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东汉末 >

第167部分

回到东汉末-第167部分

小说: 回到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猛然想起,喜道:“三弟,幸亏你的提醒,那员将领姓赵名云,字子龙,是常山郡真定人,离此并不远,只有数百里的路程,骑快马只要三天,便可以到达,只是具体住在哪个村,可能要费点时间打听一下!”

    “如此,那大哥何不速速派人去请赵云,若其真的有本事,只怕袁绍可能会先行一步将其请走的!”张飞急道。

    刘备依言,派出手下一名亲信,命其速往常山真定,寻找赵云!

    ……

    兖州泰山郡

    在一片连绵起伏的高山中,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喊着口号,在大山中前行着。

    大部分的将士虽然汗流夹背,但是脸上却满是坚毅的神色,眼中更是充满了斗志!

    队伍虽然分作了数条路线齐头并进,但是极然因为山路的陡峭,拉成了长长的长龙,蜿蜒在大山中!

    在一些常人难以发觉的隐蔽地方,零散的分布着几个偷偷打探的山贼,正当他们欲离去,将看到的情报带回时,突然出现了数倍的斥候,张弓搭箭,举刀扬剑,将他们一一包围。

 第三百四十一章 管承的敬服

    其中一名斥候竟然是刘顺。

    刘命手下的三名刚成为斥侯的新兵,上去将山贼的武器全部缴了,接着将一封招降信塞在了吓得发脸色惨白的山贼怀中。

    “我不杀你,但是若你没有将此信带回给你们的首领,那结果将是你绝不想接受的!”刘顺喝道。

    山贼狐疑的揣着信,慢慢的退出了众斥候的包围,接着身子一闪,消失在草丛中。

    刘顺的斥候营终大规模的扩编了!

    从三百人扩编到了现在的一千余人,增加了三倍的人数!

    这次泰山之行正好是练兵的好机会,每一个小组皆是四人组成,由一名经验十分的老斥候,以及一名熟悉泰山的昌豨手下的士卒带领,再加上两名刚精选出来的斥候新兵。

    他们的任务就是抓住所有敌方的斥候兵,将冯耀事先准备好的招降书带回去!

    泰山贼兵分散在泰山之中,平时行动十分的隐蔽,如果主动去一一寻找,很难全部将他们找出来,熟悉泰山贼兵活动的昌豨因此提出这个建议,被冯耀赞赏采纳。

    除了训练斥候外,其余的将士也全部同时进行训练,由于没有辎重车,所以每一名士卒除了背负自己的行李外,还要必须要背着自己的口粮及饮水,再加上一身数十斤重的武器铠甲,总负重皆在百斤以上!

    而且冯耀特别强调,这次的行军,有惊无险,所以,平时精兵交给杂役背负的行李以及粮食,这次必须要亲自背负!

    为了鼓舞士气,引起潜藏在深山中的泰山贼兵注意,各领军的将领分别都有不同的行军口号,不时就会齐声大吼而出,吼声在山谷中震动,山中的飞禽走兽莫不被惊得四散而逃。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队伍都是士气高涨,有一只队伍,几乎全是布甲,总负重要比其它的士卒轻了将近一倍的重量,但是他们却落在最后,口中气喘吁吁的喘着粗气,不时看看前方身披重甲,士气高昂的精锐士卒,眼中露出敬重的神色。

    这支布甲大军总人数共有一万,他们曾是海贼管承的手下,但是现在,他们成为冯耀大军中的一部分!

    在水中,他们无所不能,但是山路却不是他们的长项!尽管他们俱都是从数万海贼之中精选而出,让管承引以为傲的精锐海贼!

    此时,管承并没有领着自己的部曲,而是在大军的最前方,满脸崇敬的追随在冯耀身边。

    管承身高八尺,几乎与冯耀齐高,因为常年在海面暴晒,面如枣红,生得十分粗猛,其武器就是一面镶皮的木制大盾以及一柄厚重的单手大刀,还有一根常缠在腰间的飞抓长绳,铠甲则是精制的皮甲!

    另外还有一支短弓背在背上,以及一袋二十支箭矢的皮制箭袋!

    这一整套的装备,都是最为适合海战的装备,以轻便为主,其中木制大盾更是必备,既可防箭矢,还能在危急时候落水时,漂在水面,可以借力,平时在船上睡觉时,也可以用大盾来挡住烈日的暴晒!

    由于管承来时,戴陵已经领着大军带着所有辎重离开了,并没有留下多余的铁甲来给管承的海贼装备上。

    山中道路崎岖不平,很多时侯,由于道路太窄,冯耀不得不命大军重新开出多条山路来,所以不时有山石被大军移开,滚落山崖,传来轰轰的巨响之声!

    那些挡住去路的树枝或是荆棘,皆被冯耀领着众亲随一一斩开!

    管承亦不时呼喝着,学着冯耀的模样奋力的开着路,手中的大刀不时挥动,将挡住去路的荆棘斩断,挑开!

    所有人,都没有骑着马,那些战马虽然也随军一起,但是此时正尾随在后,由马夫牵着,而马背之上,除了马鞍外,并没有负重,原本可以放在马背上的行李,此时全部要亲自背负,包括作为主公的冯耀。

    冯耀的大盾是全钢打制,重达六十斤,铠甲是明光铠,虽然比起加厚铁札甲要轻一点,但是冯耀又特制了防护小臂与小腿的护甲,总重量仍重达八十斤以上,冯耀的行李更是比其他人还要沉重,差不多有五十斤的份量,再加上武器,总重在二百斤以上!

    这二百斤,刚好是一位美人的最标准的体重,冯耀便将这些附加的重量,想像成了正背负着一名美人开路的情景,所以一脸的轻松欢快,健步如飞,手舞青釭宝剑,寒光闪烁处,荆棘如同无物,被削成无数段,扫到一边。

    管承虽然负重比冯耀轻了许多,但却没有冯耀轻松,山路并不是他的长项,开了一会路后,便有些脸红气喘,额头汗水冒了出来,再一对比冯耀的轻松,管承自愧不如!

    在此之前,管承认为冯耀只是一名尚未弱冠的少年,靠的是手下还其身后的吕布、袁术才能有现在的地位的,虽然被冯耀的礼遇以及王昇的劝说打动,主动来投冯耀,但是在心底深处,始终有那么一丝的不服气。

    但是,随着这两天的接触,以及行军以来的所见,管承心底的那一丝不服慢慢的化作了对冯耀的无比敬佩,在其心底深处,暗暗庆幸着他能得遇冯耀这样的主公!为他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自豪!

    大军在山中走走停停,一直用了三天的时间,才穿过了泰山的边缘,来到了被泰山环抱的腹地,泰山郡奉高城。

    而此时已经是四月的初七了!天气已经非常的暖和,但是并不炎热!

    这行军的三日之中,泰山中数十支大大小小的贼兵,在陆续收到冯耀的招降书后,有的惊恐,有的振奋,还有一些因为不以为意,并没有派出斥候打探消息的贼首,也从别的贼首那里看到了冯耀的招降书,之后惶恐不安。

    有些贼首互相相约聚在了一起,商议对策。

    “我们若是假装没有收到招降书会如何?”一名很很矮胖贼首问道。

    “我想,冯使君一定会大为震怒,接着派其手下大将,进山围攻我们的,我听说其手下有一员大将,姓魏名延,此人曾独自领兵与曹操交战,将曹操的大军打得大败,此人曾想要将我们的泰山所有的山寨夷平!”另一名瘦高贼首惧怕的回答道。未完待续。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泰山群贼

    “哼,我看你胆子也太小了吧,就你这样的胆量,我真不敢相信,你是如何聚集起五千喽罗来的,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被人杀掉!”一名独眼,面貌凶恶的贼首冷哼一声道。

    “不对!不对,你说的不对,那曾放言要将我们灭掉的是冯耀手下最为勇猛的大将,姓戴名陵,听说身高一丈,手中所使的狼牙棒,重达二百斤,曹操手下名将曹仁就是被其一棒击杀的!现在泰山之中,哪个听到他的名字不害怕?”一名长相比较威猛,但是身高只有六尺多的贼首目中透出惊恐!

    “好了,我们是来议事的,不是来吵架的,我只说一点,冯耀的军队虽然勇猛,但是泰山是我们的地盘,进了泰山,就算他们再勇猛也不是我们的对手!而且就算不敌冯耀,我们也可以退走,藏在深山之中,等其走了,这泰山一带仍然是我们的天下!”

    这时作为这次召集众贼议事的贼首,自恃其实力最为强大,露出不服的神色。

    不过,这时,其手下谋士小声说道:“将军,听说我们泰山最为闻名的昌豨将军也投效冯耀了,还有近日,闻名于东莱的海贼管承也主动投效冯耀,他们皆受到了冯耀的重用,将军,如果我们投冯耀,相信冯耀必不会杀了我们,而是重用我们的!”

    “是啊,昌豨将军是我最为佩服的人了,如果他要是领路,只怕我们不能逃过昌豨的眼睛!”一名贼首叹道。

    “我也有一个看法,不过我先要问各位英雄一个问题,你们最服谁?”一位文士打扮的贼首笑着问道。

    “你是说泰山一带,还是青州徐州这一带?不过,不管是什么,我最服的是臧宣高!就算曹操这样的狠辣人物,臧宣高亦敢公然对抗,还记得去年发生的事吗?”另名贼首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

    “莫非兄台所指就是徐翕、毛晖二人之事?”众贼首惊问道。

    这件事,在去年时,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时曹操的手下东平国相徐翕,还有任城国相毛晖,追随吕布反叛曹操,后来曹操从徐州回兵时,徐翕、毛晖不敌,只身投靠臧宣高,得到了他的庇护,不但不惧曹操的势大,反而起兵进攻曹操的泰山郡,攻占了泰山郡南部的费国。

    “正是此事!!”文士模样的贼首对着青州的方向,拱手一揖,遥敬臧霸。

    群贼立即高喊了起来。

    “吾最敬重臧宣高!”

    “我也是,除臧宣高外,其他人休想让我低下头!”

    “我等过的是刀头上添血的日子,最讲的就是一个义字,臧宣高不但勇猛无比,更有如此大义,敬服!”

    “臧宣高!”

    “臧刺史!!”

    “……”

    众贼俱都高声喊出了臧霸的名字。

    就那那个一向以大哥自居的贼首,此时也点头,露出佩服的目光,说道:“宣高,吾之榜样!”

    “哈哈哈哈!”文士贼首大笑了起来。

    众贼大怒,喝问:“为何发笑?”

    文士贼首虽然是文士打扮,但是一身武艺却是不弱,虽然外表斯文,常带笑容,实则杀人不眨眼,手下更是有数千喽罗,被众贼送了一个绰号“笑面狼”,众虽怒,但是并不敢作出实际动作。

    绰号“笑面狼”的贼首忽然止住笑声,扫视了众贼一眼,正色说道:“我等泰山群雄之中,即便是昌豨、孙观、吴敦、尹礼等亦被臧宣高的威名所折服!甘愿为其所用!诸位的兵力和威名难道比得上他们四位吗?”

    众贼摇首。

    笑面狼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还们在此商议什么?难道都不想要颈上这吃饭的家伙了吗?比我等威名和实力要强上许多的孙观等,俱都折服于臧宣高,而臧宣高却折服于冯使君,已认冯使君为主公,现在贵为青州的刺史!”

    众贼惊惧,同时又羡慕臧霸的成就。

    “先不要说我等敢不敢去青州去买卖了,即便是徐州、兖州,也都是冯使君的地盘,此时冯使君投来招降书,正是我等的大好机会,不投冯使君,诸位就一辈子窝在这深山老林中,吃野菜度日吧!!”

    笑面狼说罢,冷笑着离去,显然是收拾兵马准备投冯耀了。

    众贼此时豁然大悟,一哄而散,生怕比别人投冯耀投得晚了,将来地位会落下去,各自急急回山寨,拿着得到的冯耀的招降书,当作了宝一样的揣在怀中,领兵前往奉高。

    奉高城

    新上任的泰山郡太守臧洪闻得冯耀领兵到来,急出城相迎,迎入府中后,感动的说道:“若不是冯使君,洪此时已是地下枯骨!”说着就欲拜谢冯耀救命之恩。

    冯耀急忙扶住,说道:“子源兄,不必如此,子源身为温侯的属下,而我又是温侯的女婿,我们应是平等的身份,不可行此大礼!”

    臧洪欣喜,立即将冯耀邀到后院,毫不避忌其妻妾,将冯耀介绍给他的妻子及家人认识,道:“他就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

    臧洪的妻妾子女拜见冯耀,冯耀不好再推托,给臧洪的子女每人皆赠有珠宝玉石等物,夸奖一番。

    出了后院后,冯耀内心感叹:“若说是改变历史,臧洪一家可能就是最大的变化了吧!”

    历史上,臧洪死守城池,杀自己的爱妾取肉给守城将士吃,最终仍落得城破,臧洪拒不降袁绍,妻妾及子女皆被袁绍所杀!

    还有臧洪的手下,当时是郡丞的陈容,亦随同臧洪一起赴死!

    冯耀与袁绍休战,或多或少也是因为想要救臧洪这样一个人才!

    臧洪,徐州广陵郡射阳县人,其父臧旻,在黄巾之乱前,曾贵为扬州刺史,臧洪臧氏的家族在广陵一带还是非常有威望的,能将臧洪拉吕布的阵营中,至少可以对广陵的安稳起到一定的作用!

    与臧洪一直迎接冯耀的同样也有臧洪的老属下陈容,现在仍然任郡丞一职,泰山郡郡丞!

    虽然是顺手之劳,但是冯耀同样算是对陈容有恩,只不过,这一路上,陈容的神色一直颇为复杂,虽然对冯耀恭敬有加,但是并未露出要谢恩的意思。

    郡府一共有三重院子,后院是臧洪及其家眷所住,中院则是最为亲信的属下及亲随们居住的地方。

    到了中院后,见陈容不为所动,臧洪奇怪的问陈容道:“陈郡丞,莫非你对冯使君有什么想法?”

 第三百四十三章 泰山太守臧洪(第三更)

    陈容答道:“去年下邳,我陈姓之名士陈纪一家,皆死于狱中,虽然陈纪与我并无亲情,但是却是同姓之人,此事属下实在有些不能释怀!”

    冯耀闻声一怔,心中已有不悦,那件事确实做得有些疑点,难免引起旁人猜测,不过,在当时,那是最好的解决的办法,以陈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