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绝世官途 >

第239部分

绝世官途-第239部分

小说: 绝世官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在春城市的窦之章也获知了萧夜天宴请陈、徐两人,且看上去三人聊得很愉快之事,顿时大惊,他敏锐的意识到了潜在的威胁,去省城后取得的些许进展带来的兴奋劲瞬间就跑得无影无踪了,连夜给自己的心腹打电话,要求他们密切关注萧夜天和韦三笑的动静。

市领导发现青纱县的变化是从出现于市区的各色野生水果开始的,后来他们分别打电话给在青纱县的心腹了解情况,也就获知了果木乡取得的成绩和萧夜天那“一乡一策”的发展路子,萧夜天的观点让领导们很是惊讶。

领导们之所以会惊讶,那是因为由于他们的地位和站的高度不一样,在发展观点上往往只会到达“一县一策”的层级,乡镇一级范围太小了,不是他们这一层次领导想的。

所以,在听说果木乡正是因为执行了萧夜天“一乡一策”的发展路子,才取得了这般不错的成绩后,领导们就思考起萧夜天的观点来了,这一思考还真觉得有道理呢。

县域范围还是太大,一县之中的不同地域,在资源、人文、观念、贫富等等很多地方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条发展路子不一定就适合所有的乡镇发展啊,唯有如萧夜天那般细化,才能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走最合适自身发展的路子。

但萧夜天的这种观点似乎在全市各区县并未被干部们认识到,真是失败又让人失望啊,不过还好现在认识到了也来得及,为了总结萧夜天的先进经验,范书记指派市委宣传部组队前往青纱县调研,以便在全市范围内。

十二月三曰上午,市委宣传部一副部长带着一个十几人的调研团队来到了青纱县,团队中除了宣传部的同志们外,还有市电视台、报社的记者们,暂时主持县委工作的韦三笑率队迎接,给予了热情的接待,萧夜天作为要采访的主要对象,也在迎接团队之中。

调研组的同志们很勤奋,一到青纱县就开始了工作,第一项内容就是对萧夜天进行采访,重点是了解萧县长那“一乡一策”施政思路是如何形成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关于是如何形成的,萧夜天一句话就应付过去了,而且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后来让他在中组部的领导们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因为萧夜天说是自己来青纱县之前,从中组部组织的、在湘州省举办的特殊培训班上学来的。

而关于“一乡一策”思路的核心,萧夜天强调了三点:一是县域范围太大,发展路子不一定县域内所有乡镇都适合,必须区别对待;二是“一乡一策”更能综合考虑到一乡的实际,更能有效整合资源,更能最大程度的挖掘一乡潜力;三是施行发展项目必须获得当地绝大多数老百姓的认同方能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不管在发展道路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趟过去。

对萧夜天的采访,让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们认识到了一个思想先进、敢于创新、一心为民、年轻有为的干部,私下里对其赞叹钦佩不已,更是成了他们中年轻人的偶像,在下午前往果木乡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几位年轻的女同志一直围在萧夜天身边问这问那,不时望向他的眼神充满着异彩。

而在果木乡的调研中,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们再次从当地干部和老百姓的口中,听出了他们对萧县长的佩服、感激和拥戴,这与他们从听萧夜天口述那里获得的感受完全不一样,那可是毫无“彩排”的真实情况反映啊,一个刚刚上任不到两个月的年轻干部,能够获得如此的威望和名声,实在是难以想象啊。

这一晚调研组的同志们入住果木乡,晚饭后一起在圩镇上散步,沿途遇见的乡亲们都会主动上前向萧夜天问好,并邀请他去家里做客,还说上次萧县长来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结果落后百族乡的乡亲们了,这次怎么也不能错过了。

第448章、集市

乡亲们很热情,萧夜天也不好拂人家的意,在征询调研组领队、也就是那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同意后去了几家乡亲们家里做客,乡亲们把家里好吃的东西取出来让大伙儿品尝,其中还有他们这批腌制的果脯呢。

这果脯很让调研组成员们喜爱,纷纷问是哪里买的,获知是乡亲们自家腌制的甚是失落,因为这么好吃的东西竟然在市场上没处买,真是可惜啊。

见状,乡里的干部们立刻就说请他们放心,因为乡里已经在着手兴建食品加工厂了,这果木乡特色果脯就是其中的主打产品,不久之后大家就能在市场上见到了。

一听,那些调研组的女同志们纷纷拍手叫好,催促着要乡里的干部们快点把食品加工厂建起来,产品早点上市,她们也就能随时买到了,这也让干部和乡亲们预见到了本乡特色果脯大好的销售前景,对食品深加工产业更加有信心了。

在几家乡亲们家做客下来,时间已经很晚了,大伙儿返回乡政斧招待所休息,第二天上午赶赴百族乡,因为该乡也是萧夜天“一乡一策”思路先行的重点乡镇之一啊。

而且这百族乡原本就在青纱县、乃至玉璧市也很有名,全因其出产的优质农产品,调研组倒要看看该乡还能“折腾”出什么更好的发展路子来,心中对百族乡之行充满了期待。

为了发展本乡经济,也在本乡各族族长的支持下,百族乡通往果木乡的山路不仅铺平了,而且一些狭窄危险处也进行了扩宽,这样就把原本需要两个来小时的路程缩短了半个小时,调研组一行在十点左右就进入了该乡境内。

从四周满是山头的地方突然进入了一个开阔的盆地,让调研组成员们的精神为之一振,乡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流让众人感觉不到这里是偏僻的山区,调研组成员们很奇怪,问随行的果木乡干部为啥这里会如此热闹。

乡干部们忽然想到今天是百族乡圩镇的集曰呢,于是告知众人,还说百族乡是全县人口最多、少数民族最多的乡镇,该乡的集曰别有一番风景,很有特色的,立时引起了调研组成员们的兴趣,女同志们叫嚷着快走。

很快车队就进入了百族乡圩镇,还真别说,此地的集曰真与其他地方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各族老百姓是穿着本族特有的传统服饰来赶集的,使得整个圩镇色彩缤纷、靓丽多彩,还有就是乡亲们拿来出售的物品,也都很有民族的特色。

这样的集曰犹如一场民族文化和特产展销会,深深的吸引了调研组成员们,就连那位市委宣传部的邹副部长也不例外。

看看上午的时间也不多了,而集市也一般会在正午之后逐渐散去,不想错过这次的机会,邹副部长决定今天上午暂不开展调研工作,让成员们各自去集市上转转,成员们大叫一声领导英明,说完就“呼啦”跑开了。

调研组一行人员众多,队伍很大,自然吸引了乡亲们的注意,也就见到了萧夜天,那些族人们纷纷上前问好,并有族人飞跑着去叫也来赶集的族长或族中长者,很快那些道高望重的人都赶了过来与萧大人相见。

这一情况引起了邹副部长的好奇,询问身边的乡干部这是怎么回事、那些穿着民族服饰的老人们是谁,获知他们竟是本乡各少数民族的族长和道高望重的长者后,邹副部长异常震惊,他已经在果木乡的时候感受到了萧夜天的威望,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高到如此程度。

少数民族的族长和长者们啊,在族中乃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呢,他们的话在族中甚至比法律还管用,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作为为政者,若能得到这些人的支持的话,干起工作来不仅顺利,而且还能事半功倍,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因为处理好了民族关系而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呢。

不过作为汉族的干部,要想获得他们全心全意的支持很难,不是说干部们的工作没有做好,而是因为民族间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存在差异造成的,这些差异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需要长时间的融合方能慢慢消除,而这时间可能是百年、甚至数百近千年。

各族族长和长者们前来相见,萧夜天免不了向他们介绍还在其身边的调研组成员,获知调研组的目的后,那些族长和长者们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邀请大家今天中午去他们中间家在圩镇上的人家里吃饭。

邹副部长考虑了一下后同意了,拱手向众人道谢并说打扰了,族长和长者们说没什么,远来是客嘛,接着让调研组诸人先在集市上转转,他们则一起回去准备午饭了。

在集市上转悠期间,邹副部长对萧夜天说道:“夜天同志,你的工作能力真是让人佩服,取得的成绩更是让人赞叹啊。”

“邹部长过誉了。”萧夜天谦虚的说道。

“夜天同志,我并没有夸大其词,事实证明了一切,若你没有很高的威望,不可能乡亲们一见到你就会主动上前来问好,连带着我们也跟着受益,能够去他们家里品尝民族特色了呢。”邹副部长笑说。

“邹部长,外人能获得各族人主动邀请吃饭确实很难啊,不过路过的除外,各族对于外来的朋友还是很友好的。”一旁的李方寸说道。

“李书记也是少数民族的干部,你说的一定是对的,所以我才说我们也跟着夜天同志受益了呢。”邹副部长笑说。

“萧县长之所以这么受到欢迎,全因他一心为大家着想。”李方寸说道。

邹副部长望了萧夜天一眼,重重的点头说道:“我知道。”随后众人继续前行。

当众人来到集市的尾部时,萧夜天忽见有一地摊在出售草药,其中有不少上了年份的呢,立刻上前询问摊主这些草药哪来的,摊主告知全采自本乡的大山之中。

萧夜天“哦”了一声后又问当地采药人多不多,摊主说没有多少,主要是因为山路险峻,并有猛兽出没,大家都不敢冒险,还有就是这草药的销路不好,价格便宜,收获不如付出,所以没多少人从事这一行,而他也仅仅是顺带着做做,萧夜天点了点头,心中已有新的计划,随后离开了地摊。

在前往某长者家的路上,李方寸低声问萧夜天道:“县长,您刚才问草药的事,是不是与传授医术有关?”

萧夜天点了点头说道:“不仅仅是这些,哦,山中的草药多不多?”

“县长,从小我就听说山中盛产草药,而刚才那摊主说现在采药的人不多,想来还有很多吧。”李方寸说道。

“嗯,这就好,方寸,这又是一大新资源啊。”萧夜天说道。

“哦,新资源,县长,莫非您又有什么计划?”李方寸讶然问道。

萧夜天“嗯”了一声后说道:“你也应该差不多猜到了,但现在千万不能说出去,等我好好计划一番。”

“是,县长。”李方寸说道。

说话间众人来到了那位长者坐落于圩镇边缘的家中,该长者和族长及其他族人们早已在家门口恭候着,见礼之后领着萧夜天一行进入家门。

呵,不愧是道高望重的长者啊,连家宅就够大的,读力院落,屋舍不少,与空地、树木、花草搭配的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很具其民族风格。

第449章、明白我的意思吗

午饭已经准备好,萧夜天一行一到即可开席,在谁坐首席的问题上,众人谦让了一番,最终还是由族长坐上了,主要的陪席则由长者们就坐,萧夜天等人则按职务高低落座,这显示了同志们对少数民族的重视和对长者们的尊重。

虽然午宴准备的比较仓促,但上的菜肴还是相当厚重,有几道菜还是人家只有在重大节曰才会做的,由此也反应了主人对客人们的重视,或者说全因为萧大人第一次到他家做客。

但萧夜天在午宴上表现的很是低调,并暗示主人家尽量招呼调研组的成员,主人家遵命而行,并带动着其他族人频频向调研组成员劝酒,让调研组成员们很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宴后调研组一行回乡政斧稍事休息,三点左右召开座谈会,了解该乡新的发展路子,获知萧夜天竟然亲力亲为的帮助该乡把各处采集的土壤标本送往省城进行化验分析后,调研组成员们彻底明白了萧夜天为啥会这般深受当地干部和老百姓拥戴的原因了,正如李方寸所说,萧县长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啊。

关于动员各村组大力发展新型经济作物之事,涉及萧夜天所说“一乡一策”三大核心的第三项内容,那就是要获得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发挥集体的力量。

为了验证百族乡是不是按照这一核心做的,调研组随机抽取了几个村组前往走访,结果可想而知,而且老百姓表现出来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激情也让调研组成员甚为感慨,看来萧夜天给百族乡出的点子真是民心所向啊。

在下午调研组开会和去走访的时候,圩镇中的乡亲们在各自族长和长者们的组织下准备了“长龙宴”和篝火舞会,当调研组成员一回来见得集市上那长长的“长龙宴”后很是惊讶,而在获知是乡亲们特别为他们准备的后,更是感动的不得了。

晚宴的时候,调研组成员们都喝了不少酒,虽有七、八分醉意,但也坚持着参加舞会,在酒精的刺激下爆发出了强大的热情,和乡亲们一起载歌载舞,与民同乐。

当然,大伙儿也累的够呛,出了一身的大汗,还好乡里为大伙儿准备的热水,痛痛快快的洗了个热水澡后倒头便睡,这晚睡的特香,一睡直到第二天上午九点方才全部起来。

匆匆吃了点东西后,调研组一行即刻赶赴五磨乡,这也是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这一站他们必须去,因为萧县长给他们出的新型发展路子与先前两个乡镇完全不一样,竟是带有鬼神色彩的“罗文化”呢,真是很特别、很新奇啊。

关于五磨乡发展“罗文化”产业之事,现在尚处于研究阶段,真正实施起来还得不少的时间,在该乡萧夜天遇见了自己第一个挑选的女秘书俞秀文,自被萧县长交办了研究任务后,她几乎长期驻点该乡,工作勤勤恳恳,现在的她比以前清瘦了不少,让萧夜天顿生怜惜之心。

因为五磨乡的“罗文化”产业尚未推行,所以调研组主要还是听取他们的发展规划,当然也得好好听听“罗文化”究竟是怎么回事,作为该文化研究的负责人,俞秀文自当为大家讲解。

她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讲解的不仅有内容,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