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112部分

秦皇纪-第112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铜箭簇,经过现代手段检验,误差不超过0。02毫米。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达到这种水准,这是何等的惊人!

当然,秦国全面确立“标准化”生产,要到吕不韦当国去了。吕不韦是大商人出身,对这方面很在行,在他的要求下,不仅大型攻城器械,哪怕是小小的箭簇也不能例外,这是吕不韦对秦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二十万秦军的到来,秩序井然,不见丝毫乱象,这让人震憾!

整个秦军,除了沉重的脚步声、蹄声、旗帜的猎猎声和号令声外,再无别的声响,要不是秦异人亲见,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这太难得了!

秦军开到城下,开始安营扎寨,秩序井然,没有丝毫乱象,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很快的,一座巨大的营地出现在邯郸城下,把邯郸团团围住。

“你们猜,秦国出兵几多?”秦异人打量着城外的营地,大是赞赏。

“王陵这招虚张声势,一定会吓破赵王的胆!”黄石公也是重重点头,大是赞赏。

“王陵号称‘鹰眼狐心’,不愧这个称号,高明高明!”尉缭也是赞叹。

明明只有二十万秦军,王陵虚张声势,把营地扩大一倍,给赵国君臣造成四十万秦军到来的假象,这一手真的很高明。

正如黄石公所言,赵孝成王君臣登上城头,把城外情形一打量,个个胆颤心惊,亡魂大冒。赵孝成王额头上冷汗直冒,只觉天旋地转,差点从城头上栽下去,好在,他还有点儿小聪明,强忍着心惊,没有当场吓瘫。

要是他被吓瘫倒在城头上,必然会引发天大的惊慌,那样的话,大事不可为了。

强忍着心惊,在郭开的搀扶下,赵孝成王回到宫里,再也支撑不住了,一个劲的嘀咕:“四十万啊!四十万啊!这可怎生得了?大赵拿什么来打?”

不仅赵孝成王吓得惊惶失措,不知所措,就是平原君这些大臣,谁个不如是?

恐慌,象瘟疫一样在邯郸城里蔓延,人人惊恐不已,个个心胆俱裂,整个邯郸城陷入一片惊慌之中。

唯一还算镇定点的要算信陵君了,他顶盔贯甲,站在城头上,大声激励军心士气:“上城头!上城头!都给我上城头!虎狼秦人也是人,又有何惧?”

瞧他那模样儿,仿佛他真的不把秦国锐士放在眼里似的,实际上,他是强忍着心惊,不得不为。

他很清楚,这次能成为赵国上将军,他实在是运气好,是因为赵孝成王心中有愧,不想重用廉颇。若是他干得不好的话,赵孝成王必然会夺了他的兵柄,重新启用廉颇。

真要那样的话,他就会成为笑柄,会为人不耻!

若不能守住邯郸,不能存赵,他拿什么来逼迫魏王?他的雄心就会化为泡影!

“此人名虽知兵,却是浪得虚言,压根儿就不知秦军战法,他这般派人上城头,那是在送死呀!”尉缭看在眼里,狠狠摇头,对信陵君的举动,大为不屑。

“呵呵!”秦异人和黄石公对视一眼,大是好笑,道:“他呀,那是赵括第二!”

第十八章 秦军攻城(上)

秦异人的点评很快得到验证。

秦军扎营一完成,一队接一队的开出营地,开始列阵,准备攻城了。

秦军训练有素,动作极为快速,列阵的过程井然有序,没有丝毫混乱,很快的,一座巨大的军阵就出现在邯郸城下。

秦异人放眼一瞧,只见这座军阵占地极大,方圆近十里,黑片的军服、军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帜,如同一片黑色的汪洋,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整个军阵厚重,如同泰山般不可撼动,一派肃杀之气直贯九霄,让人心惊肉跳。

“不愧是扫灭六国,南平百越,北破匈奴的无敌大军!果是不凡!”秦异人看在眼里,大是震憾,终于见到这支传说中的无敌大军了。

若要在中国历史上选一支最为铁血、最为强悍、极具战力的军队,无疑,一定是秦军,而不是强汉大军和唐朝大军。

汉唐两朝固然称盛,汉军和唐军建立了让人目眩的功勋,和秦军比起来,仍是有所不如。两千多年过去了,秦始皇那支无敌大军仍是震憾人心,让人一提起,就想到“铁血”二字。

遗憾的是,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就覆灭了,这支无敌大军也就不复存在了,后人只能从“兵马俑”中观瞻其无敌风采。

要是历史不发生改变,这种无敌大军将在三十年后,大举东进,扫灭六国,一统华夏,结束中国的内乱;关山飞渡,南收百越之地,北破匈奴,收复河套之地,使得中国的版图扩大一倍。

这还仅仅是这支无敌大军巨大功业中的一部分,其最大的功绩在于这场统一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得中国历史从分封分治的分裂局面进入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开拓了中国的统一格局。

统一格局的开拓,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尽管中国经历了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大分裂局面,最后仍是统一的国度。

马军列成阵势,守住两翼,防止敌人攻击两翼。

最前面的是长戟,不计其数的长戟组成一片戟林,乍一瞧上去,只见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长戟,就是苍蝇也莫想飞过。

青铜打造的戟尖,在日光下闪闪发光,泛出一片金黄的铜光,夺人目睛。

在长戟后面是轻步兵,他们的任务是掩护戟手,若是有敌人冲过戟手的打击,冲到近前肉搏的话,就需要这些轻步兵来厮杀了。长戟的威力虽然巨大,毕竟太长了,近战不灵活,这需要轻步来辅助。

轻步兵后面是弓手,他们的任务是在敌人冲锋到射程的时候,开弓放箭,射杀敌人。当然,弓并不是秦军主要远程打击利器,只是辅助性的远程攻击武器。

秦军真正的远程攻击利器是强弩,史称“秦弩”,在弓手后面。

秦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威力最大的强弩,射程远、穿透力强、杀伤力很恐怖。更要命的是,秦国并不是把秦弩分散使用,而是集中使用,用数千上万、数万秦弩组成恐怖的弩阵,可以想象得到,不计其数的强弩组成的弩阵一旦发威,那是何等可怕的后果,可以说天崩地裂,没有血肉之躯能够抵挡。

而且,秦弩全是“标准化”生产的,所有的部件尺寸相差无几,可以互换。若是在战场上强弩被打坏了,可以把几件坏掉的秦弩重新组装成新的秦弩,接着参战。

弩,太过笨重,运输不方便,难以及时投入战场。我们的祖先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秦弩可以拆卸,行军的时候拆成部件运输,到了战场上,再组装起来。

如此做的好处,既可以保证强弩及时到达战场,又不担误秦军的行军速度,一举两得。

在弓手后面,一架架强弩矗立在当地,就象一头头凶兽,随时会择人而噬。数万架强弩,组成一个巨大的弩阵,占地数里,气势惊天,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矢道上,一支支长丈余、手臂粗细的弩矢静静躺着,闪着金黄的铜光,就象凶兽的獠牙。

弩矢全部是由青铜制成,若是从远处高速射来,其力道可想而知,可以贯穿一切,没有血肉之躯能抵挡。

秦军的武器主要是青铜兵器,只有少数军队装备铁兵,之所以如此,并非秦国没有铁,并非秦国不能大规模推广铁兵,而是秦国富有远见,把铁用来打造农具,发展农业,这是一个极具眼力的举措。

正是因为这一举措的执行,使得秦国的粮食产量远非山东六国所能比,这是秦国富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国为何敢把铁用来打造农具,而不是制造武器?那是因为秦国的制造技术非常了得,可以把青铜兵器制造成不逊色于铁兵的利器,现代考古发现的秦军武器已经得到验证。

众所周知,青铜与铁相比,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太软,易变形,耐用性不好。然而,秦国却能做到青铜兵器与铁兵相差无几,这是何等的难得。

“娘嘞!我乍一瞧,这哪里是强弩,就象一门门大炮。”秦异人看在眼里,大是震惊。

秦异人这比喻没错,强弩于冷兵器时代来说,就是“大炮”,威力无穷。一旦拥有海量的强弩,组成弩阵,那么,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是无往而不利。

在强弩后面,是数千架投石机,矗立当地,就象钢铁怪兽。

投石机和强弩一样,都是重型攻城器械,数千架投石机在一起,场面很壮观,很是骇人。

投石机后面是轻步兵,防止敌人从后背进攻。

一架云车从营地推出,来到阵中停下,王陵带着几个传令校尉,登上云车。秦军锐士扳动绞盘,云车缓缓升起,王陵越升越高,直到十余丈方才停下。

云车是秦军的指挥车,每当开战,主将就会登上云车,升到高空,观察敌情,进行指挥。

王陵放眼一瞧,只见邯郸城头上到处都是赵军,人满为患,不由得一愣,大是好笑道:“这是哪头蠢猪在统领赵军?廉颇?不会是他。乐毅?更不会是他。是哪头蠢猪?”

想了半天,把廉颇和乐毅都想过了,就是没有想到是哪个“奇葩”在统领赵军,让人颇有些糊涂。

“将军,不管是哪头蠢猪在统领赵军,这是送到我们嘴边的肉,不知白不吃。”一个校尉一脸的讥嘲之色,大声提醒一句。

“说得没错,这是在送肉给我们吃呢。”王陵重重点头,仍是好奇:“究竟是哪个蠢材弄的乱七八糟事儿,我都看不明白了。”

只要对秦军了解的人断不会如此指挥,不可能把人全送上城头,因为这会遭到秦军远程武器的无情射杀。要等到秦军的远程打击过后,秦军开始攻城了,赵军再登上城头,伤亡方能降到最小。

如眼前这般,秦军还没有攻城,就把赵军派上城头,还整得人满为患,那就是让赵军送死,以王陵的眼光,哪有瞧不明白的道理。只是,他想破脑袋也是想不明白,这是美名天下传的“贤公子”信陵君的手笔。

要是乐毅和廉颇二人中的任何一个统领赵军的话,断不会如此做。

秦异人正是因此而点评信陵君是“赵括第二”。

“先莫想这些,先把这些肉吃掉再说。送到嘴边不吃,我就枉为王陵了。”王陵原本想登上云车先向邯郸城里喊话一阵,吓吓再说,见了这情形,立时改主意了,先干一仗再说。

“强弩,射!”王陵蒲扇般的右手高高举起,重重挥下,如同惊雷闪电,极具威势。

传令的校尉,立时挥动手中令旗,发出旗语。

古代战争指挥主要是靠金鼓、旗语。

“咻咻!”

陡然间,一阵尖锐的厉啸声响起,震耳欲聋。

操作强弩的秦军显然是习惯了,没什么大的反应,他们的主要反应就是咬咬牙,皱皱眉头,再没有多余的动作了。

而城头上的赵军显然不习惯,有人捂着耳朵,有人痛苦的大叫,更有人蹲下……各种各样的举动,不一而足。

长平大战后,赵国精锐尽失,这些赵军是临时征召的,老的老,小的小,精壮很少,更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乍闻如此难听的厉啸,哪有不难受的。

“娘嘞,这是强弩?应该叫导弹吧,如此大的动静。”秦异人站在胡风酒肆的房顶上,离战场很远,弩矢打破空气屏障的尖锐声响仍是让他脑中嗡嗡直响,那感觉就象导弹在发射似的,让他震憾无已。

不计其数的弩矢突然出现在空中,如同毒蛇般对着城头扑去。

“这这这……”站在胡风酒肆房顶的秦异人、黄石公和尉缭三人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死盯着飞掠的弩矢,一脸的惊骇之色。

不是他们胆小,而是他们所见的场面太过壮观,好莱坞大片与眼前情景比起来,屁都不是。什么叫震憾力?眼前情景就是震憾力的最好写照!

不计其数的弩矢组成一张巨大的矢网,密密麻麻,遮天蔽日,阳光都透不过,这是何等的震憾人心!

高速飞掠的弩矢激起一阵狂风,卷起地上的泥土、灰尘,快速组成一朵乌云,直扑城头。

“噗噗噗!”

弩矢射到,无情的洞穿赵军的身躯,迸溅出一朵朵血花。

不计其数的血花,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妖艳夺目,说不出的诡异。

第十八章 秦军攻城(中)

“啊!啊!啊!”

沉闷的着肉声,伴随着赵军的惨叫声,震天动地。

弩矢贯穿赵军躯体时的情景堪称奇观,让人无比震憾。

高速射来的弩矢,无情的贯穿赵军躯体,由于弩矢的速度快,力道强,毫不费力就穿透了赵军躯体不说,还让鲜血来不及填满躯体上的伤口。往往出现一幕弩矢飞离躯体,而伤口还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对面的光亮。

陡然间,鲜血涌出,填塞血洞,四处迸溅,就象全开的水笼头似的,一溅就是老远。

若仅仅如此,还称不得奇观,还有更加震憾人心的事儿。

弩矢的力道太大,有不少赵军被带得飞起来,在空中哇哇怪叫,呼爹叫娘,手舞足蹈,就象在跳太空舞。

一支弩矢少则带一两人,多则三五人,在飞中飞舞,就象人肉串似的,这是何等的骇人 ?'…'

弩矢力尽坠落,不少兵士堆在一起,堆成一座座小小的尸山。

随着坠落赵军的增多,很快的,就形成了一座座巨大的尸山,不住抖动,那是尸体生机未绝抽搐的结果。

第一轮射杀之后,原本密密麻麻的城头为之一空,要不是后面成堆的尸山,还有四溅的鲜血,赤红的城头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一定会让人误以为赵军压根儿就没有存在过。

“这哪里是战争,纯粹就是屠杀!”秦异人望着已经稀稀疏疏的城头,震憾无已,脸色都变了。

“哎!”尉缭一叹,道:“如此无能之辈,也配领军。”

黄石公摇摇头,连点评的兴趣都没有了。

赵军遭到如此屠杀,是信陵君的过错,是他处置失误造成的。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作为秦国公子,赵军死得越多,秦异人应该越是欢喜,然而,秦异人心情沉重,唯有遗憾。

赵军是秦军的敌人没错,他们死得越多越好,可是,他们不应该如此窝囊的死去,而是应该死在与秦军的搏杀中。

“公子所言极是,将之无能会累死千军,选将不能不慎啊!”黄石公摇着头,大是赞成秦异人的点评。

“赵王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无能之将,活该赵国气数将尽也!”尉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