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东汉末 >

第44部分

回到东汉末-第44部分

小说: 回到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一刻还懒散零落的五百步兵怒吼一声,迅速由长蛇阵变成了整齐的步兵方阵!

    “是长枪兵!”黄邵的骑兵队发出一阵惊呼!

    只见长枪如林,明亮的枪尖在日光下如一片寒星闪烁!

    每一根长枪都有两丈多长,整整齐齐的斜插在地上,持枪的士卒紧握着粗重的枪杆,眼光暴发出冰冷的杀意!

    只要骑兵敢冲锋,迎接他们的将是冰冷的枪尖!

    骑兵!嘿嘿,让吾等长枪兵来为尔等送行吧!

    “弟兄们!用我们的长枪捅破敌兵的肚皮,用敌人的鲜血成就我们的功勋!挺住!胜利就是我们的!”长枪阵的部曲将纷纷大声怒吼着。

    “杀——!!”长枪阵中暴发出震耳的吼声!此刻,他们已经暂时忘记了恐惧,在他们的眼中仿佛看到了敌方骑兵被自己手中长枪粉碎的画面,肠穿肚烂,鲜血淋漓,满是敌人的惨叫声!!

    黄邵的骑兵大多数是用的是也是长枪,但是长度根本没法和这种专门对付骑兵的长枪相比,马战的长枪一般都只有一丈多长,在面前这两丈有多长的枪阵中,简直就如同玩物一般!!

    “骑兵从侧面攻击长枪阵!”黄邵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大将,立即率领冲锋的骑兵一提马缰,朝着一侧绕了过去,接着一打马发起了冲锋,想要从枪阵的侧面进攻。

    冯耀早有预料,手中令旗一挥,大喝道:“变阵!”

    长枪阵立即一分为三,前,后,左,右,各分出一个稍小的方阵,形成一个口字形的防御阵,枪尖仍然朝外,对准了想要冲锋的黄巾骑兵!

    而冯耀等十多骑则被枪阵严严实实的护在了口字形方阵的正中!!

    “哈哈!黄邵!本太守念你还算一员猛将,也不想看到你就这么死掉,不如投降吧!”冯耀再次大笑道!心道:“黄邵必会大怒,一怒就会失去理智,必会想着用他的数千步兵来破我的这五百枪兵!”

    “你——!!卑鄙无耻!!”黄邵怒骂道,冯耀变阵如此迅速将他的计策全部打乱了,骑兵的冲锋突袭已经失去了作用,面对冯耀这如刺猬般的枪阵,根本无法下口!不过黄邵哪能甘心啊,敌军的主将,汝南郡的太守冯耀就在自己前方十多丈的地方!只要灭了这该死的几百长枪兵,捉住汝南太守!这份荣耀足以在史书上留名啊!

    “有种就出阵来和本帅一决高下!别像个乌龟似的缩在里面!”黄邵喝骂道。

    双方的后援兵力已经推上来了,在冯耀的后方,几支数百人为一个方阵的步兵正冲上来想要救出冯耀,而黄邵那边的六千黄巾兵也相距不足一箭之地了!

    “冯耀!快出来与吾一战!否则等我大军压到,你逃都逃不了了!”黄邵大声叫道。

    “保持队形,慢慢后撤!”冯耀命道。

    “哈哈!敌军主将已败退,黄巾好儿郎们!冲锋!杀啊!”黄邵吼道。

    “杀!我们就要胜利了!”已经压上来的黄巾军士气大涨,在主帅黄邵的命令下加快的冲锋的步伐。

    “府君,要不你先行撤退吧!此地交给我来引敌入围!”吕范看着黄巾兵如蚁群般冲上来,再次谏道。

    冯耀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眼看就要成功了,如果我一撤退,黄邵可能会收兵,将会前功尽弃!而且大敌当前,我怎么能忍心抛下子衡兄孤身奋战!此事休要再提!”

    “继续保持队形,加快撤退的速度!”冯耀大声下达命令。

    “誓死保护太守!”方阵中再次发出吼声!整个方阵在各级将领的统领下迅速后退。

    瞬间,战场上就出现了十分搞笑的一幕,黄邵领着四十多骑,围着冯耀的刺猬般的长枪方阵,急得团团转,却又找不到突破口,若是就此放过冯耀,黄邵又不舍得已经送到了嘴边的肥肉!只能跟着冯耀撤退的步伐,不停的调动的骑兵寻找机会,同时大声命令后方已在不远的黄巾步兵加快速度冲上来。

    “还差一点点!快!快!!马上就可以包围敌军主将了!……!”黄邵此时双眼喷火,盯着冯耀恨不得下一刻就能一口吞下。

    可是黄邵并没有注意到,此时官道的两侧不知何时已经出现了成片的树林。

    “杀!!”黄巾步兵终于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刹时就和冯耀的长枪方阵短兵相接。

    “噗噗……,咔嚓,……”刀枪入肉的的声音充耳可闻,惨叫声也随之而起。

    “就是现在!伏兵出击!”冯耀命道,掌旗卫兵依命拼命的挥动令旗!

    “咚咚咚咚……”一阵急促的鼓声突然响起。

    两支伏兵从两边的树林中应声而起,左边是周仓领两千兵杀出,右边是陈到同样领两千兵杀出,二将直接将黄巾军的六千兵冲成了三截,令黄巾陷入了混乱之中!!

    黄邵大惊,知道中了冯耀的埋伏了,顾不得再理会冯耀了,连忙吆喝随行骑兵往本阵中退去,也不管是敌还是友,纵马一路冲杀过去,不少黄巾兵都被马踏而死!其它的黄巾兵一看己方主将败,而且倒撞本阵,那还有心思厮杀,只管拿着刀,胡乱的冲杀,想要逃离战场!

    “全军出击!不要走了黄巾主将黄邵!”冯耀长剑一指,率吕范以及一众亲随冲入了敌兵之中,所向披糜,直杀得黄巾军哭爹喊娘的救命!

    周仓瞪着大眼,骑着一匹枣红大马,一柄黑龙噬日刀抡得虎虎生风,每一刀下去,便带起一片血光,饶是如此,周仓犹觉不解恨,每一刀挥出,必大吼,“我杀!我杀!!”

    陈到并无多言,黑马,丈十蟒神枪如蛟龙吐信,点到处敌将无不手掩咽喉,倒地身亡,冰冷的目光所触之下,无不胆寒!

 第七十九章 吕范献计

    远远的,汝阴城城头的黄邵部将董烨看到主帅黄邵败阵,便欲再出一军,这时,城北门外忽然杀声震天!

    “将军!冯耀手下大将纪灵来攻北城门石桥,桥上的兄弟们都快顶不住了!”斥候兵来报。

    “出发!我们速去增援北门石桥,一定不要让纪灵接近北城门!”这一变故直接让董烨改变了主意,放弃了营救主帅,而是选择了保住城池!

    董烨领三千兵才出得北门,发现在纪灵已经突破石桥,杀将了过来!若要回城,又担心被纪灵趁乱混过城内,只得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纪灵休得猖狂,看吾董烨来取你首级!”董烨拍马与纪灵战在了一起。纪灵乃是袁术手下第一猛将,董烨如何是其对手,勉强支撑的两个回合,已经力竭,被纪灵一刀斩于马下。

    “贼将已死,诸将随吾杀进城去!”纪灵接连砍翻数个黄巾小将,领着陈兰,雷薄直冲北城门而去。

    汝阴城北城门,守将见纪灵勇猛,三个回命斩杀了董烨,登时吓得手足发软,大喊道:“快关城门!放箭!”

    城墙上的弓箭手也不管是敌是友,拉开弓便胡乱射去,败退的三千黄巾兵被一轮箭雨立时带走了三百多条人命,又见城门已经关闭,知道守将已经抛弃了自己,便丢下武器,跪地求降!

    纪灵见城头防守严密,贼兵再不敢出,知已达到目的,便押着二千黄巾兵退了汝水之北,据桥而守。

    汝阴城城东,黄邵的六千黄兵很快便被冯耀杀了两千多,再加上混乱中自伤的好几百,已经折兵近半了。

    “呼!”黄邵领着败退的几百黄巾,退回了汝阴城,一进城后,便命各门守将紧锁城门,不得再放任何人进城!

    “我杀!”周仓等人仍在领兵砍杀着被分割包围的黄巾兵。

    冯耀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当然明白黄巾军其实也是被逼的!这些黄巾军不管是不是贼兵,首先一点,他们都是汉人!而且大多数都是中原一带的汉人!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指的不是黄巾军,若是去掉他们头上包着的黄色头巾,他们也可以是自己治下的子民!

    对于冯耀这个汉人来说,人!特别是同族的汉人!才是这世上最大的财富!汉人杀汉人!本就不是冯耀所愿意的,哪能在此时还去做这赶尽杀绝的事!

    “传令收兵!”冯耀命令道。

    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大多数黄巾都已经对活着失去了信心,只是象征性的挥动着手中的兵器,等待着被杀,就在黄巾军只剩二千多人时,战场上的激昂的鼓点突然停止,变成金锣之声。

    “收兵?”战场上交战的双方都愣住了!暂时停下了手中的兵器,看向了主将冯耀的方向。

    冯耀大声喝道:“降者免死!!”

    这是冯耀说出的话,是汝南太守亲口说出的话!

    黄巾军闻言大喜,连忙扔下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

    “我等愿降!只求府君能饶我等一命!”

    初时只有几个年长的黄巾兵这样喊着,不一会,所有黄巾都齐声哀求道。

    “本君既然已经说过降者免死,就一定会做到,但是这种机会所有的人此生只此一次,若是有人胆敢再生反叛之心,本君必诛其三族!”冯耀大声喝道。

    降兵起誓,绝不背叛,冯耀命吕范清点及受理降兵,共计二千五百余人,又命大军前行至离城一里外扎下营寨。

    此战冯耀仅伤亡三百余人,杀死黄巾兵近三千,按比例几乎是以一敌十,大胜!

    稍后冯耀升帐聚将议事。

    周仓首先发问:“主公!汝阴城还未攻,为何半路收兵?还有,留下这么多的降兵,万一这些降兵半夜造反,和城中的黄巾里应外合,岂不危险?”

    “……?”陈到没有开口,不过却看着,眼中露出不解的神色。

    吕范笑而不语,其它诸将不敢多说,似是都在等着冯耀解惑。

    “子衡兄!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不如就由你来给众将解释一下吧!”冯耀微一拱手,示意吕范开口。

    吕范对众将拱拱手,说道:“汝阴城四面都有护城河,其中城北的护城河就是汝水这道天然屏障,若由此攻进,只能强行攻击城门,伤亡一定非常巨大,汝阴城另外三面是人工开挖的护城河,有五丈多宽,只有三座吊桥与外面连接,同样,从正面城门进攻不可取,而其它城墙段,普通的云梯和云楼也无法直接越过护城河,无法靠近城墙,如果要强行攻城,在接近城墙之前至少会折损一半以上兵力,所以汝阴城只能困,或是从其内部攻破!”

    周仓道:“子衡兄,你说得有理!我明白了,主公是不想看到我军伤亡过大,那样的话就算取得了汝阴,在短时间内对我军也非常的不利!势必会影响到后面的行动!”

    冯耀喜道:“元福,没想到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又进步了这么多!可喜可贺!”

    “主公,又在取笑元福了!”周仓“红”着脸,笑道。

    众将又互相讨论了几句,重新归于宁静,都想听听吕范还有什么高见,对吕范,众将也都发自内心的敬佩。

    吕范接着又说道:“黄邵经此大败,定然死守城中,所以根本不担心黄邵会派兵偷袭,今天新收降兵大多是被其主帅临阵抛弃,必然心恨黄邵,哪会有再叛之心?只要我等待之若己,必能迅速收其心,待收其心后,再令这些降兵现身城外,城内黄巾见之必然心动,久之必然内乱,那时再攻城,则易于反掌也。”

    众将闻之,连声称妙计,冯耀道:“子衡兄果然高见!”

    吕范谢过冯耀称赞后,又接着说道:“府君,我想再献一城,若得此城,汝阴黄邵军心必会为之动摇!”

    冯耀道:“莫非子衡兄指的是细阳城?”

    细阳县紧临汝阴县,细阳县县城距汝阴城仅仅六十余里,位于汝阴城之北,冯耀早就研究过地图,一直想不出完美的策略,细阳就象横在冯耀喉头一根刺,取又不好取,不取又担心围困汝阴期间,细阳黄巾军来攻,到时和汝阴城内守军里应外合,还真是不太好对付。

    “府君所言正是!细阳城是我的老家,城中士绅很多都与我交情深厚,只要我乔装潜回城中,以利害关系说之,他们必会以私兵暗中配合,根据细作所报,细阳城内的黄巾守军只有两千,分在每个城门仅有两三百兵力,如果府君能派一支两千人左右的军队,只要到得细阳城下,我在城中率私兵趁机拿下其中一个城门,将大军迎入城中,黄巾贼兵闻风后,必会弃城而逃!”吕范道。

 第八十章 黄巾小将

    “好!子衡兄此计甚妙,我马上命纪灵调两千兵与你!即日便可启程出征!”冯耀立即采纳了吕范的计谋。

    随后,众将又一起商议了关于围城的具体事宜,便各自领命而去。

    汝阴城东门由冯耀亲自领兵防守,南门西门由周仓陈到分别扎营防守,北门由于隔着汝水,防守的难度较大,所以兵力也是最多的,由纪灵防守,防守的主要目的就是困死汝阴,逼其出城决战。

    围困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断绝城中的粮草,汝阴城粮草主要是通过汝水漕运而至,更有大量商贩每日通过船只将境内的新鲜果蔬,鸡鸭鱼羊等肉类,还有粟,麦等粮食,以及马吃的草料运到汝阴来贩卖。

    东南西三门相对容易不多说,北门外,纪灵沿汝水设了十道关卡,每隔二十丈便驻守百人拦截过往船只,不允许有任何船只或人接近汝阴城的一侧,并大量收购那些本来要运往汝阴城的粮草果蔬等,作好了长期围困汝阴的打算。

    ……

    这次为了攻打汝阴,冯耀几乎出动了全部的兵力,慎县只留下了五百精兵,两千杂兵,由荀正、胡奋共同领兵。出征的总兵力达到了一万,冯耀亲率六千,其中一千五百精锐,四千五百杂兵,纪灵率领四千,一千精锐,三千杂兵,精锐兵和杂役兵的比例高达三比一。

    汝南经过黄巾的动荡后,很多百姓被迫成为了黄巾的一员,导致现在兵源不足,新招募的精兵数不足,这也是冯耀为什么想要招降黄巾兵的原因。

    对新降的二千五百黄巾兵,冯耀考虑了一番,令现任部曲督的周征去安抚并混编进杂兵之中,周征原先是黄巾渠帅黄邵手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