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东汉末 >

第128部分

回到东汉末-第128部分

小说: 回到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典丢失巨野城后,便领兵退回了东平,奉曹操之命协助程昱守卫东平国。

    可是二月初六一早,一名使者便带来了曹操的命令。

    使者走后,李典、程昱相对默然无语,最后李典终于忍不住,开口道:“程伯父,我们该如何是好?真的要将其它县的人口和钱粮全部撤走吗?这可是我们的根啊,这样的话,伯父所在的东阿县也是要被毁了的,难道你能忍心吗?”

    程昱虽然只有五十多岁,但是现在却如一下子老了十岁的样子,叹了口气道:“主命不可违啊!曼成,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领着你的部曲离开此地吧,这次冯耀、张辽、薛永三方共八万大军!无盐是守不住的!”

    “不,我不会离开程伯父的,要走我们一起走,要留就一起留下来死守!而且,就算我们要撤走百姓,这必然会让敌人知道的,只怕我们前面刚撤出城,后面敌人大军就追杀上来了!!”李典道。

 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已经被曹操抛弃了

    “而且,若是我们将东平的百姓撤走,只怕东平王刘凯不会同意!毕竟东平是刘凯的食邑,若是没有百姓了,就没有办法收租税了!”李典又说道。

    “曼成,我们不能再拖下去了,这样吧,我马上传令各县乡,将所有精锐兵力集中在无盐,与敌决战,或可利用无盐的特殊位置争得胜利!”程昱道。

    “好,请伯父守城,我将带士卒埋伏在青龙山与老虎山之中,只要敌人攻到城下,我将会领兵从山中杀出攻击其后方,毁其粮草,待敌军一乱,伯父再从城中杀出,前后夹击!”李典道。

    程昱点点,赞道:“曼成,你越来越有计谋了,将来一定能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将!既然你要埋伏在外,我倒是有一计,说不定能凑奇效!”

    李典喜道:“侄儿知道伯父一定有办法的,请伯父明言,侄儿一定好好配合!”

    程昱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得笑容,慈爱的看着李典,点头道:“这次要撤退百姓我们既要做,又不要强制性的去做,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又不违主命,又对得起百姓!你多派一些本地的侠士,去到各县,把冯耀要进攻的消息传出去,肯定会有一些百姓会选择向后方逃亡的!”

    “这样的话,很快敌军就会知道,以为我们要撤退逃跑,正好可以引敌深入,冲入你的埋伏之中!”

    李典大喜,应命而去!

    兖州鄄城

    于禁奉命守城,在接到曹操的密令后,一面令守军打退一波又一波的吕布的攻城,一边悄悄打开东城门,将城中妇孺向青州方向撤退!

    吕布令手下士卒在鄄城城下大喊:“于禁,你已经被曹操抛弃了!快快投降吧!”

    鄄城的守军大惊,于禁手下几位部将来问于禁,“将军,敌军所言是否是真的?我们为何要将城中百姓撤走?曹公是否要放弃我们了?”

    于禁道:“诸位休要上了吕布的当,鄄城城高池深,吕布攻了大半年,也没有攻下来,难道现在就能攻下来了?你们要对鄄城有信心!况且我只是令妇女和小儿撤走了,这是为了减少城中粮草的消耗!壮丁仍会留下来,辅助我们守城的!”

    部将又问:“那为何曹氏宗族全部都攻进青州去了,就连夏侯将军也离开了鄄城?”

    于禁道:“鄄城只会正面受敌的,就算再不济,我们也可以随时从后面撤退!那时主公早就攻下青州了,而我们立有大功,定会受到主公的嘉奖,若是我们现在不用心,想着撤退,这是违背了主公的命令,若是敌人趁势一举攻到青州去,我们哪里还有路可退?而我们也会因此而受到处罚!难道你们想要的是这样吗?”

    部将惊恐,不也再抗命,于禁为了安抚将士及百姓,将城中留存的金银钱部取了出来,宣布道:“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守城的将士,每杀死一名敌人,都将会获得一两银子!”

    鄄城守兵士气大振,吕布军无可奈何,不敢冒然大举进攻,每日只是令投石车往城中抛一些石头,但是很难对鄄城的守军造成伤害。

    鲁国鲁县

    二月初九,冯耀点起四万五千大军,大军才行到宁阳县边境,刘顺忽然领着一人来见。

    “吾乃东平王的侍卫,奉王爷之命前来送信!”来人一见冯耀便跪下,神态极为恭敬。

    冯耀取来信,信上确实有东平王的大印,拆开一看,原来是东平王送来的密信。

    信中东平王刘凯已经得知曹操的计划,大为震怒,于是决心支持冯耀接管东平,并告知宁阳、东平陆、章县等城,城中只有数百伤残老兵守城,只要冯耀大军一到便会投降!请冯耀尽快派兵往各县,接管县城,使城中百姓安定下来。

    冯耀大喜,急令刘顺派兵去各城探查。

    徐庶道:“主公,我听说程昱此人智谋非凡,肯定不会将兵力分散在各个小城之中,让我们各个击破,属下猜测程昱必会集中兵力,准备依靠无盐城的地势来与我们决战!所以我认为东平王刘凯所说的应该是真的,外围的县城中几乎是没有防守能力的!”

    不到一个时辰,最近的宁阳县城便传来消息,城中四门大开,每门只有一百兵守在城门,并且举着旗子欢迎冯耀大军。

    冯耀派魏延领军前往接收宁阳,大军亦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很快的,刘顺派往其它城的斥候也一一返回,证实了徐庶的猜测。

    徐庶又道:“主公,虽然东平国绝大部分城池都等待着咱们去接收,属下认为,此时我们不应现在就接收所有城池!”

    “为何?”冯耀第一次听到有城不占的建议,好奇的问道。

    徐庶道:“这些城对我们已经没有威胁了,我们大可以在攻破无盐后再去接收,现在去接收的话,我们就必定要派出得力的将领和一定数量的兵力,一座派两千兵一个将的话,十座城就是十员将领两万兵力,这会大大的分散我们的兵力,而程昱却在集中兵力,这样对我们非常的不利!”

    “好,军师所言甚是,不过东平陆、章县都在无盐城的周围,也紧临着汶水,这两座城我们还是要派兵驻守作为后援的!”冯耀点头道。

    “主公明智!”徐庶道。

    冯耀依计,令大军向东平陆前进,不过斥候传来的消息和冯耀一路上的所见,令冯耀疑惑了起来。

    这一路上不时能看到大量成郡结队向无盐前进的百姓,这些百姓俱都拖家带口,赶着自家的牛车或是背着大包,挑着担子,一副逃难的情景。

    有些被冯耀军队赶上,来不及逃避的百姓,见状后,便跪在道旁,大声请求饶命。

    冯耀派人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百姓竟然是害怕被冯耀的军队屠杀!

    谋士简雍进言道:“主公,这必然是敌人的诡计,在百姓中散播了不利于主公的谣言,请主公下令,全军任何人不得欺负百姓,若有违者,立即斩首!”

    跟随在冯耀身边的虎卫统领许褚,闻言后,也禀道:“主公,吾愿率虎骑代主公监督各军军纪!”

    冯耀的大军有四万余人,行军的过程中,大军前前后后,长达数里,派出最为可靠,可以快速反应的虎骑,可以迅速抵达任何一个地方,这确实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好!仲康,你率虎骑将我的命令传达下去!若有敢取百姓一针一线,或是辱骂伤害百姓者,一率斩首示众!”冯耀命令道。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柄鱼叉杀五甲士的汉子

    当晚,大军抵达东平陆城,安抚百姓,派出探子。

    冯耀命简雍暂时负责管理城防及安抚百姓的事。

    车胄进言道:“济水东平陆北面就是龟山,要想进攻无盐,可以从龟山左侧或是右侧进攻,但是左右两侧正对面正是老虎山与青龙山,如果敌兵伏兵山中,待我军半渡时出击,只怕我军会落败!”

    徐庶道:“车督统所言正是属下想说的,青龙山与老虎山中必定埋伏有敌兵,我军不可轻举妄动,等张辽军攻下寿张了再作打算!”

    冯耀依计,一夜无事,第二日,魏延忽然来报:“主公,汶水河所有的船只全部被敌兵收走了,沿河近百里找不到一支可以渡军过河的船只,而且两条可以过河的小桥,也已经被毁坏!”

    “无妨,若是程昱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我才会感到奇怪呢,不过这也只能阻我军两日而已!”冯耀道。

    魏延又进言道:“不如吾领一军向东,从章县附近过河,正好两日后可以杀回来,将青龙山的伏兵引出!那时主公正好渡河从侧面攻击伏兵!”

    徐庶这次同意了魏延的计谋,不过补充道:“此计完全可行,不过我建议让张达打着魏延的旗号,屯兵在龟山,吸引无盐城的守兵的注意!”

    冯耀道:“好!就依此计行事,文长,你可速领一万兵按你的计谋行事,留一万兵让吴昊率领,在龟山与汶水之间扎下大寨!”

    魏延遵命而去。

    冯耀则命车胄率一军回鲁县,从泗水河中征用船只,同时命赵旺派人修复桥梁。

    下午,赵旺来报,士卒正在修桥之时,忽然从汶水河北岸杀出数百弓箭兵,隔河一猛射,修桥的士卒被射杀大半,待调来弓箭手还击时,敌兵则退后,若是一开始修桥,敌方弓箭手则会立即冲过来攻击。

    “那就将投石车运到修桥附近,若是敌方弓箭手再过来攻击,就用投石车进行还击!”冯耀命道。

    不久,赵旺大喜来报,敌方弓箭手已被投石车击杀过半,不敢再靠近河岸了!

    至晚上,一切进行的颇为顺利,再有一日,车胄所征的船只就会运到,而且张辽军也传来捷报,已经攻占了寿张县!

    戌时,冯耀在书房中正与徐庶对着作战模型研究如何攻克无盐,许褚忽然进来禀道:“主公,城中出事了,有一名百姓与城中的士卒起了纷争,已经连杀了我军四名士卒、一名伍长!”

    “现在情况如何?可知是什么引起的纷争?”冯耀急问道。

    许褚禀道:“属下赶到时已那名百姓已经砍杀了我方五人,属下得知道赶到时,正准备杀了那百姓时,忽然又有数十名百姓站了出来,说是因为那五名士卒调戏一名女子引起的,所以属下不敢擅自作主,特来禀告主公!”

    这时简雍也过来了,见许褚亦在,便说道:“主公,想必你已经知道所发生的事了,此事虽小,但是事关我军的声誉以及百姓对主公的看法,请主公亲自处理此事!”

    冯耀冷声道:“此事我必会查清楚!杨武!你和范能带一百亲随随我前去!!”

    杨武大声应命,不一会便点起一百亲随,聚于冯耀身边。

    “主公!!”一百亲随齐声喊道。

    冯耀点点头,对徐庶道:“元直,你暂且坐镇府内,防止有突发事件!”又唤过戴陵道:“有虎卫及亲随护卫,这次你就留守县府。”

    众人各依命行事,冯耀率简雍、许褚、杨武以及一百亲随赶往出事地点。

    赶到出事的地点的,事态已经超出了冯耀的想象了,大街上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约有数百人之多。

    百姓见冯耀领着甲胄鲜明的军队赶到,连忙让开一条大道,露出了被围在中间的尸体以及正与虎卫相恃的一名壮年男子!

    这些虎卫是许褚留下来看守现场,以及控制那名男子的。

    那名男子约有二十多岁,手中握着一把鱼叉,目露凶光,死死的盯着面前的持刀的虎卫,在其脚下,横七竖八的躺着五具身着铠甲的士卒尸体!

    见冯耀领着一百余名亲随驾到,男子冷眼抬起头一扫,复又低下头,目中杀气更甚。

    “我们快让开,冯使君竟然亲自来了!”这时百姓中有认识冯耀的立即喊了起来,不等杨武等亲随动用武力,便自觉的又退开了数丈,将空间完全让了出来。

    冯耀见百姓还算有理智,心中稍稍感到有一些安慰,于是举起手来,示意所有人注意。

    “城中发生这样的事,我相信这绝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也绝不是我愿意看到的!我之所以来此,就是要亲自查明此事!”冯耀大声说道。

    百姓听到冯耀这一番话,面上都露出期待的喜色来,甚至有胆大的百姓在人群中喊道:“冯使君,我可以作证,这事完全是因为那些士卒引起的,请冯使君不要杀徐商!”

    一人开口,登时又有百姓开始高喊起来,就在这时,杨武忽然喝道:“出刀!”

    陡然间,唰唰唰的,一百名亲随猛的抽出了佩刀,高举了起来,在火把的照耀下,寒光阵阵。

    “谁再敢大声喧哗,便是对吾主不敬,吾立即将其斩杀!”杨武高喝道。

    百姓被这阵式,吓得一震,纷纷后退,不敢再高声叫嚷,不过却也没有因此而退去。

    这时,人群中忽然一阵波动,只见六个披甲的士卒从后面穿过人群,似是想要冲到冯耀前面来,不过才冲到杨武面前,便被杨武持刀拦住。

    “你是哪个营的?想要干什么?”杨武喝道。

    六名士卒中有一名伍长、一名什长,那什长约三十多岁,下巴上已经长了有数寸长的胡须。

    “统领!!我要见主公!”那名什长急道。

    “让他过来!”冯耀早已看见,于是冷冷的点头同意,心想:“这几名士卒在这个时侯想要见我,难道和此事有关?”

    同时又望了那名被虎卫围在中间的男子,“听刚才有人称其为徐商,难道这名汉子姓徐名商?虽然不知道他的底细,但是他只凭一柄渔叉便杀掉了我五名身披铁甲的士卒,的确有些本事!”

    这时,那六名士卒被杨武放行,跪到了冯耀的马前,什长大声哭道:“主公!!这被杀的五人正是属下的手下的士卒,他们平时为了在战场上从来都是悍不畏死的,没想到今日却死在我们所保护的平民手中!请主公一定不要让这些为主公卖命的兄弟们寒了心!”

 第二百六十章 等等,冯使君

    听着什长的哭声,冯耀不知为什么反而起了一身鸡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