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124部分

秦皇纪-第124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王陵要赶秦异人走,实在是秦法森严,军法更严,军中不留无用之人,秦异人虽是天下第一名士,却不通兵道,更不是秦军士卒,不得留在军中。王陵能让秦异人停留三日,已经很不错了。

第三十三章 异人献计

秦异人拒绝秦昭王之命,留在山东之地,想要立下军功再回秦国,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着很大的把握。

因为他当知道邯郸之战的最大变数,是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是秦军攻打邯郸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邯郸之战异常惨烈,能与之相比的战争,放眼整个人类历史上也不多见,后人以为可以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相提并论。

在秦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赵国死伤惨重,都快坚守不住了。赵国向列国求援,秦王发出国书,放了狠话,谁敢救赵国寡人就灭谁,如此一来,韩、齐、楚、魏、燕五国虽然有心救赵,却是不敢付诸行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国孤军奋战。

魏国更是发了二十万大军,想要救赵,接到秦昭王的国书后,魏王吓破了胆,下令晋鄙坐山观虎斗,不要参战。

邯郸之战,秦国战败,问题就出在这二十万魏军。

信陵君眼看着邯郸难保了,他决定铤而走险,命人从魏国王宫偷出兵符。然后,信陵君再带着朱亥进入魏军大营,命朱亥击杀了晋鄙,夺了魏国军权,率领魏军杀来,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邯郸之围遂解。

秦军战败的消息一传开,天下哗然,赵国趁机合纵,裂土割地,请求五国出兵,五国遂发兵相助,信陵君统六国联军追击秦军,六国联军齐压函谷关,秦军不敢东进。

秦异人留在邯郸,不回秦国,就是想要阻止信陵君“窃符救赵”。只要信陵君不能统领魏军杀来,秦军就会战败,很可能攻下邯郸。

若秦异人能够帮助秦军攻下邯郸,灭了赵国的话,那就是奇功一件,会让秦异人的名望大涨,他要登上秦王之位就更加容易了。

为此,秦异人已经趁着散合纵的机会,布了两手暗棋;一手是利用剧辛急于建功,想要成为第二个乐毅的心理,要燕国攻击赵国,牵制赵国;二是利用后胜想当丞相的心理,要齐国出兵攻打魏国。

有了这两手暗棋,即使信陵君窃救成功,也未必救得了赵国。

更别说,秦异人还会专门针对信陵君作出一系列的布置,可以说,只要秦异人留在山东,就有大把大把的军功,他当然不愿回秦国。

“无论如何,一定要留下来!”秦异人听了王陵的话,暗中告诫自己。

“请问将军,我要如何才能留下来?”秦异人冲王陵问道。

“嗯!”王陵眉头一挑,微一凝思,道:“若公子执意要留在军中,除非有君上旨意。”

这话虽是有理,明显行不通,秦昭王不可能让秦异人留在军中的,他一定会召秦异人回国,秦异人问道:“除此以外,还有别的法子么?”

“公子,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要君上下旨,让你留在军中学习兵道。”蒙骜忙为秦异人出主意。

秦国的王子王孙留在军中学习兵道之事不乏先例,秦武王就是最好的例子。若能得到秦昭王的旨意的话,这自然是好,问题是,秦昭王不可能同意。

“真没办法了?”秦异人再问一句。

“真没办法了。”王陵双手一摊,道:“公子,你是知道的,秦法森严,军法更严,我们不能违军法。”

“我不是要让将军为难,我是想问将军,若我有办法让你攻破邯郸的话,我可否留在军中?”秦异人问道。

“……”

秦异人之言很是笃定,然而,王陵、蒙骜、桓齮,以及众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没有说话,一脸的好笑。

依他们想来,秦异人这是说大话,为了留在军中而故意夸大其词,找籍口罢了。

邯郸城高垣厚,易守难攻,要是那么容易攻打的话,他们还不早打下来了?他们人人都是久历战阵的猛将,战阵经验极为丰富,身经百战,他们都没有办法,秦异人这个没有经历过战阵的人能有什么办法?

要说秦异人嘴皮无敌,可屈天下人,他们自然是相信,要让他们相信秦异人会打仗,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

他们宁愿想信太阳从西边出来,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只是,他们碍于秦异人的脸面,没有说出来罢了。

“公子,军中多有不便,你还是回秦国吧。”王陵好言相劝:“公子离开秦国数载,回咸阳与太子团聚,才是正理。”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

“将军,我说的是真的。”秦异人的声调转高,道:“我有办法让你们冲上城头,至于能不能打下邯郸,就要看你们的了。”

“冲上城头?”一片轻笑声响起,出自众将之口。

要是能冲上城头的话,秦军还不把邯郸攻破?他们做梦都在想这种美事呢,问题是,秦军前赴后继,死伤无数,都没能做到。

“本公子知道,你们不会信我,以为本公子是在乱说。”秦异人眼睛一翻,精光暴射,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只要你们给我片刻时光,容我细说,你们就会明白了。”

王陵他们摇摇头,没有吱声,他们仍是不信。

“我敢立军令状!若是不能成功,我甘当秦法!”秦异人声调转高,沉声道。

“军令状?”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一脸的震惊,打量着秦异人,惊疑不定。

军令状不是乱立的,若是秦异人没有十足十的成算,绝对不敢如此说。相信吧,这太不可思议。

“公子,你说笑,说笑。”王陵仍是不信,忙为秦异人开脱。

要知道,军中无戏言。要是秦异人真的立下军令状,而又不能做到的话,那后果就麻烦了,就是秦昭王也不见得能救下他。

“是呀。公子说笑的,说笑的。”蒙骜他们心领神会,齐声附和。

“本公子是认真的!”然而,秦异人仿佛不明白他们的好意似的,掷地有声。

“呃!”王陵、蒙骜和桓齮,一众将领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们是一片好意,秦异人竟然不领情,他们还真是想不明白。

“既然如此,公子就说说吧,要是有用的话,我们就试试。”王陵摇摇头,仍是不信,只是不能太不给秦异人的面子。

“邯郸看上去是城高垣厚,难以攻破,其实未必,只要找到好办法,就能一举攻上城头。本公子这办法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却能让你们在城上跑马。”秦异人先来了一段开场白,勾引众将的兴趣。

“城上跑马?”果然,众将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有人问道:“敢问公子,如何才能在城上跑马?”

能在城上跑马,邯郸也就在掌控中了。

“我这办法就是……”秦异人一通解释。

“……”王陵、蒙骜、桓齮以及一众将领,眼睛瞪得滚圆,精光暴射,如同利剑一般。

“呼呼!”紧接着,他们就是呼吸粗重,如同奔行百里的牛似的,胸口急剧起伏,激动难已。

“啪啪啪!”一片重重拍额头的声音响起,众将齐齐拍额头,甚是用力,发出清脆的声响,额头上红通通的,指痕清晰可见。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一副后悔莫及的样儿。

“幸得公子到来,为我等解惑。”众将又是一脸的庆幸。

“谢公子良策!”王陵站起身来,激动异常,冲秦异人深深一礼,身子躬成了九十度,极为恭敬。

“谢公子!”蒙骜、桓齮和一众将领齐声向秦异人致谢。

秦异人打量众将,只见他们一脸的狂喜,眼里精光暴射,激动难已。

邯郸是赵国的都城,若是攻破的话,这是奇功一件,谁能不欢喜?更别说,邯郸一破,赵国就亡了,这是百年战国中第一次灭掉一个战国,谁能不激动?

激动一阵后,王陵拍着胸脯,道:“公子请放心,留在军中这事,包在我身上。”

适才,他是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眼下却是打保票了,这转变也太快了。

“王将军,留在军中这也太对不起公子了,依我看,得向君上上奏,让公子襄助军机。”蒙骜为秦异人争取最大好处。

秦异人虽然献了一计,得到众将的认可,一旦成功的话,秦异人也有大功。若是能够得到秦昭王的旨意,让秦异人襄助军机的话,就更加名正言顺了,秦异人发挥的作用更大,建立军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好主意!”王陵大声赞同。

“就是要如此!”众将也是赞同。

很快的,秦异人留在军中这事就定下了。

“异人公子之谋,你们都明白了?”王陵脸一肃,沉声问道。

“明白!”众将齐声响应,声音直贯九霄,如同雷霆轰鸣。

“为了一鼓作气攻下邯郸,本将之意,我军从今日起,不再攻城,要养精蓄锐!”王陵正式发令了。

“诺!”众将领命。

“蒙将军,取土一事就交给你了。要多多准备土包。”王陵点将。

“诺!”蒙骜大声领命。

王陵分派完成,众将散去,各自准备去了。

秦异人告辞,回到自己的帐幕中,把黄石公和尉缭找来,把情形一说,二人大喜过望。

“太好了!”黄石公和尉缭齐声道:“公子留下来,就能建功。”

“哦,不,公子已经建功了。”一句话刚出口,二人这才发觉不对,秦异人已经献计了,这功劳是稳稳当当的。

“公子,你这法子真是大妙!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黄石公和尉缭紧接着就是赞不绝口,一脸的恍然。

你们没有想到,不是你们才智不行,而是你们的见识不如我,我比你们多了两千年的文明积累,秦异人在心里想。

第三十四章 城上跑马(上)

邯郸,赵国王宫。

赵孝成王脸色铁青,脸孔扭曲,正在咆哮:“秦异人,你这养不熟的白眼狼,寡人待你不簿,你竟然舍寡人而去。”

信陵君、平原君、鲁仲连,以及一众大臣紧抿着嘴唇,大气也不敢出。

自从得到秦异人离开邯郸的消息后,赵孝成王就是暴跳如雷,吼得山响,一连数天过去了,他仍是气怒难息,一个劲的骂秦异人。

其实,群臣很清楚,赵孝成王并不是多么在意秦异人,也并不是很恨秦异人,而是借此机会渲泄怒气。自从秦军攻城后,赵孝成王就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一口怨气无处发作,正好借秦异人离开邯郸这事大肆发泄一通。

“长平大战,大赵五十万大军损失殆尽,寡人没有杀你,是无上恩德,你竟然不知感恩,你是禽兽。”赵孝成王骂得口水乱溅。

长平大战时,赵国把秦异人软禁了三载,百般刁难,恨不得杀了秦异人。之所以没有杀秦异人,那是因为他害怕激怒秦国,他留下秦异人就是留条退路。到了眼下这时节,竟然成了他的恩德,无上恩德,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秦异人,你……”赵孝成王骂得顺嘴了,把各种刁难秦异人的事儿反过来说,是百般恩宠加诸于秦异人之身。

平原君暗自庆幸:“幸得我早与异人公子见面,送了厚礼,得异人公子应承,在秦王面前美言。”

他却不知,秦异人见他是包藏祸心,是为了捞好处,并不是要帮他。秦异人早就打定主意,先美言几句,再中伤他,要秦昭王杀他。

那些与秦异人接触,获得秦异人保证的大臣,和平原君一般心思,暗自庆幸,这事儿办得早,若是办迟了,秦异人离开了邯郸,他们就断了退路。

他们却不知,秦异人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没有好处能捞了,要是还有好处捞的话,秦异人还会留在邯郸。

信陵君的心情极是复杂,他虽然前去见秦异人,秦异人也给他开出了十分优渥的条件,他很心动,却是不敢接受。他很清楚,失去了朱亥,他的小命还能存在几多时日,他自己都不清楚,很可能活不到邯郸城破之日。

正是考虑到此点,他才拒绝了秦异人的优厚条件。

如今,秦异人已经离开了邯郸,他再也没有机会与秦异人交易了,他的退路彻底断了,他一颗心直往下沉。

“禀君上,秦军停止进攻了。”就在这时,一个红衣剑士快步而来,冲赵孝成王禀报。

“停止进攻了?”赵孝成王神情一松,一阵摇晃,摔倒在地上,呼呼喘气。

这是自秦军攻城以来,他得到的最好消息,虽然只是秦军停止进攻,而不是撤退。赵孝成王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一放了,虽然这时间会很短暂。

“秦军接下来的攻势将会更猛,得赶紧备战。”信陵君忙向赵孝成王进谏。

“你是上将军,你处置。”赵孝成王跟没了魂似的。

“我……”此时此刻,信陵君很想不再当上将军,交出上将军印绶。

……

秦军军营。

“挖,挖,挖土!”

“快挖!快挖!多多取土!”

秦军士卒一片热火朝天,士气高昂,挥汗如雨,正在取土,一包包土堆成了山。

他们是普通士卒,虽然不明白取土有何用,不过,秦军训练有素,严格执行军令,绝不会有丝毫质疑。不要说取土,就是一声令下,要他们冲进刀山火海,他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秦异人、黄石公、尉缭,和王陵、蒙骜、桓齮他们一道,四处巡视,查看进程。

“弟兄们的士气不错!很不错!”王陵看在眼里,大是满意。

秦军闻战则喜,把打仗看做吃肉喝酒一样痛快,挖土这点儿事在他们眼睛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要他们的士气不高都不成。

“估摸着,明儿就够了。”蒙骜眉头一掀,估计道。

“明儿取够了土,让弟兄们好好歇息,养精蓄锐,后天正式攻城。”王陵做出决断。

秦异人看着取土的秦军士卒,不住摇头,暗自叹:“这农具也太差了,效率低下啊,改革农具势在必行!”

秦军取土用的是耒耜,在秦异人这个现代人眼里,这太落后了,落后得让人无语。

战国时代用的耒耜,与现代的铲相似,上面一个木柄,下面一个稍为有些曲度的“铲”,取土的时候,把耒耜朝地上一插,再用脚一踩,再一扳,土就松了。

这种耒耜,效率太低,远远不及锄头。

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只需要把耒耜改成锄头,就会提高不少效率。

“要是我把秦国的农具改进了,秦国的粮食就会更多,更加富足,国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