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东汉末 >

第53部分

回到东汉末-第53部分

小说: 回到东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之死地而后生吧!看来这个城父县令确实有些实才!”

    冯耀没料到张翟会直接就将自己全家的性命交到了自己的手,一副任杀任剐的姿态!不过现在冯耀并不打算再治张翟的任何罪了,反而打算继续任用其为县令,不过不是现在,现在城父刚刚收复,谁知道下面会不会发生一些节外生枝的事?而且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许家城的一万多百姓迁移到自己的地盘上!

    许家庄虽然就在汝南的边界之外,但是毕竟是沛国的子民,会受到沛国的管制,诸如征兵,收税等一切事情,还是尽早的迁出为妙,只要人到自己的地盘上,冯耀就有正当的理由去管理了。

    冯耀将张翟扶了起来,说道:“张县令,你不必惊慌,既然你如此煞费苦心的将自己置之死地而求后生,我哪能不成全你呢,只要你能好好的服从我的命令,等我回郡后,这城父县令还是你的!”

    张翟听得心中一惊,惊的是自己的计谋竟然被看穿,不过随即一喜,知道冯耀确实有过人之能,自己这一宝算是押对了!而且县令之位也保住了!

    “下官惭愧啊!这乱世之中我也只是为了保得一家平安!”张翟恭敬的回答道。

    不过冯耀虽然对张翟客气,冯耀身后的两个壮汉却是哼了一声,吓得张翟退了一步。

    冯耀轻笑道:“张县令你莫怕,这两人都是我的手下,这个铁塔般的是戴陵!这个虎熊般的是许褚!他们都只对敌人残暴,对自己人还是很友善的!”

    哪知冯耀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张翟反而更害怕了,不由自由的又退了一步,震惊的看着,本来是想指着的,但是此时哪敢用手指着戴陵许褚二人啊!

    “壮士莫非就是谯县许仲康!”张翟惊问道。

    “呵呵,小老儿,没想到你也认识我许某呀!你人不错,只要你听我主公的话,我许褚是不会伤害你的!”许褚笑道,不过这笑看在张翟的眼中,就如凶神恶煞一般。

    许褚言罢,高举着手一招,大声道:“许家庄的儿郎们,现在没事了,都进来吧!”

    “吼!”大堂外发出一阵阵吼声,隐藏着的七十二侠士率先亮出了兵器,进到大堂中,后面还有几百壮丁也都亮明身份,不过由于县府大堂不大,只能站在外面侯命了!

    “娘啊!”本来在外面看热闹的本地百姓忽然见身边冒出了无数带着兵器的壮士,吓得大吃一惊,惊呼一声,拔跑就跑,哪还有胆子继续呆在这里。

    县令张翟吓得双腿一软,差点双跪了下去,不过许褚伸出一只手,一把就将其扶住了,愣道:“我只不过是想喊他们过来替换县府的守卫!你没事吧?”

 第九十八章 安榜求贤稳民心

    张翟擦了擦汗,尴尬的道:“多谢。”

    冯耀令程固及部分侠士领着三百壮丁把守县府,以防发生军变。

    程固大喜,主公能将这么重要任务交给他来完成,说明主公已经开始信任他并将他视作心腹了,立即跪地领命,并信誓旦旦的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必会严加守护县府,就算一只老鼠想要出入此地,也逃不过属下的眼睛!”

    程固的话引得众人一阵轻笑,程固也不以为意,只要主公能认可他就行了。

    冯耀虽然也想笑,但是身为一郡太守,此时更是刚接收了城父的防务,万不能让自己的第一印象就毁在了这里,便板着脸道:“程将军,希望你能说到做到!不要让我失望!”

    “是,属下记住了!”程固领命而去。

    县府外的壮士脸上都透着无比的兴奋之色,一天之前他们都还只是许家庄的普通平民,守着巴掌大的围墙,一天之后,他们竟然成为了一郡太守的亲兵!辅助太守完成了一次重大的事件!

    虽然他们的身上并未披上战甲,还穿着平民的粗成衣服,但是他们能从那些甲胄整齐的县兵眼中看到羡慕的眼神。

    谋士支月在此时却不相大多数那样,虽然他亦是同样为冯耀感到高兴,但是支月更多的想到的就是那些可能藏在暗中的危险。

    县令张翟虽然主动交权了,但是毕竟在城父时日已久,必有一批自己的心腹,这些心腹会不会随时来个兵谏?

    “府君!我有话说!”支月轻轻一碰冯耀。

    冯耀会意,侧耳过去,支月附耳低声道:“府君,我想曹操用不了几天就会知道曹佐使被杀的消息,许家庄的村民最好尽快能迁到汝南郡内为妙,还有此事不如就交给张翟去办,既可以将其支离城父城,免得此间事节外生枝,又可借此事考验其是否诚心服从府君之命!”

    “好,我知道了!”冯耀点头道。

    片刻过后,程固便从守在大堂外的几百许家庄壮丁中选出三百人离开,还有二百多人仍在原地等待冯耀的命令。

    冯耀命许褚将其兄许定还有张翟叫了过来,道:“张县令,你和许兄一起马上领二百人,征调城中所有马车驴车人力车,连夜赶赴许家庄,将村子中百姓全部迁来城父,此事务必在三日内完成!”

    张翟许定领命而去。

    县府中的人顿时为之一空,原来的差役也都随着县令一起去城中征调运输工具去了。

    冯耀命剩下的几十个壮士还有十多个侠士进大堂待命。

    因为下一步的行动冯耀还要等派出去的几个侠士的回音,才能做出决定。

    冯耀在取得兵符后,分别派了四个身手利索的侠士各拿一个兵符去各城门安抚守城将士。

    又等了约两刻的时间,四人分别来报,各门相安无事!诸将士表示愿意服从郡守的指挥,不敢有违军纪!将会更加严格的的把守各城门,严防有人趁机谋反等,冯耀到这时,才完全的松了一口气,看来这自己继续留任原县令这一招确实稳定了不少军心。

    冯耀唤过一名亲随,命其将收复城父的消息告知周仓,以免周仓大军多跑一趟冤枉路。

    随后又在支月的建议下第一时间贴出了安民告示,告示明确告知汝南太守只是来城父县视察防务,并暂时安置一批迁居的百姓,希望城中有多余的空房的主动借给官府,事后官府会按价给予补偿。

    当然招贤榜和招募令也少不了,除了县府门外,四城门及各重要路口都张贴了这三张告示。

    忙完这一切,天色已经傍晚了,程固等留守县府自不必问,冯耀则率着一众近百人来到了城父客栈的门口。

    客栈的掌柜和小二们连忙出门跪迎。

    冯耀来客栈就是不想为那些虚礼所累,命手下众人将他们一一扶起。

    昨日那替冯耀烤全羊的小二发现城中传得有如神话的太守竟然是冯耀时,大喜,想要跑过来搭话,许褚连忙将其拦下,怕他对冯耀不利。

    冯耀笑道:“仲康,别拦着他了,他昨夜一夜没睡就是给咱们烤那只全羊了!”

    “属下遵命!”许褚道,随即对着小二夸道:“你小子烤肉的手艺不错!”

    小二受宠惊陪着笑,见到冯耀后,忙跪了下来,道:“府君,小的昨天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府君!”紧张的喘了一口气,从怀中掏出许多银子来,又说道,“小的能为府君效劳已是三生有幸了,哪还敢收府君的打赏,这些赏银还请府君收回,小的不敢收。”

    冯耀笑着说道:“既然已经打赏了,哪有收回之理?你这不是想让他人说我说话不算数吗?”

    小二一听,脸色猛的一变,两边看了一眼,怕别人看见了似的,连忙将银了揣入怀中,惊声道:“小的不敢,请府君勿怪!”

    片刻之后,见好像没有什么事发生,这才敢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见冯耀似乎并未生气,大出了一口气,讨好的说道:“府君,若是喜欢,小的再烤个全羊作为陪罪!”

    眼见小二惊惧又想讨好自己的表情,冯耀也深有感触,自己曾经也是象这样的生活在底层的一个小人物,当然能体会到这个乱世底层人物的艰辛,若是在冯耀没有表明身份以前,他肯定不会接受小二的跪拜大礼,也会亲自扶起小二,但是现在这么多人要靠着自己去率领,不是任何事都可以随意而为之的。

    冯耀命侍立在左右的许褚扶起小二,说道:“小二,这里不是公堂,你不必如此多礼,还是像昨日那样随意一些更好,该付的钱,我一文不会少付的!”

    小二点头,站一边感激的看着冯耀。

    冯耀又喊来掌柜,“没想到我们这一来倒是将你客栈中的客全吓走了,不如这样吧,正好我们人也多,也需要一个地方落脚,我觉得你这里还不错,从现在开始到我离开为止,这客栈我就包了,你们也不用再拉其它的客人,专心为我和我的手下服务就行。”

    掌柜的大喜道:“府君!您是一个好官呐!城父的百姓还有全汝南的百姓们以后都有福了!”

 第九十九章 神医华佗的传闻

    冯耀没有多说什么,反正说自己好话也不错吧,管他是否是真心呢,应付了掌柜的几句便领着众人进了客栈。

    次日午时不到,张翟便将第一批三千人送到了城城父县,按这个速度下去,只要两天便可以完成迁居的计划,这点让冯耀比较满意,对张翟的认可又高了一点。

    招兵的事,冯耀直命令比较有经验的戴陵去负责了,如果能招到足够的兵力,戴陵那原本一千人的队伍也可以扩张到一个校的规模,至于功勋,这能能收复城父城的功勋也足矣让其升到校尉一级。

    而招贤的事,冯耀则听取了支月的建议,直接在县府的大堂外进行。

    不过冯耀大多数时侯并不用自己亲力亲为,而是将前来应征的所谓人才分成了文武两类,文的先过支月这一关,再推荐给冯耀亲自考核,武的则由许褚考核,所以大多数时侯,冯耀只是坐在案几后面慢慢的喝着茶,看着支月和许褚忙活。

    文的这些冯耀也不太懂,只要是通过了支月的考核的,冯耀主要看其人品,只要看着顺眼,不是那种一看就是一脸贼相,再问几个诸如你家里有几个人啊,长得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有没有遇到什么不幸的事啊?反正就是一些随机令人摸着头脑的问题,只要回答让冯耀满意了,便通过。

    还有那些以武求职的,冯耀也不明白是为什么,很多从明明只是一块当士卒的料,却不去校场上应募,却一心想着要当冯耀身边的护卫!冯耀要的是有特殊能力的人才,亲不是普通的武者,而且作为亲随,在没有通过冯耀的种种考验后,就算武艺再高,冯耀也是不会收的,都是建议他们去校场应募将领统兵作战。

    有好些个通过了支月,许褚考验的所谓“人才”,都被冯耀以莫明的理由拒绝了。

    有一个自认熟读诗书的中年文人,自信满满的来到了冯耀面前,冯耀开口就问道:“你会做饭吗?”

    中年文人一愣,但随即说道:“做饭这种下贱事自有仆人去做,我等读书人只要专心读好书便行了!”

    冯耀摇摇头,心道:“连饭都不会做,这样的人如果当了官又怎么会知道民间的疾苦呢!不知民间疾苦的先不说是不是一个清官了,首先就不了解如何去改善百姓的生活,就算读再多的书也只是一个庸官!”

    “不合格!”

    中年文人还欲解释,但是马上被冯耀身边的亲随请离。

    又有人在冯耀问到这个问题时,有了前车之鉴,便笑着道:“会做饭!”

    冯耀问道:“萝卜几钱一斤?”

    被问者登时瞠目结舌,也有一些小聪明者,胡乱说个价钱,想要搪塞过去,但都被冯耀识破,最终都红着脸羞愧离去。

    不诚信的人才,冯耀同样不会收录。

    所以一直到了快中午时分,才招收了三个勉强合格的文士和一个两个木匠,而且相对两个文士来说,冯耀反而更看重两个木匠,至于为什么,这可能是冯耀现在对这个时代的凳子太不满意了。

    很多场合下,冯耀都要席地而坐,这一双腿都快“跪”得受不了了。,其它的时侯,也只是有一个小蒲团

    等汝南全部收复后,冯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大力发展各种建设,这其中有一项就是必须要推广冯耀记忆中的椅子,而做椅子,就必须要有木匠。

    在上午的招贤工作完结后,支月不解的问道:“府君,为何你会如此重视这些能工巧匠?这些人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对府君的大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啊?”

    冯耀笑道:“子卿兄,你认为作为了一郡之主的太守应该要从哪些方面发展呢?”

    支月道:“我认为主要就是三个方向,兵,钱粮,谋士!”

    “对啊,你说的很对,但是你想想,这兵要人来当吧?这钱粮也要人去种地工作吧?这谋士也是人去一步步学习才能成为的吧?所以说你说的这三点,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人字!人才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如今这个乱世之中,人就更为重要了!”冯耀道。

    支月听冯耀一说,双眼一亮,道:“府君,我明白了!”

    许褚在一旁听得也是不住的点头,十分赞同冯耀的观点,看了两个被冯耀视为人才的木匠,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于是大声道:“主公,说起能工巧匠,许褚我倒是知道一人,我想此人一定会符合主公的要求!”

    冯耀也将许褚的话当一回事,随口应道:“真的啊!你说说看,是什么样的人,有何本事。”

    许褚道:“我少年时曾得过一场病,身体虚弱得很,很长时间都没有治好,后来我们村中来了一位游方郎中,给我也不知吃的是什么药,吃了两天后便拉出了无数的虫子,自那以后我便胃口大开,身体越长越壮。”

    冯耀眼中一亮,问道:“可知那游方郎中姓名?”

    “此人也是我们谯县人,在我们那一带非常有名,姓华名佗,……”

    什么?华佗!!!

    冯耀一下子呆住了!以至于许褚后面说什么冯耀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内心陷入了狂喜,“竟然是三国救了无数,后世万人景仰的神医华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