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375部分

秦皇纪-第375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在此时此情,还需要人扶才能站得稳,这对白起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他宁愿死去也不能有这种事儿发生。

“弟兄们,我白起,征战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小数十战,从无败绩!”白起铿锵有力,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开始了训话。

“上将军威武!”

“上将军威武!”

秦军将士们爆发出一片欢呼声,人人眼里闪着炽烈的光芒,无不是挥着胳膊,晃着拳头,死命的大吼。对于白起的光辉战绩,不要说战国时代的秦人,就是两千年后的现代人也是如雷贯耳,要他们振奋激动都不成。

“可是,我白起未灭一国,实为平生憾事也!”白起接着训话,神态威猛,昔年那个威风凛凛的上将军又复活了,道:“在我白起行将就木之际,君上仁慈,给了我白起这个机会。我,将率领你们去灭韩!”

“灭韩!灭韩!”

虽然早就知道此战是灭韩,可是,这话从上将军白起嘴里证实后,还是令将士们振奋、激动,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吼。

秦国征战百年,不就是为了一统天下,还天下安宁吗?如今虽然还没有实现,灭韩就是一统天下的开端,意味着自此以后,列国必将为秦国扫灭,天下必将一统,还有比这更令人激动的消息吗?

秦军将士们太过卖力大吼,额头上、脖子上、手背上青筋怒突,如同老树虬枝。

“弟兄们,大秦征战百年,就是要扫灭列国,一统华夏,还天下安宁!”白起不愧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这训话很能激励人心:“就让我们从灭韩开始吧!”

“扫灭列国!”

“一统华夏!”

“还天下安宁!”

秦军的欢呼声达到最高潮,声震长空,直贯九霄,震得天空上的浮云片片碎裂。

白起左手紧握着车辕,支撑身体的重量,不让自己有丝毫晃动,站在马车上,缓缓从秦军将士们面前经过,这是在检阅秦军。

秦军将士们眼里射出炽烈的光芒,打量着缓缓而来的白起,无不是昂头挺胸,拿出最好的风貌。

就这样,白起进入了秦军大营,直奔中军帐而去。

来到中军帐前时,白起虽是咬牙苦撑,也是坚持不住了,不住晃动,慌得随行的铁鹰锐士扶住他,才没有摔倒。

在众人的搀扶下,白起进入中军帐,半躺半卧,喘息一阵,霍的坐起,大声下令,道:“众将听令:大军开拔,出兵灭韩!”

“诺!”众将齐声领命,转身离去。

没过几多时间,秦军就从营地开出了。

秦军盔明甲亮,行伍整齐,一队接一队的开出,声势惊天动地。

黑色的军服,黑色的盔甲,黑军的旗帜,汇成一条黑色的巨龙,朝着韩国所在方向,滚滚而去。

第五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韩国境内与秦国截然不同。进入秦国的人都为秦国良田万顷而震惊,进入韩国境内人们就为良田荒芜而叹息。

韩国不仅良田荒芜,更无秦国那样的令人赞叹的千万间瓦舍,有的只是低矮的茅草屋,跟狗窝似的。若是进入其中,就更是让人无语,脏乱差,与秦国的民舍整洁清爽没得比。

这非并韩人不能辛勤劳动,而是因为他们不愿辛勤劳动。因为韩国与秦国不同的是,贵族横征暴敛,穷奢极侈,而又豪强横行,国人庶民累死累活,一年苦到头,到头来劳动所得却是徒为他人作嫁衣,全成了别人的。而自己,却是没吃没喝,如此一来,谁愿意去劳作?

就是民舍里,若是有稍微好点儿的物什,不是被贵族强行抢走,就是被豪强夺去,这极大的伤害了韩人的心。

光是丢了物什还算是好的,要是一个不如意,被贵族或豪强杀了,那就更惨了。是以,谁愿把家里弄得象模象样呢?这样脏乱差,虽是住着令人不舒服,至少没有性命之虞。如此脏乱差的地儿,那些贵族豪强无论如何也不会进来,这是保命之道啊。

韩人没有劳作的积极性,一有时间就忍饥挨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闲聊。以前,他们闲聊的多是贵族豪强欺压他们的事儿,这些事儿令他们气愤,却是无可奈何,只是发泄一通罢了。

如今,他们闲聊的话题就变了,全是说秦国的事儿了。

“你知道吗?听说洛阳成了一片兵营呢。秦帝大量调动秦军前来洛阳,摆明了要是灭韩了呢。”

“灭韩?灭韩好,这个要人命的韩国早就该灭了。我们韩人为了保全韩国,与秦国打生打生,打了上百年,我们的祖辈死伤无数,我们究竟得到什么了呢?我们吃不饱,穿不暖,病无医,而那些王公贵族豪强却是连一点儿怜惜都没有,这样的韩国不要也罢。”

“对!韩国是该灭了,早就该灭了。灭了才叫好啊,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呢。”

“往昔里,我们与秦国作对,骂秦国是虎狼之国,最近了听读书人说起秦国的好处,这才明白,我们错了,错得离谱呀。”

“读书人说些什么?”

在当时,读书是一种特权,读书人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读书人话的很有影响力,这些韩人个个伸长了脖子,竖起耳朵,准备一聆高见。

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惊天动地的声响传来。

“隆隆!”这声响如同滚滚惊雷,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这是……”韩人忙寻声望去,只见一条流畅优美的黑色水线出现在远方,正朝韩都方向滚滚而去。

这黑色水线来得很是快速,只片刻功夫,就能看得清了。只见这是一支黑色的队伍,黑色的军服,黑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帜,滚滚东去,如同一条黑色巨龙。

尤其是书着“秦”字的黑色旗帜,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这是秦军!是秦军!”

“秦军来了!秦军来了!”

“秦军这是要去灭韩了,走,迎接秦军去!”

闲聊的韩人看在眼里,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大是欢喜,一声欢呼,冲进各自的屋里,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儿食物,飞跑着前去迎接秦军。

来到秦军队伍前,韩人热情之极,把手中的食物递给秦军锐士。

“秦军,吃点儿吧。”

“喝点儿吧!”

“你们一定要吃点要喝点,要不然,我会生气。”

韩人这热情劲儿,就是面对自己的老祖宗也不过如此,这与往昔里见了秦军的面就要骂秦军是虎狼截然不同,反倒把秦军给弄懵了。

“你们这是……”秦军锐士个个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直接无言了。

秦国被山东之地骂为虎狼,残暴不仁,山东之人一见到秦军的影子都是仇恨的。尤其是韩国这个处在秦国东进必经之路上的弱小战国,被秦国压着打了上百年,受“秦祸”最烈,这令韩人对秦军是恨透了,见了面就要打生打死。

如今天这般,不仅不仇恨秦军,反而还要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儿食物送给秦军锐士吃,这对于秦军锐士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让他们如同在做梦似的,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是真的吗?”

“我眼睛有没有看错?”

“好象……似乎……可能……有些不象错。”

“你掐我吧,我真不相信这是真的。啊,你真掐呀。”

紧接着,秦军就是议论纷纷了,说的全是不信之言。

“竟然是真的?”过了好半天,秦军这才不得不信这是真的,个个仍是满脸的惊疑。

“你们为何要迎接我们?”紧接着,秦军就是好奇了,为何韩人会有如此大的转变,由仇恨他们到亲近他们,这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要他们不问个明白都不成。

“你们是我们的恩人,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能不亲近你们吗?”有韩人嘴快,抢着说明原委。

“恩人 ?'…'”

“希望?”

“这从何说起?”

这话就更绕了,令秦军锐士更加迷糊了,个个不解。

“近来多有读书人出没,大说秦国的好处,要不是他们说起,我们还不知道呢。秦国一体国人,没有贵贱之别,不象我们韩国,到处都是横行不法、横征暴敛的贵族,鱼肉国人庶民的豪强。秦国不分贵贱,一体同法,哪怕是王子王孙,犯了法也要与庶民同罪,这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我们韩国却是王公贵族多行不法之事,他们那不叫犯法,唯有我们才能犯法,这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真是没天理啊。”适才那个提起读书人的韩人立时竹筒倒豆子般说出来。

“好!采!”韩人齐声喝采,大是赞成这说法。

山东之地是一锅夹生饭,半封建制度,半奴隶制度,也就是变法不彻底,仍是在沿用周公那一套“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屁话。也就是贵族特权横行,鱼肉国人,欺压庶民是家常便饭,这些韩人谁没有这样的痛苦经历呢?

要他们不赞成都不成,而且,他们一提起韩国有贵族豪强就是咬牙切齿,恨得牙根发痒。

“你们总算是明白了,与大秦作对,那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你们与大秦打生打死,到头来,你们得到了什么?你们什么也得不到。”

“你们虽是骂大秦为虎狼,残暴不仁,骂秦法苛暴,可是,你瞧瞧我们这样儿,象是虎狼吗?我们安居乐来,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放眼天下间,除了大秦,谁能做到?”

“瞧你们这吃食,真的不怎么样。你瞧瞧我们的战饭吧。”

一提起秦国的好,秦军锐士就是喜笑颜开,大是自豪,一打开话匣子就关不上了,滔滔不绝。

有秦军锐士取出秦军的战饭,一块锅盔,还有喷香的肉干。

对于锅盔,韩人倒不在意,对于肉干,却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眼珠子一下子陷进去了,难以拔出来。

肉,在战国时代是金贵的象征,一般要做官的才能吃上肉,是以“肉食者”就成了做官的代名词。

对于穷困潦倒的韩人来说,肉是传说中的存在,他们知道世上有肉,就是与他们没关系,难得一见。这些韩人,这辈子吃肉的次数可以扳着手指头数过来,乍见肉干他们是馋虫大动,无不是大咽口水。

“想吃吧?来,给!尝尝我们大秦的肉干!”秦军锐士很是大方,把肉干塞在韩人手里。

一有人行,立时有人仿效,秦军锐士不断给韩人塞肉干。韩人紧握着肉干,如同在做梦似的,直接石化了,连感谢的话都不知道说了。

“吃!吃吧!”秦军锐士提醒一句。

“呜呜!”韩人机械的把肉干送到嘴里咀嚼起来,激动得泪流满面。

这些韩人这辈子吃肉的次数可以扳着手指头数,他们已经很久没有闻过肉香了,咀嚼起来,那是满嘴生香,差点把舌头吞下去了。同时,他们激动异常,哽咽难言。

听着韩人的哭泣声,秦军锐士的鼻头发酸,眼圈儿发红,道:“你们的好日子就要到了,容大秦灭了韩国,你们就是秦人了。到那时,你们就能食有肉,饮有酒,不用再过这种苦日子了。”

“没错!我们大秦的国人庶民天天有肉吃,有酒喝,你们也会有这样的好日子了。”秦军锐士齐声附和。

“我听读书人唱过一首童谣,我还记得,果是一点不假。是这样唱的‘朝求升,暮求合,历来庶民难存活。早早开门迎王师,管教大小都欢悦’。”那个提起读书人的韩人扯起嗓子唱起来,异常激动,跑调了,却是喜气洋洋。

“谁是王师?”唱完了,这个韩人还扯起嗓子大吼一声问道。

“秦军!”

“秦军!”

韩人挥着胳膊,晃着拳头,扯起嗓子大吼。

韩人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转变,是因为秦异人出重金给顿弱和姚贾,让他们收买天下读书人,为秦国背书,进行宣扬的结果。

在灭韩之前,一定要把宣扬之事做好,这可以省很多事,可以减少很多伤亡。

一场好的宣扬,可顶一支大军!

同样的情景白起也遇到了,白起一开始也是诧异,大是惊奇,亮出身份说他是白起。白起凶威甚著,令山东谈之色变,然而,这次韩人不仅不怕他,反而要亲近他,这令白起想起了秦异人的话,慨然一叹:“君上有言:得心者得天下,果如是也!”

第六章 兵临韩都

韩人实在是太热情了,不仅迎接秦军的到来,还要跟在秦军后面,前去新郑,亲眼见证秦国灭韩。

秦军一路前进,随在后面的韩人越来越多,如同一片海潮似的,个个脸上泛着开心的笑容,眼里全是希冀之色。

要是在以往的话,每当秦军打来,韩人就会痛恨,就会大骂秦军是虎狼,象今日这般不仅不反对不说,还持欢迎态度的事儿还是头一遭,这令白起又是一通感慨。

“想我白起,征战一生,平生征韩不知几多,每当我率军到来时,都会看见韩人仇恨的脸庞。象今日这般热情热忱,还是头一遭遇到。”白起一脸的难以置信,感慨万端。

白起身为秦国上将军,平生大小数十战,其中就有不少是征韩,他对韩人的态度最是了解不过了。依他的记忆,历来只有韩人仇恨秦军,仇视秦军的事儿,象眼下这般热烈欢迎秦军的事儿他还是平生头一遭遇到,要不是亲眼看见,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这都是君上英明,大出金,收买天下读书人,为大秦宣扬。”王翦骑马随行的车旁,道出原委。

韩国与秦国接壤,更是处在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上,受“秦祸”最烈,上百年打下来,哪家哪户没有人死在秦军手里?是以,韩人对秦国最为仇视,最为痛恨。

韩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转变,就是因为秦国改变了策略,大力宣扬,把秦国的国策说给韩人知晓,让韩人知道只有秦国灭了韩国,他们才有好日子过,他们的日子才有盼头。

这一切,都是秦异人的功劳。在往昔,秦国的武力是没得说的,打得山东之地谈秦色变,可是要说到宣扬就乏善可陈了。直到秦异人提出,秦国这才开始重视宣扬,收买读书人,为秦国背书。

而眼下要灭韩国,对韩国的宣扬就是重中之重了,顿弱和姚贾深体秦异人的用心,没少花功夫,方有眼前之事。

其实,秦国代表的是先进的封建制度,而山东之地代表的是半封建半奴隶制度,秦国本就是胜上一筹。更别说,秦国政治清明,官吏勤政、清廉,国人庶民安居乐业,这本身就很有说服力,只要宣扬得法,就能改变韩人的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