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258部分

秦皇纪-第258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万之众?”又是一片惊呼声。

“幸好本公子的心脏不错,不然的话,会被这一连串的庞大数字吓出病来!”秦异人在心里暗道。

然而,就在秦异人转念头之际,只听李斯道:“你可们知,缴获的骏马几多?”

“快说!骏马几多?”众将个个伸长了脖子,眼睛明亮得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

匈奴最为宝贵的并不是牛,不是羊,而是骏马。骏马是冷兵时代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若是秦国得到大量的战马,就可以大规模组建骑兵。即使骑兵用不完,还可以给步卒使用,如此一来,秦军的机动力就会更加了得,攻击力更强了。

众将对骏马,那是做梦都在想呢,一听这话,谁能不急。

就是秦异人,也是脖子伸长,眼睛瞪圆,恨不得从李斯嘴里抠出答案。

“差不多二十万匹。”李斯伸出两根手指。

“才二十万?”一片不满的声音响起。

羊有三千万只,牛有七十余万头,骏马才二十万匹,实在是少了些,要众将不满都不成。

“你们莫要不满足了,很可以了。”李斯解释一句,道:“这是眼下我们收拢的骏马,这还不算三十余万匹马驹和隘口里的骏马。”

骏马是匈奴最为重要的东西,逃命全靠骏马了,是以,匈奴一路逃走,几乎都是骑马的,留在北河一带的骏马反倒是少了。

“这是一个天大的胜利!”众人恍然,齐声欢呼。

第三十七章 列国来朝(上)

韩国都城,新郑,韩国王宫。

韩桓惠王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不断的嘶吼:“可恶可恨的虎狼秦人,你们究竟要什么时候打来?这不存心折磨人吗?要打来就打来吧。”

谁都明白中牟一战把山东之地的有生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山东之地无力抗秦,秦国必然会在今岁大举东进,这让山东之地提心吊胆。当然,最是担忧的便是韩桓惠王了。

韩国地处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上,而又离秦国最近,秦国东进第一个要收拾的便是韩国,韩桓惠王能不心惊吗?

随着时间的临近,韩桓惠王是越来越心惊。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始终不见秦军的影子,这让他万分不解。越是不解,他越是急,急了几个月,急得鬓生华发了。

“咚咚!”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急促如同闷雷似的脚步声响起。

韩桓惠王定睛一瞧,只见一众大臣在韩开地的率领下,飞奔而来,个个一脸的喜色,行走间轻松愉快,如同踩着风火轮似的。

“你们这是……”韩桓惠王万分不解。

秦国即将大举东进,韩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按理说他们应该心惊胆跳才是。然而,一众大臣是如此的欢喜,他能不糊涂吗?

“恭喜君上!贺喜君上!”让韩桓惠更加惊奇的是,这些大臣竟然冲他道贺。

“你们莫非糊涂了?大韩有亡国之危,何来喜事?”韩桓惠王真想骂韩开地他们是猪,亡国之危都不放在心。

“君上勿忧,大韩稳若磐石。”韩开地喜滋滋的道,一张嘴哪里合得拢,笑得大牙都露出来了。

“是呀。”一众大臣忙附和。

“哦。”这话勾起了韩桓惠王的好奇心,忙问道:“此话怎讲?”

“君上,虎狼秦人今岁不会东进了。”韩开地眉头一挑,满脸的喜色,如同停着一只报喜鸟似的,道:“三十万秦军早已北征,如今把匈奴围在阴山中了。”

“三十万秦军北征?他们打匈奴去了?”韩桓惠王一脸的难以置信,一双眼睛瞪得象铜铃。他千般担忧,万般忧虑者,莫过于秦军今岁打来,把韩国给灭了。如今,乍闻这个消息,他一下子消化不了,目瞪口呆,直接石化了。

“那就是说,大韩无忧了?”过了好一阵,韩桓惠王总算反应过来了,一蹦三尺高,欢天喜地的吼道:“哈哈!大韩得天佑,无忧也!无忧也!”

一脸的狂喜,不断的蹦跳,大笑不已,快活之极。

“是呀,君上。”秦军主力北上打匈奴去了,今岁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来打韩国了,这是天大的喜事,一众大臣哪能不欢喜的?个个咧着一张嘴,乐得跟荷花似的。

“哦。”猛然间,韩桓惠王想起一件事,立时停了下来,急急忙忙催促,道:“赶紧的,派人去咸阳,向秦王道贺。嗯,要备一份厚礼,就割让二十座城池吧。”

韩开地这些大臣如同被雷劈了似的,秦国打个大胜仗你就要用二十座城池道贺,要是秦国向韩国用兵,你又割几多城池?

……

魏国都城,大梁,魏国王宫。

魏安釐王正在发火,怒火冲冠,吼声如同雷霆:“可恶可恨的虎狼秦人,你们倒是来啊来啊!你们不敢来了,是不是?”

自从中牟一战后,山东之地就在担忧秦军东进,大举灭国。而魏国必然是秦国要优先灭掉之国,魏安釐王为此焦虑不安,操碎了心。

让他想不到的是,一等不见秦军到来,二等不见秦军到来,他不仅没有欢喜的意思,反而更加忧虑了。眼下不来,就说明秦军谋划得更加完善,其攻势必然是更加猛烈,那样的话,魏国还能存在几多时日?

这种等待完全就是一种折磨,要他不怒都不成。

“魏无忌,都是你这蠢猪,葬送了大魏二十万精锐,二十万精锐啊!”魏安釐王骂了一阵虎狼秦国,又骂信陵君了。

要不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话,魏国也不会卷入这场是非中,还能置身事外。即使不能置身世外,手里有二十万精锐,魏国的情形会好得多。

“魏无忌,你这狗贼,你把天捅漏了,你知不知道?你这狗贼,惹出天大的麻烦,却是躲得不知踪影,这要如何收场?”魏安釐对信陵君是恨之入骨,若是信陵君在眼前的话,一定会被他撕着吃了。

按照魏安釐王的意思,邯郸之战时魏国做出发兵的姿态,却又作壁上观,两不相帮,不论谁胜谁输,魏国都不会吃亏。偏偏信陵君杀了晋鄙,夺了二十万魏军,把这二十万精锐全部葬送了,他能不怒吗?

惹出这么大的事,信陵君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这烂摊子还得他这个魏王来收拾,他连死的心都有了。

“咚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你滚……”魏安釐一听就知道是丞相须贾来了,此时的他很没好气,谁都不想见,扯起嗓子大吼一声,如同雷霆似的。

“君上……”须贾是个小人,惧怕魏安釐王,若是在平时的话,他如此发怒,须贾必然是屁滚尿流的跑走了。今日却只是一愣,继而就是欢天喜地的道:“君上,喜事,大喜事!”

“喜事?你昏头了吧?虎狼秦人就要打来了,大魏眼看着就要亡国了,哪来的喜事?你这小人!”魏安釐一听“喜事”二字,就是怒从心头起,怒火万丈。

谁都知道秦国会在今岁大举东进,魏国必然要遭到秦军的猛烈进攻,魏国还能存在几多时日,谁也说不清。这是天大的祸事,屁的喜事。

“君上,三十万秦军北上河套,与匈奴大战去了……”魏安釐王的一通喝骂之词,要是在寻常时日,须贾早就满头大汗,诚惶诚恐了,今日却是喜滋滋的,扯起嗓子叫嚷。

“三十万秦军杀来,寡人休也!大魏休也!”魏安釐王没有听明白,还以为三十万秦军朝大梁杀来,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没有一点儿血色,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失魂落魄一般:“完了!完了!大魏完了!”

三十万秦军北上河套之地打匈奴去了,与魏国有屁的相干?须贾好一通发愣,这才弄白原委,忙提醒一句,道:“君上,秦军不是朝大魏杀来,是去了河套之地,是河套之地!”

“你……说甚?”魏安釐王的耳朵竖得老高,一脸的惊讶与不信,指着须贾,大吼一声:“你说秦军没朝大魏杀来?”

“是呀,君上。”须贾忙点头,道:“秦军去了河套之地,把匈奴打得大败。眼下,把匈奴围在阴山中呢。”

“真的?”魏安釐王如同吃了春药一般,一蹦而前,双手揪着须贾的衣襟,沉声喝道:“你没骗寡人 ?'…'”

“君上,如此大事,臣岂能乱说。”须贾忙分辩。

“当真?”

“千真万确!”

“你没说假话?”

“字字属实!”

“何以为证?”

“这有秦国的文章。”

幸福来得太快,魏安釐王一时之间接受不了,一个劲的问。直到须贾掏出秦国传来的文章,魏安釐王接过,看了一遍又一遍,欢喜无已,红光满面,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一个劲的蹦跳,如同欢喜的童子:“天佑大魏!天佑大魏!”

“君上,得赶紧派人去秦国,向秦王贺喜呀。”须贾把魏安釐王那副欢喜样儿看在眼里,忙提醒一句:“此事,绝不能让他国抢在头里了。”

“对对对!”魏安釐王一个劲的赞成,道:“丞相,你说,要如何道贺?”

“匈奴是百万之众南下,秦军打胜了,这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过之大胜,贺礼一定要厚重,方显大魏之诚意。”须贾沉吟着道:“除了各种珍玩厚礼外,还应当割城三十座。”

秦国是把匈奴打败了,又没把魏国打败,魏国竟然要割城三十座,有这样的理吗?

魏安釐王听在耳里,不仅不怒,反而更加欢喜,一个劲的夸赞须贾贤德:“丞相啊,你真是大魏的柱石,有你在,大魏稳若磐石。这事,就照你说的办!”

……

燕国都城,蓟城,燕国王宫,一派喜庆气氛。

燕孝王正与一众大臣饮宴,个个欢喜无已,如同有天大的喜事似的。

“秦军即将东进,韩魏必然是心惊胆跳,忧虑不安。”燕孝王撇撇嘴,冷笑道:“要是寡人没猜错的话,韩王和韩王是度日如年吧?”

“呵呵!”一片畅笑声响起,出自一众大臣之口。

“不管秦军出动几多,大燕是稳若磐石,不会有任何问题,你们可知为何?”燕孝王瞪大眼睛,冲一众大臣问道。

“君上英明,大燕自然是稳若磐石。”群臣忙拍马屁,颂扬一番。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话听在耳里,着实让人欢喜,燕孝王眉头一挑,如同停着报喜鸟似的,道:“寡人勤于国政,把大燕治理得强盛,英明自然是不差。不过,却与眼下之事无关。因为大燕地处北方,秦国无力征伐大燕。”

燕国主要是现在的华北平原一带,离秦国很远,秦国即使要灭燕国,也要排到后面去了,不会在今岁就灭燕。这让燕孝王很是放心,没事就与一众大臣饮宴取乐。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内侍兴冲冲的跑进来,远远就嚷了起来:“三十万秦军北上……”

“你说什么?三十万秦军北上?”燕孝王如同屁股下同装了弹簧一般,一般老高,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惊惶。

“是呀。”内侍忙点头肯定一句。

“咕咕!”燕孝王喉头发出一阵怪异的声响,摇摇晃晃,一头栽倒在地上。

第三十七章 列国来朝(中)

“君上。”群臣大惊失色,齐声惊呼。

太子僖忙冲过去,一探燕孝王的鼻息,已经没气息了,嗝屁了。

“这个……”一众大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脸的震惊之色,堂堂一代国君,竟然被吓死了,要不是亲眼目睹,谁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不好。”突然之间,有大臣失声惊呼,道:“三十万秦军杀来,大燕休也!”

一听这话,处于震惊中的群臣惊惶失措,如同没头苍蝇似的,恨不得立时逃散。

秦军如狼似虎,燕国肯定不是对手,这一次,燕国是灭定了,要他们不惊惶都不成。

“太子,赶紧迁都吧,去辽东。”有大臣忙出主意。

“对啊,去辽东。”大臣立时附和。

太子僖一脸的惊惶之色,心想唯有去辽东才能保得燕国万全,就要答应。就在这时,只听那个内侍急急的道:“谁说秦军要打大燕了?”

“不是打大燕?”一众大臣个个惊奇无比,齐声叫嚷:“三十万秦军北上不是打大燕,还能打谁?”

【。KANSHUBA。】在北方只有燕国一个战国,秦军大举北上,不是来打燕国的,还能打谁呢?

【。炫。】“秦军是去河套之地打匈奴啊,是打匈奴!”这个内侍忙道。

【。书。】“你说什么?秦军打匈奴?”太子僖飞蹿过去,一把揪着内侍,劈头盖脑的喝问。

【。网。】“是呀。”内侍忙重重点头,大声肯定一句。

“……”一众大臣集体失声了,望着已经没了气息的燕孝王,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秦军大举北上是去打匈奴,又不是打燕国,燕孝王竟然只听了半截话,就自己吓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这事太丢脸了,燕国的脸面都丢尽了。

很快的,一个消息传遍天下,燕孝王驾崩,燕王僖即位。

至于燕孝王驾崩的原委,燕国在国书中说是因为旧病复发,医治无效。燕孝王之死实在是太丢人,燕国当然不会实话实说。

……

临淄,齐国都城,齐国王宫。

君王后、齐王建、田单和后胜在座。

田单在软榻上半躺半卧,脸色很是不好,苍白如纸,没有血色,一脸的病色,看来时日无多了。

君王后打量着病入膏肓的田单,微微叹息。齐国之所以能败而复起,没有被燕国灭掉,就是因为有田单。田单复齐后,原本可以大展身手,治理齐国,恢复齐国的雄风。哪里想得到,田单在即墨数载,精力心神大耗,身子垮掉了,没有精力治国,虽是担了丞相之名,却多不理事。

即使这样,只要田单在,齐国的顶梁柱就在,如今,田单来日无多了,齐国的柱石就要殒落了,君王后能不叹息吗?

君王后把目光从田单身上收回,道:“今儿请你们前来,是有大事要商议。”

说到这里,稍一停顿,道:“原本以为今岁秦军会大举东进,对山东之地大举用兵,一统华夏。我们都错了,秦军并没有东进。因为,匈奴瞅准了时机,想要占据河套之地,秦国放弃了东进的良机,果断出兵,三十万秦军大举北上,在北河大败匈奴。然后,秦军穷追猛打,把匈奴围困在阴山的隘口里。对于此事,你们有何见解?”

君王后是个奇女子,不仅在齐襄王落难时与其结识,还很有才华,镇得住。范睢曾经派人给君王后送去一对玉连环,要君王解。君王看都不看,当着秦国使者的面,命人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