强一些。
  托了章佳公主的关系,虽然没有弄到云家的复合弓。却弄到了改良过的骑兵弩,这种弩箭可以在马鞍后面的一个钩子上上弦。威力虽然小了一点儿,但百步之内杀伤力也很惊人。而且十分适合于骑兵使用,五千这样的弩骑兵足矣对付同等数量的弓骑兵。
  加上又有魏武率领的魏武卒助战,说全歼有些困难。但击溃秦军,将他们堵在函谷关里面是毫无悬念。
  司马昂是这么想的田浩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他的部下参加了中牟战役。并且在最后时刻,给了秦军致命一击。虽然损失了一些人手,但田浩认为秦军的作战意志虽然高昂。很多时候都是战至最后一人,仍旧死战不退。可装备的差距是明显的,云家的铠甲很好用。二百步外,秦弩根本射不穿。近身肉搏,也可以有效抵御刀剑戈矛的攻击。只要对方的力道差一点儿,就伤不到人。
  传令兵传达了司马昂的命令,田浩立刻点齐兵马前来迎战出关的秦军。路上,一身青铜重凯的八千魏武卒也加入了进来。这些魏武卒可谓魏军中的精华,当年魏国就是靠着魏武卒东征西讨,战遍六国无敌手。最后在孙膑设计之下,才在马陵吃了一场败仗。魏武卒精锐在那一战损失惨重,魏国的国力也从此一蹶不振。
  前行不过两里,当即看到出关迎战的秦军。这一次秦军出动了至少五万人,论人数上和田浩的手下旗鼓相当。可八千魏武卒的加入,让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
  两军不约而同的停顿下来,看起来双方的将领都非常谨慎。纷纷摆出防卫队形,秦军还慌慌忙忙的布洒三角钉。这种东西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破解,只要前方的军卒将大盾铺在地上就成。而且,这东西也会影响己方追击。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东方六国在云玥那里吃了亏之后,已经广泛应用。不过用得多了,对付的法子也新鲜出炉。效果已经大打折扣!
  魏武与田浩等将领在阵前观察秦军的军阵,还是老一套两翼是骑兵。中军前三排是弩兵。后面则是长戟兵刀盾手等格斗兵种,这种军阵一路冲杀下来。没干翻十个也能干翻八个,尤其是东方六国装备了云家的铠甲和轻便盾牌之后,已经可以有效抵御秦弩的攻击。
  “秦军还是老样子,看起来一点长进都没有。魏武兄先帮着兄弟关敌料阵,待我大齐勇士前出一战。”田浩仔细观察完对方的阵型,笑着对魏武说道。
  “恭敬不如从命!”魏武对着田浩抱拳道。魏武卒现在就这么多种子,损失一个都会让魏国人心疼半天。魏武才不会将自家精锐,损失在这种无关痛痒的战役中。既然齐国人这么说,对内对外都有一个交代。魏武乐得清闲。
  “来人,准备进攻。持盾步卒在前,弓弩手在后。准备进攻!”田浩大声吩咐着,齐军的将领们开始调整队形。朱红色的大盾好像一面墙似的,横亘在秦军面前。然后在鼓号声中,一步步走向秦军。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可田浩和魏武都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对手,是被后世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
  十二天以前,王翦和邹衍达成了协议。以东三郡六年赋税和战场上的缴获为代价,换取了云家的各种物资援助。对于云家强大的运力而言,运送这些东西简直太小意思。
  羚牛箱车一次,就能够装载三百副铠甲。路上行人纷纷侧目,谁也没有见过用这种怪物拉车的。秦国驰道平整异常,尤其是通往函谷关的道路更是年年休整。十二天的时间,不但运输了物资来到函谷关前线。而且还顺道,将王翦编练的新军也运到了函谷关。


第56章 大秦陌刀
  战斗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诡异的一面,前排的秦军弩手并没有如以前一般,傻乎乎的去射击那些手持大盾的步兵。而是将一支支劲爆的弩箭,射向身后的弓箭手们。田浩现在才注意到,秦军居然占据了一个非常小的土坡。土坡高不过一丈而且很缓,在他的角度看过来,这似乎并不是问题。因为缓坡并不能有效阻挡步兵冲击!
  可当密集的箭雨撞向那些弓弩手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在秦军强劲弩箭的打击下,弓弩手们伤亡惨重。东方六国的制弩技术一向不如秦国,射程上的硬伤现在充分暴露了出来。秦弩已经发射两轮的情况下,伤亡惨重的联军弓弩手们仍旧没有进入射程。
  他们的队形已经被密集的箭雨大乱,手持弓弩的他们对飞来的弩矢几乎没有什么防御能力。想在这种箭雨下生存下来,一是靠运气,二还是要靠运气。
  田浩脑袋上青筋绷起,看着自己手下的军队惨遭屠戮,这滋味儿不好受。可没办法,军队一旦开始进攻万万不能停顿下来。更加不能慌乱的下达撤退命令,这样只能让军队陷入混乱,如果敌人这个时候出击。嘿嘿!大齐这几万人马,将会溃不成军。
  好在前排手持大盾的步卒没有乱,他们阵型严整的向前推进着。不时还抬高大盾,帮助后面的弓弩手挡一下秦军强劲的弩矢。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联军的弓弩手终于进入到了射程。当第一波箭雨砸向秦军弩手的时候,这些家伙居然齐齐转身就跑。
  让田浩大为不解的是,这些好多人明明后背中箭。可背上插着羽箭,仍旧跑得比兔子都快。这点儿他就不明白了,难道秦军的铠甲都换成云家的了?那也不对……云家铠甲通常都会将箭矢弹飞出去,像这种带着箭矢跑的,还真没见过。
  如果田浩能够近距离观察就会发现,原来秦军弩手的后背都背了一块厚松木板。云家的钢板太贵,王翦就算是当了裤子,也不可能为每个弩手装备上一块。不过松木就便宜多了,这年月到处都有树林。就算是大路边上,找一棵一人环抱的大树也不是不可能。找人锯下来一人发一块就成了!
  松木板有足够的厚度,又饱含水分。箭矢在穿透皮甲之后,根本就没有余力穿透松木板。就算是穿透了,入肉也绝对不会超过一寸,根本伤及不到内脏。除了少数比较倒霉的,大多数弩手都是身上背着箭矢逃进了刀盾手的护卫之中。
  秦军今天的表现比较奇怪,弩手一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